本人是做设计行业的,从研究生阶段就可以说是开始创业了。目前公司基本是我独立支撑,主要业务是做设计培训以及设计项目这两大板块。因为做培训其实会有很多学生,最近就是两个我自己最优秀的学生想要加入进来。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于公司现有业务的完成方面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也有一点希望通过他们的社会关系带来更多项目的想法。那么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成本和收益应该如何分配呢?现在大致的框架是这样:我对公司这一两年的成绩做一个估值,然后划分出大约30-40%的股份给他们认购。然后公司每年除开成本的总利润,其中一部分(目前设想50%)按照公司股份比例分红。剩下的利润部分,按照每个项目每人所占的工作量进行详细分配(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是否合理呢?我个人是希 […]
查看全文收到老板的激励消息,五内俱焚,求心灵鸡汤 ?
接上——今晨宫总关于团队组建提出企业用人的思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IT行业的特点,摩尔定律速度→ 基本功→ 1万小时定律公司选择员工,员工也选择公司,没有对错,错的是选择!跑不动就别踢足球!不加班就别做IT!入错行,不是一路人,进了一个门,互相折磨,谁都没好日子过。功夫不负苦心人、苦三年、上市、财务自由→自由人三流的团队,一流的工资→老板累死跑路三流的工资,一流的团队→发财、发展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5个人,拿三个人的工资,干三个人的活关键不是我们付了多少工资,而是给谁付了工资?值与不值?关键不是我们有多少人,而是我们有多少与业务匹配的人?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查看全文大学生如何读《哈佛商业评论》?
我是一名大学生,对商科和管理类有一定的兴趣,从半年前接触到HBR后,读过十多本HBR出版的杂志和书籍(有纸质的也有用Kindle看的)。初期尝试阅读的时候还可以看的比较透,到后来进行研读的时候有些文章感觉很难get其中的精华所在,想请教一下各位 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去读HBR?如果有必要读的话,如何去读,如何去思考呢?(ps.我现在是工科生,以前有参加商赛和从事商业活动的经历,考研暂定为商科方向)
查看全文中国企业为什么总在竞争激烈时合并?
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优酷和土豆,最近又传出的南航和国航,这些公司总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合并。为什么要合并?受益的是谁?合并是否阻碍了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
查看全文如何设计员工评价系统?
我是一家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我们公司是做政府绩效考核系统的,现在想往企业延伸,做员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目前的想法是:有一个类似档案的东西,一个人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司第一天起,这个档案就随时记录她的优缺点(内容可以是他的同事、上级、或自己去填写记录),最后实时得出他的各项指标,如专业素质多少分,团队协作多少分等,并且如果跳槽的话或者什么,这个档案依然会伴随着他,即终生,而用人单位可以实时了解员工的各项素质,员工也可以通过它来了解自身的不足,那么如何设计这款系统?又如何防止内容造假?而且相信每个人在小学期末的时候,老师都会在你的评价表写“该同学品德优良,团结互助巴拉巴拉”这些空洞敷衍的话,又如何能够让这款系统量化精确的考核员工而不是空洞敷 […]
查看全文软件测试怎么弄的像搞政治一样的?
前置环境:本人测试,不怎么会代码,主要功能测试,一年多2年工作经验,年初跳槽进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客户对象:银行、券商。需求经常变更,版本迭代快(他们给我配了个副手,打杂的,需要测三个左右的系统)。公司之前没测试,内部一锅粥。。。bug流转一团乱,现在慢慢在搭建说服他们走上正轨。2个月后,空降了个领导(暂时没看到闪光点,各种大忽悠),内部小道消息,要让测试会代码,全方位。。。(我x,虽然也想学,但是不想开发啊,我真的喜欢热爱测试啊),意思是要我也要开发,其实主要是公司不赚钱。现在采取的对策:1.尽量展现自己专业的一面,流程,方方面面2.搞政治(现在各种分裂,每个人都有个小算盘)现在问题:1.怎么快速体现测试自我价值2.怎么应对需要边测 […]
查看全文就此公司与员工的信任为话题,希望知友们各抒己见!!!?
最近在看里德霍夫曼的联盟:个人见解:主要讲了互联网时代变革下,公司与员工在任期制下如何实现各自的价值观,文中提出了三种任期制。1 轮转期:当前任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公司与员工的契合度,也就是公司工作氛围是适不适应这个员工。可以理解为新进员工等…2 转变期:处于当前任期的员工,公司与员工共同制定任期计划,达成一致的价值观,公司需处于此任期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员工需在此任期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是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信任,达成公司与员工各自的目标。3 基础期:处于此任期的员工几乎就是与这公司共存亡的了,类似于8-9十年代的工作分配制(铁饭碗),互联网时代下处于此任期的员工寥寥无几!个人也是非常的希 […]
查看全文广告公司要如何摆脱大品牌小案子的现状?
公司属于二线城市的普通广告公司,服务的客户有很多是大品牌,但服务的内容大多是零星的个别项目比如搭建一个H5页面之类的,工作量大时间紧,修改繁多,如何才能跳脱出现状?经@张子怡 提醒,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品牌策划,数字化营销以及活动执行,部门是执行+比稿一起的,团队成员有7位(总监*1,AE*1,文案*1,设计3,手绘*1),主要业务包括常规的品牌策划,传播及媒体投放,新媒体(微信,微博)的代运营,一些活动的策划执行。当前手头上共服务了6个甲方客户,还不算正在提案进攻的客户。
查看全文免费的商业模式能够走的长远吗?
现如今,我们用的很多东西尤其是软件都是免费的,360、淘宝所引发的免费热潮仍在打的热火朝天,有的人相信免费产品,有些人仍抱有怀疑的态度,到底这种免费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法吗?
查看全文海尔人事变动幅度较大,是否标志着庞大的海尔帝国走向解体中?
海尔近五年来吃老本越来越严重,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严重落后,市场份额被严重打压。传闻内部各派系倾轧十分严重,官僚主义十分严重,人事巨变,是否预示着海尔的辉煌会随着老一代人一起老去直至被兼并解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