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人们说的「创造力」、「天才」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吗?

西蒙曾说被认为是从事科学发现这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顿悟,已被证明是「识别」这一我们所熟知的认知过程的同义语。就像一个资深的工程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这其中并不存在创造力或是其他玄而又玄的东西,他们只是熟知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是这样,也就是说,所谓灵感一现 = 顿悟?所谓的有天才,只是积累的经验足够多?

查看全文

为什么我会愿意花几千块飞到另一个城市换个地方发呆但是不舍得花同等的钱买想买的东西?

突然想到自己经常做这种事情,刚高中毕业第一年,暂时休学打工中,没有花父母一分钱。今年已经飞了起码二三十趟了,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就会冲动之下就订机票,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就是想换个地方透口气但是有时候看到一个想买的钱包或者首饰之类的,还有准备出的iPhone6s,就会觉得哎呀这么贵还是算了……这究竟是为什么!求心理大神解释!

查看全文

现实生活中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隐性强制消费,如何看待这种销售方式,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规避?

最近在考驾照,考过科目一,回到驾校,工作人员说,科目二给你分配教练,然后随手扔给我一个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说以后实习期要贴在车后面用,收我35元,我哩个擦,这不是抢钱吗?我估摸着三块五还差不多,但是转念一想,我来学车,本来就是个花钱的事,几千块钱的大钱都花了,如果因为这点小钱舍不得,不去买他的东西,导致驾校工作人员不爽,在以后的学车过程中给我穿小鞋,比如说:给我分配个特凶的教练或者练车过程中难为我(此为种种脑补出来的画面,不一定准确),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经过这番权衡利弊后,万般不情愿地买下来了,后来想了想,驾校是否利用了初学者的这种心理在强制消费,首先是绝大多数初学者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都用一种天然的胆怯,所以尽量按着所谓的指导 […]

查看全文

如何看有些很会做生意的人有劳改(劳教/戒毒)经历?

这个是我看一些企业家的传记中他们自己或者传记作者提到的,比如(1)《商海巨子——牟其中》有一个小章节提到这个问题,还说牟其中要做企业家教育,提高企业家精神素质。(2)另外联系到几年前《今日说法》:一个经商天才,没有文化,20岁就做生意发大财,甚至成为励志偶像,最后因为资金紧张需要资金,竟然受雇亲手拿刀杀人来取得资金。(3)[致富经]戒毒后靠“毒”生财(20110624)_农家乐,这个21岁就成为“生意涉足服装和KTV”的千万富翁,然后染毒,经过戒毒所戒毒后做毒蛇和二手车生意,成功又致富!(4)郑州16年前劫匪成富豪 专家:其财产不算非法所得。这里面,最震撼的是他们的经商天赋,当然还有犯罪的经历。这些人与普通人有极大的不同,不管是智商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