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很遗憾,大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请看下面的阐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inndy_com】
大数据为什么无法预测未来?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数据无疑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1.大数据不能预测未来的趋势;2.大数据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榨干;3.信息增长的速度太快,真理跟不上;4.创新没那么神秘,混搭也是创新。
我今天不讲怎么经商,也不讲怎么投资,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读书,如何思考,一些个人的体会。我今天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如何创业和转型”,我主要从大数据讲起,就是在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应该如何改造我们自己的学习。
大数据不能预测未来的趋势
我是个科幻迷,所以我先从一个科幻小说讲起,有一个很有名的科幻作家,叫阿西莫夫,写过一套小说《银河帝国》,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银河帝国》里面讲了一个天才的数学家,谢顿,他发明了一个新的理论,他把这个理论叫做心理时学,这个就是用大数据。当时银河帝国已经有2500万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人口已经非常多了,不只是几十亿人了,那个量级比我们地球上的人口要大多了。那么谢顿说因为我的数据非常多,信息非常多,所以我可以用这些信息来做一个预测,他讲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每个人的行为,但是当你的数据足够多的时候,能够预测历史的变化。书里面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他预测银河帝国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所以他搞了一个计划,到帝国的边缘搞一些基地、基地组织。据说本拉登就是看了这本书,然后把自己的恐怖组织叫做基地组织的。
后来呢,这个基地组织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危机,每次出现危机,他们就会把原来谢顿早就已经录好的录像调出来。然后谢顿就现身跟大家说,你看我早就已经预测出来了,你们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危机,我告诉你们怎么去做,因为我有90%的概率预测你们大概要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小说,我们大概能够说阿西莫夫就是大数据之父,他预言了大数据,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阿西莫夫错了。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能够预测的恰恰是每个人的行为,我们不能够预测的恰恰是历史,就是未来的趋势,我们是不能够预测的。
我先讲为什么我们能够预测每个人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跟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的生活跟别人的生活是非常一样的。我们很多行为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
比如说有一个例子,说在美国有一个连锁的超市TARGET,有一个专门销售婴儿、孕妇用品的部门,然后他们会向消费者发送销售产品的广告,塞到你的邮箱里面。突然有一天一个爸爸就找到了TARGET的销售部,说要告他,因为TARGET专门负责销售婴儿、孕妇用品的部门,老把一些广告寄给他还在上中学的女儿。所以这个女孩的爸爸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女儿还在上中学,你给她寄奶粉、尿布的广告,什么意思啊,我要告你,你侵害了我女儿的声誉,侵害了我女儿的荣誉。
然后TARGET的销售经理赶紧赔不是,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搞错了。然后过了两个月,这个父亲又回来了,说对不起,我搞错了,因为我女儿刚跟我坦白了,她怀孕了。其实我们看这个TARGET并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对这个女孩并不了解,但是他为什么能预测出来这个女孩怀孕了呢,因为他们掌握了很多关于销售的信息,所以他们可以推断出来。如果一个女士怀孕以后她的消费行为会改变,她的口味会改变,买洗发水的时候会偏好味道比较淡的,他有这个女孩的销售记录,预测她可能怀孕了。
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实验室就专门研究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情况下人的行为。他们给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市民,发智能手机,免费地发,但是条件就是你的智能手机上的信息必须给我,然后他们用这些数据,这些货真价实的海量数据去监测每个人的行为。最后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每天的生活大部分就是从家里到单位,从单位到家里,你可能会说我上班没有办法,但是到周末的时候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大部分人周末的生活也不是丰富多彩,我们会固定到一两家感兴趣的餐厅,比较熟悉的餐厅去吃饭。
我们会固定地到一些比较常去的商店买东西,比较固定地见几个好朋友,比较固定得去一个电影院看电影,所以你的生活其实很容易被预测出来。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做大数据的人甚至讲,如果拿到新的信用卡记录,你的消费记录,他们大概有比较大的把握能够预测出来你五年之后会不会离婚。
听起来是很神奇的,其实这是一个大数的原则,我们大部分人跟别人一样,真正的天才很少,真正的白痴也很少,有钱人很少,但是你说非常穷的人也很少,大部分人在中间,比较中庸的,所以你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大体上一样,当数据足够大之后,我们的很多行为是能够被预测出来的。
当然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预测出来之后怎么办,还有一个科幻作家叫菲利普•迪克,也写了一个小说叫《少数派报告》,后来被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了,电影拍得很好大家可以看看。
这个小说里面就讲到,比如说如果我按照大数据,推测出你今天可能会作案,杀人的概率大概是90%。那么问题来了,我能不能在你还没有走出家门之前逮捕你,因为我的大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你今天杀人的概率是90%。
比如说我如果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你大概很有可能会把车开到天安门广场撞华表,我能不能在你的车还在北京五环的时候就把你扣下来,你说你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可以讲我们是有大数据,其实我们蛮有把握你有可能干什么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个人的隐私、公共的数据、公共的管理,这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大数据时代我们该如何处理。
另外一个相关的小的提醒,我们很多人一说到大数据就很激动,认为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但这主要是你作为消费者来说。在大数据时代,享受到便利的同时,必须要让步的是你的隐私权。所以你的很多数据其实都已经在公司的手里,在政策的手里头。
大 数据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榨干
有时候在大数据时代,你可能觉得享受到了超值的服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认为自己享受到了超值的服务,很可能因为你的最后一分钱已经被商家榨干了。
有一个公司之前做网上赌场,后来据说有一些别的赌场也采用这样的技术。是什么技术呢?你赌博的时候会有一个痛苦点,你在一个赌场上赌钱损失超过多少钱之后,就会感觉到特别的痛苦,结果就是你以后再也不会去这个赌场了。所以对于赌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在你快达到痛苦点之前让你停下来。
有的赌场就有这样的办法能做到,比如说你可能在入门的时候领一张卡,但是这个卡里面就有你的信息,比如说你是一个亚洲人,30当岁,男性,大概第几次来,相关的信息他们都有。他们根据这个信息就能够推断你大概的痛苦点是多少,比如说你的痛苦点是五万美元,然后他又有监测,就大概知道你损失了多少钱。当你大概赔钱赔到四万八九千块的时候,你的旁边就会出现一个年轻貌美的公关经理,然后这个公关经理会跟你说,先生玩得累了吧,你很幸运被选为我们的幸运顾客。我们这里有非常好的意大利餐,有非常好的法国餐,我们邀请你去享用免费的大餐。什么意思呢?你觉得这个服务物超所值,为什么这么体贴?实际上这个时候商家比你更聪明,在大数据时代,他会为你量身定做,为你提供这个服务。过去我们经济学里面讲商家不可能搞价格歧视,所有的商品对所有的价格都是一个价格。但现在在大数据的时代,他更了解你的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所以他会量身定做一套服务,单独为你定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一定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全部榨干。
其实我们每个人日常的生活,大数据完全可以在相当精准的程度上进行预测。什么是不能预测的,未来的趋势是不能预测的,历史是不能预测的,比如说如果要问明年到底股票市场会涨还是会跌?人民币的汇率会是多少?中国的经济增长到底会是7%还是6%,甚至更低?会不会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未来的趋势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信息增长的速度太快,真理跟不上
我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也是一个投资家写的——《信号与噪音》。基本的结论其实也很简单,讲的什么呢?其实在我们接受的信息里面噪音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简单来讲,信息现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真理增长的速度不可能像信息增长的速度一样快。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是非常少的,也就那么多,信息增长的速度很可能远远超过真理增长的速度。
推论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在我们拥有的信息里头,噪音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所以当你拥有的信息越多的时候,你可能不是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傻。不信我们来设想,我们很多朋友喜欢投资股票,假设说现在有人开发了一款软件,这个软件能够让你对24小时内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上发生的任何一笔交易,全部都能够清清楚楚地拿到相关信息。哇,你是不是会炒起股来有如神助?不会的,你会赔得更惨。因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噪音,只会起到干扰作用。所以你也会听说,一些天才股神的办公桌上,并没有很多的电脑显示屏显示股票行情。他的办公桌上可能一个电脑显示屏都没有。为什么巴菲特不到华尔街炒股票,非要待在农村的小镇里面?也是害怕过多的噪音会干扰自己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大数据为什么无法预测未来?
为什么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呢?因为未来我们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生态系统等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复杂的体系,而复杂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线性科学,而是一个非线性的非常复杂的系统。你说我就不信了,现在有大数据,有计算机,有什么是计算不出来的。这个东西还真的没有。我可以告诉大家最简单的复杂系统就是沙堆,你在海边玩,你把沙滩上的沙子堆成一个沙堆,像金字塔一样越堆越高。你有没有想过,能不能把这个沙堆越堆越高,一直堆到月亮上去。不可能,因为当一个沙堆堆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往上放一粒沙子,整个沙堆会像雪崩一样倒塌。这个结果你肯定知道,但是你没有办法预测,你在往上放一粒沙子会倒塌还是放一千粒沙子会倒塌。就像今年的股票市场,A股达到4000点的时候,很多投资经理已经觉得心惊胆战了。但是你说4001点的时候泡沫崩溃还是16000点的时候泡沫崩溃,你不知道,你没有办法预测。
还真有科学家做过沙堆实验,把沙子一粒一粒堆起来,然后用计算机去模拟,最后的结论就是沙堆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你比如说原来有一百粒沙子,再往上放一粒,原来的沙子好象冥冥之中有人指挥一样,会自动地调整位置,达到更稳定的系统。但是当你超过一个临界点,超过一个阈值之后,整个沙堆进入了不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它随时都可能会崩塌。但是你没有办法预测,因为你再往上放一粒沙子,原来所有沙子之间的相互参数就全部都会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们未来的复杂体系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尽管这样讲,并不是说我们就要陷入一个不可知论。我只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必须要抛弃掉原来的一些常见的思维错误,未来真的是不能预测的。我们要有更多的防范风险的准备,未来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的风险要多很多。
我前两天有一次在会上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宁教授,他专门研究行为金融学。他讲了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他讲其实中国的投资者有很多最后可能会赔钱。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大部分中国经济的参与者,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都是高速增长,所以我们只经历了一个上升的大周期,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危机,我们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箫条。
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个很和平的时期,没有经历过战争,除了我们父母一辈经历过文革,年轻的这一代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社会动荡。用朱宁教授的话来讲,我们只是经历了半个周期,你会觉得你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我告诉你,你那些成功的经验到以后很可能都不适用,因为你在下降的周期和上升的周期是不一样的,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不是同一条路。
要防火,先放火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风险意识。我在中信出的一本书《先放一把火》,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原来在国家公园,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常出现森林火灾,后来公园开始加强管理,只要有小的火灾一定都扑灭,觉得这样就可以防范潜在的风险。零容忍,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这个词儿。但是结果呢,火灾越扑越多,火势越来越大,1988年6月份一次森林火灾一直烧到秋天,直到第一场雪,下雪才把火灾扑灭。
最后大家发现,为什么火灾越扑越多,正是因为你的零容忍政策,哪怕一个小的火灾都扑灭了,最后森林老化的速度变得更快,森林里有很多枯枝败叶都是易燃物质。所以等到有一天真正着火的时候,火势马上就会蔓延开来。大家能猜测到,防范火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实就是如果这个火势能够控制住,就让它烧。甚至有时候你要主动地创造一点风险,所以现在黄石公园的管理人员有时候会主动地烧出一些隔离带,真正着火的时候这个火势不至于出现蔓延面积非常大的严重火灾。
结论就是为了防范系统性的危机,为了防范大的风险,我们必须要忍受小的风险,这个原理在自然中,在我们的经济系统中有大量的经验。比如说地震,为什么会出现地震呢,因为在断层线里面积累了很多的能量,这个能量释放不出来。所以有一个比较另类的想法,有的地质学家建议用原子弹,用核武器去轰炸断层线。听起来好象匪疑所思,但是地震的破坏力往往不止一颗两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好多颗原子弹带来的损失。
他的这个思路我们姑且不讨论可行性,但是这也是说明,为了避免系统性的风险,你必须要承受一些小的风险。你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金融危机,我们总在说防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没有办法防范的,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一定是百分之百。就像是人一生中不能防范生病,一生中生病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肯定要生病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不是让自己一个病也不生,小病也不生,感冒也不生。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我们的免疫能力提高。所以我们防范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比如说在现在的情况下,也是你要有一些释放出来的小的风险。如果你一点小的风险都没有,那可以设想最后一旦出问题,一定是一个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比如说现在,P2P有很多跑路的跑路,破产的破产;还有更多的泛亚的投资者微信上,我们看到正在打宋鸿兵;我们看到地方的贷款也很高,很多地方的债务问题很严重……所有的问题都有,怎么办?如果所有的风险都不让它爆发,所有的风险还没有出现,我们就把它完全制止住,那么最后的结果呢?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生病,你只要有病,还没有等到发作就遏制住,最后很可能得了一场小小的感冒就死掉了,因为你没有免疫能力。
人为什么会发烧,其实发烧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发烧的身体温度会升高,借此杀死病菌。我们为什么会打免疫针呢?免疫针打的实际上就是一些病毒,这些病毒是经过改造的,是没有办法繁殖的。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有意制造的一些小风险。当你的疫苗打下去之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反应,实际上是锻炼你的免疫能力。
我在这本书里面还在几篇文章里面讲到,我们如何能够防范风险,避免大的失败。比如说我们都在讲互联网时代要互联互通,但是其实有时候去耦合也是很重要的。互联互通有互联互通的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风险有可能是系统性的风险。所以考虑到互联互通的便利的同时,需不需要有时候有一个备份,而且这个备份一定是在出现系统性危机的时候还能够从零开始。我觉得这里面哲学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大家慢慢去体会。你必须要考虑到,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能不能东山再起。
创新没那么神秘,混搭也是创新
还有,避免风险不是说消极等待,我们必须要积极应对,我们必须要创新。最好的创新是什么,其实是你身边的小的创新。最好的创新就是从你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往外迈出去一脚,试试看,到底下一个石头牢固不牢固,再往前或者往左右迈一步。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的改革逐渐地达到胜利的彼岸。如果你一开始就惊险的一跃,可能会出现大的技术革命,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很多创新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很多创新其实就是叫混搭。就跟我们穿衣服讲的混搭一样,所谓的混搭就是不同的搭配,很多东西已经存在了,你把已经存在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一下,这个东西就是创新。
你说这个东西有什么难的,是没有什么难的,但是大部分的创新都是这样来的。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技术进步,如果仔细地拆开看的话,都是由一点一滴的边际上的改良带来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这种细枝末节的创新。
前两天我看几个经济学家在讲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他们说怎么可能有大众创新呢,因为创新都是小众的。我觉得这个还真是太把创新当成一回事了,创新还真没有那么神秘,创新真的是能够大众来创新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可以创新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最后能不能在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复杂的情况下,还能够非常好地生存下来,其实是看你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而这个创新能力取决于你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创新能力。所以团队的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
这里面就有很多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借鉴的理念,是和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一样。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和平时期、常规时期是适用的,它教你如何把流程做得更精细,把你的效率更加提高,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在革命时期,有时候我们还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要多向当年的游击队学习,多向当年这些革命党学习,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非常创新的团队。
创新企业的公司文化一定和常规的企业公司文化不一样,如果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创新企业很可能更像黑帮,这个黑帮里面更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更注重写不下来的规则,有很多规则是大家之间的默契,然后更加需要带有一点匪气、一些霸气。大家去体会一下,其实在草莽时期的创业企业都是这样的风格,当然了,你不能永远都是黑帮。永远都是黑帮,你的企业自己不失败,到时候政府也会让你失败,抓你去协助调查。但是开始的时候要容忍你的员工,让企业里面的小团队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要容忍失败。所以我跟很多企业家朋友讲,我说你们这个企业能不能设立一个年度最佳失败奖,这一年谁干得最好不重要,因为你今年干得好可能是运气,明年不一定能干得好。但是失败这个东西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都可以从失败当中学习。就像学霸都知道,你考试考一百分没有什么重要的,因为下一次的题可能跟这次的题不一样。但是你把答错的题都改正,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inndy_com,需要学习数据采集可加Q群340431667
免费教你:数据采集演示举例
回复 “1”,阅读 免费教你 用户信息采集
回复 “2”,阅读 免费教你 商品信息采集
回复 “3”,阅读 免费教你 分类信息采集
回复 “4”,阅读 免费教你 联系信息采集
回复 “5”,阅读 免费教你 网络文摘信息采集
争议:用大数据预测你的未来,真的靠谱么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们给大叔留言,说自从听完大叔在QQ群的关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试错论」之后深有同感,想问大叔一个问题,既然当下的“互联网+”这么火,那可以不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预测自己未来的发展,并结合大数据的模型来预测。
关于如何用“互联网+大数据”来预测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埃累兹-爱登的《可视化未来:数据透视化的人文趋势》(你回复“可视化未来”给你看这本书)这本书中有详细介绍,比如明星的成名一般在30岁左右,作家一般在40岁左右,政治家在50岁,科学家一般在60岁左右。
此外,这本书也提到了用数据化作为工具来分析的各个社会时期、相关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相关关于人类行为和职业发展的分析。其中一个观点很新颖——
「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7.5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出名」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大家所在地的书店看看这本书哈,说不定会有所启示了。(记得先去书店看看这本书,有些书不一定要购买哈)
那么问题来了,用大数据来预测你的未来,真的准么?
关于以上问题值得有100,000,000+种回答,相信大家在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大叔在此将按照生物进化论思想和机械论思想给大家回答两种答案:
一、按照生活进化论思想提供的答案
生物进化论思想是说,未来一切都是可变的,虽然我们预测不了未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给自己制定人生的终极目标,通过自己一点点点改变和尝试去让自己实现这个目标。
还记得大叔说那句话么,“未来已经来临,只不过尚未流行”,站在你的未来看待你的当下,相信你一定会收获不少干货。
有人说,这不是唯心主义嘛,大叔对此表示中立态度,并以此举个例子,爱迪生在失败10000次后,对所有质疑他是否成功的人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得经历10000次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那这个人会继续问了,那也是偶然的,那大叔会说,自寒武纪生物数量出现大暴增以来,无论是自雄性生物以来给带给后代的多样性,还是咱们人类的出生,都是偶然的,不信,你看看你自己就知道了,毕竟你爸爸那么多精子就和你妈妈一个精子结合变成你,这从本质来说就是偶然的。
这个人当然不会甘心,肯定要和大叔继续撕逼,大叔也不怕,还记得网上疯传的一句话么——
「对于一个偏执的坚持者而言,你和他吵架就是自找没趣」
换句话来说,你咋不想想,当你成为喷子的时候,你正在吐槽的这个人正在专心打怪,提升B格呢,也许你认为你和他一样,可是,几年后真不好说。
「一切,为了偏执的坚持」
二、按照机械论思想给大家的答案
很多小伙伴一定会认为,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了,每天上班、下班,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好,何必那么累呢,话虽不错,这样也是一种幸福的方式。
可是,你这样的做法是在假定这个社会不发展,科技不进步的前提下做出的,如果你深谙历史,那你一定不会陌生,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的大变迁,让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快,如果你一天不看新闻,很有可能你都会错过很多信息,可问题来了,你看了那么多信息,真的和你有毛线关系么?
这就涉及对海量信息的过滤了,也就是大叔和大家说的你得关注你时间的分配,要站在未来的角度看你当下的发展。举个例子,自从引力波的发现,人类很有可能在2020年在宇宙中有新的发现,说不定我们的社会又会实现一次新的变革,那么,你还在追求一尘不变的生活么?
相信很多小伙伴一定会反驳大叔的观点,那大叔就一句话——
「你敢不敢从现在起不用智能手机,重新开始使用你五年前的手机」
【大叔曰】
1、未来已经到来,站在未来的高度和角度看当下,你会发现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宣告,要相信自己当下的决定,你就是未来,你就站在未来;
2、任何时代,只有顺势而为方能成大器,历史书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喜欢,可以先从君士坦丁堡战争开始读起,你会收获很多;
古人的命理术数,我是这么理解的,可以看做没有具体数字的一种数据分析,以推断变化的趋势。易的复杂,我推测不仅仅需要很好的悟性,更在于其中暗含的庞大的变化(数据)。
三体人是怎么判断出程心注定要失败,实力作大死把所有水滴对准引力波发射中心的?这是不是一种预测未来
理论上来讲,如果了解的信息足够多,是可以预测的。
之前看过一个实验,说如果了解一个人的行为足够多,是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一个人的下一步的行为的。
不知道你看过《失控》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行为表面上看是一片混沌,未尝不会存在某种规律。
未来某种程度是可预测的,且随着数据量,信息量的增大,准确性也不断增加
但是!但是!但是!
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不可预估的事情在,未来永远是不可预知的,任何细微的不可预估,都对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影响(蝴蝶效应)
所以,数据能不断增加对未来预测的准确程度,但真实的未来里,总抹不掉运气的成分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6 )
很遗憾,大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请看下面的阐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inndy_com】
大数据为什么无法预测未来?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数据无疑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1.大数据不能预测未来的趋势;2.大数据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榨干;3.信息增长的速度太快,真理跟不上;4.创新没那么神秘,混搭也是创新。
我今天不讲怎么经商,也不讲怎么投资,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读书,如何思考,一些个人的体会。我今天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如何创业和转型”,我主要从大数据讲起,就是在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应该如何改造我们自己的学习。
大数据不能预测未来的趋势
我是个科幻迷,所以我先从一个科幻小说讲起,有一个很有名的科幻作家,叫阿西莫夫,写过一套小说《银河帝国》,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银河帝国》里面讲了一个天才的数学家,谢顿,他发明了一个新的理论,他把这个理论叫做心理时学,这个就是用大数据。当时银河帝国已经有2500万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人口已经非常多了,不只是几十亿人了,那个量级比我们地球上的人口要大多了。那么谢顿说因为我的数据非常多,信息非常多,所以我可以用这些信息来做一个预测,他讲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每个人的行为,但是当你的数据足够多的时候,能够预测历史的变化。书里面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他预测银河帝国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所以他搞了一个计划,到帝国的边缘搞一些基地、基地组织。据说本拉登就是看了这本书,然后把自己的恐怖组织叫做基地组织的。
后来呢,这个基地组织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危机,每次出现危机,他们就会把原来谢顿早就已经录好的录像调出来。然后谢顿就现身跟大家说,你看我早就已经预测出来了,你们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危机,我告诉你们怎么去做,因为我有90%的概率预测你们大概要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小说,我们大概能够说阿西莫夫就是大数据之父,他预言了大数据,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阿西莫夫错了。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能够预测的恰恰是每个人的行为,我们不能够预测的恰恰是历史,就是未来的趋势,我们是不能够预测的。
我先讲为什么我们能够预测每个人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跟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的生活跟别人的生活是非常一样的。我们很多行为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
比如说有一个例子,说在美国有一个连锁的超市TARGET,有一个专门销售婴儿、孕妇用品的部门,然后他们会向消费者发送销售产品的广告,塞到你的邮箱里面。突然有一天一个爸爸就找到了TARGET的销售部,说要告他,因为TARGET专门负责销售婴儿、孕妇用品的部门,老把一些广告寄给他还在上中学的女儿。所以这个女孩的爸爸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女儿还在上中学,你给她寄奶粉、尿布的广告,什么意思啊,我要告你,你侵害了我女儿的声誉,侵害了我女儿的荣誉。
然后TARGET的销售经理赶紧赔不是,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搞错了。然后过了两个月,这个父亲又回来了,说对不起,我搞错了,因为我女儿刚跟我坦白了,她怀孕了。其实我们看这个TARGET并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对这个女孩并不了解,但是他为什么能预测出来这个女孩怀孕了呢,因为他们掌握了很多关于销售的信息,所以他们可以推断出来。如果一个女士怀孕以后她的消费行为会改变,她的口味会改变,买洗发水的时候会偏好味道比较淡的,他有这个女孩的销售记录,预测她可能怀孕了。
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实验室就专门研究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情况下人的行为。他们给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市民,发智能手机,免费地发,但是条件就是你的智能手机上的信息必须给我,然后他们用这些数据,这些货真价实的海量数据去监测每个人的行为。最后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每天的生活大部分就是从家里到单位,从单位到家里,你可能会说我上班没有办法,但是到周末的时候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大部分人周末的生活也不是丰富多彩,我们会固定到一两家感兴趣的餐厅,比较熟悉的餐厅去吃饭。
我们会固定地到一些比较常去的商店买东西,比较固定地见几个好朋友,比较固定得去一个电影院看电影,所以你的生活其实很容易被预测出来。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做大数据的人甚至讲,如果拿到新的信用卡记录,你的消费记录,他们大概有比较大的把握能够预测出来你五年之后会不会离婚。
听起来是很神奇的,其实这是一个大数的原则,我们大部分人跟别人一样,真正的天才很少,真正的白痴也很少,有钱人很少,但是你说非常穷的人也很少,大部分人在中间,比较中庸的,所以你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大体上一样,当数据足够大之后,我们的很多行为是能够被预测出来的。
当然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预测出来之后怎么办,还有一个科幻作家叫菲利普•迪克,也写了一个小说叫《少数派报告》,后来被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了,电影拍得很好大家可以看看。
这个小说里面就讲到,比如说如果我按照大数据,推测出你今天可能会作案,杀人的概率大概是90%。那么问题来了,我能不能在你还没有走出家门之前逮捕你,因为我的大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你今天杀人的概率是90%。
比如说我如果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你大概很有可能会把车开到天安门广场撞华表,我能不能在你的车还在北京五环的时候就把你扣下来,你说你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可以讲我们是有大数据,其实我们蛮有把握你有可能干什么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个人的隐私、公共的数据、公共的管理,这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大数据时代我们该如何处理。
另外一个相关的小的提醒,我们很多人一说到大数据就很激动,认为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但这主要是你作为消费者来说。在大数据时代,享受到便利的同时,必须要让步的是你的隐私权。所以你的很多数据其实都已经在公司的手里,在政策的手里头。
大 数据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榨干
有时候在大数据时代,你可能觉得享受到了超值的服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认为自己享受到了超值的服务,很可能因为你的最后一分钱已经被商家榨干了。
有一个公司之前做网上赌场,后来据说有一些别的赌场也采用这样的技术。是什么技术呢?你赌博的时候会有一个痛苦点,你在一个赌场上赌钱损失超过多少钱之后,就会感觉到特别的痛苦,结果就是你以后再也不会去这个赌场了。所以对于赌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在你快达到痛苦点之前让你停下来。
有的赌场就有这样的办法能做到,比如说你可能在入门的时候领一张卡,但是这个卡里面就有你的信息,比如说你是一个亚洲人,30当岁,男性,大概第几次来,相关的信息他们都有。他们根据这个信息就能够推断你大概的痛苦点是多少,比如说你的痛苦点是五万美元,然后他又有监测,就大概知道你损失了多少钱。当你大概赔钱赔到四万八九千块的时候,你的旁边就会出现一个年轻貌美的公关经理,然后这个公关经理会跟你说,先生玩得累了吧,你很幸运被选为我们的幸运顾客。我们这里有非常好的意大利餐,有非常好的法国餐,我们邀请你去享用免费的大餐。什么意思呢?你觉得这个服务物超所值,为什么这么体贴?实际上这个时候商家比你更聪明,在大数据时代,他会为你量身定做,为你提供这个服务。过去我们经济学里面讲商家不可能搞价格歧视,所有的商品对所有的价格都是一个价格。但现在在大数据的时代,他更了解你的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所以他会量身定做一套服务,单独为你定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一定会把你的最后一分钱全部榨干。
其实我们每个人日常的生活,大数据完全可以在相当精准的程度上进行预测。什么是不能预测的,未来的趋势是不能预测的,历史是不能预测的,比如说如果要问明年到底股票市场会涨还是会跌?人民币的汇率会是多少?中国的经济增长到底会是7%还是6%,甚至更低?会不会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未来的趋势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信息增长的速度太快,真理跟不上
我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也是一个投资家写的——《信号与噪音》。基本的结论其实也很简单,讲的什么呢?其实在我们接受的信息里面噪音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简单来讲,信息现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真理增长的速度不可能像信息增长的速度一样快。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是非常少的,也就那么多,信息增长的速度很可能远远超过真理增长的速度。
推论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在我们拥有的信息里头,噪音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所以当你拥有的信息越多的时候,你可能不是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傻。不信我们来设想,我们很多朋友喜欢投资股票,假设说现在有人开发了一款软件,这个软件能够让你对24小时内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上发生的任何一笔交易,全部都能够清清楚楚地拿到相关信息。哇,你是不是会炒起股来有如神助?不会的,你会赔得更惨。因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噪音,只会起到干扰作用。所以你也会听说,一些天才股神的办公桌上,并没有很多的电脑显示屏显示股票行情。他的办公桌上可能一个电脑显示屏都没有。为什么巴菲特不到华尔街炒股票,非要待在农村的小镇里面?也是害怕过多的噪音会干扰自己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大数据为什么无法预测未来?
为什么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呢?因为未来我们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生态系统等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复杂的体系,而复杂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线性科学,而是一个非线性的非常复杂的系统。你说我就不信了,现在有大数据,有计算机,有什么是计算不出来的。这个东西还真的没有。我可以告诉大家最简单的复杂系统就是沙堆,你在海边玩,你把沙滩上的沙子堆成一个沙堆,像金字塔一样越堆越高。你有没有想过,能不能把这个沙堆越堆越高,一直堆到月亮上去。不可能,因为当一个沙堆堆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往上放一粒沙子,整个沙堆会像雪崩一样倒塌。这个结果你肯定知道,但是你没有办法预测,你在往上放一粒沙子会倒塌还是放一千粒沙子会倒塌。就像今年的股票市场,A股达到4000点的时候,很多投资经理已经觉得心惊胆战了。但是你说4001点的时候泡沫崩溃还是16000点的时候泡沫崩溃,你不知道,你没有办法预测。
还真有科学家做过沙堆实验,把沙子一粒一粒堆起来,然后用计算机去模拟,最后的结论就是沙堆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你比如说原来有一百粒沙子,再往上放一粒,原来的沙子好象冥冥之中有人指挥一样,会自动地调整位置,达到更稳定的系统。但是当你超过一个临界点,超过一个阈值之后,整个沙堆进入了不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它随时都可能会崩塌。但是你没有办法预测,因为你再往上放一粒沙子,原来所有沙子之间的相互参数就全部都会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们未来的复杂体系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尽管这样讲,并不是说我们就要陷入一个不可知论。我只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必须要抛弃掉原来的一些常见的思维错误,未来真的是不能预测的。我们要有更多的防范风险的准备,未来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的风险要多很多。
我前两天有一次在会上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宁教授,他专门研究行为金融学。他讲了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他讲其实中国的投资者有很多最后可能会赔钱。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大部分中国经济的参与者,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都是高速增长,所以我们只经历了一个上升的大周期,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危机,我们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箫条。
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个很和平的时期,没有经历过战争,除了我们父母一辈经历过文革,年轻的这一代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社会动荡。用朱宁教授的话来讲,我们只是经历了半个周期,你会觉得你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我告诉你,你那些成功的经验到以后很可能都不适用,因为你在下降的周期和上升的周期是不一样的,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不是同一条路。
要防火,先放火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风险意识。我在中信出的一本书《先放一把火》,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原来在国家公园,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常出现森林火灾,后来公园开始加强管理,只要有小的火灾一定都扑灭,觉得这样就可以防范潜在的风险。零容忍,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这个词儿。但是结果呢,火灾越扑越多,火势越来越大,1988年6月份一次森林火灾一直烧到秋天,直到第一场雪,下雪才把火灾扑灭。
最后大家发现,为什么火灾越扑越多,正是因为你的零容忍政策,哪怕一个小的火灾都扑灭了,最后森林老化的速度变得更快,森林里有很多枯枝败叶都是易燃物质。所以等到有一天真正着火的时候,火势马上就会蔓延开来。大家能猜测到,防范火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实就是如果这个火势能够控制住,就让它烧。甚至有时候你要主动地创造一点风险,所以现在黄石公园的管理人员有时候会主动地烧出一些隔离带,真正着火的时候这个火势不至于出现蔓延面积非常大的严重火灾。
结论就是为了防范系统性的危机,为了防范大的风险,我们必须要忍受小的风险,这个原理在自然中,在我们的经济系统中有大量的经验。比如说地震,为什么会出现地震呢,因为在断层线里面积累了很多的能量,这个能量释放不出来。所以有一个比较另类的想法,有的地质学家建议用原子弹,用核武器去轰炸断层线。听起来好象匪疑所思,但是地震的破坏力往往不止一颗两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好多颗原子弹带来的损失。
他的这个思路我们姑且不讨论可行性,但是这也是说明,为了避免系统性的风险,你必须要承受一些小的风险。你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金融危机,我们总在说防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没有办法防范的,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一定是百分之百。就像是人一生中不能防范生病,一生中生病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肯定要生病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不是让自己一个病也不生,小病也不生,感冒也不生。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我们的免疫能力提高。所以我们防范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比如说在现在的情况下,也是你要有一些释放出来的小的风险。如果你一点小的风险都没有,那可以设想最后一旦出问题,一定是一个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比如说现在,P2P有很多跑路的跑路,破产的破产;还有更多的泛亚的投资者微信上,我们看到正在打宋鸿兵;我们看到地方的贷款也很高,很多地方的债务问题很严重……所有的问题都有,怎么办?如果所有的风险都不让它爆发,所有的风险还没有出现,我们就把它完全制止住,那么最后的结果呢?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生病,你只要有病,还没有等到发作就遏制住,最后很可能得了一场小小的感冒就死掉了,因为你没有免疫能力。
人为什么会发烧,其实发烧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发烧的身体温度会升高,借此杀死病菌。我们为什么会打免疫针呢?免疫针打的实际上就是一些病毒,这些病毒是经过改造的,是没有办法繁殖的。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有意制造的一些小风险。当你的疫苗打下去之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反应,实际上是锻炼你的免疫能力。
我在这本书里面还在几篇文章里面讲到,我们如何能够防范风险,避免大的失败。比如说我们都在讲互联网时代要互联互通,但是其实有时候去耦合也是很重要的。互联互通有互联互通的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风险有可能是系统性的风险。所以考虑到互联互通的便利的同时,需不需要有时候有一个备份,而且这个备份一定是在出现系统性危机的时候还能够从零开始。我觉得这里面哲学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大家慢慢去体会。你必须要考虑到,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能不能东山再起。
创新没那么神秘,混搭也是创新
还有,避免风险不是说消极等待,我们必须要积极应对,我们必须要创新。最好的创新是什么,其实是你身边的小的创新。最好的创新就是从你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往外迈出去一脚,试试看,到底下一个石头牢固不牢固,再往前或者往左右迈一步。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的改革逐渐地达到胜利的彼岸。如果你一开始就惊险的一跃,可能会出现大的技术革命,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很多创新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很多创新其实就是叫混搭。就跟我们穿衣服讲的混搭一样,所谓的混搭就是不同的搭配,很多东西已经存在了,你把已经存在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一下,这个东西就是创新。
你说这个东西有什么难的,是没有什么难的,但是大部分的创新都是这样来的。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技术进步,如果仔细地拆开看的话,都是由一点一滴的边际上的改良带来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这种细枝末节的创新。
前两天我看几个经济学家在讲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他们说怎么可能有大众创新呢,因为创新都是小众的。我觉得这个还真是太把创新当成一回事了,创新还真没有那么神秘,创新真的是能够大众来创新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可以创新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最后能不能在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复杂的情况下,还能够非常好地生存下来,其实是看你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而这个创新能力取决于你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创新能力。所以团队的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
这里面就有很多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借鉴的理念,是和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一样。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和平时期、常规时期是适用的,它教你如何把流程做得更精细,把你的效率更加提高,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在革命时期,有时候我们还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要多向当年的游击队学习,多向当年这些革命党学习,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非常创新的团队。
创新企业的公司文化一定和常规的企业公司文化不一样,如果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创新企业很可能更像黑帮,这个黑帮里面更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更注重写不下来的规则,有很多规则是大家之间的默契,然后更加需要带有一点匪气、一些霸气。大家去体会一下,其实在草莽时期的创业企业都是这样的风格,当然了,你不能永远都是黑帮。永远都是黑帮,你的企业自己不失败,到时候政府也会让你失败,抓你去协助调查。但是开始的时候要容忍你的员工,让企业里面的小团队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要容忍失败。所以我跟很多企业家朋友讲,我说你们这个企业能不能设立一个年度最佳失败奖,这一年谁干得最好不重要,因为你今年干得好可能是运气,明年不一定能干得好。但是失败这个东西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都可以从失败当中学习。就像学霸都知道,你考试考一百分没有什么重要的,因为下一次的题可能跟这次的题不一样。但是你把答错的题都改正,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inndy_com,需要学习数据采集可加Q群340431667
免费教你:数据采集演示举例
回复 “1”,阅读 免费教你 用户信息采集
回复 “2”,阅读 免费教你 商品信息采集
回复 “3”,阅读 免费教你 分类信息采集
回复 “4”,阅读 免费教你 联系信息采集
回复 “5”,阅读 免费教你 网络文摘信息采集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们给大叔留言,说自从听完大叔在QQ群的关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试错论」之后深有同感,想问大叔一个问题,既然当下的“互联网+”这么火,那可以不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预测自己未来的发展,并结合大数据的模型来预测。
关于如何用“互联网+大数据”来预测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埃累兹-爱登的《可视化未来:数据透视化的人文趋势》(你回复“可视化未来”给你看这本书)这本书中有详细介绍,比如明星的成名一般在30岁左右,作家一般在40岁左右,政治家在50岁,科学家一般在60岁左右。
此外,这本书也提到了用数据化作为工具来分析的各个社会时期、相关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相关关于人类行为和职业发展的分析。其中一个观点很新颖——
「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7.5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出名」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大家所在地的书店看看这本书哈,说不定会有所启示了。(记得先去书店看看这本书,有些书不一定要购买哈)
那么问题来了,用大数据来预测你的未来,真的准么?
关于以上问题值得有100,000,000+种回答,相信大家在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大叔在此将按照生物进化论思想和机械论思想给大家回答两种答案:
生物进化论思想是说,未来一切都是可变的,虽然我们预测不了未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给自己制定人生的终极目标,通过自己一点点点改变和尝试去让自己实现这个目标。
还记得大叔说那句话么,“未来已经来临,只不过尚未流行”,站在你的未来看待你的当下,相信你一定会收获不少干货。
有人说,这不是唯心主义嘛,大叔对此表示中立态度,并以此举个例子,爱迪生在失败10000次后,对所有质疑他是否成功的人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得经历10000次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那这个人会继续问了,那也是偶然的,那大叔会说,自寒武纪生物数量出现大暴增以来,无论是自雄性生物以来给带给后代的多样性,还是咱们人类的出生,都是偶然的,不信,你看看你自己就知道了,毕竟你爸爸那么多精子就和你妈妈一个精子结合变成你,这从本质来说就是偶然的。
这个人当然不会甘心,肯定要和大叔继续撕逼,大叔也不怕,还记得网上疯传的一句话么——
「对于一个偏执的坚持者而言,你和他吵架就是自找没趣」
换句话来说,你咋不想想,当你成为喷子的时候,你正在吐槽的这个人正在专心打怪,提升B格呢,也许你认为你和他一样,可是,几年后真不好说。
「一切,为了偏执的坚持」
很多小伙伴一定会认为,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了,每天上班、下班,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好,何必那么累呢,话虽不错,这样也是一种幸福的方式。
可是,你这样的做法是在假定这个社会不发展,科技不进步的前提下做出的,如果你深谙历史,那你一定不会陌生,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的大变迁,让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快,如果你一天不看新闻,很有可能你都会错过很多信息,可问题来了,你看了那么多信息,真的和你有毛线关系么?
这就涉及对海量信息的过滤了,也就是大叔和大家说的你得关注你时间的分配,要站在未来的角度看你当下的发展。举个例子,自从引力波的发现,人类很有可能在2020年在宇宙中有新的发现,说不定我们的社会又会实现一次新的变革,那么,你还在追求一尘不变的生活么?
相信很多小伙伴一定会反驳大叔的观点,那大叔就一句话——
「你敢不敢从现在起不用智能手机,重新开始使用你五年前的手机」
【大叔曰】
1、未来已经到来,站在未来的高度和角度看当下,你会发现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宣告,要相信自己当下的决定,你就是未来,你就站在未来;
2、任何时代,只有顺势而为方能成大器,历史书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喜欢,可以先从君士坦丁堡战争开始读起,你会收获很多;
古人的命理术数,我是这么理解的,可以看做没有具体数字的一种数据分析,以推断变化的趋势。易的复杂,我推测不仅仅需要很好的悟性,更在于其中暗含的庞大的变化(数据)。
三体人是怎么判断出程心注定要失败,实力作大死把所有水滴对准引力波发射中心的?这是不是一种预测未来
理论上来讲,如果了解的信息足够多,是可以预测的。
之前看过一个实验,说如果了解一个人的行为足够多,是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一个人的下一步的行为的。
不知道你看过《失控》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行为表面上看是一片混沌,未尝不会存在某种规律。
未来某种程度是可预测的,且随着数据量,信息量的增大,准确性也不断增加
但是!但是!但是!
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不可预估的事情在,未来永远是不可预知的,任何细微的不可预估,都对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影响(蝴蝶效应)
所以,数据能不断增加对未来预测的准确程度,但真实的未来里,总抹不掉运气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