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生活中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隐性强制消费,如何看待这种销售方式,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规避?
最近在考驾照,考过科目一,回到驾校,工作人员说,科目二给你分配教练,然后随手扔给我一个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说以后实习期要贴在车后面用,收我35元,我哩个擦,这不是抢钱吗?我估摸着三块五还差不多,但是转念一想,我来学车,本来就是个花钱的事,几千块钱的大钱都花了,如果因为这点小钱舍不得,不去买他的东西,导致驾校工作人员不爽,在以后的学车过程中给我穿小鞋,比如说:给我分配个特凶的教练或者练车过程中难为我(此为种种脑补出来的画面,不一定准确),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经过这番权衡利弊后,万般不情愿地买下来了,后来想了想,驾校是否利用了初学者的这种心理在强制消费,首先是绝大多数初学者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都用一种天然的胆怯,所以尽量按着所谓的指导去行事,其次,我如果不买的话,驾校也许并不会把我怎么着,只是我个人出去保护自我的心理对这种令自己不爽的行为作出了妥协,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不少商家利用类似的招数来进行销售,诸位经历过的有哪些,如何看待这种销售方式,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规避?”
回复 ( 10 )
谢邀。
在一些没有开放市场竞争机制的行业,这样的事情非常多。
然而这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
举个例子,配眼镜大家都知道,是专业度还是比较高的事情,至少普通人没学过就不知道那些厚度啊数据啊怎么计算。以前眼镜市场价格虚高很乱,也很暴利。
但是市场竞争的开放就给了一些从业者机会去把利润降低,提高销量。于是被忽悠的几率降低了,实实在在买到的几率提高了,隐形消费也消失了。
如今的驾校没有这种放开,基本上你去学车你就是弱势一方。说白了不是你花钱就能达到目的的,所以什么消费你都当然得消费。
解决方法是赚更多的钱。
如果你月入十万,就不会为这35块钱来知乎发帖了。
谢邀!
出现这种状况,要么就是资源垄断型(比如电信移动等),要么就是信息不对称型(比如投资理财、家装等)。
对于资源垄断型,没有办法躲避。只构们要用这些产品,那这些强制性的隐性消费就会存在,躲不掉的。
对于信息不对称型,可以避免。比如尽能力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或者请一个无利益牵涉的第三方人员来进行管理。
当然,具体事情具体对待。有时有些钱必须要花的,那个钱就是教训和学费。毕竟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深浅,我们自身的能力只允许我们在我们熟悉的行业中游刃有余,至于其他领域里,就多花点钱吧,有时太过较真也不好。只要保证最后自己拿到手的产品质量可靠有保障就行了。
驾校属于半垄断性质的行业。这种行业的特点是,看起来你可以选择的驾校有很多家,但实际上发证机构和驾照考试中心都只有一家,别无分号。你爱买不买,不买也得买。
类似的还有开发商。电信移动联通,也是如此,看起来有三家,其实都是一样黑。这种行业,服务没办法提高。
这属于典型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是说初学者胆怯,而是大家深知,你顺从他们的意思做,他会让你少吃点亏。如果不顺从,对不起,你就等着吧。
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抵如此。
事实上,整个中国,涉及到政府部门作为后台的,都是如此运作。哎,少见者多怪也。
这个牵扯到议价能力和替代品这些信息,直接影响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
用题主的案例稍作分析。
首先,议价能力。你也说了这东西背后提供的隐含价值,在这个隐含价值的驱使下,买方议价能力微乎其微,卖方议价能力所向披靡。
其次,替代品。你能买到几毛钱的相思替代品,到这个替代品并不能代替原有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所以替代性几乎没有。
补充一个定价策略和竞争环境。这种商品的定价,在这种极度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人还能承担。
综上,这种商品极其缺乏价格需求弹性,又在大多数人消费能力之内,所以乖乖掏钱吧。
保持三点即可!
1:不忘初心!别忘了自己真正的需求,买任何东西的时候请想一下这个东西是真的适合我,是真的需要吗?
2:脸皮厚!在你没有付钱的时候,东西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任何东西你都可以不要,别管人家怎么看你,你付了钱人家才把你当傻逼看。有时候不要就是不要!
3:多问!这个要钱吗?这个和这个都是这个价格吗?这两个一起这些钱吗?多问问吧!不丢人!谁的钱都不是捡来的。
最后说一句!骗子固然多,自卫得体骗子就无从下手。 当然,生活是多样化的,有的场合该被骗还是要心甘情愿被骗的。你们都懂!
我有一次被美发店强行消费的经历。
昨天去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逛个街,半路杀出来两个人,说我的发型不适合我,硬拉着我去他们店里,要帮我设计一个发型。还说我是被他们选中的人。然后,我就天真烂漫地相信了,屁颠屁颠跟着去了。于是就开始分析我的发型,还帮我洗了个头,剪了几刀。
我突然想到,这不会要钱吧。问了一下,果然要。他是老板,剪个头发要338,我顿时懵了。我敢保证,就真的只有两刀,最多不超过十刀。
但是,他还不停下来,说我去了他们店里,就要做头发。又开始介绍做头发的类型,从几千介绍到几百,我说太贵了我不做,他们说不做不行。
死缠烂打,围在我旁边,一副不做就不给走的气势。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就选了一个最便宜的480的。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给做完了。然后,又给我推荐店里的其他一些东西。我只是听着并不说什么。
后来,到了我付账的时候,一算竟然要790元。我说我只做480的呀,他们又说刚刚给我介绍的东西给我用了,所以,又加了一些。
我立即不高兴了,明明我只要了480的,这480已经是我忍耐他们的极限了。他们还在我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给我增加了一些消费,我就跟理发师讲道理,理发师反正就是都用在我头上了的态度,最后还说我不够大方,太斤斤计较了。
从理发店出来,天已经黑了。突然眼泪就掉下来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太浪漫天真了,太不懂得据理力争,就这么被坑了700块,是一个月的房租费呢。
反思了一下,或许也是我贪小便宜,存侥幸心理的后果吧。
拿衣服…消费者是鱼肉,怎么规避得了?
解药在商家的良心。别无他法。
生活中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隐性强制消费,那必须是医院啊。
当你某个部位难受的不得了的时候,你的全部精力会消耗在你难受的部位上,你很在意这件事。这时候有些医生会开出一堆相关的不相关的检查单给你,或是给你开一些相关不相关的药!
有时候即便他明确你的病情也非要让你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你说这个算利用消费者心理学进行隐性强行消费不!
甚至更狠的会开出更多连带的化验单让你做。这个时候你乖乖的做了,你就是被某些医生强制消费了,这个时候作为消费者的你就规避的方法就是看你了解不了解医疗界的一些混水了。
规避被无良医生恶意消费的办法就是在尽量去正规医院,找经验丰富口碑好的医生,其次就是多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听一下专业人士的相关意见。
昨晚刚经历了一个 是强制 但不隐形
现在的超市都不知道他已经懒得准备零钱还是已经铁了心那样做
反正 几毛钱他就不会找给你了 只会用糖来代替
问题是那些糖都是有点融化了的
虽然几毛 不多
虽然换几个糖也 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我就是不爽人家强迫我非要收糖 而不是那几毛
走的时候 我还跟收银员说了句 你们做超市的 应该多备点零钱嘛
然后她说 现在超市都那样的啦 然后我只能表示 怎么好的偏不学
好吧 我承认这就是风气 这就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