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7 )

  1. 熊猫lulu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这两句话是一样的意思,就我自己个人而言的话。作为一个老板或者是创业者,他必须要很相信自己的员工。就要对自己的员工做到不怀疑,自己刚开始招人的时候要谨慎,花多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因为如果前期招的员工很谨慎的话,那么你就会很相信这个员工。

    如果你怀疑这个人或者是一开始觉得这个人苗子不对的时候,就不要去用。所以如果是放在用人单位或是创业者身上的话,就是要做到:用人时谨慎,用了之后信任,不信任的人不要用。

  2. 陆北冥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疑是指怀疑的疑。是疑惑的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好你安排的事,怀疑他能不能胜任。

    用人不疑,那怎么才能不疑呢?为什么会不疑呢?这需要你去了解他叫做知兵,亦或者叫知己知彼中的知己。所以用人要先了解你要用的人才能让你用人不会去疑他。而不是叫你随便去找个人安排给他任务也不管他能不能做好,也不去督促他,反而安慰自己用人不疑。

    所以带出下一句疑人不用。当你不了解一个人,不知道这个人行不行那么就别去用他。因为这是把自己知人的责任推卸给了他人,你事情失败了,虽然所用之人有责任但是损失最大的绝对是你自己。

  3. 张仰阳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是不是伪命题

    那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伪命题

    维基百科长久以来已在墙外,就引用大家都随便可查得的百度百科

    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所谓不真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 另一种解释是指没有意义的命题,无法断定其真假,既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也不是可以通过经验判断的综合命题。比如,“团结比原子弹还厉害”,”凡事都有例外”这类命题就属于伪命题。

    如上,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单这一点就已经可以下结论了。因为现在的客观事实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公司,在员工入职时很多方面不可能全方位的掌握员工的所有信息,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的公司团队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的公司就更加可想而知。大家都是利益相关,求同存异、协作共赢才是最终的结局。

    那么再来谈谈这句话本身

    用人不疑,大概是用人做事就不要怀疑这个人,主体是要用人做事

    疑人不用,大概是被怀疑的人就不要用来做事,主体是被怀疑的人

    两个词里都有人,但是这两个词里的人,显然不是同一个人

    上边百度百科里的另一种解释是指没有意义的命题

    其实所言甚是

    我也是闲的无聊

    利物浦的比赛看完了,米兰的还得等二十分钟

    码字解困,免得瞌睡

  4. 古琴封魄
    理由
    举报 取消

    领导知人善任之道

    善任的意思,是相信他,委任给他最适当的职务,给他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其实,识人和善任是密不可分的,既要看到人才的长处,提供充分的自我发挥的机会,又要对其身上的缺陷牢记在心,防患于未然,使其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劣势,这才是作为一个领导扬善避恶的最佳措施。当然,要想让人才忠诚于自己,领导首先就要亮明自己求贤若渴的诚心,毕竟人才终归还是渴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的。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为员工创造一种肯做、敢做、愿做的氛围。这样才能让每个员工打消顾虑,主动去开发自己的潜力,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而不是静态地服从,或者畏首畏尾

    想确定干部是否可信,最好的办法是试探他,而不是观察他。当领导真的怀疑自己的干部时,也不要直接表明自己在怀疑他,而要不动声色地试探,以免怀疑错了,大家撕破脸不好收拾残局。管理外部团队和管理内部团队的道理相同,也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外部团队都是各自孤立的组织,有着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基本上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在考核外部团队时,应更加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试探,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当务之急,心存疑惑的话,就不可能建立高度统一的外部团队

    关羽最终没能投靠曹操,是因为曹操没能抓住他的心。一个称职的领导,必须真正打动员工。领导必须通过别人的工作来达成组织的目标,是一种“个人或少数人对多数人或大多数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感应”。因为被领导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只能智取不能力夺,所以心与心的互动,产生的感应,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员工的心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效果。能遇还要能合,才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有机会在一起,却不能彼此交心、紧密地合作,便是遇而不能合,不如不遇。领导者与员工的遇合,固然有一拍即合,证明彼此频率相近,确属志同道合的;也有亲身体验之后,才发觉有缘无分,好比一盘散沙,很快就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不能交心的。一般来说,领导者择人而用与员工择主而事的过程,都属于心与心的互动。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知心。了解对方是不是自己所要用的人,或者自己所要追随的明主。

    交心。领导者确信“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重视人才。员工明白可事之主难遇,珍惜良机。两者互相尊重,遇而能合,才能够慎重地交心。

    连心。遇合如果出于一时的冲动,势必很快就会分离,两颗心灵不能够连接在一起。若是出自真诚,很快就能培养出高度的默契,而且越密切,就越能连心。

    绑心。心与心连起来,经得起各种严格苛刻的考验,持久不变,称为绑心,

    领导常常感叹无人可用,事实上可能是领导者自己没有摆放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很可能永远不知道无人可用的真相。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扭转这种心态,放下领导者的姿态,把“让我来领导”转换成“让我来服务”,放下领导的架子,给足员工面子。“让我来服务”远比“让我来领导”动听得多,因为一般人喜欢服务,并不盼望被领导。领导者最好认清:服务只是尽自己的责任,并非对员工施恩。就算有一些人情,也不应该讨人情,因为人情不讨,人情永远存在;人情一讨,虽连本带利都讨回来了,但等于白做人情。说不定两相对抵,领导者反而欠员工一份人情,岂不冤枉?同时,“服务”的时候,最好明白“功没过存”的道理,领导只记得过失,不容易认定功劳,所以不求有功,不应该老想着自己的“服务”对员工有好处,反而应该但求无过,小心不要使自己的“服务”给员工带来麻烦,甚至增加员工的苦楚,那才是最要紧的。

    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领导了解员工,是知人;领导如何让员工充分发展长处,是善任。刘备之所以获得文武高才的相助是因为他懂得知人善任。

    领导应该从小信开始,由小信到大信,经由考验来逐渐增加对员工的信任度。由零开始,等于宣判员工的死刑,表示完全不信任他。既然如此,何必用他呢?无论如何,由小信开始,让员工有被信任的感觉,十分重要。

    在不了解员工的情况下,应该一视同仁;若是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停留在一视同仁的状态,岂不表示领导连好人坏人都不会分,而且简直是非不明,连最起码的判断力都没有?那还当什么领导!反过来说,领导在一开始就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员工就会怀疑领导是依据哪些标准,也许原本就是成见、偏见在作祟,当然不服气。搞差别对待还容易形成小团体,产生党派之争。所以领导者嘴上要讲一视同仁,心里想差别对待,逐渐按实际贡献和表现将下属区分为三层。最内层属于核心人物,领导应以“没有你我会死”的心情来加以礼待,给予特殊的照顾。第二层为“有也好,没有也好”的一般员工,如果他们不能再努力,提高贡献度,只能给予一般的照顾和客气的对待。最外层则为“早走早好”的待提高员工,若是他们不知自省、自律,就希望他们另谋出路,不要待在这里混日子。领导必须站在公平的立场,确实依据公共目标来考核,不夹杂私心,公正地区分员工。相信员工会认同这种作风的,这就是合理的不公平。

    甲能力强,办事热心,思虑周到,可惜手脚不干净,钱财方面相当不可靠。这样的员工能不能用?不用的话,浪费了一位有用之才;用的话,经常提心吊胆,也很可能造成祸害。这种两难最好用兼顾的方式,把用与不用合起来想,也就是用其所长而防止其所短。换句话说,只要不让他有机会经手金钱,当然可以让他一展长才。对于他的长处,尽量加以鼓励,使其如愿以偿,获得表现的机会;对于他的短处,用不着大张旗鼓广为宣扬,使其抬不起头来,那样等于毁掉一位人才。扬善隐恶,对甲而言,殊有必要

    姜太公主张“赏贵大,罚贵小”,便是通过“多赏少罚”的精神,使员工自发性地工作。职位高的人,领导会给他面子,但是职位低的人更需要被尊重。因此,领导在配合必要的赏罚时,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尽量多赏少罚。

    第二,“赏贵小”,要奖励先奖励官小的,不要老奖励官大的。

    第三,“罚贵大”,犯了错误从职位高的先罚起。要罚先罚官大的,不要先罚官小的。

    第四,赏罚要公正,力求有效。

    同时,奖励也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本职工作做得好,不可以奖励。这是员工应该做的工作,凭什么奖励他?如果每个人本职工作做得好都要奖励,那就应该普遍发奖金了。

    二是没有争论的奖励要公开,有争论的奖励要私下去执行。凡是有争论的、大家愤愤不平的奖励,是没有必要公开奖励的。凡是有具体事实、数据很明确的,就公开奖励;凡是大家很有意见的,就私底下奖励。

    三是奖励要尊重被奖励员工的需求。领导要和他好好商量,看看他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照他的意愿去奖励。这样才是真正地尊重人。

    领导要让员工觉得,面对这样的领导,他们不忍心骗,这样领导就成功了。领导越不信任员工,员工就越有可能做对不起领导的事,有句话叫作“管得越严出纰漏越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既然怕我骗你,那我就骗你好了,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

    当中国人“不安”的时候,就开始动“歪”脑筋了,因为自己要生存。因此,领导的品德修养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的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少数人的结合。行政组织再庞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只有那极少数的首脑人物。要求合理应变,其实只有一个十分简单的要诀,可以说放诸世界而皆准,突破时空的限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亲贤臣而远小人。也就是自古流传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复强调的:亲贤远佞

    组织内有人能够拍板定案,才有决策之可言。若是纷纷扰扰,七嘴八舌,今天决定了明天还可以翻案,哪里有什么应变的力量?拍板定案的决策者要拥有最后裁决权,在志同道合的组织成员中,是不可或缺的首脑。

    作为领导者,意念真诚,心自然就能够端正。诚信的重点在一个“正”字。《大学》指出:有所忿怒、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又换的时候,新旧不得其正。一旦领导者的内心,过分忿怒、有所恐惧、有多好乐、有所忧患的时候,心就不得其正。一旦领导者的内心,过分忿怒、恐惧、贪图或者忧虑,就会造成心不在焉的现象,因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做出来的计划,就会十分偏差而不可行。忿怒、恐惧、贪图、忧虑都是常见的情绪,必须适当加以节制,使其发而中节,才能正心。心端正了行事才能端正。我们常听人说:“那个人心术不正,品德败坏。”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心术端正、品德高尚比什么都重要。人们认为品德不好但才能很高的人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更有能力作恶。作为一个领导者在用人选人和自身修行方面,一定要格外注意品德修养。

    ——转自《曾仕强说三国的领导力》

  5. 鲤鱼
    理由
    举报 取消

    前半句是强调不疑,后半句强调不用,都是省略主语的句子,感情色彩侧重不同。

  6. 小疯狗 留玲杰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更喜欢北平无战事里面的台词,用人要疑,疑人要问,关键是用好。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