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中如何做好任务分配,平衡团队战斗能力,带动后进者?

理由
举报 取消

项目管理很难,现在的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团队中有的人能力很不错,在有任务到达时,自己身先士卒,整体探索一番,然后找自己可以接受的内容自顾自地搞起来,基本上不给其他成员机会。这会导致团队整体开发内容不平衡,后进者很难找到成就感因为好做的被拿走了,这会打击一部分稍微弱一点的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导致团队整体攻击能力可能倒退的情况。一人独大,简单任务繁多,对团队来说有很大的技术开发风险。所以我想求助大神,这种情况是顺其自然还是想一些策略对这种情况做一些处理?补充一下:我说的平衡战斗能力,不是压制强者,而是,怎样带动后进者进步,提升整体的团队战斗能力。团队中,总归会有一些后进者,这些人,渴望为团队做出贡献,也渴望被认可,如果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认为这样的人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就给一些简单的内容做做。

2017年4月28日 10 条回复 874 次浏览

发起人:安迪雷 初入职场

明道|驱动企业开放和扁平的协作平台:http://www.

回复 ( 10 )

  1. Ivony
    理由
    举报 取消

    团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如果这个人一个人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他人建议直接开除换新血,或者调岗,或者就去扫地打菜吧。

    团队管理者要干的不是什么平衡战斗力,而是最大的发挥战斗力,如果某些人的战斗力特别强,就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而不是去搞什么平衡。

    一般来说在一个team这样的小单位里面,根本不需要玩什么权术搞什么平衡,如果team leader不能hold住所有人就会滚蛋(一个team才多少人?)。只有在team之上的管理层次里面才会需要玩平衡,免得公司只有那么一两个team把持命脉。

    这就是为什么team leader一般都是技术大牛,而manager一般不是的原因。

    如果你是team leader,那么你很危险,因为你hold不住团队。如果你是manager,那么你也很危险,因为你根本不应该来问。

  2. 任向晖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在各种团队中,题主貌似已经抓到了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带动后进成员,而不是简单和被动的因材分工,因为成员如果没有进步,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觉得任何一位团队Leader都要很清楚本团队的最关建技能是什么,不要空谈综合素质,要定位到相对具体的能力范畴。然后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学习资源和方法能够尽快带动后进成员提成。比如一个研发团队,后进成员的弱点大多集中在代码的规范性上。与此类似,BD部门的成员可能对产业的熟悉度是一个常见制约项,销售成员可能落后于结构化的产品演示能力。

    当识别出核心的能力落差位置后,Leader需要设计和尝试各种方法来针对性提升,所谓的coaching for capability。大多数行业和企业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员工提升这些能力,是因为我们今天能够拥有的学习资源比过去要丰富和有效的多,但这依然依赖leader专注的发想和大胆的尝试。

    我可以提示一些常见的能力提升途径:

    1)如果能力因为规范性无法落实,那么可以集中精力来撰写流程要求和检查清单。比如像开放的销售岗位,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当然可以依靠本能和直觉做到不错的绩效,但后进者始终会有,他们在处理各种具体情况时的机动能力可能不足,所以比如“客户常问的10个问题”、“客户拜访感谢邮件撰写模版”就非常有用。等他们的能力提上来以后,再推动大家的灵活创造力不迟。所谓的先会稳健地走,才会飞快地跑。

    2)客户思维建立。无论什么岗位,只要多带他们去拜访客户,都能够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对成员有巨大的提升。哪怕是代码不规范的程序员,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触动他。因为他可能意识到客户的满意度和自己工作的方法密切相关。你会神奇地发现,当员工真正面对客户后,大多数都有观念和态度上的一些变化。这也是成本最低的能力提升途径,只不过大多数团队都只是说,而没有真正去做。

    3)标杆研究。无论你的产品和服务有多好,总有比你做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至少是他们中的局部优势。对世界范围内的同行进行反向工程是最快的学习过程。这个没有什么好回避的,整个人类的进步都建立在创新成果的交叉使用上。落后成员为什么提升慢,有一个原因是没有找到尺度,他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距离合格和优秀到底有多少距离,如果我们只看内部,这个尺度感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非常有经验,他可能在多家公司都做过这个事情,自然会建立这个尺度,然后再找到超越的方法,但对后进员工来说,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这个尺度感。当代码结构混乱的程序员看到10家相关产品的源代码时,他可能立即能够找到学习上升的通路。我们公司的初级产品设计人员都要求对先进产品进行描摹,比照好的产品一笔一笔画出来,帮助建立秩序感,感受到别人好到底是因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做到这么好有多么难?

    4)邀请外部专家。这个很好理解了,有的时候我们有先进成员,但他们不一定是很好的导师,或者不一定是最好。所以,适当花一些成本邀请非竞争同行的专家来做专门的指导,对企业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这些活都不一定每项立即生效,在具体的方法执行上,必然要经历几轮的试错,但如果你着眼于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必然应该有更加充分的耐心,因为,这是企业能力资产,能够下蛋的母鸡。

  3. 白色的蓝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个 Leader 最重要的事情是关注团队的产出:

    1. Leader 心中要有『架构图』或者 Roadmap;
    2. 有了 Roadmap 要有优先级,强调每一步的产出;
    3. 团队成员平衡和不平衡与能否把 Roadmap 填满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要奖励那些填得快填得好的同学);
    4. 避免单点、优化个体效率、让所有人看到团队产出,你会发现以上这些都不是『培养』出来的,优胜劣汰,找到合适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描述来看,题主你如果采取你所谓的平衡,那么结果非常明显:

    1. 能做事的人得不到推崇,搞不好也没有加薪或升迁机会。

    2. 不能做事的人无所谓,反正组织无底限容忍。

    最后你的团队也就剩下一堆不做事又借口一堆的“后进”。

    如果你描述中的“后进”真的“渴望”有贡献,那么他自己就会像你说的强者一样,自己鼓捣起来,而不是等人手把手的带。

  5. 杜草原
    理由
    举报 取消

    任务一般可以分解成3个维度:重要性,紧急性,困难度;

    “重要”的,通常应由leader直接负责(要做出重视的姿态让领导看到);

    “紧急”的,谁比较闲或者谁手上的需求可以推后的,就他了;

    “困难”的,由能力强的来负责。

    除了重要任务,上级领导或者需求方一般不会在意谁去处理,只要能按时、保质完成即可。

    任务不是自助餐,不是扔在那让人自己去选。本来就是作为主管的你该做的事。

  6. 潘正雄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上观点:不要把一群人等于成一个团队。

    打个比方,一辆汽车是一个整体。分开的发动机,车轮,油箱等等一堆东西,只能说是零配件仓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关键是整车确定了发动机、车轮、油箱在整车中的作用。要想把一群人变成一个团队,要理顺一下几点:

    负责人必须能确定事情的方向和框架

    现在有一种陋习(至少我认为是陋习):认为什么都不用懂,只需要会搞关系,就是好的负责人,负责人就是负责:安抚,撕逼,妥协,搞腐败。但是团队的运作不可能因为“安抚,撕逼,妥协,搞腐败”变成一个好的团队。那样团队会陷入质量灾难,进度灾难,成本灾难。“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才是好的团队负责人。

    “人(人员)机(工具)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只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的材料,都不是团队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整合“人机料法环”形成整体的框架,形成框架以后,通过反复的迭代,自然会降低对“人才,工具”等的过分依赖,有句话说的好,”再好的产品,也有一部分出之于专科生的手“

    负责人必须严密的监控框架的运行和迭代,如果有人实在和框架不和,无法调和,必须让其离开,当然必须考虑框架的迭代工作,要明白框架的进步与成熟是需要时间的。

    负责人必须明确事情的方向,方向不明确会让团队的成果没有成效,会打击团队的积极性,对团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必须要积累,逐渐学会通过多方沟通,内部沟通,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框架内部必须是模块化,标准化的流水

    标准化可以认为是大工业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家都认为:GB ISO等等这些就是标准化,或者认为脑力劳动没有办法标准化。导致大家没有提高重视。

    标准化的工作,负责人必须亲自参与,仔细考察一下几个方面:

    1. 是否符合大脑的学习曲线,因为标准是要人去遵守的,而团队里面肯定有一个最差的人,其要想工作,必须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能参加到团队工作中来,如果不符合大脑学习曲线,导致学习时间特别长,很容易形成一群分在忙,一群人无事可干,这样的局面,会影响团队气氛,团队分配等等一些系列的问题。
    2. 是否符合流程的管理,因为标准如果确定不好,前面一道工序做的很好,但是后面一道工序经常要修改,调整甚至于会返工,那样的标准化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标准化的确定,必须要精通工作的流程,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比较清楚。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标准。
    3. 是否便于计量管理,标准制作以后,团队内部就会依据标准来实施。完成的工作量只有两种情况0% 和100%。这样的话,必须能大致的明确一个标准模块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工。不然,会导致标准模块过大,不利于人员成长和分配,也不利于工作进度的评估。最好是能把事情分为N个标准化,完成一个就是完成了进度(1/N)%。
    4. 是否能够精进,很多人认为标准化,那就是不能改变的,这是最大的误区,标准必须能提供精进的方向和指标,这也要去在标准化过程中,不要把尽力放在无用的东西标准化上面。

    模块化,也就是多个标准化的组合,这是团队成员不断进步后必然的结果,不至于大家都特别靠谱了,还用很微小的标准化来评估其进度。负责人可以采用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模块化来确定员工的等级和薪酬标准。

    必须要有明确的问题反馈机制

    大部分的人都信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以此来摆脱培训的责任。

    让初学者在前进的过程中反复的摸索,待其成熟,这个过程是:沉重的,高代价的。因为即使大家都是按照标准化在工作,但是初学者可能不能很好的了解标准化制定者的考虑,有很多的有意或者无意的违反规定,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规定中的细节问题。

    这都是人之常情,负责人不能因成员一出了错误就责骂,认为是其不认真(恰巧这是很多负责人的做法,认为交代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是出错)。

    实际上,出错是有物理基础的,所有的思维方式,都是大脑神经元的再连接,但是神经元的再连接是需要时间的,并且需要大量的反馈信息,来维持神经元的建立。所以错误是有很大价值的。要重视错误,收集错误。这个收集的工作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的,负责人必须能拿到大家的汇总清单。

    汇总清单可以作为以后改进标准化的依据,可以作为成果检查的注意事项,可以作为人员培训的案例等等。这样可以加速团队的成熟与进步。

    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

    必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1. 有的人,生(降低一下标准:看一下范例)而知之;有的人学(通过其他人讲解,分析难点和重点)而知之;有的人通过反复犯错后能够知道;有的人通过反复犯错和努力之后能够知道;还有一种人就是学不会,这种人才是我们应该劝退的人。
    2. 有的人,说一遍就能领会,领导的意思;有的人,会有抵触情绪,但是事情还是按照领导意思完成;有的人,会自己去搞一套,以满足事情的结果,自以为很厉害;有的人就是从心里到行动到结果都是抵触的,认为是领导在无理取闹,特别是那些智商在平均值以下但是没有垫底的同志,这种人才是我们应该劝退的人。
    3. 有的人,能很快的融合工作,学习,娱乐;有的人,会天天和你讲,要工作和生活分开,不加班,但是其工作能完成的很好;有的人要求工作生活完全分开,但是工作是一团麻,生活也是一团麻。有的人,他工作就好像是给你面子,把完成了一点任务看成做出了很大成绩,工作不停指挥,到处拆东墙补西墙,这种人需要其另谋高就。

    从上面的差别来看,人与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很多人管理的时候,总是用最好的作为标准,其实这是最大的错误,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方式,因为最好的永远是少部分,我们设立标准,流程,模块,反馈机制,激励机制的时候都是要按照最差(能够接受)的作为标准(即使你的团队里面都是牛人,也能分个三六九出来)。

    上面都是从人员的层次差别上来区分的,也有大量的思维习惯不一样(不分前后),这种差别,需要管理者,认真的体会,特别是对小的团队,有的时候真的只能委屈一部分人,因为没有那么的岗位去匹配所有团队,所以在平时,一定要重视成员的思维习惯,尽量把其才能嫁接到其工作岗位中来,这一点我还没有很成功的经验,只是作为一个方向。

    发现这个问题如果要拓展开,说清楚需要太多的文章了。而且题主也主要关注的是团队人员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团队人员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源头,都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分析,才能解决,比方说的,汇总错误;确定标准;建立模块;流程管理;反馈机制;标准计量;对外策略等等。

  7. 东方闻人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想,你应该处于一个类似瓶颈的时期了,现在不要急于改变他人,而是从自己身上出发。PMP的课程,时代光华的课程,等等,用能够提供或满足的资源,尽可能的提高自己。

    有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找到根本原因。比如给职责的时候是否有对应的权利分配?考核权在哪里?交付件是否清晰?交付件是文档PPT、excel?还是结果?或者流程?他需要的认可是何种形式?要知道,很多时候,感觉没意思的员工,是付出得不到正视,没有比较肯定的话语。有种讲法是你每天必须表扬十个人,过一个月你再看看。

    最后,建立所有人的成就感,这个确实很难,慢慢做。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

  8. 沈莹
    理由
    举报 取消

    推荐小秘软件

  9. 十年
    理由
    举报 取消

    终于碰到这个问题:有空写一些本公司的任务分配

  10.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其实很简单, 找出团队开发中的瓶颈环节. 从而大幅提高生产力. 例如 web 开发主要就是前端切图后和后端数据接口匹配时经常要再次调整. 那么就让能力强的人想想如何解决这些实际的瓶颈问题. 这时候如果这个人能力强到是全栈就可以快速把后端实现一遍. 或者找个 mock 数据的 server, 用 webpack dev server mock 一下, 前端就可以真正开发了.不需要返工了.

    所以找出团队的开发瓶颈, 然后teader 或能力强的处理这些瓶颈.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