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公室在企业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联结领导和一线的桥梁,是协调各部门的纽带,保持企业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办公室主任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决策的正确执行服务。因此,我以为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办公室主任,主要应具备“四种素质”、树立“三种意识”。 “四种素质”为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等四个方面。第一,政治素质是办公室主任的首要素质。就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在品德素质上要求做到光明磊落,忠诚老实;服从组织,顾全大局;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公道正派,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第三,心理素 […]
查看全文“弃业家”
金山软件董事长兼CEO求伯君宣布提前退休,让企业家“弃业”现象再度引起关注。这里说的“弃业”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慢慢隐退、渐渐淡出、直截了当的卸任和提前退休。 47岁的求伯君只是一个新来者,“弃业”队伍已汇集了不少商界领袖。比如,王石,在千亿之后,他远离万科,到美欧游学三年,为国际化铺路;冯仑,卸任万通地产董事长,专注万通控股发展战略,力争三年内海外整体上市;史玉柱,已逐渐淡出日常管理,平时抓抓战略,玩玩游戏,并宣称当《征途2》成功时退休;牛根生,辞掉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全力经营老牛基金会,潜心慈善;俞敏洪,在为陈向东专设执行总裁一职后,他就在新东方发起了“去俞敏洪运动”,希望自己和新东方都能轻松前行;马云虽然没行动,但 […]
查看全文领导模式连续分布:影响领导模式选择的三个因素
领导模式连续分布:影响领导模式选择的三个因素 罗伯特·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1915-2003)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Schmidt)于1958年3-4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了《如何选择领导方式》一文,提出了“领导模式连续分布场”这一新概念(有人也称之为“独裁-民主序贯图”),为从独裁到民主的领导方式画出了一幅“光谱”,就好像光线通过棱镜折射展现出的分解格局一样。这一解析式的研究方法,成为后来研究领导问题的一个样板。阳光经棱镜分解后有鲜艳的七色,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分布场中也有七种具体化的领导方式,即独裁型、推销型、报告型、咨询型、参与型、授权型和 […]
查看全文刘宗亮谈领导力是根治大企业病的良方
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企业面临市场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的资源战略、竞争战略和顾客战略的全面指导下,不断推动企业向更大的规模发展。然而,伴随企业发展而来的是“大企业病”象瘟疫一样困扰着企业。 什么是“大企业病”?“大企业病”是指一种管理没有效率、团队没有士气和执行没有结果的现象。好象一个生病的人有气无力的样子。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由于部门权力环节蔓生,影响到信息和问题的上传下达,导致神经末梢感应不灵,从而降低了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程度;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由于职能机构增多,加深了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滋生出官僚主义和部门小团体主义等不良现象;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了对日益膨胀的企业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条条框 […]
查看全文你参加过企业的消防演习吗——《半部论语学管理》
1,27,你参加过企业的消防演习吗 【原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10.17』 【译文】 马棚起火。孔子从朝廷回来,只问:“有没有烧伤人?”不问有没有烧伤马。 【评析】 从这句简单的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透露出孔子对人的重视远远胜过对马的重视。不过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仅仅做到火灾发生之后对人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重视和关心人是否在火灾中受伤害,更加重要的是还要分析研究造成火灾的原因,并制定出防止火灾发生的对策。 对于一个职业管理者来说,必须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并在日常管理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遗憾的是,在中国书店里销售的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的书籍中,都没有专门提到管理者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的内容。 […]
查看全文《历史与经营战略》之一“分合相济的权道伐谋”
(原载《销售与市场》2008.8期)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与效率的冲突慢慢开始产生,而矛盾的核心与根源就是管理方式的选择:集权抑或分权。在中国,管理方式采用集权还是分权一直存在巨大争议,高层集权式管理是中国企业中管理形式的主流,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尤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过度集权明显会削弱企业的反应速度与市场竞争能力。可采取分权,又极容易失控,甚至会出现组织分裂,各自为政等管理问题。集权行动缓慢,分权天下大乱,到底该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到达一定规模的企业,其高层管理者在两难中徘徊。 权利分聚之辩一:集权 阿兹特克是古墨西哥最后一代王朝,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30万,是当时世界 […]
查看全文解开企业家的达-芬奇密码
从本质的角度出发,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具有同一种气质;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其实质是一种精神;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指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资本主义的兴起源于将工作视为天职的新教伦理精神。根据韦伯的假设,企业中的工人同样需要一种“文化”化了的道德理念的支持。 来一场彻底、广泛的精神洗礼 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国际权威学者吉尔德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精神与观念”,“精神和信仰才 […]
查看全文美容行业从优秀到卓越实战训练营
【课程目的】:亚洲金融危机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尤其是美容业,美容业同样存在很多机会与面临着各种挑战,面对危机我们该怎么办,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又尤其是我们现在很多的美容单店经营,你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你该怎么面对这种危机,你该怎么办?本课程专业为你解答在美容经营中的各种问题,美容行业的竞争和其他行业的竞争没有多大的区别,人才,资金,实力,品牌,技术等等,美容业是个服务业,服务业的竞争是在细节,对人才对技术对顾客,管理,营销,人才,技术,店面的选择等等都非常关键,成者王,败者寇!传统的时代已经过去,师傅教你的已经用完,我们该怎么办,谁固守传统谁就面临死亡: 【招生对象】;所有从事美容行业的相关人员; 一.美容行业的现状 1、产 […]
查看全文创业老板成功十要素——有成功意识才有成功能力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创业成功是要有许多先天能力的,本人却不以为然。我认为,创业成功的最本质要素,不应该用能力来描述。因为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对于创业者来说,不可能在创业前就具备成功所需的“十八般武艺”,而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历练成长。能否尽快掌握这些“武艺”,关键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获取这些能力的意识和愿望,而且在长期的创业历程中坚持这些意识和愿望。 所以,建议把“能力”改为“意识”较妥。尤其是对创业者来说,不可能在创业之前就具备成功所必有的那十种能力。但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和意识,然后经过学习改善历练等诸多有意识的强化过程,就有可能获得所需的各项能力,实现创业成功。 当然,要把意识转变为能力,要经过创业者多年坚持不懈地、有目的地来提升改造 […]
查看全文卓越领导者五种习惯行为
A以身作则:过往的商业实践中,最艰难的决定是什么?做出这些决定时如何使实际行动与共同理念一致,为他人作出表率? 黄鸣:最难作出的决定是“杀功臣”、“处理老人”。但没办法,公司要开放、前进,就必须把跟不上脚步的老功臣安顿好,在这一点上我必须以身作则,让整个管理层都看到,任人唯贤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很多事情上企业家都必须先规范自我行为,尤其是涉及到公司的理念问题上。比如,皇明提倡节约能源,那我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手关灯,开关窗、限制空调温度等习惯,让我的员工认识到节能不只是一个口号,是一种行动。 B共启愿景:你如何为下属描绘令人信服的愿景? 黄鸣:我觉得描述愿景不仅要对员工,还应该对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但在描述愿景的时候应该注意三方面问题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