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企业家们,吹牛炒作不是你们的强项

今天看新闻,资源国际放弃了慧聪国际的持股计划,原因是慧聪业绩不好,今年甚至出现大幅亏损。看到了这个消息,我突然想起了上段时间,我们这里举办了一个高峰论坛,邀请了米歇尔科特勒来做讲演,作为配角,还有国内的一班著名企业家,比如严介和和郭凡生。 客观的说,相对于米歇尔的沉闷,严介和和郭凡生们的演讲是非常精彩的,一个又一个石破天惊的所谓“理念”轰炸得现场掌声阵阵。他们的激扬声下,我们象看到了一个霸主模样的企业家,他们颠覆了传统的理念,批判着主流的思想,不屑着学术上的权威。这些新鲜的观点在他们激烈的用词中,淋漓尽致,台下的各位企业管理者无疑也接受了一个新鲜的体验。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霸主,听到了很多奇谈怪论,感受了他们企业的生机勃勃。很不幸,那 […]

查看全文

企业家精神•员工精神•组织精神

在关于企业的理论探讨中,大家认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一般情况下,经济学认为资源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企业家,而企业家并非像前三者那样简单,它又包括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精神等多种要素。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精神日益受到重视,甚至被称为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国际管理学院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有一个专项指标就是“企业家精神”——我国的企业家精神仅排在第47位,说明我国的企业家数量虽多但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最大能量。所以,在当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宣扬。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从意识层面上来讲,“精神”所包含的要义不在于“怎么做、做什么” ,而在于“为什么去做”,也 […]

查看全文

战略的四重境界

讲战略的境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战略的两个方面:战略是什么?如何战略? 战略是知行合一的,即对战略的认识与战略性行动的统一。战略的境界不同,这种统一的内涵也就不同。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大事业、大学问”就是某个人生领域中的战略性成就,王国维讲的三种境界,均包含着战略认识与行动的统一。 先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寻觅战略的境界。战略的产生,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具体而言,就是对生存质量的不满意,“西风”和“凋碧树”是绝佳的形容。 不满意“昨夜”的生存质量,怎么办?对生活进行重新发现,即“独上高楼”,也就是独立地去观察和思考,并且要“站得高,看得远”。观察和思考 […]

查看全文

外籍总经理为什么为员工加班道歉——《半部论语学管理》

1,16,外籍总经理为什么为员工加班道歉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⒈5』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上千辆战车的国家,要敬业诚信,节俭爱人,动用老百姓的时候不能耽误了老百姓种地的农时。” 【评析】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治理国家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我想这也是一个职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重要方面,管理者同样要敬业诚信,要节用爱人,要使民以时。当然,对于管理者来说,这个“时”不是“农时”的意思,而应该是“适当的上班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工人每周的上班时间是五天八小时制,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同时又规定实施最低工资制,以此来保障工人既可以得到基本的工资收入, […]

查看全文

时时刻刻降低人力成本

团队中,有一个人是创造价值的;有一个人是没有创造价值的;还有一个人是创造负价值的。而德国人力资源专家马克斯的分析也发现,假如一个人有一份业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数增加,业绩就会翻倍。一个人一份业绩,两个人就小于两份业绩,四个人小于三份业绩,当这个团队达到八个人时,业绩居然萎缩到小于四份!招聘人员过多,会令团队绩效下降。 所以,企业家要准备不断地对绩效差的员工说这些话,“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你被解雇了!”、“你可以考虑到别的地方去发展了!”。杰克·韦尔奇1981年接手通用电器,第一件事情就是裁员,一次裁了两万人,公司股票马上上涨。过了半年,公司股票又疲软了,他马上通过绩效评估,又裁了两万人,股票又开始回升。 请神 […]

查看全文

外籍总经理为什么扫厕所——《半部论语学管理》

1,15,外籍总经理为什么扫厕所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19.10』 【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君子要先取得君王的信任,然后再去规劝君王;否则,君王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评析】 子夏认为,不管是去为君王管理老百姓,还是为了老百姓去规劝君王,都要首先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行,否则就容易引起对方的误会,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我想,由于彼此缺乏信任和了解而产生误会的情况,不管是在今天的国家管理还是企业管理方面都是存在的,所以设法获得对方的信任对于做好管理工作确实非常重要。 中国是一个封建传统非常悠久的国家,国民心目 […]

查看全文

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 决定领导者成败的关键素质是什么 ——如何当好领导[上] 什么是领导? 什么是领导者? 什么是领导者必须的素质? 什么是决定领导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素质? 本文将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领导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领导(动词,即领导活动),可用众说纷纭来形容。因为有多少管理学家为领导下定义,就有多少个领导的定义。比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认为“领导就是让人做一件原本不想做的事,但事后却喜欢它”;而西方管理大师德鲁克则认为领导就是“决定做正确的事,并动员下属做好这件事”。这些定义的不同之处概括起来无非两点:一是领导是否应该是非强制性的,即向下属施加影响时不采用权威、奖励和惩罚方式?二是领导与管理之间 […]

查看全文

曾水良:怜悯搀扶式传承是中国民企的通病

拿破仑在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溺水者四肢尚能动弹,这时候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国内也有个类似的故事:说有一个圣人和徒弟在河边散步,突然听到有人呼救,仔细一看,原来河里有一个小男孩溺水了。圣人看耽搁不得,于是就立马命弟子下河里去营救。结果因为徒弟不识水性,不仅小男孩没就上来,最后连徒弟也被水冲走了。 两种不同的方式,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变相的激励;破釜沉舟使之没有退路,用看似恶劣的手段来激发斗志,绝处逢生; 一种是:怜悯式搀扶, […]

查看全文

发展更需要谋划

Normal 0 7.8 磅 0 2 企业谋划很重要。企业通过谋划能够提高效益,即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或节约资源、增加财富;能够提高效率,即用同样时间做更多事情或做同样事情用更少时间;能够提高效果,即把原来办不成的事情办成,或把原来办不好的事情办好。 要重视企业谋划。谋划需要的是智慧。企业经营管理无论是要提高效益还是要提高效率或效果都应该多用智慧,而不能一味地拼人力、拼财力、拼物力,也不能过分地靠关系和消极地等机遇,更不能伤天害理或触犯法律。 企业谋划有两类:一类是保守性谋划,一类是发展性谋划。保守性谋划谋的是怎样维持现状,发展性谋划谋的是怎样改变现状。什么是“发展”?发展不是增长。增长是发展结果,发展是增长原因。发展是变革,是突破, […]

查看全文

企业领导的权力和领导艺术

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需要真正能够起到“领而导之”的作用,管理就是要管得住、理得清。好的领导,肯定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但优秀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够成为好领导。换句话来说,领导的内涵要比管理的内涵大得多,有一个公式来表达这一点:领导水平=哲学素养+管理科学+领导艺术。不懂哲学的人,没有战略思维能力;不懂管理科学的人,无法知道自己的战略思路为什么贯彻不下去,没有领导能力的人,只会自己冲锋陷阵,无法调动属下的积极性。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很有哲学素养的领导,讲起话来很富有哲理,但就是难以见到他办好了具体的事,为什么?原因在于不懂管理。我们也曾见过有的领导具体措施和办法一套一套,把具体的事情做对了,但战略出问题,结果是全功尽弃。也曾见过有的领导认真负责,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