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追求创新与鼓励创意

内容提要:企业为了创新应该搞好创新文化建设,而为了搞好创新文化建设应该鼓励创新,鼓励创新应该首先鼓励创意。 每一个企业都在追求创新,而为了实现创新应该搞好创新文化建设。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广大员工缺乏创新的动机、热情、意识、观念怎能实现创新呢?创新文化支配创新行为,这是一条应该受到尊重的客观规律。 为了搞好创新文化建设应该鼓励创新。所谓“鼓励创新”,就是使创新者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应有的鼓励。鼓励创新是一种机制。搞好创新文化建设既需要一般号召、思想教育和方法培训,更需要这种机制。再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广大员工怎能产生创新的动机、热情、意识、观念呢?鼓励创新机制影响企业创新文化,这也是应该受到尊重 […]

查看全文

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

企业的成功传承是每个企业家都希望看到的,对于家族企业的掌舵者来说,家业常青更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根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 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 %家族企业在第4 代及以后还在经营;中国的家族企业更是有着“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中国大多数的家族企业经历了创业的困难时期之后而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和领导人的衰老,家族企业又要面临另一个难题——接班问题。 接班人关系到家族企业能否成功传递的关键因素。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接班人是家族企业研究讨论最多的选题。[1]国内的家族企业对接班人的培养不是很重视,往往会导致在交接班时出现接班人不能胜任或是接班人不愿继承 […]

查看全文

职场没有性别之分

读女性领导力有感 (修炼铁打的蝴蝶——从“女强人”到“温柔杀手” ) 领导,管理.甚至说工作,这个大范围.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意去分辨是女性还是男性 只是人为的习惯. 其实,这样的问题越讨论,越让女人处于弱势. 因为在关注,所以让人用更多的细节去证明,女人如何弱,以及如何将软弱的女人变成职场的女强人. 领导,管理,对于一个团队来讲,他需要领导者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做好管理,扮演好领导. 这跟性别无关,无论你是女性领导还是男性领导 这个团队需要的是一个好领导,而不是说需要的是一个女人或者男人. 实际这句话很对,工作中,领导和手下及公司其他人在乎的是,你的工作做好了没有. 关注的并不是,你是女人还是男人. 工作中没必要去分辨,没必要去 […]

查看全文

领导者的七条基本行为

领导者的七条基本行为 作者:拉姆·查兰 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认为,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他不应该屈尊去从事那些具体的工作。这样当领导当然很舒服了:你只需要站在一旁,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思考,用你的愿景目标来激励自己的员工,而把那些无聊的具体工作交给手下的经理们。自然,这种领导工作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如果有一份工作,既不让你亲自动手,又可以让你享有所有的乐趣与荣耀的话,谁不想干呢?相反,谁会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告诉自己的朋友:“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经理”呢?毕竟,在这个时代,经理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我在这里要提出的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很可能给你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要想建立一种执行文化,它的领导者必须 […]

查看全文

永恒的德鲁克

德鲁克先生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提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随便列举就有目标管理、自我管理、顾客导向的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效能与效率、时间管理、企业愿景、业绩管理、知识工作者、组织分权、扁平组织、团队、后资本主义社会等等。就连最近流行的平衡记分卡等管理方法也能够从先生的著作中找到影子。毋庸置疑,德鲁克先生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 记得一次我到母校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看望先生时,先生曾问起他的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我告诉先生,他的著作已经在中国出版多次,而且每次引起的反响都很大。借此机会我问他“如果您要向中国的读者推荐您的著作,您会选择哪一本?”他几乎不加思考地回答:“我希望大家 […]

查看全文

吉利收购沃尔沃需要应对的战略挑战

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福特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股权收购协议涉及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这场至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在广泛关注的目光中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消息公布,立即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的评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对此次并购给予肯定。国外许多媒体的评论,如《华尔街日报》以“中国公司登上全球汽车业 […]

查看全文

财富故事:郭广昌从三万到三百亿

去年7月,中国大型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因此成为内地第三大富豪,身家300亿港元。而与很多商界成功人士不同的是,郭广昌不但出身名校,而且学的是哲学专业。16年来,从3万元到300亿元,真应了那句名言:知识就是财富。第一个100万元 出生于农家子弟的郭广昌十分有主见。当年,拿到中专录取通知书的他,硬是顶着父母的反对读了高中,并考上了复旦大学哲学专业。郭广昌从家乡东阳到上海复旦读书,毕业后被留在了校团委。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中的讲话,打动了郭广昌的心。郭广昌放弃了出国的念头,决定辞职,拿筹集到的3万元的出国资金作为启动费用,和同校4位同学凑足10万元,办起了当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 […]

查看全文

为什么总是陷入政商关系中“离不开、靠不住”的悖论?

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有了恢复性的增长。在国进民退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却能够逆势增长,开拓出新局面。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下万科逆势大幅度增长,销售收入一举过千亿;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王国无边界的增长;国美黄光裕和陈晓高分贝的争执和企业的从容增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横空出世;李书福的汽车帝国跨国征战。我认为这些增长和成功本质上是价值观的成功,也是治理结构上的成功。这就是今天我们思考未来如何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增长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黄光裕出事以及后来和陈晓之间的缠斗引起了各方面的观察和讨论,最后问题的焦点归结为: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怎么样才是最合理的? 黄光裕涉嫌行贿以及引起一连串官员的落马,包括 […]

查看全文

书摘:用人如器(整理)

 书摘:用人如器 领导选人才,如同厨师选器具,一是要明白每个器具的性能和使用领域;二是要搞好搭配,利用多样性让器具之间互相弥补、取长补短;三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新的器具。 贞观二年,上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所见未有奇才异能。”上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政要》 唐人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对手下大臣右仆射封德彝说:“国家安定的根本是得到人才。最近我命你推举人才,怎么未曾见你推荐一人 […]

查看全文

企业家自开追悼会:商业的反思

在微博中,史玉柱透露他将和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等企业家一起在追悼会上“给自己致悼词”。史玉柱这代企业家既有在灰色地带游走的“野蛮”基因,也有拥抱现代管理制度的视野和胸怀,是剧变和扭曲的商业时代里最有活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第33个年头,我们应该竖起耳朵倾听:他们在追寻什么,又将悼念什么? 脱胎换骨的商业仪式 在“追悼会”消息传出期间,2011年世界企业500强名单发布,内地61家企业上榜,但民营企业只有华为和沙钢两家。在随后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排名前九位均是“中”字头大型央企,40家最赚钱的企业中38家是国有或者国资背景企业,民企形单影只的惨淡局面未有改观,商业氛围与追悼会的肃杀、悲凉并无两样。对于企业家而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