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团队建设,自然会想到汇聚何老师的课程,有些同感自然而发,一个企业不在于有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企业人。没有共同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和做事方式的团队,犹如一盘散沙,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从管理的原点出发,抓住核心和根本,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统一员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打造目标一致,理念一致,步调一致,行为一致的团队。 一、团队建设把握三大要素 团队建设把握好一形二势和三魂,形是指,树立团队的统一形象,团队建设首先从形象开始,要看起来像一个团队;设计公司形象标准,如装着、形象礼仪、公司LOGO等。势是指,士气比武器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领导人要有领导状态,让状态升腾能量,能量会决定结果,做到顺势而为,不断 […]
查看全文第五级领导,“等级链”
管理者世界之: 第五级领导,“等级链” 第五级领导位于能力层次的顶部。谦逊+职业意志=5级,五级领导者具有双重性格:谦虚而执著,羞怯而无畏。第五级领导与中级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承担的责任、企业中的作用和贡献大小是不一样的。企业经营者是以企业整体业绩向董事会负责,而普通职工的收入多少取决于其劳动效率,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层级,因而企业往往向身肩重担的CEO支付高薪。 第五级领导(Level 5 Leadership)所依据的理论思想是,一个品行无私的、尊重下属、且具有顽强意志的领导者,必能带领同仁勇往直前,实现最佳的组织绩效。第五级领导是谦逊的个性(Personal Humility)与强烈的专业意志(Professional Will) […]
查看全文半部《论语》治企业
(本文发表于《世界经理人》杂志2008年4月刊。) “元朝战乱时期,有一群书生在路上逃亡,正是大夏天,他们又饥又渴,看到路边有一棵梨树,众人上去哄抢,只有一个人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吃,他说:‘梨树无主,我心有主。’后来这个人成了元朝国子监的大学士。事虽小,自己能把握住,也就是修身了。” 这是“许衡不食梨”的故事。讲故事的人是孙大午,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的创始人、监事长,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民营企业家,听故事的人是大午集团的全体干部和业务员。 借历史故事来让大家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孙大午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了,因为从《论语》中得来的这个道理,他已经讲了十几年。在中国企业家中,孙大午是非常独特的一分子。当无数 […]
查看全文领导者必须关注员工的8项需求
现在的员工需要从工作本身、从领导者、从组织那边获得更多。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价值得以体现,他们渴望被认可,他们想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他们需要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及开发自身潜能的工作。 同时,组织也在寻觅各种方法来激发员工的潜能。这些组织认为员工的潜能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资源。关键问题是如何开启员工的潜能。这就好似在你的车里有一个动力十足的引擎,但是却被刹车制约着无法发挥出力量。当你松开刹车时,你的车将会怎样?它必将快速前进。这就是现在的很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他们的员工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然而他们却无法充分使用那些能量,因为至今为止他们还没有找到松开刹车的方法。 组织要获得发展,就不能让那些潜能长眠不醒。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资源 […]
查看全文经理人的五种角色定位四:教练员
文/吴世昌 孙武,齐国人。以兵法进见吴王阖庐。阖庐说:“你的十三篇,我都看过了,可以小试一下指挥队伍吗?”回答说:“可以”。阖庐说:“可以用妇女来试吗?”孙武答:“可以。” 于是吴王允许派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孙武把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妃子二人为两队的队长,并令所有的人都拿着戟。下令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背和左右手吗?”妇人回答说:“知道。”孙武说:“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方向走;向左,就朝着左手方向走,向右,就朝着右手方向走;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退。”妇人们回答说:“是。”有关规定宣布之后,就把铁钺(大斧)排立起来,指着铁钺,又反复申明,然后击鼓发令向右,妇女们嘻嘻哈哈地大笑起来。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号令不熟悉,这是将帅的 […]
查看全文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
——和合文化下企业生命力的抹杀 文/吴洪刚 本文不是探讨什么样的管理风格才是最优的问题,而是想提出一种普遍存在但又没有被透视的现象,那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管理中的“独裁”总给人一种蛮横、强权的印象,然而,真正的管理独裁却恰恰是在一种温情脉脉的和合文化下进行的。我把这种在倡导“仁义”下的企业管理风格称为“中国式独裁”。 一、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的特征 1、恩赐的“人本管理” 在很多企业,与其说“以人为本”体现了管理思想上的进步,不如说更多的体现了“企业领导的英明”。非工具性的“人本管理”思想在中国传统中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以人为本”,是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管理成本的最低化。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是在不尊重员工个人(特 […]
查看全文什么是外企的挑战书——《半部论语学管理》
1,8,什么是外企的挑战书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15.12』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遇到很近的忧虑。” 【评析】 “未雨绸缪”、“积谷防饥”等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生存智慧,也是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最好解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这些道理同样适用,因此不管企业大小,不管是在成立之前还是生存了多少年之后,每年对企业制订计划都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根据管理角色及相关行动的定义总结出了管理五要素,其中的第一条要素就是“计划”。他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 […]
查看全文依法治企是执行之本
一、“条文化”与“圈文化”的融合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要首先建设起中国特色的执行力,或者说,执行力问题是决定中国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 放眼全球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营销、战略、技术等要素,同一类型的企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企业的基本条件大体相同,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结果却明显不同。同样是零售型商业企业,只有沃尔玛可以独占鳌头;同样是百年老店,只有GE可以经久不衰;同样是生产计算机,只有戴尔能异军突起。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些企业发展的结果不同、“贫富不均”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是远远强于同行其它企业的执行力。统计资料显示,成功企业,在优秀的决策背后,都是靠强有力的执 […]
查看全文我最喜欢的工作是沟通
6年间,我与蒙牛营销团队一起,共同策划了中国乳都、申奥助威、中国航天员专用产品、中国运动员专用产品、超级女声等活动,成为我营销生涯中最畅快的日子。我和同事张治国所写的《蒙牛内幕》,盗版比正版印得要多。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沟通,如何与消费者进行友好而富有成效的沟通是我最爱琢磨的事儿。无论在什么场合发言,我最后都会把“蒙牛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希望大家都喝牛奶”这句话作为我的结束语。 烧掉毕业证 1993年的夏天,中央电视台的同事委托我在内蒙古做采访,拍摄系列片《当代企业家三十记》,我通过采访确定了拍摄伊利和大唐药业。也就是这次我第一次见到了为伊利电视报道而奔前跑后的牛根生,同是内蒙古人,这位比我大四岁的老大哥让我觉得格外亲切。虽然牛总 […]
查看全文(图解)所有人改善整个系统
通过Karen的启蒙,开始学习引导法。新的学习打开了一个通往群体合作创新、提高绩效的崭新空间。这几天开始接触哈里森-欧文开创的“开放空间(open space)”技术。一边学习,一边介绍心得,一般我在讲的时候,会习惯在墙上挂的纸上画图。运用这种方法,我在表达的时候会更清楚,别人在听的时候也更能明白,更直观。在墙上写写画画的时候要潦草一些,这些图是另外在纸上又画了一遍(这也是我的学习方法,在现场碰撞发挥时得到的一些画面,事后再复述一边,改进一番,下次遇到同样话题就可以把更完善的画面一挥而就了。) 图1: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组织发展理论经过了四个阶段:从专家解决问题-所有人解决问题,到专家改善整个系统,到所有人改善整个系统。整个管理理论经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