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依法治企是执行之本


一、“条文化”与“圈文化”的融合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要首先建设起中国特色的执行力,或者说,执行力问题是决定中国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

放眼全球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营销、战略、技术等要素,同一类型的企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企业的基本条件大体相同,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结果却明显不同。同样是零售型商业企业,只有沃尔玛可以独占鳌头;同样是百年老店,只有GE可以经久不衰;同样是生产计算机,只有戴尔能异军突起。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些企业发展的结果不同、“贫富不均”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是远远强于同行其它企业的执行力。统计资料显示,成功企业,在优秀的决策背后,都是靠强有力的执行,才能在市场上不断发展;而不成功的企业,十家中有九家是因为不能有效执行企业战略决策,而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种情形告诉我们,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有效的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秘诀。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言:“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那么,中国转型期企业的执行力到底有何特色呢?我们又从何处获取这种执行力呢?

执行,从字面上理解,至少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对目标的忠诚度,一是对制度的忠诚度。这两点,无论对中国企业,还是对西方企业,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前面我们探讨过,转型期中国企业普遍执行乏力的原因,固然与执行者对决策目标的忠诚度相关,但这主要是由于决策者制定目标或意图过于主观随意、从而与执行者的理解产生距离所造成的,通过调整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透明度,增进决策和执行之间的沟通,这个忠诚度是不难获得的。企业普遍执行乏力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执行者对制度的忠诚度存在问题,表现在人往往对制度视而不见,或者是趁制度建设不完善之际钻制度的空子,缺乏对待制度的严肃态度,使制度对人的约束无力。这些都涉及到文化传统和制度转型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说,强调执行者对制度的忠诚度是解决现阶段企业执行难的首要前提。

从外延来看,加强执行力就是依法治企,就是解决一个制度与人结合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条文化”特征,这也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的经济转型决定了中国的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综合性特点,在执行层面,体现为一个多层面、多阶段、多角度的分工协作,需要复杂的“谋而合”,而不是简单的“不谋而合”,每一个执行主体或局部组织的阶段性工作,并不是直接指向决策目标,而是指向整体目标的一个局部,属于实现整个目标过程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执行工作的这个特点充分显示了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执行都指向结果(即决策目标),但都属于达到目标的一个过程或阶段。这一点上,现代市场经济与小农自然经济有着本质区别,一个农民靠他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部任务,并且他怎么去做、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最后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丰收还是蚀本;但一个规模经营企业中的执行人却决不可能独自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任务,并且每一个个体努力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企业的决策目标,只有所有执行者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对每一个执行者来说,他怎么去做、做什么就很重要,如果过程中失之毫厘,结果与目标可能就会相差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企业中的执行具有必须遵循特定的制度、程序和过程才能确保其局部目标有效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具有显著的“条文化”特征。第二,在执行中,光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制度化的孩子”还远远不够,复杂艰巨细致的现代分工协作,给执行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余地,这就是人与机器永远的不同之处。对于执行者而言,他对局部任务的理解、对具体程序的执行、对制度流程的遵守,其实并不妨碍他对企业总体目标的解读,也并不影响他作为执行个体的主观创造性发挥,相反,执行者在遵循程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辩证能力和策略化优势,往往会得到一个执行过程距离最短、执行效率最大、目标实现最优的结果。所以,执行同时可以对“圈文化”的优秀部分加以继承和改造,并不是一味的摒弃,而是哲学上的“扬弃”,是古为今用;尤其是在转型期,从计划到市场,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楚河汉界”,也没有一道截然两分的“防火墙”,往往是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也有市场,彼时计划此时市场,企业管理从结构、方法到文化都是计划与市场相互渗透、相互制衡,在这个时候如果全盘否定传统“圈文化”的作用,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或欲速不达。

军队执行无疑是企业执行的榜样,但军队中那种对纪律和命令的绝对服从与企业制度要求的员工忠诚度还是有一定距离,企业执行力总是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利益挂钩;企业执行也有别于一般的社会执行,属于一种严格的组织制度下的行为,并不是象一般社会道德制约下的行为那么松散和盲目。中国企业执行的现实土壤是“圈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执行水平的改造利用,是摒弃劣势、发挥优势的过程;但中国企业执行的方向是“条文化”、是依法治企,是对包括西方市场经济一切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为我所用。这种通过“条文化”和“圈文化”的优势融合而产生出来的执行力,就是转型期中国特色的执行力。

作者:周济谱 初入职场

周济谱,绰号华夏老人,吉林省四平人。现任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曾先后在商业、金融、投资、证券及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工作,有丰富的国有、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曾荣获全国第四届优秀青年企业家、国务院劳动(民族)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