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小红拖拉机 初入职场

人力资源遇…

回复 ( 10 )

  1. 袁荣
    理由
    举报 取消

    因为工作的关系,会接触到一些创业者。有的人,聊半个小时,就知道他没戏。

    创业者不需要什么素质,成功的创业者需要一些素质。

    1 智商

    和学历没关系,就是智商,对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可以快速地找到核心。而有些人,脑子好象死的。

    2 积极性

    主动去想,主动去找,主动去试,而不是天天在问“怎么办”,自己去试了,才有体会。

    3 期望值不高,懂得感谢

    很有节制,能收获到意外的帮助,会很感动,非常感谢对方,这样的人,大家才愿意帮。有些人,是不断索取,而且连谢都没有,碰到这种人,躲都来不及。

    4 感染力强

    能带人,能管人。有一定的气场。会演讲。至少要能侃。

    5 有专长

    有些别人搞不定的事,他能搞得定。

    6 身体好

    不会一到十一点,就要睡。随时打破生物钟都没关系。

    7 可以不考虑生活质量

    随便吃,随便穿,随便住。创业不是组团旅游。

    8 能得到家人的支持

    这太重要了。

  2. 王硕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有感知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创建团队的能力。我来说一说,我的合伙人Pierre Bi 的故事。

    2013年,作为瑞士华裔Pierre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就在那一年,北京被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笼罩,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医院人满为患,而公众对PM2.5、氮氧化物、臭氧等弥漫在空气中的健康杀手还尚无概念。看到消息后,Pierre想怎样才能捕捉到各种污染物,并有效对付它们呢?于是他开始了对空气监测技术的探索,并向MIT社区寻求支援。

    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名叫Rex Britter的教授在1分钟内回复了他的邮件。这位两鬓斑白的教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在MIT城市可感实验室(Senseable City Lab)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早在08年就协助过北京奥委会预测空气质量。Pierre的想法打动了他,如果把每个家庭的空气数据联合起来,就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空气网络,监视雾霾在每个角落的一举一动。

    然而,当时的监测技术存在严重漏洞,原因是无法准确地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空气指数。Pierre邀请Britter教授作为Aeris的技术导师,在其团队的帮助下,Pierre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创建了可靠的转化模型,并成功申请了2项知识产权,奠定了Aeris的理论基础。他万万没想到一切竟如此顺利,然而真正的挑战并不在实验室,而是风云莫测的市场。

    在确立了理论基础之后,Pierre找到大学老友Kevin,我的第二个合伙人,一同设计空气净化器。Kevin是瑞韩混血,他对设计出完美的产品有着狂热的痴迷。11岁时,父亲给他一台电脑,打开了他对世界的好奇。12岁时,他自学编程,给母亲开的针灸店做了一个网站,吸引了一批好奇的瑞士人慕名而来。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为一家坚果进口公司设计过商标,给一个游戏俱乐部设计过论坛,他的每一个作品都都广受赞许,也一路激励他要设计出完美无缺的产品。但这一次,他却不知不觉犯下一个严重错误。

    Kevin在纽约设计师Susan那里,开始了对产品颜色、材质和外形的探索。他想将它打造为空气净化器中的兰博基尼,赋予尖端科技以前卫造型,必将吸引眼球。几个月后,一款棱角分明、摩登酷炫的模型诞生了。带着好奇心,Kevin和Pierre在人民大学学生唯佳的帮助下,将模型带到国贸商城展示,即刻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围观,然而当问到是否会购买时,人们却犹豫了,一位父亲说:

    “我不想让孩子接近它,怕被外壳划伤。”

    一句话,颠覆了所有的努力,Kevin不得不重头再来。一次,他在网上偶然看到红点设计奖得主Etienne Bougeot的作品,从手电到台灯,从手表到照相机,圆润的外表、优雅的曲线,没有丝毫的攻击性,处处流露着温暖的灵性,而守卫家庭健康的空气净化器,就应该是这样啊!Kevin一个电话打到英国的华威郡,找到了Etienne,一聊就是两个小时,两人对设计的热情,使他们一同完成了对空气净化器的全新定义。不久,Etienne决定加入Aeris,成为了Aeris的工业设计师。

    我的第三个合伙人叫 Constantin, 是一个正宗德国人。就在Constantin拿到宝马工作机会的当天,Pierre打电话邀请他加入Aeris,从此开启了他的双重人生:早上5点起床去宝马上班,努力想出一些聪明的办法来制造未来的汽车;下午5点下班,与Pierre和Kevin讨论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直到深夜。

    Constantin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苏黎世理工学院,是一位供应链工程师,本打算在大公司安度一生,然而Pierre的电话又让他想起本科时,和20位毫无经验的同学,在一年内将一部路斯特跑车改装成电动越野车,并在欧洲大陆上驰骋上万公里。这件事激励他做出一次大胆地决定——离开宝马,投奔Aeris。

    很快他就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之前当供应商听到他来自宝马,都会殷勤地回应他,渴望与他合作。而现在,当听说只是一家小公司时,供应商们通常会毫不留情地挂掉电话,甚至还有的说:“当你买得起10000件时再来找我们!”

    然而,Constantin并没有停止拨打电话,他反倒很享受联系厂商的过程,在一次次交谈中,他学到了很多专业术语,当他第20次拿起电话时,他已经能像一个行家一样沟通。经历了数月的寻觅,终于有公司向Aeris伸出橄榄枝——世界领先风扇商ebm-papst。来自ebm-papst的销售主管Daniel和技术主管Thomas,无偿支持Aeris,包括带领Constantin参观德国总部,免费提供ISO认证的测试设施等等。另一家瑞士滤芯厂商也向Aeris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Aeris能在短短半年内,完成了核心部件的研发。

    可是他们三个欧洲人,对中国一窍不通,打入中国市场还是有困难的。Pierre 最后找到我,听了他的故事,被他坚定的眼神打动,我决定加入Aeris, 帮助Aeris在北京落地生根。我是Pierre在MIT的同学,除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带入到空气净化器的研发,还带来了女性工程师对产品的独特见解。

    现在我们团队有10个人,这些人都是相信Pierre 的认真还有Vision, 才走到一起。毕业于帝国理工的电子工程师学涛,从航天工业转行过来,大大加速了硬件开发进程;从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归来的晔晔,挑起了视觉设计的大梁;从云南支教回来的济波,担当起沟通和文案工作;从硅谷来的怡安,将丰富的创业经验与Aeris分享;还有来自NYU、北大、清华、人大等各大高校的实习生,在各个层面上协助Aeris成长。

    回首一年前,Pierre决心成立Aeris的那天,他没有产品,没有导师,没有团队,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最后他的坚持让这个想法竟然在世界各地得到共鸣。Pierre 和 Aeris,绕了地球一圈,带着执着和坚持,召集了来自三个大洲的各路人才,这就是创业者应该有的能力和素质。

  3. 小红拖拉机
    理由
    举报 取消

    小红叔不是创业者,但小红叔有幸接触创业的人。以大叔多年的识人经验,不妨抖上一抖,拆解一下创业需要哪些素质。

    大家都以为创业的人一定要科技牛逼,或者商业意识灵敏,再或者有雄厚的资源。这就好比相扑选手需要大块头一般,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而最关键的在于,创业者会面临人的问题、钱的问题,和市场、客户、产品等经营问题,这些问题分分钟就能击垮整个团队,让项目流产,删繁就简,大叔就剥茧抽丝给你们系统讲讲创业者应具有哪些素质。

    1 内驱力,创业的火种

    这个驱动主要是创业的动力。

    从特质上来说,创业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较高的成就动机(Achievement orientation)。正是追求成功的动机,驱使着他们走向一条创业的道路。因为走向创业的人有两种trigger激发他们走上这条不归路,一是能力素质与传统组织所需要的职能分工实在不相符,待着老板难受自己也难受,一拍屁股(老板拍的屁股),走人吧,单干~

    一种是能力素质都能符合企业的需要,甚至超出企业的需要,但是,企业所给的平台发展与待遇难以满足自己的期望。当个体能力严重超过组织所需要且业绩优秀的时候,你知道嘛,所有企业都是不完美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能遭到排挤,也有可能自己的想法收到限制,因为企业不需要过于牛逼的人,它需要稳定而持续的输出。他没法为超过组织需求的能力盈余买单。成就动机高的人,很容易被别人挖走,可是挖过几次后,结果还是一样的,因为所有的传统组织都是一样的。于是乎他做出一个决定,老子这么牛逼,干嘛不出来拉个旗单干~

    我们看到的创业者大都是自信心比较高的人,专业术语来讲这些人在其擅长的领域尤其和创业相关的领域,有着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这些自我效能感是从哪来的?幼儿至学生时代。

    这些人分两类,一个是学习比较好,另一个是学习不太好,但他们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的第三点,创造力。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接着说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班杜拉年(Bandura, 1977)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心理学界火的不行不行,30多年后,仍为心理学界、咨询界、教育界、工业组织领域提供着源源不断淌淌不息的动力。

    还差一道题,不可错失一分!!!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简单来说,自我效能感有一定任务目标指向性,是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则是泛化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可以迁移的,所以那些获得了成就得个体,往往在其他领域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而一旦成功的经验过多,则自信心爆棚。

    你看看那些创业的人,我给你讲讲他们的经历吧。要不是个好好学习的人,总是拿奖状,获得老师表扬与认可。培养了他素来的自我效能感,而且,你会看到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比别人更快更好。

    另外呢,要不是个不爱学习爱捣乱的学生,凭着智商还可以,跌跌撞撞考进了还可以的学校,虽然在学习方面没有成就,但很爱在外面鼓捣一些小生意。

    说实话,这些人虽然比同龄人更早具有更加敏锐的商业嗅觉,但要看这个创业的数量级了,如果说胡同口一个小卖铺,家门口一个小餐馆也算创业,那这些人将来还是会有机会。

    但如果创业按亿元计,恐怕留给这些人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机会则被学霸们所垄断。我们看看近十年崛起的百强企业创始人的教育经历叫了然于胸了。

    这个自信心有多么重要呢?

    兵临城下,中军帐内,众将官力谏主将。

    将军,生死只在此一役,下令吧!

    主将手扶条案,腿打哆嗦,声颤音微,要不,看看再说?

    哄……

    寨门大破,众兵勇四散逃命……

    初创企业会遇到各种坎,产品危机、市场危机、资金危机、专利危机、核心成员流失危机,可是说每天都能遇到决定企业命运的坎。要是创始人没有强大的信心,先崩溃了,大家看不到了公司上市股票溢价的希望,必定一哄而散。

    当然,自信与自我效能感只是一部分。能驱动他和驱动团队的其实在于创始人对成功的渴求的动机。

    大家都知道创业艰辛,不知道创业有多艰辛,创业的公司不敢经历失败,因为一败就没有站起来的机会。

    就是你不败,你知道你要拼到投资,拼到客户,拼过大公司的复制与扼杀。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像程维说的,互联网公司生在狼窝里。生下来就必须浴血奋战,从第一天起就面临最激烈的竞争和政策监管。死掉是大概率的,能活下来,反倒是幸运的。

    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成就动机带来的智力补丁,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每天都有几次死的机会逃不过。

    而创业的企业,要是谁没经历过一个痛苦的拼市场、拼客户、抢时间的体验,就无法破茧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

    2 创造力,攻坚的利器

    拥有良好创造力(innovative)的人,通常会有在开放性(openness)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上表现出高于常人的水平。

    雷蒙德在1961年提出一套基于词义分类得出的人格特质模型,但直到30多年后,才被科斯塔和麦凯尔(Costa & McCrae, 1992)的大五人格模型发扬光大,从此一跃成为心理学界对人格特质最牛叉的一个理论模型,对的,最牛叉,没有之一。

    大五人格把个体的性格分位五大类,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其中开放性(openness)指富于想象,寻求变化,自主。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开放性是一个前因,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开放性的特质,作为广泛接受外部信息,较强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获得广泛学识或社会常识。这些对于创业者都必不可少。

    创造力,就是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我没见过一个创业者,只懂得带领团队而不懂经营业务的,往往一个创业者,比一个职业经理人,更懂财务税务、社保人力、结构设计、产品开模、物流供应链等各种知识。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考一个事情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简言之,脑洞大开。比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等方式。 包括津巴多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用来测量创造力的主要方式。

    创新是以广泛知识为产出的新老知识交织后形成的新的网络节点。

    也就是说,创新的基础在于广泛知识的掌握,一个人没有任何知识输入,闭门造车是创新不了的。同时,这个人还要有发散思维,能把新知识、旧学问进行规律性的串并联,形成新的关联,这就是创新。

    大家听上去,创新好像很美好,其实创新并不是多么浪漫而高雅的事情,大部分时候,是逼得你不创新就没法生存。

    创业艰辛,行胜于言。

    万人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9999的人都流产在创业的道路上,有些公司的名字,还没来得及在市场上溅起一朵水花就消失在市场滚滚后浪里,规则残酷。

    我所见过的初创的老板,无论搞办公空间会员还是婚纱摄影平台抑或卖无所不吹嘘自己的市场有多么大,自己的商业模式有多么牛,流量多么海,将来的平台多么高。幸亏政府还没有对你吹过的牛逼收增值税,否则这一项销项税你都把你拖垮。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创造力并不等局限于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而更加倾向于一种在资源稀缺和面临经营压力的情况下,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种创造力可以通俗地说成,是有钱有有钱的玩法、钱少有钱少的玩法,而没钱则有没钱的玩法这种能力。我也见过不靠谱的创业者,一开始就玩形式主义,说要开发某某系统,或上线某某系统,我觉得只会钱多的玩法,多少钱都得玩完,君不见雷布斯都在强调,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是要提高运行的效率而不是一味追求管理的品质。

    所以能够灵活应变,用创新性的思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剑走偏锋、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便是创业者的功夫。


    2 影响力,燎原的薪柴

    影响能力包含了关系建立能力(relationship building)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和沟通影响能力(impact)。

    影响力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团队成员,也就是我们的釜底之薪。

    关系建立能力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素质,你倾毕生之力去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能力肯定能取得不错效果,但有的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他们能很快变自然地和别人建立起融洽的伙伴关系,不仅同事、老板、客户,只要聊上几句,你就能被他的真诚所吸引。

    那啥,我们和传销还是有点区别的

    企业创始人一般都有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感染力。和他谈完之后,给你很靠谱、很踏实的感觉,感觉整个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所以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就愿意跟他一起去干。

    而作为投资人,也是这样的,他们相信这样的人也能带领好别人跟他们一起努力干出一番成就。

    从素质理论来说,关系建立维度水平较高的人,其本身在动机上应该有较强的影响的动机,以及在价值观上对人的关注,同时在情商上会更具同理心,能知道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即便是聊天,也知道如何聊能让人更舒服。

    关于沟通影响能力,我认为其背后,首先是自我情绪与他人情绪的感知,和更深一步的自我控制与人际建立。除此之外的沟通影响,更多的是概念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到沟通影响能力较高的个体,一般会把问题聚焦在一个简单的圈内,再用一定的逻辑阐述他的思想。

    其中最了不起的是什么?没错,是概念思维,概念思维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架构出一个框架的能力。什么?这个简单?

    我告诉你,你崇拜的牛逼学者教授和咨询顾问,靠的就是概念思维的能力在吃饭。

    而且概念思维水平越高的人,在这个领域越能风声水起,如果你是一个把简单概念用一大段文字都讲不清楚,而且也不太会类比的哥们,那么就注定了你不太适合吃管理和咨询这口饭。

    影响力的泛对象是投资人、团队成员和客户。

    高影响力,除了能拉来一个团队、一笔投资、几个大客户,还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士气,激励团队并肩作战。

    现在的80后、90后其实对于组织的管理是有一些期待的,当你的平台没法给大企业那么踏实的未来与高薪酬时,期权兑现形式尚且不明朗,又不能给宽松融洽的团队氛围,就是能留住人,未必能激励人付出十足干劲。

    对于一个成熟的规模性企业,这不算什么,对于初创企业,每个人都牵头一块业务,只要有人磨洋工就能直接拉低水桶的短板。

    所以维护好团队,才能不后院失火,勠力同心拼市场拼客户。

    好了,大概就这么多吧。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开始不干了。横眉怒指:小红叔你说的不对,开复伯伯说了,执行力比创造力更重要!

    那小红叔叔告诉你,开复伯伯不是学心理学的,不能说出的每句话都是真理。

    大叔先跟你说说什么叫执行力,执行力在心理学界是压根就没有的一种能力素质,不过遭到企业家们的热情拥趸,便炙手可热~

    那就大家理解的执行力来说,大概分3段,没错,跟带鱼似的。

    鱼头是对目标的理解,鱼腹是对目标的坚持,鱼尾是调用资源说服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理解依赖的依赖认知能力,包括智商、情商;坚持依赖的是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调用资源说服影响依赖的是人际关系和沟通影响能力。

    这么说,你觉得,大叔还有那块没说到的?

    带劲的工具学习,逗逼的HR成长小记,人力资源有意思!

    搞搞笑,涨姿势,拯救不开心的人力资源 HR小白进化论

  4. 梁婷婷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不会说那么多大道理。我只是一个女孩子,说说我的经验。从大一开始就各种创业,现在毕业一年,开办了教育培训班,成本没有拿过家里一分钱。

    大学时期我卖过人参等特产,如一个人参成本80,我卖100元,找到代理给我卖,卖出任意一盒提成4元,我净赚16元,就这样,卖了几个冬天。

    我代理过某产品化妆品,代理的资格是要先投资,明知道是一个设局,但我十分想知道他们的运作流程,以及成本究竟可以低到什么程度,1000块打水漂。

    在58同城上发布信息给公司编排年会,要我先去公司看历年影碟,我在寒风中倒了几趟车找过去,很怕是虚假拐卖的,经曲折一探,我一直很礼貌联系的职员正是总经理,经过几次编排挣了一笔费用。

    实习那年我在咖啡店打工,我去的第一天结束后老板就把另一个兼职辞了要我做全职,待遇丰厚。因为我第一天早上去上班光厨房就用洗洁精拖了三遍,打扫卫生花了3个小时。我只是把那里当成了我自己的店,我相信没有做不好的。妈妈告诉我“做什么就一定要像什么。”离开前我把所有做奶茶、咖啡、饮品的操作都记录下来,以便以后会用到。

    毕业后我去了一家教育机构上班,察言观色老板如何运营那么大的学校,一年里维护手中的生源,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学生,一年后辞职便开起了辅导班,现在手里的学生都是以前教过的,每次听到学生说“我要找梁老师,去她那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我也只活了24年,只拥有这些个阅历,只希望能给同龄的创业者提供一些想法,与君共勉,

  5. 鹿公子
    理由
    举报 取消

    那些优秀的创业成功者,和是否「大众创业」无关。

    我个人的经历,对于优秀的创业者,在没有创业之前,他自己会有一种感觉——这些事情我都能干好了,我是能够自己出来创业的。

    可能融资、法务、租办公场地等一些额外的东西不明白,但他应当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足够熟悉的,而那个时候可能根本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6. Jacky Tu
    理由
    举报 取消

    1. 如果创业前喝了几大碗`鸡汤`,请小心,因为鸡汤永远不会告诉你:

    • `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勤奋是锦上添花,真正基础是妻子庄月明,舅舅庄静庵`的财务基础`;
    •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Acc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天才的前提是`a talented person`;
    • 创业前,请确保你的决定是客观/理智/且充满自信的!

    2. 时与势的判断:清楚国家政策与趋势,市场格局与趋势,直接/间接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是随大流,而是不被浪拍死;前两年`维络城`的优惠券模式火遍整个上海滩,结果不久就被拍死在大浪下;

    3. 团队:靠谱的团队,靠谱的合作伙伴,合适的权力,花多一点心思考虑团队的构建,团队太重要

    4. 健康:合理把握节奏,健康与生命最重要,不要过劳死

  7. 易小科
    理由
    举报 取消

    勇气 + 戒骄戒躁

    勇气,让你想要跳出现在一潭死水的生活,想make a difference

    戒骄戒躁,让你沉下心来,韬光养晦,直到最好的时机出现。

  8.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初创公司,说到扎根的成败,80%取决于创始人。初创公司,说到发芽的成败,80%取决于公司首期那10个人,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那个大当家。

    作为一个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种文章,百度一下一大把,拥有这些素质的人更是一大把,因为很多素质都是做为一个生意人的根本素质,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不是什么稀缺资源。所以,成功路上很拥挤。

    理论上,这个问题很大,我根本回答不了。眼睛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能力好的创业者太多太多。

    那为什么创业路上又是百死一生呢?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还是你做了什么样的事!

    兜兜转转看了很多,我觉得最好的公司,不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成立公司,而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成立团队。

    有人私信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来了,如果我身边的朋友给予我的肯定是真的,那我就分享出来。

    整体来说,我目前工作的(好)习惯是:(我没有说这些是好的素质)

    1:任何观点“日日都在更新”。每天都在学习。

    2:对于工作内心有爱。与之对应是:脸也厚。

    3:任何决策一旦出错,立刻放弃!

    4:工作权利充分授权,激励他人真金白银。

    5:从不依赖任何(投资)人,互赖也是选择性。

    6:解决问题能力强,自身有无可替代的资源。

    7:面对合作伙伴肯让利!面对公司员工肯花钱!还能给员工做示范。

    8:各种基本功扎实,不怕员工功高盖主!

    8,创业第一年,很多时候,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创业第二年,一年365天,天天周一,创业两年来,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游,去外地见投资人不算。最穷的时候,卡上只有11元钱,也没有怕过。

    9:不喜欢开会。

    看吧,所以,我脸厚是我“优点”第一,做为创始人知道自己优势在哪里!

    我投资人对我的评价:努力,认真,靠谱!产品商业模式好!

  9. yuhang tian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了,太难了,

    随便查查到处都是,

  10. JOin建军
    理由
    举报 取消

    第一、独一无二的创始人。

    打群架的时代,英明圣主李世民、康熙式的牛人,需要一个顾问团队,兼听则明,避免偏激到沟里;需要培养一个核心团队,培养人才培养士气,培养忠诚的追随者而不是卧底的学徒。身先士卒,赏罚分明,纳谏如流。

    第二、联合创始人。

    第三、跟随团队的创业者。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