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来的理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俞书记的实事政治报告以及各位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深受启发。通过一周来的理论学习,使我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溯源及构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下面我想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必然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的提出,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内在必然性: 首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 […]
查看全文视“环保第一名”为荣耀
杜邦公司是最早关注环保事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早在90年代初就投资100万美元,研究出15种改善环境的方法,此举曾引起整个美国社会的震惊。后来杜邦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在寻找石化替代原料、发明环保用品方面取得了多项成就。杜邦公司从十几年之前开始,一直把环境生态的永续发展作为该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环境治理方面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前不久,美国投资者和环境组织联合会(Cere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业务挑战方面,杜邦公司在所有美国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企业中排在英国BP公司之后,位居第二。我就此与正在北京访问的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先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从中了解到美国企业界的环保机构及所发 […]
查看全文企业并购能赚钱吗
2004年初,有几位国内财经编辑让我写一写关于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文章。同他们谈话时,我隐约地感到,有很多人认为企业并购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最常见的说法有几种:一是,收购国内的企业,然后到海外上市就能赚钱。二是,收购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里,通过股票升值也可以赚钱。三是,两个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可以互补,比如,你有市场,我有产品;或者你经营便利店,我经营汽车加油站,两个企业合二为一后,可以分摊同一经营场地和零售人员的费用,从而整体提高效率,于是就可以得到1+1>2的经营效果。 前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都是把别人没上市的企业便宜地买过来,然后在股市或其他资本市场上,再高价卖出去。 可是,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企业便宜地卖给你呢? 企业并购谁能赚钱 […]
查看全文得力助手不省油
贸易专家上西阿沙1963年加入了京瓷,稻盛和夫开拓海外市场终于有了得力助手。老话说,得力助手不省油,这两个太有个性的人一开始相处时正是如此,因为种种原因一再冲突和碰撞。 1964年,稻盛带着上西经香港飞赴欧美。看到京瓷的样品,所有人都为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大为惊叹。但离签约就差那么一步。稻盛着急了。他从电话本上选出有关的弱电公司,开始实施日本式“突入式直销”。 上西与稻盛之间的裂痕,在这次欧美之行中渐渐加深。 在欧美国家,不事先约定的拜访只会被拒之门外。稻盛对一家家公司 “突击”,虽然被接待了,但订货之事依然没有结果。稻盛回到旅馆,眼泪流了下来,心中对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员工充满了愧疚之情。那是稻盛少有的脆弱时刻。看着稻盛的泪水,上 […]
查看全文战略成功学创始人黄子豪讲“股权激励”
战略成功学创始人黄子豪讲“股权激励” 用百度搜索“股权激励”,总共有324000个网页在网络上有股权激励方面的介绍,可见股权激励在企业界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一个话题。但是如何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我估计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就这个话题,浅谈笔者在股权激励设计的一些心得。 企业的发展周期一般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个阶段都要解决员工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问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策略,比如初创期,很难有现金奖励给员工,长期激励特别是股份就成为首选了。激励对象最好是全体员工,使每一个员工都紧紧和公司捆绑在一起,特别是关键人才,更是要强调“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给予一定实股,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但是在衰退期,股份就不 […]
查看全文企业管理者应建立“水性思维”
十年咨询生涯中,我曾无数次与同一个问题遭遇:请问你,企业经营中最需要注意避免的是什么?每次我都很简单的回答:一定不能“水”。好了,通常紧接着又会有第二个问题:那么再请问你,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每次我也都继续回答:一定要像“水”。 每到这时候,对方大概会有两种反应:一类怒目而视或心怀腹诽,简直认为我是大脑进“水”误人前程;另一类则连连挠头,似乎觉得禅意甚深、禅机未解,一头雾“水”。对于后一种人,我总是乐于继续饶舌的。 篡改禅话:十年前看水是水,十年后看水不是水,再过十年看水还是水。我小人家境界不高又加上尘缘万丈,因此只能为各位客官说说“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先说说一定不能“水”。 在我工作的领域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企业由盛转衰的 […]
查看全文从《庄子-天地》看企业家的经营哲学
从《庄子-天地》看企业家的经营哲学 草树先生-刘伟雄 《庄子·天地》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草树先生解之于企业经营则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企业虽大,但是只要掌握了各种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也就可以从容应对,把握大局了; “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品牌即使品种非常繁杂丰富,但是对于战略制定的方法来说,也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具体的内容与形式罢了; “人卒虽众,其主君也”——企业的员工即使成千上万,只要企业经营者通晓为君(人事)之道,也是可以使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为企业目标共同努 […]
查看全文全胜三力:造就卓越的经营天才
全胜三力是全胜经营学所提出的三种经营能力,包括:领悟力,想象力,实现力。拥有高超的全胜三力的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一种高超的经营智慧。具有全胜三力的人,一定是,或一定会成为卓越的经营天才。 历史上具备全胜三力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周瑜12岁挂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秦始皇17岁做皇帝,虽未走出过咸阳宫,但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六国;汉武帝16岁继位当皇帝,未离开过中原却指挥着千里之外的对于匈奴的一场场战役;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在西柏坡的茅草屋里,指挥着全国的战役,等等。这些都是无法用逻辑思维、经验主义的理论去解释的。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全胜三力的潜质。但是,习俗、成见、经验掩埋了我们的潜质,特别是知识,大量的 […]
查看全文《谋定而后动》解剖诸葛亮谋略
无论营销还是管理,不管战略还是战术,在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总结、反馈、改善等环节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不一致、不如意,导致了目标缩水,半途而废,徒劳无功,此类事项已略见不鲜。 于是乎,诸多有志者纷纷向西方、中国古代思想寻求解决办法,无论何种方法,许多时候,落得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分析原因,大部分可归咎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鸣得意,浅尝则止,过于刻板,缺乏变通。简而言之,这些事实告戒我们任何筹谋并非固定不变,一劳永逸,其中,权变思想必不可少。 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髦,手摇羽扇,料事如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秉承以古鉴今心态,引得诸位专家竞相研究…… 继 […]
查看全文《老板向前冲》之家族企业的热闹与浮躁
家族企业的热闹与浮躁 投资权与管理权没有分离、公私界线不清、管理层次混乱、管理的理念滞后等,是家族式企业面临的难题,家族式企业的改革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深层次革命,是一个既敏感而又严峻的话题,特别是要求家族高层对“小富即安”思想的突破。 早年曾在广东服务过一家房地产企业,这家公司的董事长50多岁,体型胖胖,头发有些稀疏,看上去算是一个很朴实的老板。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是老板与前妻生的女儿;公司的采购部经理是老板现任老婆的弟弟也就是老板的小舅子;老板的现在老婆是公司的财务经理;老板的妹夫是工程部经理;老板的侄子是物业管理部经理;老板的表兄是后勤部经理。这些部门下面的部属其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公司的头头都是自己家里人,刚刚进入这家公司还有点不适应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