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毛泽东思想与企业管理(黄子豪)

毛泽东思想与企业管理(黄子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管理不是死的流程,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管理学同其他任何学科的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它是某一种哲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做企业,在中国谈管理,我们不能不了解当今中国在哲学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思想,而这个核心思想恐怕就是活学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带来的是中国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并且继续指引着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小康 […]

查看全文

为什么中国流行MBA——《半部论语学管理》

1,35,为什么中国流行MBA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14.24』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比较古今学人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委婉地批评了那种学习目的不正确的学习,同时亦明确阐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通过“学习秀”来为自己贴金。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此类“给别人看的学习”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所有的文凭学习都比非文凭学习更加受欢迎,像价格昂贵名不副实的“MBA”课程,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我将“MBA”三个字母输入百度搜索了一下,跳出来的搜索结果高达1500万条,绝大部分都是 […]

查看全文

九型与企业家精神

在社会上留下一种印象,就像华山派少林派武当派,少林派有少林派个性,华山派有华山派个性,武当派有武当派的作为。其实每家公司就是一个门派,你掌门人什么思想,你提到什么东西,这往往就是这个掌门的立身之本,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本,是人的动机所在,也是企业家的九型个性的根本。 这种个性有基因的因素,有幼时环境的影响,更有随着条件环境变化后所出现的阶段性调整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知下的行为,习惯,性格和命运。并在环境下因为命运而影响性格,从而影响习惯,影响行为,影响认知,影响思想,在慢慢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有人成功靠细节,那他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就是抓细节。 […]

查看全文

什么是管理中的5W2H——《半部论语学管理》

2,43,什么是管理中的5W2H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⒎8』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我在前面提出过一个观点,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他不但要有直接管理的能力,还要有培养部下的能力。如果一个管理者只会管理,缺乏培养部下的能力或愿望,那么远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只是培养部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一定要每个月专门安排多少时间把部下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才是培养部下,实际上每次给部下下达工作指令,都是一个培养部下的好机会。 在给部下发出 […]

查看全文

高效董事会的秘密

一个高效的董事会成员,应该学会参与“共同思考”。他们可以带着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走进会场,但必须学会倾听、改变、提炼、获取、整合,最后形成比自己的个人观点更好的一致意见 前不久,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过,做企业要学会“吃软饭”。在他看来,企业真正凭本事创造的效益中有10%-15%取决于公司的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这10%-15%的溢价,就是你挣钱的地方。”冯仑的经验印证了一个耳熟能详的道理:向管理要效益,让管理出效益。 事实上,当今的商业社会中,上市公司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公司治理水平的竞争。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它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不仅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好坏,也决定着公司本身的效益与长期可持续 […]

查看全文

企业家能够离开政治吗?(1)

企业家能够离开政治吗(1) ——答彭晓曙先生 (王在安 2005-12-30) 晓曙: 对第五部分,即对《郑州餐饮业水价调整错在何处》这篇讲话,你还有什么需要说明或交待的吗? 在安: 在现如今的中国,特别是像郑州这样的内陆城市,企业经营之难,莫过于餐饮业。 难在哪里?难在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都能够而且比较喜欢随时去管一管餐饮企业,去挑一挑它们的毛病,去处罚他们,去找他们的事。真能挑出毛病,企业当然欢迎,因为可以帮助企业把酒店做得更好。但是,确实有一些官员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或者是公然“抢劫”你。 就说最近我看到的一件事情吧。有一个人去一家高档酒店吃饭,每次结账时都说菜盘里面有头发什么的,酒店只好吃哑巴亏,次次“免单”。后来酒店发 […]

查看全文

快乐管理:2008管理模式新探索

快乐管理,就是让员工感到快乐的管理方式,其本质是让员工从工作中感到幸福。就个体而言,快乐管理不仅强调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与工作内容等内在因素的统一,而且强调工作与人的统一。就团体而言,它强调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体验,人们要获得的不仅是得到某种满足这一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快乐管理从人的兴趣出发,使工作适应人,而不是纯粹让人去适应工作。如果说传统的管理模式考虑到了人心理上的满足,那么快乐管理让人不仅要从心理上,更要从情感上获得满足,而情感上的满足更为重要。快乐管理在企业中建立了一种精神契约,在这种契约中,人性得到充分肯定与发挥,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 […]

查看全文

与员工分享你的领导力观念

员工喜欢探索领导者的内心——想知道自己是否在为一个好人工作,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 除了每日为同一个目标而工作以外,你究竟是如何了解领导者的?你将怎样从一个更加个人的层面搭建与领导者的沟通桥梁?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大多数领导者都很忙碌。也正是因为他们每天忙于处理许多重要的事,所以无法与员工进行个人层面的沟通或鼓励。这就造成了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距离,慢慢地,这种工作关系就会使员工的工作意愿降低。 领导者必须通过与员工分享,从而拉近这种员工投入度的距离。当员工能理解到领导者内心的想法时,他们会变得更加积极,会倾其所能做到最好,他们的工作意愿也会不同。 拉近距离 肯·布兰佳公司的创始人Pat Zigarmi多年来与组织内各个 […]

查看全文

彼得·德鲁克不懂管理?——与黄铁鹰教授再商榷

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于是,我就要问了,人类为何要实践?大家知道,人类之所以要实践,一定是为了证明某种判断、理论、原理是否存在、是否正确、能否实现。判断、理论、原理是啥?当然是一切科学的起源或是其研究对象了。如果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那不就等于说一切科学都“是一种实践”了吗?如果说“科学都是一种实践”,那还要科学干什么?不要以为彼得·德鲁克先生在说这话之前已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即已经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否则他就不会不说“管理不是一么科学,而是一种实践”了。科学需要实践,但实践不能代替理论、原理,更不能 […]

查看全文

洞悉诸葛亮的三大才华

洞悉诸葛亮的三大才华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知道今天还有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人物反复研习诸葛亮的智慧、思想。那么,人们为什么这样推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诸葛亮究竟具有怎样过人的才能和本领值得借鉴呢? 诸葛亮用兵如神,方法千变万化,难以一一列数。但是总结起来,诸葛亮的最大的才华可以被概括为三个特点:1、广阔的视野;2、缜密的思维;3、疯狂的创意。凭借这三个才华,诸葛亮甚至成为了中华文明智慧的代表人物。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从隆中对开始,诸葛亮起初凭借“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为刘备打造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战略蓝图。在刘备东奔西走、无处安身的时候,他最缺少的是匡扶汉室的思路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