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人性之私 王宪平坐落在风景宜人的郊外的天然水库,每年夏天自然会吸引大批游泳爱好者趋之若鹜。由于水库是这个城市自来水的唯一水源,因此,管理者就在库区遍地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并且加强巡逻,但效果一点都不好,游泳者变着法子偷偷到这里来玩。后来,管理者改变方法,撤销了巡逻制度,换了公告牌,上面写道:“您每天使用的自来水全都来自于这里。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需要保持这儿的清洁卫生。”结果可以想象,来库区游泳的人慢慢绝迹了。为何同样是水库管理,只是换了块告示牌,就能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对于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因为触摸到了人性中自私倾向的痒处。在实际管理中,触摸到了人性之私的痒处,就等于取到了有效管理的金钥匙。 共有的“ […]
查看全文解读杰克·韦尔奇之二 伟大的母亲
杰克·韦尔奇是幸运的,然而,杰克·韦尔奇也可以非常地不幸。 韦尔奇从小就有着口吃的毛病,这个毛病一直伴随着他度过了童年和青年的时光。按照教规,天主教徒在星期五是禁止吃肉的,于是在大学的餐厅里,韦尔奇往往要点一份金枪鱼三文治来充饥。下单之后,女侍者端上来的,常常是一盘双份的夹金枪鱼烤面包。是知道韦尔奇胃口特别大、还是漂亮的女侍者对韦尔奇情有独钟?都不是,是因为她听到的是“Tu-tuna Sandwich(双份金枪鱼三文治)”。 这也许是成功、自信的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里杜撰的一个小笑话。不过,敢拿自己的生理缺陷开玩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为数恐怕不多。 在马加爵仅仅因为贫穷受了一点闲气,就毁灭四 […]
查看全文→ 知识员工的管理挑战 -21世纪管理挑战主攻目标
[CPC咨询培训联合会] → 知识员工的管理挑战 -21世纪管理挑战主攻目标 前言: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预言: “在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使知识员工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 在谈论如何管理“知识员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知识员工”是究竟如何工作的? 事实上,基于工业时代长期以来管理“体力劳动者”的习惯性,管理者几乎很少深入思考和追问这个问题,至少,他们总是在无意间将用于管理体力劳动者的方法,譬如命令、服从、考核、执行等等典型的工业时代的管理,原封不动地直接搬来用于管理知识 […]
查看全文你知道工作指令的范围吗——《半部论语学管理》
1,6,你知道工作指令的范围吗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13.6』 【译文】 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自动跟着仿效,执政者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评析】 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管理者的金科玉律。我们都知道,企业管理者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被全体被管理者看在眼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部下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可是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能自觉遵守劳动,又怎么可能让全体部下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呢?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管理和和运作,都是通过各种工作指令来进行的,制定、发布、传达、执行、检查、确认各种工作指令,构成了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
查看全文中共老常委退休生活让人叹为观止
中共老常委退休生活让人叹为观止 文/朱有祥 中共老常委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等,他们以一个普通人的方式过着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再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光。 江泽民退休后住在上海母校不远的地方经常和与学弟们在读书会上切磋唐人韩愈的3篇名文《师说》、《进学解》、《原毁》等古诗词,有时还参加一些演讲会,正像江泽民同志一次的不无幽默的开场白:“今天给我10分钟的时间讲话。我已经整整80岁了,不像你们学数学、学computerscience的,对时间估算得这么准确。”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以前是全国最忙的人之一,如今唱戏拉京胡生活挺美。用他在欧洲中小企业颁奖致词的话说,“我在岗位上的时候,我不敢说是全国最忙的人,至少也是最忙人中间的一个。”在颁 […]
查看全文战略成功学创始人黄子豪谈“九商”
战略成功学创始人黄子豪谈“九商” 一、“心商”也称“心态”。 就是维持人们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况的能力。是人们的内心活动、思维模式、情绪与意志的综合表现。所谓“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求胜”的性格,它在选择人生的方向与质量时,通常表现为自信、快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快就能很好地适应并能做到“如鱼得水”。它将给人们带来健康、成功与财富,是人生成功的基础。而消极心态的人往往也是自卑、烦恼之人,由于具有“求败”性格,势必对现实与未来悲观失望,甚至自取灭亡。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重大差异在于心能的差异,即观念、情感、意志、态度、习惯等的差异,是决定人生的苦乐与成败的本源。 二、“德商”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俗话说:“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 […]
查看全文2007年的华为:“虎威”领导的强势与软肋
2000年,我在一个场合初次见到任正非,虽然华为以狼性文化著称,但我感觉任正非不像狼,更像虎,他属于有“虎威”的领导。 首先,任正非最强势的是他的商业嗅觉,这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的认知能力。我觉得他在战略上真的是军事家的眼光。在大的战略上,比如对行业形势的判断,对竞争对手的判断,任正非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眼光。华为原来的主要客户是电信客户,后来转向企业市场客户,这个战略判断很及时。任正非的国际化是两种走法:一种是有点儿像海尔的直营模式;另一种是靠收购,但是他的收购模式不一样,先卖后买,基本上赚了大概50%,而且是跟基金合作。显然他已经吸收了其他公司的教训,比如中海油的教训,这也是一种战略性的举措,我觉得他的领导力首先反映在这方面。但是,任正 […]
查看全文你真的会听人说话吗?
我接触过的老总们大多数都很会说话。但是,他们几乎全然不知自己不会听人说话,而且,对不会听人说话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也懵然不知。 几个月前,去旁听一位我的教练对象主持的董事会。会议从上午9点开始。不到两小时,我已做出初步结论:这些能说会道的董事中很少有会听人说话的,其中我的教练对象戴董事长的问题尤其严重。他颇有肚量,每件事都让大家先发表意见,然后由他小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是,他提出的方案都碰到了“软钉子”:没人明显反对,也没人明确赞同。于是,最后的决策就像难产的婴儿,千辛万苦出不来。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戴董根本不会听人说话。这个董事会的人说话都比较婉转、隐晦且不直截了当,而戴董坐在那儿一会儿接手机,一会儿发短信,脸上一副似听非听的 […]
查看全文文摘:关于管理者的4个误解和10种角色
文摘:关于管理者的4个误解和10种角色 传统观点认为,管理者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但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自从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于1916年首次提出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四个词语以来,它们已经成为管理词汇中的核心词语。但是,这几个词语几乎没有告诉我们管理者实际上做的是什么,至多只表明了管理者工作时所抱有的某些模糊目标。我的研究发现,关于管理者的工作,有四种传说是经不起对照事实认真推敲的。 传说一:管理者是深思熟虑的、有条理的规划者。事实一:管理者马不停蹄地工作,他们的活动具有短暂性、多样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他们热衷于行动而不喜欢思考。 传说二:富有成效的管理者没有常规性的职责要履行。事实二 […]
查看全文决策层强化执行之举
在一个规模经营的现代企业中,决策层就是最高管理层,随着管理层次的复杂化和管理任务的加重,决策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取代执行层来发挥作用。前面我们说过,从效果上来看,决策的导向推动只占20%,而执行层的努力要占80%。但凭这一点并不能否认决策层对执行层的积极作用。从决策者决策、用人、建设企业文化这三大任务来看,可以这么说,如果企业决策者的工作积极到位,执行层面的潜力就可能得到高度发挥;如果决策者能力平庸、方法不当,即使执行层不乏能人和强者,但由于整个执行层面的积极性得不到决策层面的支持和激励,执行力就会失去方向和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企业执行中的“精英淘汰机制”,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众、众必非之”的氛围占据上风。所以,决策层在强化和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