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某民企办公室政治实例两则

真实场景一: 某大型民营旅游集团公司策划部办公室,打工者们正在电脑前忙碌着,为下个月公司的一个大型策划方案而绞尽脑汁,没有人注意到门口站了一个人,大约两分钟后,此人急匆匆离开。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光临办公室,召开了一个并不和谐的短会。 总监:我今天要跟大家说一件事,大家以后一定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今天上午,集团总经理X先生到了你们策划部,居然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打招呼。按照公司的不成文规定,董事长或总经理到办公室来视察工作,所有员工无论在忙什么,都要站起来,说一声“X董好或者X总好”。你们部门为什么没有遵守? 策划部经理:X总监,对不起,我们正在忙,没有注意到X总来视察。 总监:门口站了一个大活人你们都看不见?这不是忙的问 […]

查看全文

外籍总经理为什么代理全厂职工扫大街——《半部论语学管理》

1,19,外籍总经理为什么带领全厂职工扫大街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⒎30』 【译文】 孔子说:“仁爱离我远吗?如果我想拥有仁爱,仁爱就会来。” 【评析】 东西方文化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宣扬仁爱这个大主题上面却是空前的一致。耐人寻味的是,今日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赞美仁爱、呼吁仁爱,只是一旦落实到自己的身上时表现出的却往往是缺乏仁爱。如果你要问他为什么如此,他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不是他不喜欢仁爱,而是这个社会对他缺乏仁爱,所以他也对别人缺乏仁爱。甚至在社会上还有些“好马任人骑,好人任人欺”之类的错误思想在作祟。 不可否认,现实社会中确实有许多缺乏仁爱之徒、那么多假货制造商,那么多环境污染企业,那 […]

查看全文

改革有许多坚冰待破

在国有企业,我的感触是:你想超前但是却不具备超前的基础。国企通常的一种现象是“醒得早,起得晚”,大家已经觉悟到了应该做什么,但是由于习惯势力与各种固有因素结合起来,真要做起来还是犹豫。之所以到去年8月份的时候青云改制进展得比较快,是因为大家真的已经觉悟了。——师元光 改革有许多坚冰待破 说到改革,作为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师元光有许多感慨,尤其是作为国有企业的军工企业,改革的步履更加艰难。如今能够打破围墙,走向市场,确定了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可,这让师元光深感欣慰。然而对于师元光来说,青云的改革仍有许多坚冰待破…… 记者:今年1月10日中关村航空科技园正式开园了,而青云 […]

查看全文

商人的道德血液

近年来,由于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人们越来越聚焦并拷问官员的本分和商人的良知。显而易见的是:现今社会,对商人们进行强制“体验”,阻力更小,风险也更小。于是,身上流着什么样的“血液”,已经成为每个商人必须自证或他证的问题。 2月27日,在和网友聊天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在这里我也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道德与利益似乎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马克思曾说:“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 300%的利润, […]

查看全文

逻辑不清的几种解释

几个人讨论一个问题或是同事之间向上级回报工作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某某某,你思路有点乱,逻辑不是很清楚哦。这给说话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其他听者造成负担,会不会我也是逻辑不清,思维混乱呢? 单就“逻辑不清、思维混乱”这八个字,笔者觉得有必要探究一下,为什么别人会使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他人的谈话。若是几个生活中的朋友一起讨论某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对方不愿意听下去而说的一种推辞语。若是在工作中,上司对员工这样评价,特别是对领导层的员工进行这样的评价,可能就很值得深究一下了。为什么会出现上司听不明白的现象呢? 细想一下,暂且对“逻辑不清、思维混乱”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说者本身能力问题,表达不清。从说者本身出发,真是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的话, […]

查看全文

企业决策者的“适度”艺术

管理中的“艺术”讲的是适度,而管理高手会知道这个“度”的准确度数。 企业决策者的“适度”艺术 作者:戴欣明 本文刊载在《城市开发》2007年12期 总第284期 管理中的“艺术”讲的是适度,而管理高手会知道这个“度”的准确度数。 企业决策者的“适度”艺术 作者:戴欣明 本文刊载在《城市开发》2007年12期 总第284期 “企业的管理失败源于管理者或决策者对细节管理的过分的重视”,这样的说法可能多数人不会接受,但事实上注重细节在管理上产生的 “威力”已经越来越大,大到可以决定一切的程度。 决策者应追求细节 管理者往往要求在执行中要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但是,过分追求完美,一味注重细节都会丧失执行的效用,这就是当前“中国管理界”常犯的错 […]

查看全文

领导如何赢得追随

简单地讲,组织是由上级与下属所构成,也可说是由领导者与追随者构成。一个组织不能只有上级没有下属,或只有领导者没有追随者。就上级与领导者、下属与追随者两对概念来讲,有学者认为可作为同义词使用,如凯勒曼(Barbara Kellerman);有的则认为意义并不完全等同,如夏勒夫(Ira Chaleff)。为避免讨论过于宽泛,本文只讨论与上级概念对应的领导者和与下属概念对应的追随者,对其他视角的领导与追随则不加分析。基于这样的假定,追随者就可定义为按照上级意见和指令办事的下属,而那些不按照上级意见和指令办事的下属则不能称之为追随者。如此,我们就开始讨论领导如何赢得追随的问题。 1.明确一个前提性假设:领导者与追随者都是理性人。要解决领导如 […]

查看全文

不要浪费公司的钱之谢绝孤注一掷

最近,李总的生活发生了一件“怪事情儿”——每天早晨,吃完妻子做的早点,一出门就感觉浑身发冷,连“心”都是凉的,但这又不是病,至少不是身体本身的原因。真是够诡异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情况是这样的:李总是内地某景区的股东之一,同时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不过,景区的运营一直不理想——去年的销售总额不到100万元,而景区的投资已上亿元,可谓理想和现实“分开旅行”得惊人! 面对这一困境,去年年底,景区股东和营销部数十号人开了一个会——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最后在李总的“强权政治”下,确定了景区新的一年的营销战略是:赞助电视台的晚会,由此进行景区的推广,以达到对景区的广泛宣传和对全国旅游者的强力吸引。 年后,赞助晚会活动如期进行,李总也高高兴兴的在电 […]

查看全文

书摘:理想是方向盘,驱动力是发动机

 书摘:理想是方向盘,驱动力是发动机 理想是方向盘,驱动力是发动机。一个合格的领导在指导、激励下属的过程中,要在找到方向盘的同时,找到一个现实的、可靠的、立竿见影的发动机。 领导者身上最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儿呢?领导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具备很强的驱动力和成就导向。换句话说,就是具有强烈地想当领导的愿望,并能从奋斗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驱动力确实很关键。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导者》一书中提到,没有伟大的人物就没有伟大的事件,而伟大的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烈地希望自己那样去做。 在驱动力方面,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这里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在一场比赛之前,A队和B队的教练员都在跟队员做最后的交代。 A队教练说:刚 […]

查看全文

企业家“兵败”潜规则?(图)

(庄胜集团董事局主席周建和“折戟”上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代英雄常常如此悲叹命运的前恭后倨。而对商人周建和来说,导致他事业成败的“萧何”则是政府关系学及其相关的各种潜规则。 周建和一直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他又以38亿人民币名列第29位。但提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甚少,见过他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提起周建和名下的产业,在业界却几乎无人不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其投资并经营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此商场引进日本SOGO百货集团管理模式,是北京市目前单店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场;其在香港铜锣湾的崇光百货商场,位于香港岛所谓“金箭咀”的黄金购物地段,是香港业绩最佳的百货公司;在武汉,周建和除了开设有崇光百货外,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