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世界之: 有效的广告词与有效的谈判 “什么样的广告词最有效,是每个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企业家们经常困惑的事情,因为企业要花很多钱做宣传、搞促销活动,如果广告词不理想,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负面效果。”高建华老师如是说。他总结出以下6条有效广告词的特点: 1、具有本企业特色,换了一家公司就不成立或不合适、不贴切; 2、具有明确的价值概念,强调用与不用的区别; 3、市场定位很清晰只针对一个特定消费群体,具有排他性; 4、强调与其他类似或相同产品的区别及特色; 5、侧重用户最关心的一个或两个方面; 6、能激发人们去想象、去比较、去尝试的愿望。 我们说,广告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诠释,也是一种有效的谈判,企业做广 […]
查看全文营销:广泛撒网VS重点捕捞
营销,目的在于构建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于赢取消费者,在企业实际营销过程中,产品的营销推广成为破局市场的关键,但由于同质化现象和严重和消费者注意力的稀缺,企业有效的资源要想达到效果最优,这需要善于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策划,笔者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一、基业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行为的角度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其购买过程主要经历“AIDAS”反应模型: 一是注意(attention)。在营销推广过程中,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需要采用广告、公关、终端展示、大型现场活动等视觉与听觉冲击的措施引起目标群体对于我们要销售的产品的关注,只有目标消费者关注到我们想要推广的产品(或者服务),我们才有机会将产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传播有效的 […]
查看全文植入式网络广告“我看行”
前几天一个网友给我发邮件询问,如何开展低成本网络营销打造品牌,让我支几招! 这个问题比较大。 因为太忙,所以我的回答就一句话。把你的品牌有创意植入帖子或文章当中。伴随着热贴的传播而传播。 下面看一个网络上热传的帖子。 《星巴克餐饮须知》 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呸,你只配去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去。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必须得英文原版的!什么?《Reader’sdigest》?我说你有完没完啊?!按照小资圣经——保罗·福塞尔写的那本《格调》里面所说,连《国家地理》《TIME》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可笑我们还老拿某某上了《TIME》封面说事儿,起码得拿本《Economist […]
查看全文和其正“伐谋”王老吉
到底要直接“清火气,养元气”,还是要“预防上火”?到底要和其正还是要王老吉?或许这是现在消费者选择凉茶的一个困惑。 自2003年以来,凉茶便由广东沿海席卷全国,引领消费者饮料时尚的同时,从单一的品类划分中更胜一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一举成为国人饮料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如此诱人的蛋糕面前,敏锐的厂商们当然不会放过,一时间,众多凉茶“军兵”异军突起,顷刻间,凉茶市场也同样风起云涌,大有群雄逐鹿之势。纵观凉茶争夺战中,最具战斗震撼精神的,非“王老吉” 和“和其正”莫属了。 品牌新鲜,一鸣惊人 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已经不温不火地经营了7年多,却一直默默无闻,固守一方。2002年,专业品牌公司成美在为王老吉做品牌规划时,通 […]
查看全文王同:三层面纱 撕开销售指标
营销是谋定而后动的事情,在年末岁初之际,企业都在盘点上一年的指标完成情况,也在盘算下一年的指标设定方法,本文针对销售指标的“谋定”谈一些看法,揭去蒙在销售指标上的几层面纱,更清楚的认识“销售指标”,以供参考。 第一层面纱:销售指标与企业/市场的发展成熟度密切相关 回顾一下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方法,大体有以下四种,这也反应了企业/市场发展成熟的过程。 第一种 只以结果指标为考核 以承包制或无底薪的销售提存制为典型代表。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候,很多企业采取这种手段,一些政府机关的许多企业一承包便就算涌入了市场的洪流。现在也有企业采用这种考核手法,如隆力奇营销系统就采取多级承包制,承包到基层业务员,企业只针对结果指标考核,市场的发展过多 […]
查看全文华文总裁韩志锋先生又出新著–左公关 右广告
《左公关右广告》一书自八月面世以来,便收到好多朋友的祝贺,这本书真的不错,给人以耳目一新,层次感和逻辑性错落有致,不愧为品牌推广的新体验,值得让企业去读.部分朋友在看完本书后,也给写了书评,对此,对大家我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简单的介绍几位朋友的书评,与大家共勉. 让公关操作不再无章可循 从事公关六年有余了,虽不敢称为行家,但也服务过众多客户,做过各种方案。纵观整个公关行业的具体运作,似乎并无任何法则可循,但实际上各个公关公司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都是用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在搬套。公关实战并非教条主义,往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对于公关行业来说,是否就不会有具体的运作规范化原则呢?如果没有看韩志锋所著的这本《左公关右广告》,或许我的答案 […]
查看全文论产品再定位—定位营销专家吴玉龙
如果产品投放市场而反应平平 如果原本走俏的商品却由盛而衰 你就该考虑是不是需要――营销产品再定位 一、何谓产品再定位 许多知名产品在投放市场的初期,并非一炮打响,而是市场反应冷谈,销售效果不尽如意。但是,经过产品再定位后,重新审查市场营销战略,有时会发生奇迹,反败为胜。 产品再定位是美国的瑞恩和特鲁特于1972年首先提出来的。所谓产品再定位,就是对现有产品(质量、款式、包装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进行产品再定位,一般是在原产品定位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障碍的时候。这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原产品定位策略是错误的,要进行产品再定位;一种是原产品定位策略正确,但是由于当初依赖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必须进行产品再定位。 产品再定位与初次投放 […]
查看全文卖场采购为什么那么强势?
想到采购,估计很多业务人员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粗声大气,盛气凌人的架势,说话动辄用吼的,拍桌子摔凳子也不鲜见,一副拽样子,就是两个字:强势!关于卖场采购强势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个问题,在绝大多数供应商心目中采购就是强势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美的丑的,都一个腔调。都说卖场采购中看不到美女,就算长的还算有点美女的样子,一开口也会把人吓倒,一准儿河东狮吼!我自己也曾是采购中的一员,也曾被供应商在背后称为“电眼美妹”不过这个电眼是朝钱看的:把供应商电晕了,赶紧签费用单子!也曾被骂过太强势,说实话,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自己觉得挺自然挺舒服,面对自己强势谈下来的合同,谈来的促销,反倒有些得意的感觉,无形中甚 […]
查看全文家具企业如何提高经销商的执行力
半年前,黄继毅随一个家具公司(化名DDC家具)的销售经理走访了他的经销商。一路走访下来,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走访感受—-高度松散。从DDC家具公司、DDC家具经销商和各个DDC家具专卖店来看,他们并不是想象中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是相互之间进行种种的讨价还价,对于销售思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黄继毅因而认为,这应该DDC家具经销商对其厂家的销售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根源所在。 针对DDC家具公司营销力量薄弱,销售政策推行严重不到位的难题,黄继毅决定建议对其经销商进行结构性变革,彻底打破原来的销售体系,建立能全面适应执行DDC家具公司营销政策的销售平台。 一、通过支持来掌控经销商 每个DDC家具经销商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 […]
查看全文营销中最最重要的决策:命名
从LG、TCL的拼音误读说起 “LG(垃圾)、TCL(太差了),这样的命名都能风行天下,何况聪明的命名?命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产品、资金,以及渠道、推广和终端。”——这就是反对“命名最重要”的营销人的理由。 LG英文简称来自“Lucky-Goldstar(喜乐金星)”,是韩国豪华家电的代名词,进入中国消费者认知中的并不是“垃圾”。TCL缩写源自“Today China Lion(今日中国雄师)”,是中国家电国际化的倡领者,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联想不到“太差了”,反而TCL一直在通过广告和新闻,来表达它是领先的、创新的品牌。在拼音语境下的少数误读,并没有进入广大消费者的认知。 可口可乐的产品研发能力、渠道控制能力、终端推广能力等营销实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