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应该或理应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可是,企业组织却受到组织目标的限制,一般来说,凡是不符合组织目标的创造活动,都将被禁止、至少也必须得到修正,它的理由是如此的简单:企业组织必须有一个确定性的目标,否则,企业组织将变成一只无头的苍蝇。 “目标管理”是德鲁克的发明,显然的,德鲁克并没有意识到他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悖论:为了实现组织那个确定性的目标,很可能会伤害到创造本身,通俗点说,当组织试图修剪或修正那些分叉的枝叶时,它实际上是在限制个体可贵的创造力。 因此,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德鲁克在把企业组织拖出传统机会主义泥坑的同时,又把企业带入了另一个限制和伤害创造力的泥沼,而它限制个体创造力的那 […]
查看全文交互控制:一种柔性管控
传统管理控制依据规则形成的组织“惯性”与“惰性”,让公司处在环境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中,交互控制是解决这种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交互控制的解决之道在于“以柔克刚”,特别是人际沟通方法,帮助企业探索新规则。 2009年,一篇网文《十分钟的悲剧》迅速流行:2008年9月15日上午10点,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公布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10分钟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的外汇掉期自动交易系统,依照预设程序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将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这是一笔有去无回的资金。 德国财政部主持对这一事件的 […]
查看全文品牌是工业化的“骗局”
所谓O2O,讲的是online(线上)与offline(线下)的协作模式。O2O包括两个方面:一、把生意从线下做到线上,叫电子商务。二、再把生意从线上结合到线下,叫客户驱动的供应链重构。 所以,严格来说,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是一种以客户驱动为中心,以重构供应链为运营的新型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也可以叫C2B,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特别是消费品企业,都面临这一重大机会:通过O2O模式,即“定制+电商”的个性化模式,打破大公司对渠道与品牌的垄断。风水轮流转呢,个性化时代,大企业规模化是劣势而不是优势。小众即大众,分化即进化,small is beautiful的时代到来了! 一、C2B模式:品 […]
查看全文《项目管理精要》序言(III)
从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来看,项目管理确实对我们相当有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一般的组织和机构里,多达50%以上的工作是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的。许多项目是我们已经并且正在经历的,但是原来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项目。你可能知道修建一条公路是一个项目,盖一幢楼房是一个项目,但你知道组织一次会议、撰写一本书、开发一种新产品、拍摄一部电影、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给病人做一次复杂的治疗也都是项目吗?项目往往对一个组织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项目成功,必须对它们进行规范的管理。项目管理是管理好一个项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会运用项目管理,那就意味着项目的失败,同时意味着项目所在组织的失败,意味着损失。 当前,国外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已呈全 […]
查看全文如何理顺企业集团的管理关系
企业集团组建起来以后,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党委和政府对企业集团的领导成员管到哪一层次?集团公司和成员企业的会计报表如何合并和报送?各种税款是集中缴纳还是属地缴纳?这些关系只有加以明确和理顺,才能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理顺组织管理关系 企业集团是一个法人联合体,它本身并不具有法人资格。代表集团行使综合管理职能的,是集团的核心企业即母公司。正因为母公司所处的核心地位,企业集团一般采取与母公司“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领导体制,由母公司的领导班子在搞好本公司组织管理和经营工作的同时,负责整个集团重大问题的决策。母公司的领导体制,尽管它属集团公司,是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也属于 […]
查看全文“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更好吗?
职场聊斋之五 对人不对事,还是对事不对人?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一问题答案肯定属于后者。原因可能会有五花八门,但是归结起来,可能就是一句话:“对事不对人,能够避免许多人际关系的烦恼。” “对人不对事”的人非常之多,这些人非常明显地偏重他所倚重的人。凡是“属于”他的人,他会千方百计地表扬、栽培、提携。凡不“属于”他的人,他会千方百计地冷漠、打压、排挤。举个现实的例子,譬如写一份报告。如果是他的人写的,在私下会用非常严厉地挑剔,但是一旦到了正式场合时,绝对会大加赞扬。如果是别人写的,私下的时他是不会理你的,到了正式场合,他会先 […]
查看全文生产机能管理创造财富
企业的生产机能是指将投入要素变为产出(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全部功能。主要是制订产品计划和制造产品(或服务)。营销机能的市场需求分析又决定企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同时,企业的生产机能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创新是这一机能的最重要的职能。 创新——提供与以前不同的经济满足。企业必须不断地创造出更好、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一个企业不一定变得更大,但它必须经常地变得更好。创新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更好的产品,一种更新的方便,一种新引起来的需要。企业创新是其各部门的共同事情。创新可以解释为,使人力和物质资源拥有新的、更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企业必须把社会需要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的各种机会,这又是另一种角度上对创新的理解 […]
查看全文企业的战略文化(续11)
“战略文化”研究的内容七 文/曾自力 2008年2月10日 “战略时间”是“时间战略”的核心。 在时间管理风行的市场经济里,企业对时间的概念理解已经从漫长缩短到瞬间,从“直线性时间思考”拉近到“点性或段性时间思考”。 目前,企业对“时间战略”的思考开始贯穿企业生命的全过程。比如,“百年老店”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就属于“时间战略”的范畴。但是,企业的“战略时间”并不是简单地制定什么“百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