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自由的创造

“创造”应该或理应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可是,企业组织却受到组织目标的限制,一般来说,凡是不符合组织目标的创造活动,都将被禁止、至少也必须得到修正,它的理由是如此的简单:企业组织必须有一个确定性的目标,否则,企业组织将变成一只无头的苍蝇。

“目标管理”是德鲁克的发明,显然的,德鲁克并没有意识到他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悖论:为了实现组织那个确定性的目标,很可能会伤害到创造本身,通俗点说,当组织试图修剪或修正那些分叉的枝叶时,它实际上是在限制个体可贵的创造力。

因此,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德鲁克在把企业组织拖出传统机会主义泥坑的同时,又把企业带入了另一个限制和伤害创造力的泥沼,而它限制个体创造力的那个东西,就是我们曾经赞赏有加的目标管理。

那么,究竟是维护企业组织既定的目标哪,还是维护个体的创造力哪?

事实上,目标管理是为实现效率而设置的前提,为此,德鲁克发明了一个新词“绩效”,用来区分他所说的效率和传统(泰勒)科学主义口中效率的不同,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传统的效率仅仅是劳动意义上的效率,而新词“绩效”则是目标加传统效率,也就是“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之间的区别。

因此,目标管理以及它所带来的绩效管理,与创造力其实是毫无联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管理悖论”的问题,事实上,在一个创造力的时代、而不是效率的时代,管理基本上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它代表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诞生。

l 从“目标管理”到“成果管理”

当下流行的“创新”,其实与“创造力”是同义词,只不过它是以新/旧的时间概念,来表示创造力的特别与突出。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恰恰是我们曾经推崇有加的目标管理,成为了限制创造力(创新)的篱笆和障碍。通常来说,目标是由少数管理高层确定的,它也在事实上成为了组织的边界,它的言外之意是说,符合组织目标的请入内、而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请离开,即使你(个体)是极赋创造力的天才。

因此,目标管理是在排斥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

目标本身既具有约束性,又带有强制性。它为传统的“控制与命令”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其中不乏有的管理者以和蔼可亲的面孔示人,可是,它改变的仅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态度或心情,却改变不了目标本身所带有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假如你(个体)不符合企业组织的目标,管理者依旧会一脸和蔼的笑着对你说:请你离开。既然目标管理不支持创造力,那么,创造力的管理,应该是怎样的?

在我个人看来,创造力的管理,只可能是事后的成果管理,而不是事先的目标管理。

“事先”代表着目标,“事后”代表着的结果(成果)。当一个企业由事先的目标管理转向事后的成果管理时,首先意味着假定的失效,其次意味着不确定性时代的来临,第三代表着创造力的管理成为了时髦的管理。

“假定”是传统管理的前提。当一个企业设置了目标时,它实际上,是假定了这个目标是正确的,虽然这个假定有点荒唐,可是企业高层却对它十分肯定,因为不肯定它,就意味着目标无法确定。

同时,假定带来了另一个错误结论,那就是“未来是确定的”。虽然几乎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未来是不确定的,可是他们依旧使用确定性的目标管理来对付不确定性的未来,可以把它说成是管理者的无奈,也可以说成管理理论的落后,因为当下是假定的目标管理在大行其道。

显然的,在假定了目标是正确的,并且假定了未来是确定性的情况下,带来了管理上的第三个错误,那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效率或绩效的竞争,事实上,效率之争或绩效之争,本身就是假定了企业组织的目标或战略“是正确的”前提下发生的行为。

因此,目标管理和成果管理,其前提假定条件截然相反:目标的管理其实是在假定“未来是确定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而成果管理是在假定“未来是不确定的”前提下发生的。

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未来多半是确定的,所以假定本身是成立的,而我们当下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当我们说起信息爆炸这个词时,它隐含着因为信息爆炸而导致的未来越来越不确定。因此,目标管理和成果管理,是在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而产生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管理。

圣吉所预言的“这是一个组织大量失败的时代”,其实是暗示那些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组织的失败,也就是在工业企业时代、以控制和命令为主的、等级制下的工业企业组织,事实上,圣吉所提倡的“学习型组织“,是试图为解决工业企业组织的短命而开出的药方,只不过,他是“看对了病、却开错了药方”,正确的药方,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基于企业组织终端的成果。

因此,我们之所以要从事先的目标管理转向事后的结果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组织一直渴望得到的创造力,而不是其它的东西(譬如效率或绩效)。

有两种担心的存在:一种担心是,假如废弃了(事先的)目标管理,会不会导致员工象一群无头的苍蝇?另一种担心是,(事后的)结果(成果)管理,真的能够带来企业组织所渴望的创造力吗?

作者:孙景华 管理专家

孙景华,私人企业,十年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