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无论有多少种激励机制,它决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或者说,现在适合的激励机制,经过几年之后,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就会变成阻碍企业进步的条条框框,这时,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及时的修正激励目标和激励方向,使它更符合企业管理的要求。 从制度方面进行完善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都知道,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长效机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何使它更能贴近员工,贴近实际,鼓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现在,单一的奖金制度已经不能完成激励的任务,需要企业家寻找更多更好的制度来完善。天铁炼钢厂投产初期,因为设备处于磨合期,人员也新,曾一度使产量停止不前。即便提高员工奖金力度,给临时工转为 […]
查看全文喜欢加班不是好员工
喜欢加班不是好员工 文/蒋小华 (华略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官方网站:www.hualue.cn) 让员工经常性加班绝不是什么好企业,那员工经常主动加班好不好呢?提起这个问题,大部分的老板肯定会举双手赞同,他们认为这才是企业敬业、忠诚的好员工,属于“国宝”级别的,这么说的话不加班的就不是好员工了。而根据我多年从事管理的研究与企业工作实践发现,经常加班的员工也并不是什么好员工,同时,我认为不加班的员工是好员工。因为表面看起来加班是勤奋、任劳任怨的表现,但如果缺乏工作效率,或者不懂得从效率上改进方法也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 我们先来看看员工加班的动机: 1、工作没有如期地完成,否则会得到批评或处罚— […]
查看全文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合法吗?(法律顾问专题)
问:谢律师,您好!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想就公司间借贷的问题请教您。本月初,我一朋友的公司因为资金紧张欲向我公司借款800万元救急。双方商定:借款借期一年,借款利息为8%一年。由于我对法律不大了解,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否合法,请您答疑。谢谢! 谢恒律师解答: 当前,我国的金融法规禁止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中国人民银行颁行的行政规章——《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显然,我国以强制性规定的形式禁止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即使变相借贷融资也是被禁止的。 除上述法律规定外,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院”)颁行的司法解释也否定了公司/企 […]
查看全文高彦明:关于搞好企业的观点
干部队伍建设最关键的是三个方面的素质: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重中之重的是政治素质,如果干部队伍、包括船员干部队伍没有很强的政治素质是不堪一击的。对我们企业来讲政治素质就是对企业的忠贞不二,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公私分明,有大局意识,有全局观念,与企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血脉相通,能经得起批评,做事大气、大度、大方,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为企业献身奋斗。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干部船员,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公司对你的培养,感谢企业给你带来的福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全文“中国制造”如何赢得未来
文 · 孙黎 区玉辉 先来看两个不同的案例: 夏普的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成为南京市的“工业项目一号工程”。夏普终于为其业已停产、折旧完毕的六代线找到了婆家。南京市政府的心思是,希望通过引进国内第一条六代线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但随后传来的消息,索尼将与夏普合资设立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就说,南京的六代线建成之时,也是日本十代线产品下线之时。如果迷信GDP的南京市政府无法在短期内消化技术,赶上十代线的生产效率,六代线将是另一个濒临破产的上广电。 比亚迪的车间,成排的工人手工组装发动机和电池。技术含量低吗?巴菲特可不这么看。他主动上门要求投资这家全球最早开发、下线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而《财富》杂志对 […]
查看全文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的使命(上)
作为一个商业和管理的研究者,我看近年中国宏观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演变有两个节点。一个是2008年9月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一个是三年后2011年7月的温州动车事件。前者代表盗商(亦盗亦商)势力已经在中国各个行业盘根错节,在地方权力的保护下,铤而走险,为了一己之私,明目张胆地草菅人命。后者则显示整个体系的持续恶化,尤其是标志着官商(亦官亦商)势力的逐渐成型,一些打着为民谋利的旗号的国有企业,通过劫持中央权力(如所谓“统治基础”论),正在逐渐蜕变成为一小部分人的禁脔,从为民谋利,到与民争利,最后到谋财害命。 三聚氰胺事件是船体上出现的一个大洞,温州动车事件则好比主机房已经开始进水了。经济狂飙突进的背景下, […]
查看全文企业资本结构框架的构建
恰当的资本结构,即企业用于为其运营和战略投资提供资金的债务与权益的组合,可以服务于企业战略。因此,企业要确定自身的资本结构,就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未来的收入和投资需求。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后就可以开始考虑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使之能够支持企业的广泛战略。系统性的方法可以将许多企业已经在实行的步骤及一些更具创新性的措施融合起来。也就是说,是把公司的现金流用于恢复原来较低的债务水平,还是用于向股东返还现金,而将债务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企业的决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其一,估算融资不足或盈余。管理层首先要对在行业的整个商业周期中公司运营和战略投资将产生的融资不足或盈余作出预测。 其二,设定目标信用评级。设定目标信用评级,并估算出相应的资本结构比率。在 […]
查看全文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三)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三) ——研究随笔(2008年12月—2009年1月)之三 文/管益忻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三、制造业中的文化创意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文化创意都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而一切产业的生成与发展当然亦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切创意——其价值理念——都是源自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就是 […]
查看全文中原油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原油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http://www.sinopecnews.com.cn/b2b/content/2008-07/22/content_527122.htm 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7-22/000003859530.html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08-07-22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赵红蓉)7月19日,中原油田处级领导干部精细化管理主题讲座在中原文化宫举办。其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精细管理、开展厉行节约活动的有关精神,提升处级领导干部精细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油田领导沙启军、杜广义、王红晨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了国内 […]
查看全文模仿——企业创新的捷径
模仿——企业创新的捷径 有人这样说“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话虽简单,却道出了创新和模仿的另一层相依关系。现在,“创新”二字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并且大肆宣扬,大力提倡,已成为时下的流行词汇,而创新也真正成为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命题。但是“模仿”却不被人们提及或很少提及,不被现代企业和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甚至在多数情况下,还被贬义化了。殊不知,模仿也是学习,对于学习者或企业来说,模仿是避免企业多走路、走歪路的捷径。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不懂模仿就不懂创新。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创新就是一定程度的模仿,没有模仿,创新就没有基础,创新就是盲目的摸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