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加班不是好员工
文/蒋小华
(华略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官方网站:www.hualue.cn)
让员工经常性加班绝不是什么好企业,那员工经常主动加班好不好呢?提起这个问题,大部分的老板肯定会举双手赞同,他们认为这才是企业敬业、忠诚的好员工,属于“国宝”级别的,这么说的话不加班的就不是好员工了。而根据我多年从事管理的研究与企业工作实践发现,经常加班的员工也并不是什么好员工,同时,我认为不加班的员工是好员工。因为表面看起来加班是勤奋、任劳任怨的表现,但如果缺乏工作效率,或者不懂得从效率上改进方法也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
我们先来看看员工加班的动机:
1、工作没有如期地完成,否则会得到批评或处罚—迫不得已加班;
2、并非完全出于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而是出于一种“奴性”的体现—讨好与糊弄上级;3、为了拿到更好的业绩奖金,尤其是到了业绩指标的评价期—满足个人利益。
4、拿到加班工资,因为加班有加班工资,而且加班工资通常高于日常工资—赚取不义之财。5、因金融危机影响员工担心被公司裁员,拼命地加班—临时抱佛脚
当然,可能还有其它的目的,但不管是哪一种目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非对企业的忠诚。尤其,加班从绩效上对高效的员工不公平,
再说说加班的坏处,更是让你胆战心惊。
1、加班让企业增加大量的成本,如人员工资、水电、机器损耗等,原本这些成本都是企业的利润,结果让对在低成本下将你打败,还将造成利润的流失员工还美其名曰为:国宝级员工。
2、加班导致个人的精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经常加班也造成家庭生活的失衡,因为家庭的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君不见多少人因“后院起火”,丢了“夫人”又折“企业”呢?
3、假如加班就可以获得上级的赏识,成为忠诚员工,那么每个人都会学耍这种小聪明,结果必然造成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还形成“虚假”团队文化。
4、长期的加班就会慢慢形成拖延、没有计划、懒散的工作习惯,更难以实现高效的工作组织。这种加班的“标兵”就变成了“效率”的天敌。
显然,加班的结果对企业影响非常的大,既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损害企业的自身利益—劳命又伤财。
从加班的“扭曲”心态到加班的不良结果无不证实加班不是好事,企业不但不能提倡加班,而且要反对加班行为。那么,管理者面对加班的问题如何处理呢?首先要从观念上让团队成员认知加班并非好事,要反对随便加班的行为,它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另外,凡出现加班的情况必须事先申请,根据情况确认是否加班,否则一律不能加班,对不正常加班的行为得算上加班成本,并与个人的绩效挂钩。管理者要让企业与个人都过上正常的生活,彻底告别加班的日子。
整天加班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喜欢经常加班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不加班的员工反而是好员工,即使出现必须加班的事,也要反对,因为只有反对加班,才能迫使管理者提高计划、协调、控制的能力,企业才能进步。所以,无论是企业还个人都得从高效、低成本的角度提升业绩。若人人争做加班的牛,个人非但牛不起来,连企业也牛不起来的。只有做不加班且跑得快的牛,我们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牛!
你还愿意做不牛的牛人吗?让我们共同反对加班行为,让不加班的员工成为好员工,并创造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
推荐精彩博文:
- “对老板负责”是个美丽的陷阱
- 你用权威还是用威权?
- 当下最容易最应该修炼的“内功”
- 慧眼识“鹰”
- 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
- 收敛赌性,勿盲目“虎山”行
- 给自己降温,以免暴利后暴毙
- 让你“不差钱”的谋职诀窍
- 做管理首先读透达尔文的进化论
- 求职与招聘:非诚勿扰
- 杨柳配:一传二帮三带
- 工作难找与“铁棒磨成针”有关
- 企业裁员必做的一项“份外”工作
- 企业精打细算过冬的“九阴真经”
- 年终发红包的小秘密大效应
- “分手不分心”的7张王牌
- 冬天里如何选“人财”?
- 比黄金还贵的过冬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