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 ——答《小南国资讯》主编彭若明 (王在安 2009-6-24) 若明: 最近邵田的职务发生了变动,不再担任五号店前厅经理了,工资也有所下降,您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王在安: 首先,在我们董事会的管理理念中有这么一条:“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薪随岗变,岗变薪动。”邵田职务和工作岗位变动,是符合董事会这一管理理念的,是正常的。 其次,关于“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管理理念和机制,我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就是2005年,我们三号店后厨经理刘卫星也被免职,回到普通厨师的岗位上,工资也降低了 […]
查看全文宗教 王朝与长寿企业
《商界评论》杂志发表于2009年2月5日 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从利益中来,到利益中去,最终一定难逃衰亡的宿命,只有完成了从利益到文化的飞跃,才可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文/邱旭瑜,律师,财经观察家 没有哪一家企业不梦想着基业长青,动辄要做“百年企业”。但是企业长寿的“养生之道”到底是什么? 日本就拥有3146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其中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日本企业。在这些长寿企业中,89.4%的企业都是员工不超过300人的中小企业,它们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而有着悠久传统和较早 […]
查看全文执行力培训:说服下属执行的七大招式(上)
《三国演义》中,刘备去世以后,蜀国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中原。当时蜀国南部,就是云南贵州交界处,少数民族的大酋长发动叛乱,而面对以孟获为首的蛮人,武战固能胜他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为了彻底征服南方,诸葛亮以攻心为上,不惜“七擒孟获”,费了大番的周折,其目的是要南方彻底臣服于蜀国,让北伐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七擒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面对执行团队,如何实现组织任务入心入脑呢?依靠权力做为武战吗?显然不行,并非长久之计!那么,做为管理者攻心之术又是什么呢? 说服技巧就是管理者的攻心之术。 1977年,史蒂夫·乔布斯意识到个人电脑将会具有广泛的市场,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事业。于是,他和沃兹尼亚克共同创建了 […]
查看全文ITAT违背常识代价:换来重组的未知命运
关于ITAT,最新的消息是今年6月底的重组,但至今尚未知后续结果。即便重组成功,ITAT也几乎已经被外界所淡忘,它的意义仅存于一个可以告诫后来者以避免重蹈覆辙的样本,被人咀嚼。因为,从快速扩张、风投资金注入,到上市聆讯未通过……发生在ITAT身上的一系列故事曲折生动,完全可以作为MBA商业案例教材。 再提ITAT,也出于此种缘由。 粉碎了零售业的常识 2008年初,ITAT攀上发展顶峰。当时ITAT自称“销售额近40亿元,店面近千家”,这也让它登上胡润零售榜第三名,仅次于国美和苏宁,但也正是这一年,ITAT上市聆讯失败,急转直下。 ITAT留给业界的创新之 […]
查看全文做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一本首版于1966年的管理著作,至今仍然被众多的企业和组织奉为管理界的“圣经”,被管理者们反复地学习和研读,这本身就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将这本书的一些观点迁移到学校管理方面来,也是很有价值的。 1.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中,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个管理者。 在德鲁克看来,有些人虽然是主管人员,但他对下属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方法,既无责任,也无职权,更不能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他不是管理者。相反,一些专业人员,经常能够做出 […]
查看全文公司自治 改变世界
辛亥革命百年,中国繁荣富强这一使命尚未完成。论者可以各有其说,但是无法否认的一个简单明确的事实是,繁荣富强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即现代公司,还没有在中国真正发展和壮大起来 在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61-1865年)于1863年说完政府“民有、民治和民享”不过十几年之后,美国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es,1877-1881年)就说,“人民拥有、人民治理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公司拥有、公司统治和为公司服务的政府”。发生这一巨变的 […]
查看全文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新问题
原标题:中国企业如何走进非洲 “走出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走进非洲”则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点。然而最近非洲局势一系列的突变,投资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近十年,中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增长显着。2004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增长超过400%。2009年投资额达到14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较上年增长55.4%。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区域比例已经达到83%,直接投资项目分布在非洲49个国家与地区,高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平均覆盖率71%,仅次于亚洲的89%。 中国企业在非直接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 […]
查看全文关键能力要素--通过关键要素剖析企业 之三
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能力要素(Key Abilities Factors,KAFs)针对于单个企业组织而言,指决定企业组织价值获取、生存、成长与持续的核心因素,是企业异质性的表现维度与核心能力的主体。关键能力要素现在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因素。毕竟,内因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强化内部因素,可以整合内部资源,对外形成控制,活用外部资源。 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些能力包括对机会和市场的判断和把握;在人才方面的吸引、留住和储备;公司在不同阶段的运营管理能力等等。但有一些能力要素对企业一般是不可或缺的,它包括: (1)智力资本识别、发展能力 不了解企业自身的智力资本要素构成,显然就 […]
查看全文当前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六大误区
这是我发表在《当代教育论坛》第五期(五月份出刊)的一篇论文,愿与价值中国的各位博友共同探讨。 当前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六大误区 刘咏梅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410131 摘要: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本文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六大误区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六大误区 大学语文教学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上了几年大学语文课,笔者深有体会,认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何谓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学什么,怎么学,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既是学 […]
查看全文金融海啸考验企业家的道德与责任底线!
金融海啸来势汹涌,缺乏防患意识的企业在“浪涛”中一不小心被彻底打翻。这也算是天灾人祸,但也是另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体现。淘汰出局的企业是血的教训,也验证了“不死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留下来的企业是庆幸的,但也需很好地总结。那么在这些倒下去的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倒闭而老板出逃、丢下烂滩子不管的现象值得探究。例如10月15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的合俊集团在东莞樟木头镇的两家工厂俊领和合俊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工厂高层集体消失。在合俊事件发生仅仅半月之后,11月1日,广东东莞又上演了一出“姊妹篇”,东莞长安镇韦旭鞋业倒闭,老板庄佳颖突然“人间蒸发&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