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处于互联网plus的时代,感觉所有要素在本质上都有一定的改变。电子货币的更新迭代,还有像类似众创空间等的租赁模式,我国目前的合同法能够应对这些问题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因此踩坑?
查看全文2万亿订单的卓达集团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拿下2万亿订单的卓达集团有多牛逼?刚才看到一篇新闻,说道这家卓达集团。然后看了下内容,我只想说吓尿了!!!有大神来分析分析这个集团么?
查看全文用公款在某宝买了10w的东西,得到1w的积分。这种情况下我再用积分消费属于什么行为?
再或者我本身有优惠券,以公款买东西花了我的优惠券,这又属于什么行为?9.23更新。 可能有点歧义。大意是指的是利用公款,替公家买东西,商家送的饶头属于什么?
查看全文“轻按此处可微调放气,达到最佳充气状态” 这个文案违反广告法了吗?
“轻按此处可微调放气,达到最佳充气状态”这是我在天猫详情页描述一个充气阀的“文案”,现在被职业打假人投诉了,这个算违反广告法里面的极限词吗
查看全文理财公司即将跑路,业务员该怎么办。?
我是暑假干的P2P理财,发单子获得了一个客户,人存了10w块钱在我这。我现在上学了,已经离职。公司却还不发我八月份的工资,我听公司的老员工说客户的利息也没有到位。我该怎么办呢。从法律上来说,一旦出事,我是否要对客户损失的钱负责?趁着公司现在还在,我是否还有把工资要回来的可能性?
查看全文联通运营商办理套餐时隐瞒部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
新换的联通手机号,在办理套餐时选择了“23元套餐”,而月初发现套餐费共扣除了38元。打电话问客服,说本来就是38元套餐,只是第二年开始会反一部分钱,相当于第一年23元了,相当于一个折扣。但是在办理套餐时,宣传单上写的就是“23”元套餐,没有任何地方涉及是折扣返还。因为知道宣传中会有很多陷阱,所以特地十分仔细的看过,还询问了工作人员很长时间,以为把细节都问清楚了才办理的。当时是新办手机号,所以也是工作人员拿着我的手机发短信办理的各种业务,现在返回去看了一下短信记录,短信上显示确实是办理的38元的,我当时办理完也没有仔细检查。不过现在回想一下,就算当时发现是38元的了,也已经办理完了这个手机号,交过话费了,也没其他办法只好这样了。我自己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