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9 )

  1. 徐晓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对于这种严重暴力行为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和愤怒!

    虽然我离开银行业已经有3年多了,但在那里的4年时光,令我不禁对最近发生的令人发指的野蛮违法行为气愤不已。无他,因为我们都曾是中国银行业基层最一线的普通员工。

    要知道,在中国,干服务行业,实在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

    首先就是,当你去银行办业务碰壁的时候,对银行、对银行柜员产生的敌意。以为是故意刁难自己,故意不给我办业务。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信息不对称。大家都到银行办过业务,相信对于银行的种种规定都有过不解——例如,为嘛存钱还要身份证?我给别人存,为嘛还要我的身份证?我当时就遇到过很多这种疑问。甚至你取5万元以下,什么证件都不用提供,密码对了就能取,签字签谁的也无所谓;但是,你给别人的卡或折子存1万元及以上,就得要你的身份证了。难以理解吧。没错。因为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的规定。对。中国人民银行。不是中国银行、不是天津银行、不是廊坊银行、不是蓟县村镇银行、不是河北农村信用社——的规定。不仅他们得执行,外资行,比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企业银行、外换银行、华一银行、大华银行……都得执行。你去瑞士存钱,人家保管隐私,什么都不问你,但在中国,不行。对了,瑞士最近也改了,迫于美国压力,向美国政府提供美国公民在瑞士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信息和身份信息。看吧,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银行事儿多,而这是世界的趋势。越来越严。因为,毕竟,正如我当时这么跟客户解释的——您不想让贪污受贿的、走私卖淫的、恐怖主义的黑钱、脏钱,都存到银行来吧。嗯,给你送钱,让你网点存款数上涨,都不要。没办法,监管要求。必须遵守。银行业是社会所有行业里面监管最严的。为嘛?血淋淋的教训在下面。

    我当时所在的银行——天津银行,之前不叫这名,叫天津市商业银行,更早之前叫天津城市合作银行,更更早之前叫天津城市信用社,更更更早之前叫各个城市信用社。当今天津银行天津市内各网点的名称都能印证着各自的由来——兴科支行——意为科技兴盛,是天津大学财务处办的,至今天津大学的基本户,几十个亿都在该支行趴着,所有教职工工资、津贴、学生学费,以及天大下属的一些三产如天大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天大内燃机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员工工资等,都在那里代发,不仅如此,同事家属还都是天大子弟,有原副校长的千金、原化学系教授公子、原校长司机的儿子,以及现任天大财务处副处长的配偶……劳联支行——意为劳动联合,是由原天津市劳动局办的,津工支行——天津市总工会办的,建业支行——天津医科大学办的……太多了,数不胜数,这些支行原来就叫做“兴科信用社”、“劳联信用社”、“津工信用社”。想想吧,在1980、90年代,50万元就能办家银行,门槛相当低,比现在容易太多了,注意,是银行,不是现在的那些小贷公司、P2P公司。当时各种各样的银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数不胜数,现在渐趋繁荣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跟那时相比,简直九牛一毛。

    于是乎,问题来了,当时野蛮发展的银行,真的出问题了,记得刚来行的时候,信贷科李科长和杨科长曾说起起他们以前放贷款的时候的事情,作为一家小小的天津本地的小信用社,竟然全国各地放贷款,全国各地有名的地方也几乎都顺便玩遍了,有次放给海南的贷款收不回来,就去翻抵押物,结果从行里保险柜中找到了海南那家公司的一张过期了的汽车保险单……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这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银行的风险控制是多么的糟糕。这也彰显了当时中国整体银行业的困境,不仅城市、农村小信用社如此,国有大行坏账率也高得惊人。于是,整顿开始了。首先就是禁止跨区域经营,毕竟规模太小,实力太弱,实在没有能力进行审慎的风险管控。

    因为当时中小银行过多、过烂,于是,国家开始推进整合工作,而数量最多的,当属城市和农村信用社。而改革,先从城市信用社开始。于是,在我所在的天津,各单位兴办的各个稀奇古怪名称的信用社,联合起来,组建成天津城市信用社,没多久,就更名为天津城市合作银行,再后来,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和商业银行法逐渐建立,名称进一步规范,名称变为天津市商业银行。不仅天津,当时全中国所有进行到这一步的城市信用社,都已更名为XX市商业银行。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上海银行。因为“上海市商业银行”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在香港地区存在了。于是当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想进一步更名的时候,不能撞名啊,于是干脆就叫“上海银行”好了。但没想到,上海的这一步,竟然一步到位。因为,2006、2007年起,全国范围内的“XX市商业银行”又纷纷进行更名,去掉“市商业”,直接变为言简意赅的“XX银行”,我怀疑当时全国救活了多少家印刷厂……于是你可以看到,满大街的各个城市银行,已经很少能见到“XX市商业银行”了,在天津,“威海市商业银行”是个例外,我敢在此打赌,其日后必将更名为“威海银行”。

    但在这里,有个历史遗留问题,就在于正因为城市银行是由本市各个信用社合并而来,于是造成了股东众多,这为日后这些城市银行公开市场上市埋下了巨大的股权梳理工程,天津银行就部分受困于此,以致当时规模相差不多的兄弟银行北京银行上市近十年后,才在香港挂牌上市。我又怀疑,这将养活多少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

    OK,“城市银行”已经如你现在所看到的名称了,规范化经营也已推进,于是,银监会放开城市银行跨区域经营限制,各城市银行纷纷挺进异域,中国银行业大混战的时期开始了。走在大城市大街上,你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我有多憋得慌,找个公厕真心不太容易,但,找到家银行网点,真是分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别的不说,在天津,你能看到——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大连银行、廊坊银行、锦州银行……数不胜数,跟地名道路一样。所以每次当我听到说“中国银行业垄断”的时候,我都不禁想反驳一番——有那么多银行,你爱上哪家存就去存啊,没人拦着你,或者垄断着不让你存啊?而且,各家银行就跟麦当劳、肯德基一样,一家在那,必然有多家临近挨着开,一来是为竞争,二来无论哪家开发商都乐意签银行——一租就是十年二十年,租金稳定,不像餐饮,说不定干不了几年就关门求租了……扯远了。回来。大家有“银行垄断”的印象,我想就是因为下面这个原因。

    实行多年的利率管制。一提到管制,就不自由了。额。专制,是不是?这你都管?凭什么?不自由!!!无知真可怕……记得大三的时候,金融学老师让大家去写一篇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作业,我当时可是用心查了好一番资料。美国——全世界几乎最自由的经济体,仅次于香港般自由,它仅仅才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86年,才实行利率市场化。对,没错,1986年!换言之,在这之前200年,美国就是不顾全体美国人民利益,靠法律、靠管制,让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等一众私有银行,光明正大地“吃息差”,剥削美国储户,同时造就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实力最强的商业银行之一。嗯,就是这么不科学,就是这么政治不正确。我想,这会让那些觉得中国银行业这不好那不好动不动就叫嚣“你们这些靠政府垄断、保护发展起来的剥削储户的无耻国有银行,去到国外跟人家国际大行一比就会被比下去,人家靠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拼搏努力才取得今天这地位和实力,不像你们就会压低储户利息、抬高企业借款利息”……停!雅蠛蝶……我最烦那些一吵起来就是“人家欧美、西方开放200多年的资本市场、实行200多年的市场经济制度”,就跟您很了解欧美、西方是怎么过来的赛的。都是靠政府扶持的好吧?况且,中国在制度上还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银行大部分都国有。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本人毕业正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所以对2008年-2009年发生的一切至今印象深刻。我一直对于某总理不救国有企业、不救国企职工耿耿于怀。因为,不对比就没有愤怒——2008年,美国,用全体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去救助私有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去救私有企业——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福特汽车,而当时最令美国人民和国会议员愤怒的是,他们竟然都坐着本公司的豪华商务包机,跑到国会山庄去要钱,被议员们和美国人民大骂一通,但,最终,还是救了。并且,我还得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这家工会,是不允许企业主解雇员工的。看清楚了吗?不允许企业主解雇员工。并且还要维持高额的福利——如企业补充养老金等。请注意,救助的这些都是私有企业,即——当你们在2007年收获成立100多年来最高的季度盈利的时候,你们没有给美国政府、美国纳税人、美国人民发放哪怕1美分的分红,但当你们因自己的贪婪、因自己的经营不善、因自己的管理不善、奢靡享受和浪费,造成巨额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破产的时候,却张口向全体美国纳税人要钱,这是不合市场经济制度,更是不符合道德的。延伸一点,福特汽车最终没有麻烦美国人民,因为它靠“One Ford”战略自救,卖掉马自达、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沃尔沃等品牌,换来现金,最终成功渡过难关。相比之下,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仅仅是最后几年产生亏损,而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盈利,并且向国家分红,对比之下,救国企、国有银行,更加天经地义。再佐证一番,最近正值法国欧洲杯,法国正在面临全国大罢工,如地铁等,他们也是,其工会不允许雇主解雇员工……说完美国,再说其他国家,韩国,1997年实行利率市场化,日本,1994年实行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不是“已经200多年了”,日本这些大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东京三菱日联银行等,都是靠吃利差发展壮大的。同时,以在中国经营的外资行的统计数据为例,——在中国,存贷利差玩得最好、存贷利差最大、获取利润比例最高的,正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由此可见,还是外资行对“吃息差”在行。同时,不要忘了,一国的利率管制,是对在本国经营的银行普适的,即不仅国有四大行享受着利率管制的好处,私有银行如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外资银行,都一同享受着同样的好处。从这点来讲,中国的银行业,都在同一规则之下公平竞争,谈不上垄断。在中国,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开立账户,即使有合作方要求你新成立的一家公司需把基本户开在某行,也没有关系,一般户还是可以随便开的嘛,基本户随便放点钱就可以,在中意的一般户那里放大头都没有限制的。各省财政厅、各市财政局也一样,都是各家银行必争的肥肉,于是,你会看到不少官员因为接受银行贿赂而被拉下马。竞争如此激烈,哪里来的垄断呢?

    同样,没经过对比,就不知道银行的利率有多低。拿普通的P2P公司为例,其放贷年化利率在30%以上,因需要规避4倍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以上不受法律保护风险,就采取收取服务费等方式加成利率。相比之下,一个人、一家企业,能在银行贷到款项真是赚大了。不仅中国融资难,“寰球同此凉热”。知道为什么丹麦央行、挪威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实行负利率吗?就是因为商业银行不放贷,钱总趴在中央银行账上,所以才出此下策,你不放贷就反而收你费用,逼迫商业银行放贷,支持实体经济。然而,一旦乱放,又会被骂风控失效,在其位不谋其政,两头不讨好。

    再来说一说1980、1990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百花齐放的奇葩事——现在的银行,一般都17:00下班,大一点的17:30下班,更小点的比如在自贸区、保税区、开发区的网点,有16:00下班的。但听老同事们说,天津银行曾经为了便民,实行过我忘记具体时间了,好像至少在19:00之后还在营业!所以几年前当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说银行应该便民延长营业时间引发争议的那个热点事件,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是此人突发奇想“发明”的,而是确有此事。而且,当时的很多银行业务,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干起来的,比如代发工资,以前人们都普遍不接受,怎么到银行来领工资呢,一直以来都是到财务处、会计处、人事处那里领工资,现在呢,你去人力那儿领现金肯定觉得这家单位不正规。而当时(1994年左右)连大行如工行天津市分行都没开始代发工资呢,于是老同事就摸索着怎么代发,并且业务系统都是请一家软件公司开发的,等电脑知识丰富了,后来他们才发现,这根本不能称之为“软件系统”,明明是Excel!感觉被骗了一样。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打印存折,“经办”那栏打上的不是字母数字的代号,而是人名,相比之下,更温馨一些。

    国人普遍没有被外资银行或外国银行服务的经历,仅仅从“想当然”的角度去想象国外的银行有多么多么好。有几个身边人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位好朋友前些年申请赴德国留学,需要提供保证金证明,且被指定必须去德意志银行办理。国际大行,在北京。人家的工作时间是多少呢?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1:00。但一件比较恶心的事情就是,当时她在这家银行存入的是欧元,并且将欧元汇至德国,德国那边审核之后,将钱再汇回她的账户,这时猫腻就出现了,德意志银行将欧元兑换成美元,存入她的账户之中,这就产生了汇兑损失,以及欧元美元汇率不利变动的损失。后来她经过多次投诉,最终挽回了这笔损失,但前后折腾了几个月,实在令人恼火。还有一点比较奇葩的是,你在德意志银行开立账户,必须每个月到其网点打印对账单,如果你不打印,好,他们会给你寄送,但是,寄送是需要收费的,并且你还不能让其取消寄送。这不霸王条款吗?没多久她不再需要这个账户,就赶紧销户了。我相信,这不是个例,别以为国外的银行多么高尚,我个人的印象是,他们比中资银行诡诈多了。塞浦路斯“存款税”想必很多人都遗忘了,你在银行存款50万欧元,但取款时只剩25万欧元了——银行经营不善,却让储户承担,在中国,即使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也没有这么玩弄储户的行为吧。大家如果有国外的朋友,也可以问问他们对本国银行的看法,据我了解,他们对本国银行也有很多不满和怨言,激烈者甚至认为是所有银行都是骗子。

    最后,说说对监管部门的看法。在中国,监管部门的口碑有些尴尬。管严了,会被骂阻碍创新,维护既得利益;有些放开不管吧,会被骂光吃饭不干活,风险事故频发。有些还羡慕欧洲、美国、香港的监管多么高效、有力、为民。于是我就呵呵了。还记得“世纪巨骗”麦道夫吗?2008年末案发,可实际上,自从2006年起,就有人不断向美国证监会举报麦道夫和他的基金,结果呢?没人理。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监管部门,尽管有时会引起诸多不满,但对于普通储户、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做得还不错。就拿汇款防诈骗来说,中国银行业协会要求所有银行在为客户办理汇款业务时,都要提醒客户是否认识收款方,提示谨防诈骗等。我们还学习过内部通报案例,说在福建的某家银行,因员工未明示提醒客户汇款时谨防诈骗,被客户起诉并索赔,还胜诉了。对此,我很不解。我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每个成年人都是自己做出的决定,每个成年人人都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而汇款这项业务,属于取款的一种,即你需要将钱从你的账户中取出,然后拿着这笔钱,给收款方做“无卡续存”或“无折续存”,而《储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这一基本原则——即你取款是自由的,银行工作人员凭什么干涉。但监管部门非得这么要求,我以为,这对提高公民素养无益。从这点来说,以“央妈”为代表的中国监管部门,真跟“妈”一样。

    附,我在2012年写的一篇校内日志。

    当时我就提醒,中国一旦放松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就会倒退,回1980、90年代的城市、农村信用社大发展、大混乱的时代。从原来的野蛮生长、随便干,到壮士断腕般整顿、清理、做大做强,竟然留下了“垄断”的骂名,不十分不解这里面的逻辑。但其实也不能怨中国的管理层,毕竟,人类的特点就是健忘——拿美国举例,1929-1933大萧条时期,正是因为美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才造成了风险蔓延,造成了大萧条,于是美国政府痛定思痛,禁止混业经营,实行分业经营……直到1980年代里根政府,实行“小政府”理念,重新放开混业经营……然后就到了2008年,再次风险蔓延,再次收缩混业经营,严控商业银行的自营交易业务……无限循环。但就是不长记性。中国也曾经历危险时刻,1990年代证券期货业大发展时期,各家银行都纷纷出资成立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像海通证券等,都是建行、工行办的,同时,光各部门各地方建立的期货交易所就50多家,后来呢,以“327国债事件”为标志,风险事故频发,国家开始清理整顿,一步步“垄断”成大连、郑州、上海这3家,以及2006年成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还是我的那位好朋友,现在在德国,不时为国内亲友购买奶粉,她告诉我,但当地药店规定每月只能购买3罐奶粉,想要多购买就需要到另一家去,如果你不遵守这条规定,跟店家闹,你这次可以得逞,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但从此之后你将被禁止再进入这家药店购物,你来了会报警,警察也会出面维护店家利益。学过法律都会知道,有自然人和法人之分。我认为,法人也是“人”,也需要被尊重,当自然人有不当行为的时候,法人也有权利用它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制止自然人的行为,包括不必须提供服务的权利。只有当相互尊重了,才会和谐。“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使人民“有恒业”的第一步,需是人民能有尊严地安心工作,不是吗?

  2. bubuuu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同事的话说,等他走出这个门,找几个人弄屎他

  3. 安小姐
    理由
    举报 取消

    身为一名银行一线员工,我认为一线员工就是冲在前线的战士,三天两头的上层领导者搞的花样,无论结果好坏有无风险都是基层背锅。炮灰命。

  4. 颜儿
    理由
    举报 取消

    银行是不是弱势群体我不知道,银行员工肯定是弱势群体。

  5. 金超
    理由
    举报 取消

    中国目前最恶心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法不责老、法不责众、法不责所谓的弱势群体,法律的公平呢?

  6. 大凯啊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很想知道后续怎么处理

  7. 未知逆旅
    理由
    举报 取消

    没错,银行就是弱势群体!

  8.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后来柜员被下了处分:未能用有效安抚客户,造成银行负面声誉风险。

  9.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站在员工的角度,行里不因伤人事件提出诉讼、保护自己的员工,员工肯定对这样的环境会感到心灰意冷吧。

    站在高层的角度,怎么能因为一个员工失去潜在的客户?员工的想法、生命如草芥,银行只要业绩。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