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网上关注一些国内外的自己感兴趣的动态?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领域,跨入一个陌生领域需要很多东西,比如勇气,能力,想法信心等,我本身具备一些条件,但同时我有致命弱点,比如没有经验。在我身边,没有人会跟我说你该怎么做,完全没有方向,所以我需要了解关注一些网站得到一些动态,也许是一个讲座视频,也许是前辈的教导,将这些内容化成我需要的信息。所以,希望对这方面有一些了解的前辈能告诉我在网上获得信息的方式。谢谢。

2017年4月22日 3 条回复 595 次浏览

发起人:李滨 初入职场

初创准备中。

回复 ( 3 )

  1.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谢邀请。

    题主的题面,让我有一些为难,

    原因1:我从来不在知乎安利任何东西,即便是公众号。

    原因2:通过阅读互联网的内容获取“术”领悟“道”,也不是我解决问题的手段。

    说到通过哪些互联网渠道了解信息,学习知识,努力就好。但,我今天想和你说的不是这个。 我打算着从另外一个角度为题主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可以启发你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层面来看看“创业这件小事情”。

    说到创业,在路上的,走了50步的,走了100步的,准备出发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人知道谁会走得更远。是的,整个世界依然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至少“下半场”刚刚开始。

    所以,有谁敢说他知道创业的一切,请不要相信他。

    商机要靠自己发现,创业没有任何方法论,商业也不存在任何规律。恒定不变是什么呢?是那一套套的经济理论,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市场需求。

    如果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准备创业的人要准备一些什么呢?如果说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准备创业的人要注意一些呢?我们要如何阅读那些信息呢?阅读完以后要如何整理?整理完以后如何研究、尊敬它们,把它们加以混合、转化,创变。事实上,你选择让什么进入你的生活,它们就混合成了你。

    首先,我认为熟悉一些网站是必须的,但不代表熟悉了这些就可以出来“闯”。所有信息存在的目的只是“商业”,不是帮助你了解“真相”的文字。

    如果目的只是“我要(学习)创业”,应该研究的是“产品”,是市场,是用户,而不是满天乱飞的文字

    说到创业,为了不被潜移默化的洗脑,我每天都在逼着自己纠错。

    对于创业这个事情,看着互联网这么多的信息,我觉得很难分别“洗脑”与“教育”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假如“我”不喜欢你传播的观念,就说“你”是在洗脑。若相反,则说“你”是在教育。

    创业是“八仙过海”的事情,因为立场不同,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对的,甚至也认定自己经过了独立思考。那到底怎样才算“洗脑”?那到底怎样才算“教育”?谁又能说得清楚,就如同真理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能发现它的那个人不存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对方告诉我说拿着,这是让你发财的标准答案。我喜欢那种能启发我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分析问题,解构问题的“创业教育”。

    很多创业讲师,讲的很多东西,就是通过降低你思考判断能力而让你相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成功秘籍”。江湖人称“打鸡血”。

    很多成功者,总是把创业说得很简单,鼓励所有的人做成和他一样。可是,你要知道。最伟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同时也能做最糟糕的坏事。

    那些遇到一个“行家”,就试图从人家身上学到智慧和创业宝典的人应该格外小心,尽管“过来人”能够启迪你的智慧,但是不要迷恋成功者月光下的侧脸,小心迷失了回家的路。我真的不是在抹灭那“万一实现的梦想”。

    在这个大前提下,关于创业,“洗脑”和“教育”有以下区别:

    方法:对方是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还是降低了你的思考能力?

    虽然这些言论,都会影响你的观点,教育,她可以提高你的思考、加强你的判断能力,让你更加具备分辨力,看清楚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让你通过他的眼睛看清楚市场的本质,产品的本质,分享是知识和经验。

    而洗脑是通过一系列心理学行为学手段,降低你的判断能力,让你对他只有膜拜,认为成功可以复制,如果你复制不了呢,他会说,是因为你没有本事。

    目的:他自己是否亲历过,让你被动相信的事情。

    洗脑者跟你说的事情,他自己有没有经历过,都无法确定。

    教育者给你说的事情,不论正确与否,一般他自己都经历过。

    洗脑的目的是让人放弃思考,并且让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信息点上。

    洗脑媒体目的就是“啊,我的阅读量”。当一个人不断的把你的注意力引到某一个点上,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他就是在给你洗脑。(本质就是商业嘛,难道是牺牲他自己,成就你?)

    当然,优质媒体,优良文章,肯定是有的,但我不会安利。

  2. 黄勇刚
    理由
    举报 取消

    题主的观察很敏锐。

    进入陌生领域只是表象,实际上很多新业务是目标领域的老人也没有经验,它们才是创业者值得耕耘的业务。

    一个原因是案例少,少到不足以总结规律和方法学,在这个层次闯荡的难度大风险高。

    还有就是新知识颠覆了老的价值观和伦理,普通人内心脆弱,会选择回避。

    而出版、传播发行都有一定的收支平衡线,受众人数少于平衡线就不能有效传播。

    ……

    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创新和守旧的分界线。这条线会不断调整,但具体某个时刻它是客观的,踩错就要吃亏。

    如果要在守旧的人群里寻找创新知识,他们(以及他们供养的知识源)会输送虚假知识给你。因为这个人群虽然表面好学,但从学习之初就设立了错误假设,排斥所有与之不同的知识。

    要在创新的人去里交换新知识,必须以个人的时间、金钱、际遇投入实践,付出代价后走出自己的路子,然后发布第一手资料,才能换来交流、切磋的机会。

    这就是创新领域的学习,没有师父,只有同道。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观点是全对的,都需要各自鉴别整理。

  3. 海龙奇谈
    理由
    举报 取消

    国内创业相关新媒体关注下, 36氪,创业邦什么的。

    专栏自媒体音频:吴晓波、罗辑思维、充电时间、蛋解创业

    国内新闻:今日头条、即刻

    知识社区:知乎 果壳 在行

    再关注你创业方向的微信大公号

    你应该没什么时间剩下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