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王伟 初入职场

《商业价值》杂志记者

回复 ( 5 )

  1. 深漂浅游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我觉得你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下面谈下个人看法。

    共享单车的理想模型应是:一定区域内(主城区)的人员(用户)是自由流动的,因而共享单车也是自由流动的,这样单车的利用率最高,产生的效益也最高。目前共享单车的主要使用场景还是满足上班族的通勤需要,这一需求高频而且时间集中。夜跑现在已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通勤对单车有双向需求(上下班来回),那么夜跑对单车更多是单向需求(仅去的时候骑,或仅回的时候骑),当然也有部分是双向需求(如骑车去操场跑步,跑完骑车回)。

    你所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否会出现堆积现象,就属于单向需求。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我们以前做的数学题:同时打开池子中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问一段时间后积水有多少?这里就涉及到进水的速度和出水的速度。从你提供的图片来看,目前是“进水”速度大于“出水”速度,即产生堆积现象:单车的取走速度小于单车的停放速度。可以预见,如果不施加人工干预,将出水口开大点,池子中的水必将越来越多,最终突破水池容积(单车停放超过区域容量)。

    第二个问题:堆积现象肯定不能任其自然发生。摩拜好像有专门人员每天负责调配车辆,控制车辆在主城区内。所以我猜测,摩拜也可以通过后台监测数据,如果某一区域车辆聚集明显而且静止时间较长,会通过人工方式进行重新分配,由工作人员将车辆转移到人员密集区。这点其它带有GPS智能锁的共享单车都可以做到,而ofo操作起来难度会很大。

    以深圳南山区为例,假如有两组工作人员,每组两个调度人员配一台车,每人每天工资150,则每月支出是150*2*2*30=18000元(车辆折旧暂且不计)
    ,这应该还是算保守估计。

    通过奖励机制让用户主动参与车辆调动,即将车骑到其他区域,这点我认为不大可行。要使这个办法有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用户有骑行需求,在打开APP的时候能看到这个奖励机制;

    2.
    用户的目的地符合奖励机制中规定的目的区域;

    3.
    获得的奖励能否覆盖用户的骑行成本,甚至是免费骑行还有额外奖励?

    此外,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规则的构建,是否会使得用户学习成本增大?太过复杂的条条框框是否会降低用户体验?我就骑个车,还要被人引导去哪里吗?

    其实回过头来想,你所提到的深圳湾公园的停放现象是比较罕见的,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不过你的观察确实很仔细,还能结合自身行业情况去思考,佩服~

  2. 陈杰
    理由
    举报 取消

    有工作人员挪车的。

  3. 夏峥
    理由
    举报 取消

    会的。对于某些城市,还要考虑地形因素。深圳这些沿海城市是平原,地形没区别。假如在一个山城,比如重庆,肯定都骑车从下坡,没人骑车上坡。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在长沙,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过搬家公司的卡车成批运输ofo的小黄车,应该是ofo官方组织的吧,不然应该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大概是晚上8点多的时候。

  5.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自行车也会“凑热闹”~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