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成败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请用案例解说?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在这里指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提这个问题就是想要从中寻找出规律,提炼出精华,供后来者参考学习借鉴。各方高人,请不惜赐教。

2018年1月28日 1 条回复 1208 次浏览

发起人:明月非月 初入职场

八零后摔锅,营销学研究猿,“1001页智库”联合创始人之一。微信公众号:“最职场/zuizhichang111;案例剖析/anlipouxi”。

回复 ( 1 )

  1. 明月非月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自已先拋砖引玉吧,说说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这段回答时间追溯比较远,是中国近代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事迹而引发的思考,由此及彼,引申到关于企业团队建设成败的讨论上。下面是我的思考内容——

    最近,我跟很多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家公司的成功与失败到底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

    我的朋友当中有开厂办公司的老总,也有在厂矿企业打工的员工,蓝领、白领不乏其人,其中有几个开公司的还把自已公司的名字取得十分咋呼,动则就是某某控股集团、某某投资管理公司什么的。对于上述问题,我听到最多的声音老板层面的,我就是个出资人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下面的员工上来展示才华,弄得好不好全在他们;员工层面的,这个公司太烂了,我们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睡得比狗晚操着白粉的心赚着面粉的钱,没得救了。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吗?

    我的回答是否认的,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的事业困局,追本溯源,其实还是在源头上就出现了错误——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创始人是行业宗师。这个结论拋出来,十有八九的老板都是叫冤的,但是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的。近前大咖们的案例我就不累述了,单拿近代一位叫戈登的职业军人的案例作一番分析解读,就是很好的例证。

    大师的修为与出场背景

    英国人戈登在我们以往的教科书里是长期被歪曲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他老人家曾跟随自已的祖国大英帝国来过中国,参加过鸦片战争、镇压过太平军,一直被当作反面教材教育着我们年幼时的爱国心——对此暂不作评论,结论值得商榷,在此只是拨开云雾,展示他积极光明的正面,以及他身上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精神与风格。

    戈登,全名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将军家庭,十六岁开始,就进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学业成绩优良,很得教官同学喜欢,赞誉颇多,正直倔强。

    19世纪中叶戈登参加了欧洲最惨烈的血战——克里米亚战争,还在战后做了工兵学校的老师。而后,又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实战经验丰富。套句俗话来说,这个人当过兵,站过岗,上过光荣榜,军事素养强劲,堪称军界新星,前途无量。

    戈老板正式接手的第一家公司是当时业绩惨淡的“洋枪队”。

    洋枪队,又名“常胜军”,这支队伍创建目的是这样的,当时上海的富户乡绅为保护自家财产,先向外国使馆求助,但当时外国对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处于观望中立态度,所以不便出兵干涉。美国人华尔从中看到了机会,在上海招募了二百名流氓,组成洋枪队。由上海政府及乡绅富户为其添置先进的西洋装备,保护上海。队伍成员基本上是由欧洲浪人、菲律宾雇佣军和中国亡命徒构成。后台老板与出资人一个是英军驻华将军斯特维利委派,一个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洋务派领袖、江苏巡抚李鸿章出粮出饷。

    公司以往的业绩如下,十分惨淡。

    第一任CEO是美国人华尔,团队战绩不咋地,但扰民却很英勇,几次以筹饷为名抢劫上海官署及富户,甚至打伤清朝官员。与太平军交战数次,最后毙命于浙江滋溪。

    第二任CEO是戈登的同胞英国人白齐文。白队长没带队伍打几场像样战,自已却因受一个叫吴煦的清朝官员的连累,判变太平军,惨遭溺死。

    洋枪队CEO的位子显然是不好坐的,弄不好随时会步前任后尘。

    此时戈登面临的决择就好比我们当前准备出来开公司创业的人们,怎样开始呢?两种选择呀,一种是没有现成的,全部从头做起,一砖一瓦地垒,从0到1起步。第二种就是找一开不去的工厂或公司,把它收购下来,在此基础上重起炉灶。你选择哪一种?

    戈总权衡比较之后,选择了后者,接任“常胜军”CEO,临危受命。

    洋枪队改制整顿的几大创新亮点

    戈登身上的优点除了英勇、正直和极高的军事素养等之外,还有一大闪光点那便是注重细节。细处着手,巨处放眼,这条教训大部分老板都会说,尤其是巨处放眼,最容易,放没放只有自已知道,反正外人也看不见的,但是细处着手就不是容易能蒙混过关的,特别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戈总另类,他老人家一直坚持在做,并且养成了习惯,这个可以具体表现在写日记上。

    他写日记将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总结得失,提升自我,即使是在战火连天的战场上都不曾间断,十分难能可贵。

    当时的洋枪队那个烂呀,在中国与外国领导人眼里都没怎么当盘菜,根本也都不相信这支队伍能挑得起什么大梁。因为他们就是一些乌合之众,不能挑不能抬,又连吃了多次太平军的败战。当时军界许多将领对洋枪队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常胜军”虽名叫常胜,但不堪大用,从来没有打过胜战现在不行将来也不行,就像中国人又叫“东亚病夫”一样只有挨打的份。斯特维利将军也只是叫他来挂个名,掌住军权,并未要求他把洋枪队搞成什么样子。

    戈登做为行业一代大师级别的风范,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彰显出来的。

    大师就是具有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的顶尖人才,戈老板用他的才能与实干主义做到了,将洋枪队这支烂得不能再烂的队伍脱胎换骨成了一支在当时中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劲旅,大跌世人眼镜,同时也为当时中国漂零的山河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戈总对自已接手的烂摊子公司做了一番全面考查调研之后,制定出了一套整改方案,这套方案针对性极强,切实可行,但在外人眼里却是戈登这家伙疯了。“常胜军”整改方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公司业绩不振的三个死结。

    第一方面:惩处强暴,爱护士兵,缓和官兵上下级矛盾。当时洋枪队里的官兵结构是这样的,各级军官全是外国人当任,低级普通士兵则是清一色的中国人。中国当时正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人在洋人面前没有地位,经常挨欺负,平日里不是打就是骂,官与兵之间矛盾尖锐。军官看士兵是东亚病夫,士兵看军官是蛮夷禽兽,打起仗来更是谁也不顾谁。所以,经常是战事一有不顺,士兵就猛跑,把军官扔下耍单,这样还有不吃败仗的道理?戈总设定严明管理制度,中外官兵一视同仁。

    洋人军官们立即哗然,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叫我们高贵的外国人与他们一视同仁,这位新来的长官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有个美国军官不信邪,军阀流氓作风惯了,在训练场上公然殴打中国士兵,事后又跟洋军官们抱团扛事。这还了得。

    戈总也下得了狠心肠,你敢顶风犯事,我就拿你开刀,二话不说,直接把所有美国人都抓起来,放出话来每五个美国人杀掉一个。美国流氓当场就瘫了,瘫掉后就被执法队拉出去枪毙。如此景象看的士兵们扬眉吐气,直喊跟对了领导。

    第二个方面就是强化训练。戈登完全移植了英国军队的管理制度,从队列军操到实战打靶,样样都拼命狠抓。所有的考核标准,都跟英军接轨。这种全盘西式标准化训练,用在中国士兵身上,在当时是一度被认为痴人说梦的想法,因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几千英军打几万中国兵,从来都是轻松赢。给中国士兵制定英军训练要求,就以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羸弱身体素质,练死怕也达不到。戈总的老上级斯特维利将军听了他的大胆计划,都以为他受了魔鬼撒旦的迷惑,痴心疯了。

    戈总摈弃外界干扰,我的地盘我作主,又招募了三千多名中国士兵补充队伍,制定了严格的军训管理制度、考核标准,严明军纪,官兵上下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对于一些训练考核不达标者,无论是官是兵,该罚罚该毙毙,成绩优良的则该奖奖该赏赏。

    经过戈登一番针对性极强的狠抓训练,沙场多流汗战场少流血,洋枪队这支烂军队蕴含的巨大潜能被发掘了出来,一直被洋人瞧不起的中国兵在训练场上个个都表现不俗,各项军训考核竟然都能奇迹般地达到英军标准,并且有过而无不及。

    第三个方面是提高薪饷,优待士卒,不抢掠不扰民。戈总的这一条改革措施,与军与民那都是拍手称快的,对中国以后的建军影响深远。而在当时敢想出这一条改革措施,并且敢去颁布实施的也只有戈总一个人了,其他人给他十个胆都不敢。那个时代的中国军队是这样的情况,太平军兴起席卷大半个中国,政府财政溃乏,根本无法保证各地镇压起义部队的粮饷供应,默许绿营团练、湘军淮军等各支军队节留地方税收,自行筹粮筹款,维持军需供应。军队大佬们为筹措粮饷,更多的时候是纵容军队四处抢掠,搅扰得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洋枪队的前两任CEO之所以遭人恨,就是因为不准时发工资,纵兵抢掠闹的。

    戈总这个时候制定这样的改革,在当时中国军界显然是石破天惊的。改革措施与军,可以减去官兵薪酬的后顾之忧,专心训练与作战,提高战斗力。雇佣军嘛,出来流血玩命打仗都是为了钱,高薪之下出勇士。与民呢,洋枪队军纪好不抢掠不扰民,百姓高兴,能够得老百姓的爱戴,这一点那是足以令当时中国军政各界汗颜的。

    这条整改措施却令公司的出资人、他的中国好搭档、江苏巡抚李鸿章最为抓狂——常胜军以前靠杀人放火凑军饷,现在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资金链立刻断掉。外加戈总实行薪金制,军队积极性大增,但开支都是李老板买单,鸭梨山大。而后好些年里,李鸿章每当深情回顾这段战斗岁月,也不忘抱怨戈登几句,说这英国佬“不知变通”。

    写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对戈总接手烂摊子洋枪队后的整改与重振,展开一下联想呢。当下,我们很多人都在喊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什么业,创什么新,方向在哪里?大多数都还找不着北,只会盯住个“互联网+”,然后把钱扔下去打水漂。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戈登戈总接手洋枪队就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呀。从细节入手,从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常识入手,突破它革新它,就是浴火涅槃啊。以风险控制和成功概率来说,创业者在选择项目时,与其去琢磨一些所谓的空白新领域,自建炉灶,还不如多关注那些已存在的快开不去的烂摊子企业,全面调研分析,大胆投资,还更有可能取得“借尸还魂”般的成功!

    团队战绩与大师风范

    费时、费饷、费心、费力,大刀阔斧改革整顿后的新洋枪队在战场上的战斗表现如何呢?战绩斐然,洋枪队由原来带双引号的“常胜军”,一跃成为当时南中国舍我其谁的扛扛的常胜军,连复失地,所向披靡。

    常胜军配合清军从上海西征,一路攻城拔寨,先克常熟,再占太仓,接着是昆山、泰州,兵锋直抵太平军屯兵重镇苏州,士气高涨攻击凶悍,搞得素来以英勇善战著称的太平军战士都以为对手是不是注射了吗啡等兴奋类违禁药物。

    戈总的行业宗师风范也在这个时候尽情地展现出来。

    戈总本人的做派十分优雅,战事一起,总是冲在第一线,却连枪都不拿,挥舞着一根藤杖指挥部队冲锋,以身作则,激励士气——中西结合的欧式儒将风度,莫说在中国即便是在欧美,也少见谁有如此的胆识气魄,酷毙了!

    苏州城下,常胜军碰到了硬钉子:太平军名将慕王谭绍光。攻城战一直打到了十一月,戈总与老搭档李鸿章联手的联军硬是久攻不克,寸步难行。在此期间戈总急了眼,采用了极端办法,调来了大炮轰城,炮火狂轰,好不容易将城墙砸开了一个缺口,便亲自带兵冲上来,却被太平军包了饺子,幸亏部下拼死奋战,最后才侥幸突围。这是戈总接盘常胜军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战,单外籍军官,阵亡就有十多人。

    城防坚固强攻不下,戈总随即采用智取计谋:策反。

    作为一个高水平军事家,戈总洞若观火早就发现谭绍光的身边,绝非铁板一块。苏州城里以纳王郜永宽为首的八位将领,被常胜军策反拉了过来。在阳澄湖会面密谈,戈总主动给这几名太平军将领做出担保,暗害谭绍光的毒计,就这样定了下来。

    12月4日中午11点,苏州城内的叛乱骤然进行,郜永宽等八人趁去谭绍光府邸用餐时发难,将谭绍光当场杀害。常胜军、清军与城内策反太平军内应外合,攻克苏州。

    戈总与团队官兵再接再厉,随后又攻克了太平军另一重镇常州。在这场关键战役里,戈总再次身先士卒,手拿藤杖,靠前指挥,结果不幸被太平军一枪打断了腿,差点殉职献身。至此,太平天国只剩下了天京一座孤城,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常胜军重振后的不俗战绩,令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精英阶层进一步看到了西方新兴科技的力量、新式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后来李鸿章淮军战力的提升和近代化建设,就是想方设法在全盘接收了常胜军的班底上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军队的近代化——以及以后袁世凯在小站训练的北洋新军——都是继承和发展了洋枪队常胜军的内容,而为戈登冠之鼻祖之名也不为过。戈总作为业界宗师留给当时中国的还有一笔精神遗产。这就是他卸任回国在临登船前,留下了他对之后整整一代中国洋务运动领军人物们,影响深远的一句话。

    “中国人民耐劳易使,果能训练有方,贵国自可转弱为强。”

    对于刚经历两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揍得找不着北的诸多清朝政治家来说,戈总与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把流氓常胜军打造成铁军的全过程,早引起他们深深的思考。戈登临走这句话,更好比一支强心针,激得各位政坛大佬精神一震。轰轰烈烈的洋务自强运动,为战后中国赢得了半个世纪的中兴。

    。。。。。。。。。。。。

    。。。。。

    ——上述文章全文发在我的微信号:“最职场/zuizhichang111”上,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加关注,回复关键字“001”查看阅读,欢迎点评。

    拙劣见解不甚成熟,全作拋砖引玉之用吧。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