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创新管理的成功方法

有创新才能成功,而创新管理则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要了解、掌握和重视创新的公司如何管理创新,首先要明确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领导团队如何管理创新工作,创新负责制的很多做法、创新在领导的议事日程上受多大程度的重视、如何激励创新人员、以及如何将创新相关的业绩指标应用到领导层和创新人员。 公司制定了架构严谨的方法来管理创新工作,全体领导层都要参加:努力确保对创新课题的关注,在定期会议中反复讨论……而领导层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讨论创新工作。有些课题在几个月内反复进行讨论,以检查初次决定是对的还是需要修改。管理层中的抽象思维派与务实操作派在意见上有分歧。实干派理解寻找创新解决方法的价值,但是希望看到可量化的改进 […]

查看全文

回归商业伦理基本面

     稻盛和夫在拯救日航时,从当事人出发,纯粹一点,不离新鲜活泼的现场,造就生生不息的场域,这些做法,是在当前浮躁的中国商业世界里,重构商业伦理不错的出发点。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已经是个“古老”的传说。可是他只身拯救日航,却是发生在每个人眼皮底下的事情。2010年2月1日稻盛接盘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截至2011年3月底,日航在全球航空公司盈利第一。这其中发生的许多事,可能会更真切地唤醒我们。   稻盛接盘日航时,面临很大的风险。公司面临倒闭,人才流失,管理层松散,没人安心干活。人们都说,人心已经死了,老天爷来了也没有办法。   稻盛不懂航空业,他没有放心的铁杆团队,他没有掌握 […]

查看全文

中日企业家的差距

     “追求”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而日本的企业家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个青年企业家交流,他的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们眼里确实是一个小产品。但他一说到他的产品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我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100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光轴 […]

查看全文

用人力资源光环效应看我们的每一天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21/176797.html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他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他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 同样的道理 […]

查看全文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把握好十大要领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把握好十大要领 文/管益忻 其一,价值观生产。 这是能否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环节。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价值观优化、再造,以至直接生产的产业。这一产业的诞生、发展标志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价值理念的生产企业化、产业化、经济化了;它宣告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人们对于文化创意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开始加速增长。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紧密联系,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一切的背后,最深层的、最本质的诉求则在于价值理念的创新与生产。 其二,“ 三个文明”同时打造。 在通常说的&l […]

查看全文

“官商传统”的盛世危机

    2008年对于中国商人而言是个不祥的年份。 在全球性的股市不振、楼市萎靡、金融风暴、企业倒闭等经济衰退潮中,长期沉浸在商业狂欢之中的中国商人遭遇到零年代以来最致命的打击。如果说这种打击是商人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必然要承担的周期性风险,那么,在“汶川大地震”、“山西矿难”、“北京奥运”、“毒奶事件”等一系列被放大的宏大叙事中,中国商人的微妙处境则向世界展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中国式命运。   在“汶川大地震”中,以房地产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遭遇了“逼捐”的尴尬处境;在“山西矿难& […]

查看全文

让企业的ISO体系开花结果

很多企业都在推行ISO9000/14000标准化管理体系,但是据了解其中不少企业也仅仅只是为了哪一张证书而已,好像是通过了ISO管理体系就表明了企业具有了一定的身份,这样向外界推介企业、产品、品牌时就有了一张王牌,基于这样的心理预期,很多企业在ISO9000/14000体系管理上走形式主义搞表面文章。每年都要花费高额成本维护体系运行,仅仅只是为了每年通过审查机构的外审而继续获得证书,即时在审核时被外审机构揪出问题,也要想方设法摆平外审人员,一般都很凑效,也都能顺利拿到认证资格。这大概是目前的企业推行ISO9000/ISO14000的普遍现状,这种消极应付和形式主义其实会对公司管理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也进而冲击到企业文化。人们永远不是听 […]

查看全文

开发地头力——经营管理的本真

开发地头力——经营管理的本真 当一个人地头力源源不断时,他就可以在天地之间安身立命;当一个企业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企业就可以积蓄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当一个国家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国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类福祉。 王育琨/文 我提出中国管理受美国数字精英管理的影响太甚,并反复强调日本经营企业的方式。有些网友以为我是一味哈日,要去搬用日本管理方式。这是对我的误解。中国经济保持30年奇迹不减,大危机中又成为一道独好的风景,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我们学了谁的的经营管理方式。其中最深刻的道理就在于千千万万中国企业人头拱地往前走的魄力、韧劲和创造。这就是我一直反复强调的地头力。我的判断,还得到了任正非的证悟。 以地头力来透视企业的经营管理, […]

查看全文

虚物质分配理论

虚物质分配理论 在四点化体系中,人才的发现、扶植、使用是首要点,因为这是事业创新、行为高效、产品优质得以实现的根本因素,更反映了人本精神。人的素质低或者用人不当,必然理解不透生发律与计消市产模式,用不好产-消通道网络图和阴流子手段,因而无效益可言,也就不利于保证全社会的安全生存和发展。同时,在社会分工和收益分配上必然出现不尊重人才现象,进而压抑人才、埋没能人,偏离依才分工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而呈“三力”剥削,社会上充满怨气、矛盾加深、人才断后。社会险恶矣! 一、虚物质人才观 (一)先天之才 所谓先天之才就是不经后天磨炼就拥有某些特长、功能,表现为本能的奇异怪人,而普通人通过艰苦训练、刻苦学习也难能拥有这种功能,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