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公司大而全的时候,它开始变得平庸,以往的惯性使得公司难以更新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在管理学上叫做“创新者困境”,管理学家把患上这种疾病的大企业叫做“沃尔玛病”。 一般说来,“沃尔玛病”是一种长期产生的慢性病,公司在不易察觉的状态下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90年代的微软、思科都曾飞速发展,但随后陷入了一个较长的缓慢增长期,之前并无明显症状。和它们相比,惠普患上的更像是一种急性病,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找不到方向,为了区别“沃尔玛病”,我们姑且叫它“惠普病”。 光荣的历史 惠普公司不是普通企业,它是硅谷的长 […]
查看全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尖上
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来概括这个时代的信息爆炸、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浪潮,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正如蒸汽轮机给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新的动力,电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通讯方式,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正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两个方向 这场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当时,IBM曾设想,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信息。尽管这一设想尚未完全实现,但事实正如郭士纳所言,这个过程缓慢而坚定。我们很难预测具体的路径,但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最终得以完成,必将依赖几个重大的推动因素,而这些因素似乎可以归结为两个方向:云+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分布式能源 […]
查看全文老板成长的三种境界(一)
老板成长的三种境界 ——– 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 我认为,一个老板、一个企业家、一个商人,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只要生下来,最终的目标都是要长大成人,不管他当初如何小,都渴望能像李嘉诚那样成为江湖枭雄、一方霸主。 任何一个企业家,在不同阶段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兴奋点也是不同的。如果错位了,一定会适得其反;如果在不同阶段把每一个节点都把握好了,即使犯点小错误,也不至于彻底地灭亡,以后还有机会发展起来。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谈老板进化的三个阶段。 小老板做事 小老板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把事情做对、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事情做好, […]
查看全文慧眼识“鹰”
文/蒋小华 公司找人才是越来越难,员工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不花功夫放在选对人才或公司上,将来可要花10倍甚至更大的功夫。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战略难以执行;人才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能发挥不了,会造成彼此间相互折磨、相互痛苦。(2009-02-11)我写过一篇博文求职与招聘:非诚勿扰,也就是说首先要相互坦诚,真诚交换各自的情况,把各自己的要求与标准透明化,达到彼此合适。这是一个求职与招聘的基础,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点理想化,很难保证彼此坦诚。为了让企业不再出现无将可用的煎熬,同时也不让员工遭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痛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慧眼识“鹰”呢?这个&ldqu […]
查看全文传统管理的六大弊端呼唤“幸福管理”
在奇正管理俱乐部五周年庆典上的演讲 胡 奎 Blog.sina.com.cn/hukuihukui 敬爱的景总、赵总、曹院长、杨主编,各位奇正的同仁,各位管理界的朋友: 我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奇正管理俱乐部五周年庆典,也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演讲,在此谨向景总和和位给我的机会表达深深的感谢! 我对于奇正俱乐部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真正开始管理问题的研究就是从奇正开始的。还记得,2005年8月份,也是在中国地质大学,在人文经管学院的一间不大的会议室,我受赵琦总裁的邀请,第一次参加奇正管理俱乐部的活动,那次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看待李开复离开微软”。记得那次我的发言大概有十来分钟。那次我谈到对于西方企业哲学及构架的问题,以 […]
查看全文中粮入主蒙牛提振员工、消费者和投资者
中粮入主蒙牛提振员工、消费者和投资者 正面光辉高大的形象,一旦被揭开画皮,让人看到丑陋的一面,再想恢复原来的光彩已经绝无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粮集团强势入主蒙牛,有可能提振员工、消费者和投资者,促使蒙牛早日月跃出泥沼。 王育琨/文 蒙牛的亏损处境咎由自取。2008年上半年还盈利5亿多,到了年底就亏损4亿多元了。足见三聚氰胺制毒事件和特伦苏虚夸事件对蒙牛的伤害。 据蒙牛2008年年报称,销量下降和撤销下架产品,以及在处理原奶和恢复产品销售宣传活动时产生了额外成本,使蒙牛2008年亏损4.617亿元。然而,截至2008年6月底,蒙牛纯利增长20.2%至5.83亿元,也就是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其损失达15亿元左右。 这些数字还没有展现蒙 […]
查看全文“做大做强”,还是“做精做美”?
拿破伦一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在商界已经翻版为“不想做大做强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从商学院派到江湖派,都反复引用500强的案例宣扬这样的观点:要“做大做强”。煽动得企业气血上攻,不管大象还是蚂蚁,都赫然打了出:“做大做强”的旗帜。这到底对不对呢? 其实,做大做强是目标,但却不是唯一目标。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的话,那就是你一定要明白你真正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比如说,如果你是关老爷,那就用青龙偃月刀;如果你是小李,那就用飞刀。假如你是小李却非得要耍青龙偃月刀,那就算累死你,你也玩不转,这可不是一般的费劲儿。当然, […]
查看全文借助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优势
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要想再上新的发展台阶,并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符合“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为企业长续发展创造新的优势。 借助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步伐,必须对上市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企业上市后可以获得股市直接的资金来源和金融机构间接的资金支持,可以极大地缓解资金压力,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成功企业的发展,要么是上市融资,要么是资产重组,要么是政策支持,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要想实现高速增长和规模膨胀几乎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通过银行贷款扩上了规模也是很危险的。除融资功能 […]
查看全文《整体管理》连载二十六:生产流水线制度
三、生产流水线制度 在经过一体化设计的巨型企业里,工作就是操纵机器,搬运工件。能不能将搬运工件的活也机械化呢?这就是流水线制度的核心。 早在1903年,当时汽车生产还像艺术品一样靠手工单件制作时,福特就提出,“制造汽车的方法是使一辆汽车和另一辆汽车相似,使所有生产出来的汽车都相似——就像从大头针工厂出来的大头针没有差别,从火柴厂出来的所有火柴都相似一样。”[1] 1908年,福特终于研制出一种他理想的车型——T型车。T型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驾驶,易于修理,轻小、结实、耐用。在福特最终满意之后,他将公司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T型车上。福特相信大规模生产,他要靠大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