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官员去世仅存 2200 元,银行催 30 万房贷。」这样的官是成功还是失败?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纪检官员车祸去世存款仅2200元 银行催30万房贷(全文) 2017年10月9日 10 条回复 1490 次浏览 剥削,消费观,群众,高房价
回复 ( 10 )
评价一位官员是否成功,是评价其在职务任内的工作是否尽职,是否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是否为工作做出了奋斗与奉献。这位官员去世后,家庭情况极其贫困,只剩两千元储蓄,是由于其家庭负担重造成(如妻子无业,孩子年幼上学,亲友多寄住在他家中等),说明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一名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没有收受礼金和利用职务之便渔利,这种职业精神值得赞颂。我们要称颂的是这样一种公务员职业操守,官员道德标准,而不是称颂其去世后储蓄只剩两千元的现象,更不是以此鼓励其他官员也要过这样拮据的日子。媒体这种宣传手法,立足于“只有贫困的才是好官,要当好官就要坚守贫困”的宣传点是错误的。公务员利用本人劳动,获取合法的工资报酬,改善家庭日常是正常的,有积蓄,能买房,供孩子接受教育,赡养父母,这些都是正常的人之常情。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菜根谭》
首先,官员成功的标准似乎不应该是有钱或没钱,而是文中提到的这两段:
其次,这篇文章至少对于宣传口来说是失败的,因为它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告诉读者:清廉为官穷全家。
1、高薪未必养廉,低薪必然养贪。
2、此人或许是个圣人,但要求人是圣人才能维持的制度是失败的。
3、此人是个进城务工人员,如果说我们认为写代码,做设计,写文案需要高素质人才,为什么社会管理、监察却认为只要不贪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岗位最终只能留下这样的人,原因参考前两条
4、这不是宣传不好,这是压根没做好
好啦,你们还是太年轻哈···
毛主席教导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好不好?
这篇报道是哪里来的?
华西都市报?
毛主席教导我们,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华西都市报是干嘛的?
四川都折腾成这样了,大小报道管的有多严你知道么?
虽然华西都市报号称全国第一家市场化运营的报纸,可人家还是日报报业集团的,面对四川当前的局面,你以为他们敢像某些报系天天琢磨搞个大新闻?
简单一句话,说宣传口失败的,你叫没有政治敏锐性···
知道中国政治敏锐性最高的是哪类人么?
公务员?
公务员五花八门、种类繁杂,你以为个个都是向日葵?
而且公务员基本叫做单方面接受方针政策灌输,除了个别单位,没有谁承担对外宣传的任务。说对说错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某些东西内部讨论的激烈程度,远胜键盘愤青。
真正天天要面对讲政治的风险的,就是中国的各大媒体,特别是承担了绝大部分地方政府乃至各级单位喉舌任务的纸媒。
小记者可能为了搞个新闻东拼西凑,上面总编总不至于是吃屎的。(当然,有时候是故意要吃屎,也不好说)
中央想解决公务员待遇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白了就是由灰变白,弥补下这些年来的旧账。
结果前段时间刚放了个风,就搞得群情激昂,啥正经事儿也没干成。匆匆忙忙出了个让大家进社保的敷衍政策,算是拖一拖。
但是拖是不行的啊,这一届上台之前,可以说很多公务员小日子过的还算稳当。虽然工资补贴什么的不高,但是集资建房啊、私底下的小金库啊、或明或暗的福利啊,还算不错。从全国范围来讲,公务员的收入应该超过平均水平不少的。
结果到了这一届上台的前后几年,不管是灌水也好还是其他原因也好,公务员这种福利迅速地被赶上甚至大幅度超越。没办法呀,一个单位就这么些人,怎么瞎搞也不敢超过预算太多啊。
特别是个别先进地区企业工资高得不得了,公务员眼红啊,怎么办?
不给公务员涨工资,他们难道就不会吃拿卡要么?说白了大家都是普通人,利字当头,什么招数使不出来?平心而论,就拿我熟悉的某个沿海二线市,在那几年,房价已经是2w往上,有钱人多,平常一包烟都要抽个40以上的。一个科级公务员,之前的工资1200,津补贴3000多,有个老房子收点房租,月收入就是7000-8000。
好嘛,你觉得公务员就值这点钱,甚至还不值,也没错。好些公务员特别是这些40左右混资历混到科级的,能力啥的也就那个样,去企业还未必拿得到这个价。
可问题是,他们这群人客观存在啊,你就是要换,也总要拿个十年八年的把他们给淘汰掉吧?那在这十年八年里面,你准备怎么办?
再说回公务员里面的年轻人,学历和能力都还不错,工资还不如这些大爷们,6000左右的工资,连一套房子都没有,怎么办?
好嘛,你说受不了这个待遇就走人!好嘛,走呗,你以为他们没走?
去年有基层法庭年轻人集体辞职的,你知道吗?这帮都是过了司考的,去哪里拿不到这个价位?
以为我吓你?错了,真事,在哪里?就在四川!
看到这里,你稍微醒悟了没?基层政法系统年轻人辞职——-华西都市报高级黑·····
说到这里,我还想说两句,基层公务员的问题在哪里?
一是职业没规划,上升空间窄,天花板处处可见。(吏部这两年的政策更让年轻人寒心,就不多扯了)
二是待遇不透明,年轻人大多数希望清清白白拿点钱,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惜现在是上面要你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钱没涨···
三是社会地位下降。说实话,真正贪污受贿的都在上面呢,下面基层的吃拿卡要也是在一些实权部门。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基本是池鱼之灾,参加个同学会都要被调侃。
按现在的管理体制,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不了。
吏部不理顺“职以任能、爵以赏功”的两分体制,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镜花水月;
户部再继续搞这个全国待遇一刀切、所有部门拉平砍的政策,第二个问题也是扯淡;
大理寺干得再漂亮,在上面两个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只会让下面能干事、想干事的都一哄而散。(我不算能干事的,只算个想干事的,可惜了,在这个体制大变革的时期,好多优秀的同事都走了,前几年一起做的东西全废了。这一届,嘿嘿···莲花味精)
所以说,很多原则性问题不改变的情况下,今后公务员就只剩下一些混吃等死的、尸位素餐的。而且最可笑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他们最欢迎的其实是简政放权···
你们想不到吧?你们总以为这些家伙希望给你们设门槛、下绊子吧。你们真的错了,这些家伙们恨不得天天上网炒股、代购,根本就不希望你们来办事。
那些鼓吹无政府主义的应该很高兴吧?这样一下,正好把他们全给下岗了!
唔,按照我简单头脑所能想象的到的是,如果这样干。今后咱们的所有调控政策、监管措施乃至服务手段,大概只能落实到省一级了,下面千奇百怪的幺蛾子都会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没问题啊,现在互联网社会嘛,办事效率高了,公务猿们杀掉80%都可以。
我觉得呢,有些部门,砍完都没事,特别是某些中国特色部门。有些部门,现在还缺人的很。当然,你们觉得砍80%,那就砍80%吧。
那么剩下的20%呢?你们舍得给他们加工资么?
你说舍得?把裁掉的那些工资都给他都行。
OK,你能解决他们的钱途,能解决前途吗?
真要把100%的权力都给了20%的人,你能保证他们的清清白白?
山西的煤监、贵州的路政,前赴后继倒下了多少人?是他们的灰色收入还不够吗?说白了,掌握了那么大的权力,可以触动那么多的利益,灰色收入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的。
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就算他们只要点灰色收入甚至是连灰色收入都不要,他们就是挡在洪水猛兽前面的脆弱小堤坝。
要筑牢这个堤坝,只能是解决他们的前途问题,让这样的人能够掌握更强大的权力,让这样的人能够衣食无忧,让这样的人得到社会认可。
所以兜兜转转,还是要解决那三个问题。
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公务员本身···
看到有人说这是正能量,哭笑不得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才是好马。简直有趣。
从整个社会角度,这就是妥妥的负能量。这个例子等于在说,
「做一个好官,和做一个过的还算可以的普通人,是不兼容的」
天下没那么多海瑞,更多的是普通的,就想过的普普通通,不至于22年下来一套房子的钱还没付清,死了就只有2200元钱的遗产
如果成为清官的下场,就是这个样子。还有多少普通人愿意去做清官?
牺牲自己牺牲家人为了别人的幸福,开什么玩笑。凭什么。
共产党人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你信么?
只是一句电影台词。
这里多数答案三观都是很正的。有句话说:“天下谁人不通共,只有中宣有内奸”,其实板子不能只打宣传部门,还有组织部门,下面推出先进典型的各个单位。
你宣传一个家庭和睦、妻子温柔、女儿乖巧、养条大狗、生活水平当地中等偏上、开辆便宜的国产品牌轿车,住一套三室两厅的公寓房、职业操守清廉、官位做到本单位中层的先进典型(就像美国主旋律题材电影的男主角那样)不会吗?这样的人找不出来吗?连最任劳任怨的墨子都说:治国者就是要把人民中间的贤者找出来,富之名之。就算不让贤人富之名之,让他们生活小康不行吗?这样的模范难道不会唤起年轻人对正确人生观的亲近感吗?
海瑞成不成功?作为一个儒家正统弟子,他成功了,对于他治下的老百姓,他也是成功了。可是他一个人成功有什么用,大明朝完了。一面是抓出来的贪官污吏受贿金额几千万,耍钱玩女人都玩腻了,玩到要吸毒,另一面则是许大勇这样的干部。你说是哪一种宣传更有传播效果?后面这个先进能抵消前面一丝一毫的负面影响吗?这样搞正验证老百姓一句老话: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先进典型工作”是TG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始创于苏共。先进典型工作就是把普通工农兵,知识分子,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成为新制度下的英雄,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在GCD带领下,形成最大共识和精神热潮,实现政策目标。所以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很重要,他们既要高尚,有感动人的人格力量,也不能离普通群众太遥远。
你跟五六十年代先进典型工作一比较就知道,现在先进典型工作的问题在哪里:片面追求道德高度,不管跟群众的远近。现在先进工作的难点在哪里:媒体让世界变平了,你用宣传手段“封神封圣”难度越来越大,社会趋向“庸常化”,革命时代结束了,多数人都从事庸常的工作,庸常中的新英雄该是什么样子还不清楚。
我的建议,先进典型工作要改革,不要塑造道德完人,要去塑造“明星”,“话题人物”,“精神领袖”。孔子说“小人德草,君子德风,草上风必偃”。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就像草一样,是跟着风倒的,“风”是什么?风从周朝那时候就是指流行文化啊。你搬一棵树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学它,长成大树”——这可能吗?你还不如找TFboys来唱首歌《好大一棵树》。(近年来是有些变化的,至少公安部门会弄些“小鲜肉”来吸引眼球了,他们对年轻人的传播效应就是好,有的单位已经会抓住机会做文章了,)。
而对于许大勇这样的好干部正确的对待办法是什么?——要给他的遗属“包个大红包”!
真心看不出这个宣传哪里病态了。
从报道看,这个公务员既不是因公殉职,也不是成绩突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副科级纪检监察员,而且是典型性的副科级纪检监察员。报道中反映的,也是家里毫无背景的副科级干部的普遍性生活。先看报道选段:
一个苏北农民,到四川广元做了造纸工、汽修工,考公务员进了体制内,拿着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要买一平方米4000多的房子,这个生活状态就是一大批人的日常。不报道这样普通公务员的日常,非要报道在法国尼斯的大别墅?其实早上六点左右去北京通州、昌平,甚至河北香河这样的帝都卫星城公交车站看看,排队准备坐2个小时公交车去上班的年轻人里面,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各委局的公务员都有,这是一个月4000多工资,要买一平方米40000度房子的一大批人的日常。
所以你问这样的官员成功还是失败?不成功也不失败,就是普普通通的公务员。要讨论的是,这样的体制是成功还是失败?当然,我也不会简单的说成功与失败,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体制很危险。
首先,包括这位许大勇在内的一大批人,进体制内做公务员,肯定不是抱着3000多月薪,买4000多房子,留2000多存款,欠300000多房贷的心态进来的。很明显,在他们进来的时候,公务员是有福利分房或变相福利分房的。其实许大勇也是享受到相应待遇的:
具体操作,八仙过海,不一而足,但肯定是有的。从理论上说,随着职务升迁和工龄增长,体制内也会提供改善的福利住房。然而,这样的政策随着改革的深化被取消了。与之配套的是,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连续10年未曾增长,与此同时,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部分单位、部分地区的小金库和灰色收入被清理,这样一来,实际收入不增反降。
但是,收入增长又面临极大困境。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失控,执政合法性不足,使得增税底气不足,不敢得罪纳税人,于是就只好强压体制内的“自己人”,要许大勇式的老实干部少吃草多挤奶。另一方面,财政收入面临着南方谈话以来的最大困境,增幅连续下滑,部分地区出现大幅负增长,也没有财力去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这样一来,就很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苏联解体教训时,向全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而毛泽东早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斯大林教育苏共,是这样讲的:
从马恩列斯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要结合起来看。苏共为什么会动摇理想信念?为什么没人出来抗争?因为在苏联后期,工人活得很好,农民活得很好,知识分子活得更加好,只有一类人的收入水平与其工作能力、文化程度,特别是掌握的权力与资源极不匹配,那就是苏联共产党的党员领导干部。
你去看198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个很一般的大学教授,住的是精装修的大公寓,一个管理几千人的工厂厂长,住的是简陋的二室一厅,一个进城务工人员,住的是同样装修标准的两人间。苏共当局把斯大林的肺腑之言当糟粕处理掉,就根本搞不清楚,第一类人只是统战对象,第三类人是名义上的阶级基础,而共产党体制真正的柱石,是中间的第二类人,也就是党的干部。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结果:共产党员在共产党的统治下过的很不开心:合法收入相当低,非法收入管的相当严,而且党的宣传系统还把人民群众教育得对腐败零容忍,连自费吃喝都受到严格管控。这时候,有个人,比如说叶利钦,站出来,只反共党,不反党员,把那个让人讨厌的苏联共产党体制推翻,然后党员摇身一变,照样是俄罗斯的统治者,而且国企全分光,受贿不犯法,那么很显然,民主之后,共产党员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苏联,那么全联盟的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为苏共去生产自己的锁链呢?
再回过头来看许大勇,在既有体制下,除了30多万欠债,一无所有,而这样的人,偏偏不是少数,而且会日益取代此前进入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成为体制内的主流人群。再看许大勇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严惩党员领导干部腐败,从而保证公务员拿不到额外收入。换言之,这样一个无产者,日常的工作,就是让套在自己身上的锁链更紧一些,这岂不是很滑稽的事情?哪个政权能够依靠无产者去支撑呢?这时候,假如有一个叶利钦式的野心家振臂一呼,许迈永式犯死罪的贪官污吏会跟谁走?许大勇式欠重债的清官廉吏会跟谁走?这就是为什么说,这样的体制很危险,亟需深化改革。
而改革大致上只有两种改法,一是使官员致富,二是使富人做官。前者需要大幅提高合法收入,但一月3000多的收入水平,即使翻倍,也不过一月6000多,也是不高的收入,而公务员700多万,另有3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都加,每年多支出上万亿,财政显然舍不得掏出这笔钱来。那么比较容易的就是第二条路了,也就是富人做官。如果坚持低收入政策,并使廉政高压态势保持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许大勇式的工农出身的干部自然知难而退,而放开二胎后,各种二代们刚好哥哥下海经商,弟弟从政做官,一个发财,一个升官,互帮互助,共建和谐社会。但这样一来,我们这个政权的性质是什么呢?
因此,这篇报道,最大的意义就是把这样的问题指出来了。所以说,宣传系统有好人啊。
嗯。我觉得我表达得不好,你们喷我也是正常的,我现在重新说一遍
问题问的是“这样的官成功还是失败”,我的答案依然是失败。
一个纪检官,死后新闻报道的最大亮点是他有多穷,我就觉得很悲哀。对新闻来讲,报道他生活的贫穷远远比报道他的职业道路精彩,这就是他职业的失败。
我要是个木匠,我愿意死后你报道我技巧多么精湛,而不是我双腿残疾却身残志坚;
我要是个厨师,我愿意死后你报道我厨艺多么高超,而不是我从小遭受家暴;
我要是个纪检官,我愿意死后你报道我工作多么严格,而不是我家里有多穷。
还是那句话,总有人把穷苦当好事,富裕当犯罪。穷不穷,跟职业水平没毛关系。比惨有意思吗?谁来告诉我,这个官员除了穷,还有啥是可圈可点的?清廉吗?清廉换句话说就是没受贿,没利用职务之便,这是底线,有什么好夸耀的。
那些意淫美式葬礼的,你们大概觉得中式葬礼应该是坐在灵棚里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