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石杰 初入职场

回复 ( 10 )

  1. 玄德
    理由
    举报 取消

    别问那么多,想看就去看吧!

    至于真实性多少,经历多少就有多少

  2.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做单》的作者是胡震生,是IBM一个成绩不错的销售。有些很久没产出的地,他都可以鼓捣出收成,算是一个能人,但并没有他吹嘘自己的那么牛。

    当年《做单》在天涯连载的时候,基本上用的就是实名,HP写成普惠,IBM写成MBI,包括人名:比如里面的Dennis就是现实中的Denis(现任EMC老板叶成辉),刘森就是真实中的刘淼,等等。反正就是圈内的人一看就知道谁是谁的了,连一些口头禅和神态描写都很像。对IBM里面的一些不正规的玩法,更加是描写得非常露骨,比如压货,折扣等等,在那个信息相对不透明的年代,其实算是暴露了不少行业的潜规则。

    我当年发现了这部奇文之后,推荐过给不少圈内人,他们基本都是一口气看完大呼过瘾,因为里面很多故事都是真的,或者是几个case的混合,当然也有不少业内的传说。还有人担心他会有人身安全问题(因为说得实在太露骨了)。后来成书的时候,很多人名改了,故事也改了点。

    太晚了有点困,有空继续八卦。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收取菜鸟业务员、安利推销员们的智商税的合法途径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现在知乎的销售类回答和问题真的没有关注的必要了。原来是蓝小雨(好像是这个名字),现在又来《做单》,真是够了。

    销售比较实用的书 色哥的 搞定人 还有一本 超越对手 。都比蓝小雨的书和做单,强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他们也是一种赚钱手段,收点智商税。

  5. 老菜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书我看过,数年前看过!对于当时那个年代的it圈描写的比较真实!推荐一看!

  6.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两本书都看过,略呈一二。

    评价两本书作者的过往经历而言,无疑都是成功的。

    方法不同取决于行业环境不同。也就是说工业品销售和it项目销售行业特性,公司行业地位等因素导致了不同。整体而言,工业品销售更强调战术和关系,而it销售更强调战略和团队。

    采购手法为例:运营商的it集采是一项巨无霸的操作,动辄亿计。蛋糕太大,最强利益关联方甲方来制定统一游戏规则,并受公众监督因而关注度很大。乙方靠个人销售关系再强也无法在集采中搞定所有的关联方。此时团队协作接力打力尤为重要。

    反观工业品销售,每个项目都相对独立,且彼此基本无关联。相比it运营商项目,工业品单个项目操作决策链相对单一且关注度透明度不高,个人操作完全可以胜任,于此给予关系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以行业地位为例,ibm的品牌知名度使其具备产品信任度,相信工业品暂时还没有哪个品牌在行业有这样的号召力。因此ibm的销售没做就先赢在起跑线。那是不是有这样的优势销售就很好做?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优势在关注度小的单个项目上作用较大,而在关注度较大的运营商集采的大项目上仅起到了提高门槛入围几家的作用。在这样的项目,更多的是公司和公司间的较量。而销售的协调能力及调动资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比寻找有关系的人和自己直接做关系,前者更加现实和有效。而有关系的人通过与ibm的权利寻租来达到自身的利益诉求,这里的利益诉求来自折扣。显而易见打死一个人,你不必成为枪,但你可以是那个扣动扳机的人。在这一点上it项目的做法显然还更为高明。无他,仅是行业环境所致。

    虽方法不同,但本质相同,任何项目都是人参与的,不管这个人来自客户内部,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共赢诉求,平衡诉求。做到这一点必能成功。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刚入职时,别人推荐的,能看出有些行业内的经验,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8.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当小说看还凑合,但是烂尾的厉害。

    要问从里面能学到啥?我想想…

    靠女人搞客户算不算?

    不算的话就木有了…

  9.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真心觉得是 讲故事,吹牛,基本没有什么用

  10. 彭勇
    理由
    举报 取消

    跟销售有关系吗?这书不是在写泡妞的同时曝了点联想当年的事儿吗?

回复给 匿名用户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