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项目考察、评估 项目考查、评估是考验项目方耐心的试水,一般融资从接洽到资金投放周期比较长,前期如果“深度”配合,是后期尤其是中介公司能否拿到佣金,掌控资金和项目双方局势的前提,一些骗子公司为生存也会通过这个途径骗些小钱的,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什么合同都敢签。如果你的项目是资源型且基础很好,记着资金方往往在第一印象就已经决定60%以上,细节往往是双方利益的博弈,长时间没消息很可能是中间周转过长(中间人一旦多肯定不会成功)或早已被资方淘汰,不要多费力气等,要找下一家。评估费、茶水费出手的时候要考虑最恶劣的情况发生,先多方搜集一下是否有成功的案例,以及良好的声誉。对于某些指定机构评估,或要求先满足一些所谓“经费”的问题而转移“注意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中介公司要求的,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2.租赁SBLC 我无法思考明确这个怪圈——租赁信用证,企业缺少资金的话,外资在“不想动款”的情况下,用银行票据给你做投资抵押,而他独自承担风险,你只需要每年付使用成本10%,这很可能只是洗钱。顺便插一句,如果是买断的话,那就是他向你融资了,因为你给他的是现钱,他用证抵押,而你要用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买断他,你贷的款支出项目用途超过20%就是洗钱。贸易的信用证是可以的,跟着合同走,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且有可以控制的风险,老外不会随便开这个出来,他不是傻瓜。如果要接证银行担保的话,那么这和你在接证银行借款有什么区别?用你的项目抵押给开证方,想一想对方能划算么? 3.各种各样的机构 银行中国代表处(UN、US、BVI、HK等)、国际有限公司(私募)、基金会、协会、融资网站、投资咨询顾问担保有限公司,等等,这些机构只要不是真正自有资金,往往都是虚假的(钱从海外进来的时候,按国家政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谁都会说钱在国外),恶迹斑斑。银行代表处,基本是不做业务(除少数批准外,国家也不让做),唯一就是提供上市服务。很多名字起得很响亮的“中国”、“国际”、“华人”之类在海外注册的公司,经查是没有金融许可证的机构,和所谓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没什么不同,往往都是花几千元注册的空壳公司,依靠一些社会关系来套项目、圈钱。一些所谓担保公司,它们在银行根本没有担保额度。所谓国外的基金会,其实他们的实力和耐心根本没可能去投资一个具体的实业项目,尤其是不了解的,它们的资金是直接去金融圈里(外汇、股票、证券、上市公司的债券等)去滚动,一旦失败就直接解体了。要记着,在中国投资是有潜在壁垒的。中国国内的一些协会,那些以非正规手段挂靠的机构,其实和牙防组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么做只是为了有个号召力圈有钱人的钱罢了,对一般的项目并没有兴趣,唯一感兴趣要做的就是造势。融资网站是最能忽悠人的了,他们以为自己拥有的信息就能左右投资人,其实有钱的人都不是傻瓜,而浏览或者发布投融资信息的往往都是一些中间人或者非常小额的个人。 4.无抵押贷款、过桥资金、短期借贷 关于无抵押贷款,请参看银行贷款章节,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馅饼”。过桥资金,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缺乏流动资金(难怪李嘉成也特别重视),很多所谓的资金方(代表)利用项目方急于需要资金的心理,先把活儿接下来,然后满大街跑着去找钱,充分调动老旧裙带关系,信息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漫天飞,最终却耽搁你的时间,你发出去10条线,最后的答复可能都是一样,因为资金是空的——短期的钱更不好借,尤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本很难成。 5.直存款戴帽直存 直存款,就是抢银行。这一点只要是银行的人都知道,可为什么还这么热?因为表面上看,资金是没有风险的,资方很乐意睁一眼闭一眼,当然仅是表面:任何银行都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根据法律,银行有义务支付存款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所以,你去存款没错,错在银行和用款企业合谋将资方的钱调动到企业账户,虽然银行的电脑不会出错,但人是灵活的,这么做和从银行抢钱没什么区别,否则银行存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贷给你呢。对于贴息,银行肯定是不能给的,否则就是高息揽存,如果企业用不上钱,肯定是不会吃亏白给的,如果企业亏损还不上钱,那么上海的社会保险(放心保)的案子是很明显的了(到最后中介费变成受贿是很正常的),最后都是银行的坏账,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谁还愿意做呢?尤其是没办法保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的发生是:私人的钱做这种事情是很不划算的,即使所谓的贴息够,但总体回报不高,而对于公司,现金往往是企业的生命,不会随便拿出来闲着存给别人,所以,几乎95%以上的资金是所谓邮政、保险、证券的资金,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资金根本就是银行对银行发生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拿国家的钱吗?),也不存在某些因为存款不够而没钱贷款给企业,真正的原因是企业不符合条件,或银行的“头寸”问题。 6.(不上网)保函、(美元)趴账款、财政担保 保函没有不上网的,不上网就是假的,是签字人(如果是银行官员的话)私下借钱的协议,银行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上网的保函,和存单一样,只是你要开数额的钱都到银行去了,如果不是你的钱你项目根本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有这个必要吗?美元存款趴账,这种情况下你只是个人头,底单依然不是你的名字,你没有支配这个钱的权利,存单只能当废纸罢了,很多人还幻想着拿这个去贷款。你会花钱买一张纸吗?财政担保,用地方的财务收入来担保投资资金的安全性,最后是国家偿还,国家目前银行里的20多万亿资金还放不出去,有钱可以上股票市场去赚一下,没必要拉上国家和民众的权益为一小撮利益集团牟利。担保不是一件小事,实际和出资没什么两样,我想即便是政府也没这个权利,如果项目亏损了,偿还就相当于卖国。 7.三方委贷、中外合资 我看了不少三方委贷的版本,基本分两种:银行版本和银主版本。大约在近20年前中国政府对于外资是非常欢迎的,但外方没有放款权(金融机构才有的),国家有关部门为此制订了这个方案,银行的版本里,银行都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你要和用款企业合作,和我没任何关系,我还要收管理费。试想,如果是你的钱,仅仅为了把钱给你所不了解的项目或者企业,而你既不参股,又不管理,又不监管,这和把钱扔到水里有什么区别呢?在所有银主的版本里,有这么一句猫腻的话:“代收代付”,如果收不到该怎么付?是要拿银行的钱去填补吗?这就像是要抢银行。对于委托贷款,外资更愿意做中外合资,以前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已经没了,很多项目根本没有壁垒,非你不投,外资独资不是更好吗?如果对方合作,有可能是你给他打工,很多人不乐意,外商更多的时候是觉得国人做事不严谨,还不如直接自己操作或找正规的管理机构更彻底,更何况很多时候外方的技术比中国先进。 8.存单质押 如果有一张存单,在你可以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款,这种情况和把存单直接给你使用没什么区别,资方要多少贴息都没关系,就是90%,也还有10%,反正还不了还可以划存单里的钱,现实中根本不会有资方这么做。中国国内流行的存单质押也是存在猫腻的:要银行出个保证能把存单退还给资方。如果还不了的情况,那么银行既要划款,还要把存单退回。那么,这个漏洞算什么呢?只能算是抢银行。所谓保证,不是银行的正规业务,即使所谓的关系有效,到时候也是三败惧伤(行长首先被X),真的会有资方为了一点所谓的贴息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我看最多还是中间人的妄想吧。 9.不还本,不付息,扶贫款解冻资金增值下线款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效果很轰动,情况很严重,结果有点玄儿。任何违背经济规律或者非你莫属的事情,都将属于奇迹。这种情况轮到一个项目方上的概率不超过1/1000,有钱的人也肯定会有一定的势力,资金大了都很正规而不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小钱,有不需要还的吗?只是因为你的项目好?或者得到政府的批文?如果真是赈灾扶贫的款,都敢用的企业那也是牛人了。对于下线款,我不想说太多,一句话不可能!真以为这个世界钱太多了找不到项目了吗?所谓冻结资金,靠权力拿到的机会,这么大的好处轮到项目方头上的可能,即使这个资金存在(会有吗?),概率、成功率有多大?有了这个钱,还需要做项目吗?美梦难圆啊! 海外上市 中国国内为挽救几乎崩溃的股市,计划开中小企业创业板,庆幸的是大家赶上能喝粥的时候了。而国外这方面的运作也很透明和成熟,IPO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中国国内的中介,利用项目方不懂的心理,往往狮子大开口要多少股份,需知国外对于中介机构(国外叫经纪人)是很有规矩的,ICC500/600是什么,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上市并不是很神秘的事,你自己都可以做,一个企业培养这样个把人才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基本没什么了不起
项目考查、评估是考验项目方耐心的试水,一般融资从接洽到资金投放周期比较长,前期如果“深度”配合,是后期尤其是中介公司能否拿到佣金,掌控资金和项目双方局势的前提,一些骗子公司为生存也会通过这个途径骗些小钱的,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什么合同都敢签。如果你的项目是资源型且基础很好,记着资金方往往在第一印象就已经决定60%以上,细节往往是双方利益的博弈,长时间没消息很可能是中间周转过长(中间人一旦多肯定不会成功)或早已被资方淘汰,不要多费力气等,要找下一家。评估费、茶水费出手的时候要考虑最恶劣的情况发生,先多方搜集一下是否有成功的案例,以及良好的声誉。对于某些指定机构评估,或要求先满足一些所谓“经费”的问题而转移“注意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中介公司要求的,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2.租赁SBLC
我无法思考明确这个怪圈——租赁信用证,企业缺少资金的话,外资在“不想动款”的情况下,用银行票据给你做投资抵押,而他独自承担风险,你只需要每年付使用成本10%,这很可能只是洗钱。顺便插一句,如果是买断的话,那就是他向你融资了,因为你给他的是现钱,他用证抵押,而你要用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买断他,你贷的款支出项目用途超过20%就是洗钱。贸易的信用证是可以的,跟着合同走,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且有可以控制的风险,老外不会随便开这个出来,他不是傻瓜。如果要接证银行担保的话,那么这和你在接证银行借款有什么区别?用你的项目抵押给开证方,想一想对方能划算么?
3.各种各样的机构
银行中国代表处(UN、US、BVI、HK等)、国际有限公司(私募)、基金会、协会、融资网站、投资咨询顾问担保有限公司,等等,这些机构只要不是真正自有资金,往往都是虚假的(钱从海外进来的时候,按国家政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谁都会说钱在国外),恶迹斑斑。银行代表处,基本是不做业务(除少数批准外,国家也不让做),唯一就是提供上市服务。很多名字起得很响亮的“中国”、“国际”、“华人”之类在海外注册的公司,经查是没有金融许可证的机构,和所谓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没什么不同,往往都是花几千元注册的空壳公司,依靠一些社会关系来套项目、圈钱。一些所谓担保公司,它们在银行根本没有担保额度。所谓国外的基金会,其实他们的实力和耐心根本没可能去投资一个具体的实业项目,尤其是不了解的,它们的资金是直接去金融圈里(外汇、股票、证券、上市公司的债券等)去滚动,一旦失败就直接解体了。要记着,在中国投资是有潜在壁垒的。中国国内的一些协会,那些以非正规手段挂靠的机构,其实和牙防组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么做只是为了有个号召力圈有钱人的钱罢了,对一般的项目并没有兴趣,唯一感兴趣要做的就是造势。融资网站是最能忽悠人的了,他们以为自己拥有的信息就能左右投资人,其实有钱的人都不是傻瓜,而浏览或者发布投融资信息的往往都是一些中间人或者非常小额的个人。
4.无抵押贷款、过桥资金、短期借贷
关于无抵押贷款,请参看银行贷款章节,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馅饼”。过桥资金,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缺乏流动资金(难怪李嘉成也特别重视),很多所谓的资金方(代表)利用项目方急于需要资金的心理,先把活儿接下来,然后满大街跑着去找钱,充分调动老旧裙带关系,信息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漫天飞,最终却耽搁你的时间,你发出去10条线,最后的答复可能都是一样,因为资金是空的——短期的钱更不好借,尤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本很难成。
5.直存款戴帽直存
直存款,就是抢银行。这一点只要是银行的人都知道,可为什么还这么热?因为表面上看,资金是没有风险的,资方很乐意睁一眼闭一眼,当然仅是表面:任何银行都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根据法律,银行有义务支付存款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所以,你去存款没错,错在银行和用款企业合谋将资方的钱调动到企业账户,虽然银行的电脑不会出错,但人是灵活的,这么做和从银行抢钱没什么区别,否则银行存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贷给你呢。对于贴息,银行肯定是不能给的,否则就是高息揽存,如果企业用不上钱,肯定是不会吃亏白给的,如果企业亏损还不上钱,那么上海的社会保险(放心保)的案子是很明显的了(到最后中介费变成受贿是很正常的),最后都是银行的坏账,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谁还愿意做呢?尤其是没办法保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的发生是:私人的钱做这种事情是很不划算的,即使所谓的贴息够,但总体回报不高,而对于公司,现金往往是企业的生命,不会随便拿出来闲着存给别人,所以,几乎95%以上的资金是所谓邮政、保险、证券的资金,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资金根本就是银行对银行发生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拿国家的钱吗?),也不存在某些因为存款不够而没钱贷款给企业,真正的原因是企业不符合条件,或银行的“头寸”问题。
6.(不上网)保函、(美元)趴账款、财政担保
保函没有不上网的,不上网就是假的,是签字人(如果是银行官员的话)私下借钱的协议,银行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上网的保函,和存单一样,只是你要开数额的钱都到银行去了,如果不是你的钱你项目根本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有这个必要吗?美元存款趴账,这种情况下你只是个人头,底单依然不是你的名字,你没有支配这个钱的权利,存单只能当废纸罢了,很多人还幻想着拿这个去贷款。你会花钱买一张纸吗?财政担保,用地方的财务收入来担保投资资金的安全性,最后是国家偿还,国家目前银行里的20多万亿资金还放不出去,有钱可以上股票市场去赚一下,没必要拉上国家和民众的权益为一小撮利益集团牟利。担保不是一件小事,实际和出资没什么两样,我想即便是政府也没这个权利,如果项目亏损了,偿还就相当于卖国。
7.三方委贷、中外合资
我看了不少三方委贷的版本,基本分两种:银行版本和银主版本。大约在近20年前中国政府对于外资是非常欢迎的,但外方没有放款权(金融机构才有的),国家有关部门为此制订了这个方案,银行的版本里,银行都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你要和用款企业合作,和我没任何关系,我还要收管理费。试想,如果是你的钱,仅仅为了把钱给你所不了解的项目或者企业,而你既不参股,又不管理,又不监管,这和把钱扔到水里有什么区别呢?在所有银主的版本里,有这么一句猫腻的话:“代收代付”,如果收不到该怎么付?是要拿银行的钱去填补吗?这就像是要抢银行。对于委托贷款,外资更愿意做中外合资,以前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已经没了,很多项目根本没有壁垒,非你不投,外资独资不是更好吗?如果对方合作,有可能是你给他打工,很多人不乐意,外商更多的时候是觉得国人做事不严谨,还不如直接自己操作或找正规的管理机构更彻底,更何况很多时候外方的技术比中国先进。
8.存单质押
如果有一张存单,在你可以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款,这种情况和把存单直接给你使用没什么区别,资方要多少贴息都没关系,就是90%,也还有10%,反正还不了还可以划存单里的钱,现实中根本不会有资方这么做。中国国内流行的存单质押也是存在猫腻的:要银行出个保证能把存单退还给资方。如果还不了的情况,那么银行既要划款,还要把存单退回。那么,这个漏洞算什么呢?只能算是抢银行。所谓保证,不是银行的正规业务,即使所谓的关系有效,到时候也是三败惧伤(行长首先被X),真的会有资方为了一点所谓的贴息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我看最多还是中间人的妄想吧。
9.不还本,不付息,扶贫款解冻资金增值下线款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效果很轰动,情况很严重,结果有点玄儿。任何违背经济规律或者非你莫属的事情,都将属于奇迹。这种情况轮到一个项目方上的概率不超过1/1000,有钱的人也肯定会有一定的势力,资金大了都很正规而不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小钱,有不需要还的吗?只是因为你的项目好?或者得到政府的批文?如果真是赈灾扶贫的款,都敢用的企业那也是牛人了。对于下线款,我不想说太多,一句话不可能!真以为这个世界钱太多了找不到项目了吗?所谓冻结资金,靠权力拿到的机会,这么大的好处轮到项目方头上的可能,即使这个资金存在(会有吗?),概率、成功率有多大?有了这个钱,还需要做项目吗?美梦难圆啊!
海外上市
中国国内为挽救几乎崩溃的股市,计划开中小企业创业板,庆幸的是大家赶上能喝粥的时候了。而国外这方面的运作也很透明和成熟,IPO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中国国内的中介,利用项目方不懂的心理,往往狮子大开口要多少股份,需知国外对于中介机构(国外叫经纪人)是很有规矩的,ICC500/600是什么,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上市并不是很神秘的事,你自己都可以做,一个企业培养这样个把人才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基本没什么了不起
转载于“新三板天地”
近年来网络融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对创业者造成严重损失。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困扰着广大创业者,中小企业主求资金若渴,极易在融资时上当受骗。如何应对投融资网络骗局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难题。
一、开设虚假投融资网站
图片1: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一
骗子们开设虚假投融资网站,为获取中小企业主的信任,他们会打着“贷款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全国各地均有代办处”等名义对网站进行包装。但是仔细留意网站,你会发现他们一般不会留下座机电话和详细地址,多是QQ或手机号码,让人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一旦看到这样的网站,融资者需要小心谨慎,以防卷入骗局。
二、假扮正规机构
图片2: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二
一些骗子公司模仿知名投融资机构网站进行建站,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手段极具欺骗性,这些网站在网页构架、页面排版和色彩、页面内容等方面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可能域名也会与模仿的网站非常相似。所以,融资者在浏览网页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仔细,不要因一时大意而受骗。
三、极具诱惑性的标语
图片3: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三
骗子们喜欢打出“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这样具有诱惑性的标语,中小企业主急需资金,融资难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抵押或担保物,这种标语正中他们的要害。然而一旦融资者上了钩,骗子就会伸手要钱,他们会让你先交纳手续费、担保金等等。
四、提醒“不成功不收费”
图片4:网络骗局七大招数四
骗子们会提醒说“不成功不收费”、“融资成功在收费”,让项目方感觉非常保险、没有后顾之忧。在项目方同意合作后,骗子们就会慢慢露出丑恶嘴脸,向企业推荐中介机构做各种分析、评估和认证,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企业做不到,骗子就会以此为由中断合作。
五、伙同中介乱收费
图片5: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五
骗子们在骗取项目方的信任后,打破“不收费”的承诺,会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对项目进行考察、审核、评估,并收取一定费用。另外,骗子们还会与中介机构勾连,让项目方接受财务审核、法律评估等等服务,并再次收取费用,然后双方分账。
六、网络转账窃取账号
图片6:网络骗局七大招数六
骗子手段多样,防不胜防。他们会声称融资款项需要中间账户中转,然后让融资者在一个伪造的银行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并将账号和密码盗窃,然后将你的银行账户里的资金悉数转走。所以,融资者要小心“投资人”网络转账之类的要求,遇到要输入账号和密码的情况,在没弄清楚之前,干脆不要轻易填写。
七、广泛撒网,海选目标
图片7: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七
骗子们饥不择食,对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公司都不会放过,只要投递了项目,不论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和条件,他们都会回复公函,告知企业“可以考虑投资”等。为了辨别真假,项目方们可以准备一份不具有投资价值的虚假的商业计划投递给他们,如果他们依旧会如此回复,那即可证明这是一家骗子投资机构。
应对融资网络骗局重要的是了解骗子的特征与行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另外,融资者要注意增加防范意识,虽然项目急需要资金,但融资前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希望投融界为大家盘点的网络骗局招数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免在创业融资过程中上当受骗。
常见网络融资骗局特征:
一、高科技和冷门行业居多
大部分创业骗局骗子采取的策略是从冷门个高科技行业入手,在该领域编造一个虚假的创业项目参加融资活动,比如常见的纳米技术,3D技术,生物医药等大众认知较少的行业,同时对大部分投资人来说,因为这些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创业性,所以很难准确判断投资价值,在骗子经过一系列专业词汇的伪装后,投资人马上就会掉入陷阱,被骗取投资资金。
二、 专业知识缺乏
一般情况下,创业项目通常是创业者在自己经过多年经验累积和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领域创业,而骗子项目却通常是临时组建的项目,着重于了解项目表面的宣传性策略,但对领域内的深入专业问题却不清楚,只有一知半解。这时投资人就需要在投资时保持足够耐心,对该项目行业进行一个深入全面的研究,然后再和创业者进行沟通,以查看其专业程度,如果创业者的专业程度尚不如投资者,投资人就要谨慎投资了。
三、较少考虑资源需求
对真实创业者来说,融资并不仅仅是从投资人手中获取企业发展资金,更重要的一环是投资人可以为创业者带来较多的资源,以帮助企业顺利发展,而骗子创业者基本或很少考虑对投资人进行投资资源的要求,更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选择筛选投资人,而只是有投资人愿意投资就可以,其目的是为了最终骗取投资资金。
四、商业计划书内容异常
骗子创业者通常在融资路演中会拿出精美制作的商业计划书PPT,但计划书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其宣传其项目的优势在哪,以及需要投资的必要性和紧急性,对于项目自身介绍和团队要素的重要内容却介绍很少,而且重点是让投资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投资所能带来的高额回报上面,并且出让股权的比例也比正常的要高上许多。
五、创始人频繁参与沙龙聚会
骗子创业项目通常会有大量的时间来参与线下举办的各种投资人的沙龙聚会活动,因为本身并没有实际项目在运营,但正常的创业者创业阶段都会异常忙碌,根本不会有时间参与大量的融资沙龙活动,只会在需要融资时去参加有选择性的必要融资活动, 因此如果投资人如果经常在投资路演中发现同一个创业者,那很有可能是创业骗局。
创业骗局不仅给创业群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为大量的投资人带来了投资阴影,在当前创业大潮之下,投融界提醒: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擦亮眼睛,辨认清楚创业骗局。
这篇文章足以说明现在火热坑人的互联网金融诈骗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屡禁不止?水很深,幕很黑。
原文刊登在何新时事的微信公众号。
链接 何新时事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3 )
转载于“新三板天地”
近年来网络融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对创业者造成严重损失。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困扰着广大创业者,中小企业主求资金若渴,极易在融资时上当受骗。如何应对投融资网络骗局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难题。
一、开设虚假投融资网站
图片1: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一
骗子们开设虚假投融资网站,为获取中小企业主的信任,他们会打着“贷款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全国各地均有代办处”等名义对网站进行包装。但是仔细留意网站,你会发现他们一般不会留下座机电话和详细地址,多是QQ或手机号码,让人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一旦看到这样的网站,融资者需要小心谨慎,以防卷入骗局。
二、假扮正规机构
图片2: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二
一些骗子公司模仿知名投融资机构网站进行建站,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手段极具欺骗性,这些网站在网页构架、页面排版和色彩、页面内容等方面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可能域名也会与模仿的网站非常相似。所以,融资者在浏览网页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仔细,不要因一时大意而受骗。
三、极具诱惑性的标语
图片3: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三
骗子们喜欢打出“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这样具有诱惑性的标语,中小企业主急需资金,融资难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抵押或担保物,这种标语正中他们的要害。然而一旦融资者上了钩,骗子就会伸手要钱,他们会让你先交纳手续费、担保金等等。
四、提醒“不成功不收费”
图片4:网络骗局七大招数四
骗子们会提醒说“不成功不收费”、“融资成功在收费”,让项目方感觉非常保险、没有后顾之忧。在项目方同意合作后,骗子们就会慢慢露出丑恶嘴脸,向企业推荐中介机构做各种分析、评估和认证,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企业做不到,骗子就会以此为由中断合作。
五、伙同中介乱收费
图片5: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五
骗子们在骗取项目方的信任后,打破“不收费”的承诺,会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对项目进行考察、审核、评估,并收取一定费用。另外,骗子们还会与中介机构勾连,让项目方接受财务审核、法律评估等等服务,并再次收取费用,然后双方分账。
六、网络转账窃取账号
图片6:网络骗局七大招数六
骗子手段多样,防不胜防。他们会声称融资款项需要中间账户中转,然后让融资者在一个伪造的银行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并将账号和密码盗窃,然后将你的银行账户里的资金悉数转走。所以,融资者要小心“投资人”网络转账之类的要求,遇到要输入账号和密码的情况,在没弄清楚之前,干脆不要轻易填写。
七、广泛撒网,海选目标
图片7:网络骗局七大招数七
骗子们饥不择食,对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公司都不会放过,只要投递了项目,不论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和条件,他们都会回复公函,告知企业“可以考虑投资”等。为了辨别真假,项目方们可以准备一份不具有投资价值的虚假的商业计划投递给他们,如果他们依旧会如此回复,那即可证明这是一家骗子投资机构。
应对融资网络骗局重要的是了解骗子的特征与行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另外,融资者要注意增加防范意识,虽然项目急需要资金,但融资前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希望投融界为大家盘点的网络骗局招数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免在创业融资过程中上当受骗。
常见网络融资骗局特征:
一、高科技和冷门行业居多
大部分创业骗局骗子采取的策略是从冷门个高科技行业入手,在该领域编造一个虚假的创业项目参加融资活动,比如常见的纳米技术,3D技术,生物医药等大众认知较少的行业,同时对大部分投资人来说,因为这些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创业性,所以很难准确判断投资价值,在骗子经过一系列专业词汇的伪装后,投资人马上就会掉入陷阱,被骗取投资资金。
二、 专业知识缺乏
一般情况下,创业项目通常是创业者在自己经过多年经验累积和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领域创业,而骗子项目却通常是临时组建的项目,着重于了解项目表面的宣传性策略,但对领域内的深入专业问题却不清楚,只有一知半解。这时投资人就需要在投资时保持足够耐心,对该项目行业进行一个深入全面的研究,然后再和创业者进行沟通,以查看其专业程度,如果创业者的专业程度尚不如投资者,投资人就要谨慎投资了。
三、较少考虑资源需求
对真实创业者来说,融资并不仅仅是从投资人手中获取企业发展资金,更重要的一环是投资人可以为创业者带来较多的资源,以帮助企业顺利发展,而骗子创业者基本或很少考虑对投资人进行投资资源的要求,更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选择筛选投资人,而只是有投资人愿意投资就可以,其目的是为了最终骗取投资资金。
四、商业计划书内容异常
骗子创业者通常在融资路演中会拿出精美制作的商业计划书PPT,但计划书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其宣传其项目的优势在哪,以及需要投资的必要性和紧急性,对于项目自身介绍和团队要素的重要内容却介绍很少,而且重点是让投资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投资所能带来的高额回报上面,并且出让股权的比例也比正常的要高上许多。
五、创始人频繁参与沙龙聚会
骗子创业项目通常会有大量的时间来参与线下举办的各种投资人的沙龙聚会活动,因为本身并没有实际项目在运营,但正常的创业者创业阶段都会异常忙碌,根本不会有时间参与大量的融资沙龙活动,只会在需要融资时去参加有选择性的必要融资活动, 因此如果投资人如果经常在投资路演中发现同一个创业者,那很有可能是创业骗局。
创业骗局不仅给创业群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为大量的投资人带来了投资阴影,在当前创业大潮之下,投融界提醒: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擦亮眼睛,辨认清楚创业骗局。
这篇文章足以说明现在火热坑人的互联网金融诈骗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屡禁不止?水很深,幕很黑。
原文刊登在何新时事的微信公众号。
链接 何新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