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雷锋网与蚁视1月4日的哔哔大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1月4日上午雷锋撰文:扒开奇葩公司蚁视的黑历史下午蚁视CEO反击:蚁视覃政:给雷锋网的情书 2017年12月27日 3 条回复 1025 次浏览 互联网,公关,公司,创业,危机,商业
回复 ( 3 )
覃政一到VR吧,VR吧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覃政,你家蚁视又出黑 …科技!”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再给我来20台蚁视头盔。”便排出九张信用卡。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偷在Kickstarter刷单了!”
覃政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前几天都有人看到了,你被雷锋网捉起来,吊着打!”
覃政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刷单不能算骗……刷单!……VR创业者的事,能算骗?”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画面无畸变”,什么“估值一年增长100倍” 什么“超薄头盔AR眼镜全息眼镜光学隐身术”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VR吧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先说说雷锋网的内容,每条都算是有证据,个个都是事实,蚁视确实拿不出雷锋要求充值的证据。
在来说说蚁视的可笑。蚁视第一次的发布会是去看了的,覃政一个人BB了两个小时,其间好多漏洞,最搞笑的是最后的影身设备,96个屏幕和96个摄像头,隐身掉中间的红布条,我勒个去,这尼玛也叫隐身,我可以隐身整个世界,CCTV新闻联播的摄像机到我家里电视之间的距离我早隐身了啊。
对于覃政的吹牛B也算是见识过了,每次写点儿东西都说自己要花20分钟,呵呵,20分钟写完了又能如何,还不是你老婆聂竞舟四处群里发红包求转发?
匿了吧,看完两篇内容,先说一下感受。不知从何时起,一家媒体如果发布正面报道,看官就会大呼被充值;如果发布负面报道,厂商就会大呼XX媒体要求我充值。这年头,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难。
先说一下雷锋网
关于新闻采访,国家有明令的要求,必须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才有权采编新闻类内容,目前也仅有千龙网等少数黄马褂站点拿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这个证书,而雷锋网这类的网站标榜自己是媒体的同时,也是一直在钻法律的空子,拿一个可以发布广告的《ICP证》行驶媒体职责,本来就是可笑的事儿。
其盈利模式本身就是扒一扒互联网公司的糗事,搏一搏眼球,卖一卖广告。你要说报道和广告之间没利益关系,那是扯淡。
说道这一层,再理解雷锋爆料蚁视,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行文风格这么辛辣,事儿里有事儿,还是看看的好。
刚才提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我只想说明一点,一个正规的网络媒体机构是有采访、编辑流程的,也就是对采访内容的取证、调查和证据保存,我觉得,雷锋即使客观性有待考证,起码他们会为每一篇报道的法律纠纷做好准备,尤其是这么辛辣的内容。如果对簿公堂的那天,我相信,雷锋可以拿出采访原始档案,证明没有瞎掰。
这个星球,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也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则,雷锋的报道讲了那么多故事,涉及了那么多的人,从我个人而言,我90%相信。
蚁视
看完了这个称帝的奇怪少年,洋洋洒洒、鬼哭狼嚎的文章,我只想说,我也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在小学的时候他说我写的文章,千篇一律,言之无物,后来我改了,你没改。你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不知道你再说什么,有料呢,就拿出截图来,说理的内容给我们那么多幻想和揣测干嘛,你一定为你在文尾暗示与雷锋的利益沾沾自喜吧,在我们看来那并没有什么乱用。
我赌一包辣条的,蚁视拿不出雷锋要求充值的证据。那么,还在这扯什么蛋。
最后
最后,两只都不是什么好鸟。创业乱像,只能说明VC太容易骗,拿钱太容易。这种产品,尔等P民不敢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