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投资人撤资的情况?

理由
举报 取消

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里,最终都是“投资人撤资,合伙人分家”,屡见不鲜。在投资协议中,关于撤资,对于投资人或者创业者是否有相关限制?投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撤资?

2017年7月10日 10 条回复 1773 次浏览

发起人:韦昌明 初入职场

任何关于 Live 的问题(功能使用、推荐讲者等等)都可以联系 live@zhihu.com

回复 ( 10 )

  1. 何明科
    理由
    举报 取消

    撤资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说撤资是减资,在中国公司法项下,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没人愿意尝试。

    根据之前的投融资经验,撤资出现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投资人在还没有完全决定投资,有可能会先给与被投企业一小笔钱试水,通过小笔股权投资或者过桥借款的方式(Bridge Loan)。或者为了解决被投企业着急用钱的需求而不用等较拖沓的增资过程,投资人先给了被投企业一笔钱应付一时之需。做这笔小额投资的时候,投资人也许完全没有经过严格的各项尽职调查;在争夺项目竞争激烈的时候,这种方式被一些投资人当做锁定项目的法宝。

    但是在随后更详细的尽职调查过程中或者更深入的接触过程中,投资人改变了投资决策,随即也会不再进行之前许诺的剩余投资,这个是许多人所说的“撤资”。当然有的投资人还要求被投公司,归还第一笔投资或者借款,但是闹到这个地步,把钱要回来的概率已经不大。

    第二,投资完成一定时间后,赎回条款被触发,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还钱并退掉股份。具体细节参见用数据化的方式解析投资条款之四:赎回权redemption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但是然并卵,这种撤资依旧依赖于被投公司是否配合以及是否有钱。

    下图表明赎回权的使用非常之普及几乎100%,多年来的均值达到了93%。

    第三,投资完成一定时间后,对赌条款被触发,某种情况下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退还部分投资款并保留相应的股份。具体细节参见用数据化的方式解析投资条款之五:对赌ratchet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但是然并卵,这种撤资依旧依赖于被投公司是否配合以及是否有钱。

    下图显示的则是从2008-2015年,使用对赌条款的投资项目比例的变化情况。

    (说完这些,大家是不是觉得投资人有时候就是在条款上强势,实际中弱势。)

  2. 于晓濛
    理由
    举报 取消

    亲身体验“撤资”。所以来主动答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不是说任意一方,而是不管是创业者,或投资人都会在投资之前和之后有各种幺蛾子。

    先说一下撤资的定义:

    说撤资其实就是把投出去的钱拿回去,其实并不那么简单的,因为投出去的钱,在法律上位置用途被固定了,不是说拿回来就拿回来的,流程很长,一般,真的铁了心要撤资的,也都是以清算结束。清算的个中缘由,当然只有当事人知道利益纷争发生在哪儿。

    一般的会投资早期创业项目的基金分为几种(在这里我们不讨论第四类人,假冒投资人的人,虽然这类也不是少数)。

    1-自己本身是LP (出资人,资本),同时也是 GP(基金管理人,负责投资赢得高回报以抽佣分成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背后本身是集团,或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部等。

    2-大多数情况,多数基金都是需要去靠自己的人脉资源募集资金,然后自己的角色是GP,这类人其实看似滋润,也没有那么好过,当然名声及知名基金除外,多数的基金都是今年由于创业风潮才临时转行做了,很多投资人在初入行的半年都是向创业者学习的状态,在圈子里混脸熟。

    3-个人投资人,一般是功成名就,或是创业成功之后,自己套现了还不错的现金,自己成了一个小基金,人数较少,一个人名义投资。

    知道了这三种大的区分,你就会知道,投资人这个圈子里也是鱼龙混杂,很多你完全不知道的基金公司的合伙人,也会出现个人素质极低,信口雌黄的现象。

    当然在你自己的项目是一个靠谱的情况下,你接触到的投资人65%以上还都是比较犀利优秀,德高望重的,当然这非常分方向。

    好了,回到本提问:

    由于供方和需方的情况都极其多变且这个风险投资行业都处于不成熟状态的状况中,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撤资是因为创业者的问题导致。

    撤资因为投资人本身的问题。

    情况一:

    在创业者做了哪些事的情况下,会撤资?(只讲看过的,经历过的)

    -创业者滥用投资款。

    轻则实施资本监管或名义冻结,重则找缘由撤资。

    这里的情况,创业者都知道,大的花销都是要报告投资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一旦拿了投资就是打工仔的说法,因为有些投资人会管的很多很细,也会不同意你的决策。当然打主遇到的就是很nice的投资人,基本不恨妨碍,正常询问进展。

    -创业者股权分配不当,且内部分家。

    很多创业者会遇到和合伙人方向不一致的问题,其实很常见,好好处理,好聚好散也没什么,重点就是在最初,两个创业者的股权都很平均,这也就造成了后期的隐患,也就是决策比较难做,方向有差异或是原则性问题就是酝酿一场大撕逼。

    -创业者由于极端行为,招惹法律问题

    这个很好理解,碰了红线,资本方一定会想办法把钱要回来。有多远躲多远。

    -创业者由于产品问题,或是宣传不当,名声极其恶劣。

    这种很少发生在投资很长时间之后,通常是ts以后,或是签约前后。一般是投资款不打了,要不就找理由撤资,其实也是正常投资人止损行为。

    情况二:

    投资人的问题,撤资?(最近发生的几起案例)

    -投资人原计划就分批次打款,但如果发现你项目没有明显进展,后面钱就不打了,以清算终止。

    这种很伤害创业者,要知道创业是以人品身价,时间,精力全方位投入,坑创始人,也会让创始人在团队面前很难做。

    -投资人自己不敢投太多,本来领头,打款期临近,跟投的都投了,自己跑了。

    这种太多了,很常见,所以也就是那融资要打听好投资机构的口碑和黑历史。要知道你是那你的生命在创业,一次失败的创业很多时候能毁了一个人。

    -投资人恶意以新基金募集时间,打款有问题等奇葩理由让你先自行垫付,后面毁约。

    这种也真的有,因为资本的风口是很不确定的,要看经济情况,LP要求,GP心情和调查情况。很多时候,口头的承诺往往是最伤害人的,因为死无对证,也许人家说一句你理解错了,你就倾家荡产了。这种也是有不止一个例子,我心疼创始人几秒钟。

    因为其中一个基金的肯定答复往往错过了很多其他的拿钱机会。

    哦对,还有一种撤资方式,叫做,下轮刻退。

    当然这是玩笑,因为如果一个好项目,是不怕撤资的,因为钱会源源不断的进来,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钱让你试出来的金主。

    是他们的相信和资本给了你还可以失败的机会。

    当然在融资过程中,我说的问题也是存在,自己注意分辨即可。

    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能否甄别投资人,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找到新的大腿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祝现在在创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能遇到对的人。

    ps:答主的投资人就是很赞,虽说项目结果不好,但处理得当,也还是朋友,收获很多。

    目前答主的状态依然是创业,但上一个项目是终结了。

    目前加入了新的创业项目,已经盈利,很看好。

    也请每个创始人珍惜陪你创业的人,因为他们才是风险最大的人,来自于创始人及投资者的双重压力

  3. 王桢臣
    理由
    举报 取消

    简单说,按照公司法,不能撤资。撤资分两种,一种是投资方无条件要求撤资,另一种是发生合同约定情形而撤资。但按照中国公司法,两种撤资都是不允许的。资金投入公司就变成公司的财产,不能随便抽逃。

    理论上讲,撤资可以通过减资程序来操作,但手续比较复杂,一般都没人这么操作。

    私底下协商撤资,是法律之外的问题。

  4. 路德维希圣
    理由
    举报 取消

    投资是不可以撤的,只能转让股权。

    可能是预先有分期投资协议,就是把投资拆成几部分,分批投资,遇到某些协议情况可以不再继续执行。

  5. 孙志超
    理由
    举报 取消

    “撤资”这个说法实在太模糊。

    投资合同因为某种原因(尽调问题、投资方变卦等)未交割,可以被说成撤资;

    投资合同中约定了分期付款(有条件或无条件)、对赌,资金只到账部分,可以被说成撤资;

    投资合同中财务权交给了投资方,导致资金不到位导致发不出工资最后清盘,可以被说成撤资;

    因公司管理混乱,触发清算条款,导致投资方硬性清算,可以被说成撤资;

    某项交易因违反法规,被强令中止,可以被说成撤资;

    投资方资金被临时冻结,无法交割,可以被说成撤资;

    投资合同中约定交割期限,而因为海外交易缘故逾期,可以被说成撤资;

    ……

    很多内情只有当事人知道,对外并不会解释,也不方便解释。

    知道这一条就够了。

  6. lacertasl
    理由
    举报 取消

    其实撤资是这样的。

    创业企业完成a轮1000万融资,投资人一般是不会一次性就直接打1000万到公司账户的。虽然是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约定是认购1000万股份,但也会约定一个出资时间和出资条件。会约定创业企业需要实现怎么样的业绩或者做到某些事情以后,才会把出资落实到位。

    如果创业企业虽然完成了融资,但是投资人还没有把所有钱都给到公司的时候,这时候创业企业发生重大变故,投资人就很可能撤资,也就是不继续给之前约定的投资了。不过已经给了的投资想撤走是非常麻烦的基本做不到。

    还有一种撤资就是创业企业完成a轮,投资人在b轮或者c轮退出,也就是把股份转让给后面新进入的投资者。这种形式对创业企业来说不算撤资,只是换了股东,但是对投资人来说,这就是撤资了。

    这种的原因很复杂,大多都是因为企业发展方向偏离了当初的预期。

  7. Malcom
    理由
    举报 取消

    改投房地产了呀!二线城市如南京房地产价格大涨不就是他们干的么。

  8. 孔令涛
    理由
    举报 取消

    投资目标达到了或者达不到了

  9. wsq0430
    理由
    举报 取消

    约了几次的炮,还不许更换约炮对象了吗?

  10. LeoLu
    理由
    举报 取消

    投资人可以选择投资,当然也可以选择撤资。投资需要眼光,撤资也需要眼光。钱给你你去不干正事,当然可以撤资。当初投资的目的就是因为你所说的让投资人觉得有钱赚,而现在你所做的跟所说的不一样了,当然可以选择撤资。不过其中具体的法律协议规定我不太懂。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