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或世事通通不过是场梦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VC/PE到底需要什么样的FA,而回答前一个假设,则需要明确好的FA需要具有什么的能力。
其实和 @黄席盛的答案有类似之处,可能会划分如下几项:
1、Sourcing项目和判断的能力
2、运营项目的能力以及专业
3、Deal-making的能力
这里面重点谈第一点和第三点。
第一点,关于Sourcing项目和判断的能力——一个好的FA应该知道如何获取项目,并且能够对项目的质量形成自己判断,用我司CEO周子敬的话说,就是对项目应该有自己的“品位”。往更深一层说,一个好的FA还要知道行业趋势和变化是什么样的、了解行业的本质,这才能跟创业者和投资人有能力进行优质对话,同时建立创投两端的“信任感”。有了信任,才有后续的交易。同时还要知道哪些基金喜欢看什么领域,具体偏好是什么,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推送项目,以达到更好的信息匹配。
换句话说,一个好的FA可以成为VC和PE聚合水准之上项目的管道——或者说成为创投市场中足够好项目的供给渠道。
第二点,包括解答问题、梳理商业模式、做材料等等因素,大体上就是挖掘和扩大项目的优点而隐藏项目的缺点,在投资人有疑问的时候能够很好解答的能力。
重点再说说第三点,Deal-making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要刻意用Deal-making这个英文单词,很简单,因为FA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是撮合和中介服务。既然是中介——就有买和卖,既然在创投市场就有创业和投资人,既然有服务,就有相对满意和不满意之处。因为交易双方对融资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FA就要解决问题,帮助交易达成。
举个例子,某创业公司A,从Pre-A到A轮了,天使轮进入的最早的老股东VC甲想退出一部分股份,而VC乙则想进入,由于A公司发展良好,估值变高变贵了,老股东甲可能希望退出时多要钱,但VC乙不乐意,觉得贵了,而创业公司A希望尽快打款,赶快close这一轮融资,这样就成了僵局。所以FA需要说服老股东和新股东,同时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让VC和创业者都尽可能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种复杂局面恰恰是最体现一个FA Dealmaking能力的考验。
再比如,VC对创业公司的股权结构设计、财务模型、股权交易中法律条款的适应性有疑问,在无法很好解答疑问情况下,就不投资了。一个好的FA应该要解决交易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一个好的FA,或者说受VC/PE欢迎的FA,一定足够了解创业公司的所处的市场和赛道,也了解创业公司本身,同时还要能够精准匹配投资人的需求,让投资人看到创业公司的价值,而专业的的财务方面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及撮合能力来协助解决交易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这么看,成为一个专业、靠谱的FA还是挺不容易哒?这种好的FA才对投资人有真正的“价值”。
嗯,最后的最后,卖个萌,如果融资方面有问题,找以太吧~
上面的诸多答案已经很好,来说个略有争议性的。VC/PE是把FA当成业务的帮手、自己人际网络的延伸和业务网络的杠杆,但随着行业的发展,VC/PE越来越尊重和依赖FA。要说这个结论,不得不谈历史和讲故事。
2000年左右-2010年左右,FA兴起
21世纪初,投资行业在中国出现到逐步兴起,那时基金行业的进入门槛极高(无论是求职者进入还是GP融资),围绕这个大产业,逐渐出现生态系统以及为其服务的各种机构,包括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等等。他们出现专门为基金服务的部门甚至是公司,其中的表现优秀者也在日后获得非常好的身位。而FA是全新的业态,因为无论在资本还是资质上组建成本都很低,所以迅速在中国遍地开花。华兴、易凯、汉能和汉理,号称中国当时的“四大”。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起点高且创始团队背景好。创始人基本都为海外名校毕业(服务行业摆脱不了卖脸卖皮的特质)、基本都曾在顶级投行供职过、基本和当时的基金从业人员有各种人际交集等等。
当时基金从业人员处在金字塔的顶端,“有钱任性”很好地描述了这个状态。无论是创业企业,还是包括FA在内的服务机构,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此时大部分基金对于华兴抛出的“新型投行”的战略目标并不以为然,或多或少觉得这是一个比FA更高端的名头而已,很少有人相信它真能贴上“投行”这个烫金的标签。
虽然基金也依赖FA找项目和扩展人脉,但是大家都清楚“戏子无义、婊子无情”,这就是一桩买卖,没有一个FA会为了交情,把一桩业务拱手给基金独家垄断或者帮着基金大力压低价格。当时,四大FA在了解公司业务和与投资人沟通方面,确实较之同行出色一截,所以四大介绍过来的业务颇受重视。
不过,四大介绍过来的项目最后成交价偏贵,在业界也是有口碑的。这里面的突出代表是华兴,较之其他机构,它更多站在创业企业这边为其争取利益和索要高价(当然价格高,华兴获得的分成也高,这属于私利)。这看似微妙的定位差异,为华兴后来的迅速崛起或多或少埋下了伏笔。好多基金对于华兴,可谓是又爱又恨。
2010年左右-2015年左右,华兴独大
2010年这个时间点不一定准确,但这一年前后发生了许多分水岭级别的里程碑。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世界已经在底层准备好了。第一款iPhone发布于2007年;而在2009年9月份,谷歌发布了搭载Android 1.6正式版的HTC 手机Hero(G3),这基本是第一步可商用的Android手机;而在2010年10月份,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电子市场上获得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Android系统的应用增长非常迅速。
第二个是电商的崛起已经显现苗头。2009年1月,在李国庆眼中还是小孩的刘强东,带领着京东度过了公司历史最大的一次难关——完成B轮融资,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先生的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2010年12月8日,当当作为中国电商的先锋通过十年时间终于熬成正果,在美国完成上市。电商无论在退出模式上还是在用户接受程度上,充分证明了自己。
第三个是境内退出渠道的出现以及人民币基金的崛起。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它宣告了境内已经出现甚至比海外更加丰厚的退出渠道,而且直接激发了人民币基金的风起涌云。
前两个是关于供给侧的趋势,而第三个是关于需求侧的趋势。然而当其他FA亦或彷徨亦或折腾亦或小打小闹的时候,华兴完美得抓住了这三个趋势,真的是成为了一只在三个风口上飞行的猪。案例实在太多,大家自行补课(中文 > 华兴交易),从29页往前翻,包括:京东、大众点评、美团、赶集、当当、兰亭集势、聚美优品、爱奇艺、豌豆荚、易到用车、PPS等等。几乎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电商、O2O以及视频等多个未来主流方向的领头公司。
随后的2014年-2015年,之前一度沉寂多年的兼并收购市场,突然出现井喷。更令人惊讶的是,华兴更是参与其中基本所有的大项目:滴滴收购快的、58收购安居客、58收购赶集、蘑菇街收购美丽说、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等等。
回顾华兴所有参与的项目,会发现一个特点让其傲然于FA行业:回头客特别多,许多公司一旦聘用华兴参与A或B轮,就会让华兴一直辅助公司走到D轮、E轮甚至兼并收购的小攻或小受以及IPO(华兴在2012年获得香港的证券业牌照,参与了京东、聚美、途牛及的乐居等的联席承销商)。借用某位机器学习大牛的概念,华兴的生意就是Life-long supporting,全程服务。这里面的典型是京东,其实在A轮和B轮的FA都不是华兴,但是一旦华兴在C轮协助了京东,就一直参与到后面的D轮、E轮直到IPO成功。
还没等众多基金回过味儿来,按融资额计算,华兴在FA参与的交易中已经占到了50%以上的份额(注:这个是粗略估计),如果只算当期最热公司的话,华兴所“把持”的比例更高。在2015年《彭博市场》评选出了全球最具金融影响力的50人,中国当选的共5人,其中就包括华兴资本的掌门人包凡,其他四人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这次当选充分证明了华兴资本对于中国私募市场的影响力。
(这里部分回答题主问题:手里握有各种优质公司以及能和创始人建立深厚关系的FA,非常受基金欢迎,准确说是又爱又恨。)
客大欺店还是店大欺客取决于微妙的供需平衡关系,是永远的市场规律。华兴独大,自然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基金和FA之间的定位。特别是考虑到华兴偏重创业公司的定位以及创业公司对华兴的长期倚重,各基金更是不得不敬华兴几分。当然华兴的运作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也是在那里摆着,不用质疑,比如:华兴协助京东搞定DST的投资,非常说明问题。这有点类似于高盛在华尔街的地位,虽然高盛是大乙方,但是考虑到其市场地位及手中的优质客户,各个甲方也是要给面子的。
大家一定会问这段时间,其他FA在干吗?其实他们也在快速发展,不是他们不给力,而是华兴太给力,在这个超速发展的行业中华兴是超超速发展,其他FA自然被华兴甩开好几个身位。
FA(主要是华兴)地位的上升以及获得基金的更多尊重和依赖,从招聘的角度也可以部分说明。在上一个时代,FA的从业人员最佳的职业道路就是跳槽到基金,然而这并不容易。然而在这个时代,这个跳龙门越来越容易。甚至有些新成立的基金,基本会定点招聘优质FA的从业人员。这个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整个大势在向创业企业倾斜,能满处跑挖出公司并搞得定创始人的从业人员,越加受基金欢迎。
2015年左右-现在,互联网新模式
老大华兴资本在尝试多元化,从天使投资到早期投资,到成长期和中晚期投资,再到兼并收购和IPO承销,可谓是遍地开花。特别是在兼并收购这块儿,基本实现了垄断。其他FA在随着行业增长的同时,继续保持高端服务业的小作坊特色,顶多是搞个早期投资的兼职业务(其实FA+早期投资模式的鼻祖是清科)。
然而创新不会寂寞。首先,华兴更加走向投资的前端和服务更早期的企业(甚至是天使轮开始):华兴Alpha,专注于为早期企业提供更贴身的服务,甚至是自己花钱聘请技术高手,准备随时出手为初创企业解决技术坑和技术人才招聘难题。这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模式或者互联网化的FA:这些增值服务是免费不赚钱的(不知道能不能算雷军所说的“爆款”),类似于互联网公司的获取流量;等公司养肥了,再在巨额融资或者兼并收购时赚大钱。
中国人的一大特点或者优势是:能迅速将一个高端行业或者产品,迅速平民化和工业流水线化。九鼎就成功将门槛高高的基金行业彻底拉下马,通过低工资+人海战术+流水线作业,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到2014年轮到了FA行业。一批华兴资本的年轻人离开后创立新型的FA服务企业,比如以太资本。他们将投融资服务庖丁解牛搬得拆解成若干个环节,试图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负责。同时,利用App或公众号等移动工具,与投资人保持高频度互动,推送项目和完成面谈约见等等。与之相呼应,36Kr内部孵化的FA团队, 也在尝试类似的打法,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
不管这些新模式最后能有多大的颠覆,他们都带有很浓烈的互联网特色:专注于用户的LTV(Life Time Value),无论是基金还是创业企业。华兴Alpha是利用超值的前期服务获得流量,将创业公司牢牢绑定,然后在后期通过大单变现。以太是通过将FA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彻底流水线化,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连接投资人,试图长期绑定投资人。36Kr的FA服务,更是将传统的FA服务,与36Kr有特色的品牌宣传和众筹能力绑定在一起。
这些模式一旦成功,部分会重塑基金和FA之间的关系:交流更加高频、服务更标准化,简单说就是因为技术,基金获得体验更好但成本更低的服务,而更加依赖于FA。类似的例子是马车升级福特流水线制造的汽车,一旦从前者转为后者,用户就告别了高端定制的马车或者汽车,转而投向价格更便宜但体验更好的工业化汽车,但是却更加依赖于福特这样的主机厂,包括他们的整个体系:配件、轮胎、维修养护等等。
如果真正新模式重塑FA整个行业,各个FA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某几个人之间个人魅力的比拼,而是开始系统级和平台级的比拼。
————————————————————
更多文章关注我的专栏: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作为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中早期的FA,非软文。
由于这个市场上太多FA都谈不上qualified,首先说一下我理解的FA行业从业人员的几点基本素质要求:
1.既懂行业,又懂资本市场
懂行业是pitch一个项目的基本要求,说到底一个项目为什么会选择你来帮他们融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比他们还要深刻,不仅懂得这个行业中投资人的需求,还懂这个行业中创业者的诉求。如果遇到这样的FA,创业者应该觉得庆幸,毕竟这样的FA在现在的市场是不多的,不过这样的FA通常也很少接特别早期的项目,毕竟早期的项目主要是卖信息差,而拥有此项素质的FA通常是卖服务来获得高溢价。当然最高等级的FA当属包老大那样,卖的是信用,人往那儿一站说你俩合了吧,一个行业就垄断了。
2.专业,专业,专业
1)掌握基本的hard skill:写个BP,做个model,看个TS,算清楚cap table。不要求像banker一样对数字敏感精准,但起码你不能差的太远,基本的财务知识还是要懂的。毕竟创业者花这么多钱买你这点服务,总要体现一些术业有专攻的地方。写BP基本上是A+/B轮以后才能买到的服务,天使和A轮主要是帮你修改,提出意见,梳理逻辑。但行业内其实真正能把这点做好的FA也不是很多了。我见过太多同行连cap table都不知道是啥,更别提算清楚了。互联网正在逐步解构与重组FA产业链,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安排路演的禁忌与顺序:帮创业者排会这件事看上去很简单,但还是需要比较细心的,其实这也是在专业角度上比较凸显人文关怀的地方(比如有人情味的FA应该尽量让外地来的创业者一天就在一个区域活动,别每天都是上午中关村下午华贸的,帝都之堵真的很影响情绪~)。首先你得知道推给哪些机构,最基本的禁忌是投了竞品的机构不能推(除了某些买赛道的机构),所以这又说到对该领域信息掌握度的问题了。还有通过FA对各个机构的了解,应该安排一些最适合本阶段的投资机构,因为创业者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
3)对全流程节奏的把控:很多人说FA只是介绍几个投资人拉拉微信群所以门槛较低,其实优秀的FA远远不止介绍个投资人这么简单。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融资全流程节奏的把控,什么时候密集路演,收到几个ts后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抬高价格等等,这些都是凭借经验和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为每个创业者量身定制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FA的核心价值。
3.有情商,沟通技能好
这也是为什么FA这行业中妹子比较多的原因(比如某FA公司就是以多美女著称),毕竟妹子的亲和力更好,投资人们一般都会对妹子比较客气,一般推项目给投资人也不会遭白眼或拒绝。颜值高并不是核心竞争力,不过情商高或许可以算是。在协调多方共同投资一个项目时,满足多方利益的确需要一定的情商(都不能得罪,大家的需求还得尽量多满足),这也是最考验一个FA沟通能力的时刻。对于早期的创业者来说,FA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心理按摩师的角色,所以有一个颜值高的妹子在孤独的创业路上不断鼓励与安抚你总不是件坏事。FA毕竟是一种左右逢源的工作,知冷暖又懂需求的妹子会不仅会很多问题大事化小,还能让双方很舒服的完成交易。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再来说说qualified FA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1. 投资人是FA的衣食父母:
对于所有FA来讲,投资人才是长久的重要客户。也就是俗话说的“流水的案子,不变的投资人”,所以对于FA来讲,做每个项目都是首先要保证和满足投资人的基本诉求,然后再根据创业者的诉求做一些统筹与协调。现在及以后的市场目测还是会以买方市场为主,除了个别一些风口浪尖的hot deals,创业者可能需要在条款或者估值上做一些妥协。毕竟投资人和创业者要相处很久,所以很多“恶人”的角色只好由FA来充当,FA应该尽量控制创业者预期,推动项目向前推进。
→此项较多对应FA第3点技能
2. FA可以成为投资人的filter
FA行业面对的是一个双边市场,所以供给侧改革对于这个行业同样适用,目前的很多精品FA公司,早期都是靠几个优质供给起家的。我经常会跟别人讲:“我们抢的不是deal,而是投资人的时间。”这就要求一个FA足够了解行业并进行深挖,这样才能在投资人那里earn credits,推荐的项目才会被越来越重视,当你的credit到达一定的阈值,就可以跟投资人建立良好的互信,这种互信的关系将成为一个FA最好的护城河。所以顶级的FA是可以引领市场投资方向的,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投资人转行做FA,很多靠的是这点优势。
→此项较多对应FA第1点技能
3.FA可以部分解放投资人的生产力:
不仅仅是deal sourcing,FA还可以帮投资人快速搜集到市场上一些重要信息。毕竟FA做的就是有信息差异的市场(在可见的几年内应该信息差还会存在),所以信息汇集量是比较多的,特别某些可以深挖行业的FA,是行业动态和业内信息的汇聚地。所以很多不喜欢social的投资人可以通过FA持续获得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流。
同时,FA也可以帮投资人分担很多脏活累活,毕竟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信息的判断而不是收集,所有部分收集信息的工作可以交给FA来做。除此之外,公司内部上会时需要准备的一些材料FA也可以辅助完成(节省投资人很多时间呢),比如B轮以后整理数据做model是最基本的,早期可以帮投资人扫扫赛道了解竞品。
→此项较多对应FA第2点技能
另外,unqualified就是每天所做的工作无非是流水线上的一环,凭借他们认识一些投资人或者有基于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工具/系统,安排一下会议之类,拉个微信群之类的,那些人其实难以深入项目做深度服务,无法帮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复盘和提升,其实已经失去了FA这种手艺人的精髓。这个行业离钱太近,修炼内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创业者在选择FA的时候,也需要擦亮眼睛。
不过就融资效率来讲,早期项目还是可以借助FA平台的,毕竟可以批量见一堆投资人。创业嘛,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成本。
p.s.我们还在招人!!欢迎私信勾搭~
被楼上某美女炸出来答一下。背景:做过PE,在干VC,都不是很精。常年混迹各大FA微信群,一线投资人著名网友。
简单说,偏PE的好deal一般都掌握在FA手里,无论是某能某凯还是某兴…原因很简单,买卖双方都不具备close deal的能力,同时大家对交易的认知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时候很需要一个类FA的角色做buffer。多的不说大家自己看某兴这两年做了多少大deal就好了。
VC阶段的FA则更像是导师,因为现在的市场创业者们见了太多3分钟忽悠投资人拿到上千万融资的故事了。所以以为资本市场就是听故事靠忽悠,拿着几页BP蹲咖啡馆就可以拿到融资、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而目前为止还没结束的资本寒冬我想也让这部分头脑发热的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资本的另一面。对于真正把投资而不是走秀当职业的投资人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义务去普及这些知识。那么这时候,像那些已经在创业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对于投融资领域都了解极深的优秀创业服务机构转型做FA,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于什么样的FA机构受投资人欢迎,可能见仁见智。有人喜欢项目多话少的,有人喜欢常年和妹子线上线下时不时聚个会顺便发展个小女朋友的,个人谈得上喜欢的机构还真不多。不过还是欣赏对行业专业&专注,有价值输出的机构。因为好的行业研究和洞见一定是一个FA机构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立足之本。而单从对行业的认知层面来看,个人意见,好的FA见过的细分领域项目绝对大过任何一个一流机构的分析师。所以,能够很系统地梳理出产业链谱图以及各模式的优劣势所在。这也是投资人关心的,除了单独的案子,投资人还能从机构当中获取哪些相对的增值服务。这点是其他机构没办法,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做的。同样是一个FA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太和某桌不定期出的自媒体报告内容都还不错,内容甚至不输给大机构的行业深度研究。更何况像 @星橦老师说的:
毕竟,投资狗也需要妹子按摩的。所以想要了解一个行业,我认为其实真正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同有行业研究深度的FAer进行沟通。
不过我比较反感上来就一通BD,问了投资领域和阶段,或者最近投的哪个案子的详细数据,聊了一些行业观点之后就没有下文,只进不出的FA。这类人要么自己还没有形成行业认知,另一方面纯粹是为了做竞争对手的数据搜集。这样的人和机构其实长期合作下去也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对于投资人和机构自身的价值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
谢邀 @Joe De
直接答题主的问题了哦
1. PE挺喜欢FA的,FA提供的项目来源是很重要的案源组成部分。当然现在各种各样的FA越来越多了,难免鱼龙混杂,但是从PE从业人员的角度,对任何类型的FA都是喜闻乐见的。而且,有些FA可能干的事情很多样性(杂),但其实人家很有两把刷子,这个行业里真牛逼但又不显山露水的人是很多的,所以永存敬畏之心是很必要的。毕竟投资还是个people business嘛
2. 如果要说受欢迎呢,那当然是越专业的越好。越专业的,意味着他们懂行业(会筛选案子,保证质量),也懂投资人(知道PE VC都关心点啥,提前准备,帮我们减轻工作量——很关键23333),而且专业么什么都有套路,大家都按规矩来,不会出幺蛾子。但总体来说,我个人对FA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大家处得好,有项目的时候想得着我们,就很感激了。
丢个文章,跑~
年轻人到底应该去VC还是FA呢? – 知乎专栏
基本同意班主任意见@星橦,FA这生意,大了说是高盛,小了说是单个人。不要做拉皮条的生意,要做企业背后的军师。业界看不起FA的原因是竟然有做三陪和交际花转行的,每天在朋友圈分销滴滴,巨人游戏这类大案子的份额,有什么意思………我就是FA出身,现在BUYSIDE做收购,我对券商,华兴这样的机构一直都非常尊重,当交易撕逼之后能解决问题的一定是专业财务顾问,不是律师会计师。
不靠谱FA特征
1. 专业技能趋向于零
2. 对卖方没有核心影响力,无法将投资人的反馈意见翻译成卖方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
3. 只有项目信息没有实质性关系,这一点最可怕,往往交易到关键时刻因为对企业没有控制力和足够的关系导致失败。
基于这三点,就算你运气好做成了交易,也拿不到什么钱。一流的FA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领路人,在没有CFO加持的企业,FA要能起到CFO和战略发展副总裁的作用。企业家有可能只是个技术狂魔,或者营销达人,FA要沉浸到企业里面,帮管理层从资本意识,到商业模式,发展战略,财务预测,退出策略安排进行辅导,最后才是销售股票。可惜很多FA只知道销售股票,其他一概欠奉。
说你不靠谱,对比一下是不是真不靠谱?呵呵哒
Q 什么样的 FA 更受 VC/PE 的欢迎?
A 帮着赚钱的
答案完。
—
开玩笑,答案我做个简单的拆分:
一、找到好项目
我一般认为两种FA可以找到好项目:
第一种是有能力圈的FA,长期专精行业,撒下时间之网必然有所收获。
第二种是有品牌的FA,和上轮投资机构关系好,因此能直接拿到好项目。一般后期的好项目都在FA手上。
但这只是第一步,好项目要推到匹配投资人手上,这要求FA有足够的投资人Coverage和对机构的深入了解。这要求机构化作战的信息共享,小型的FA机构很难做得好。
就金融领域来说,近期不少投资案例的投资方都不是典型的财务投资人,投资项目并不完全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这个时候只有覆盖足够渠道下沉,对投资机构的投资动机有深入洞察,才能帮这些投资人找到好项目。
二、帮助解答问题做材料
一个项目见一批投资人,基本提出问题就那么几个,这就要求一开始材料做好,问题准备好,访谈清单准备好。专业人和专业人打交道,解决效率。
后期,一些机构需要准备一些特有材料,FA也应当随叫随到,经可能把材料工作做细致。
三、交割时谈判和解决交易结构
交易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最终成交价一定比卖方预期低,比买方预期高。中间的Gap就需要有人来填,FA就是这么一个两边跪舔填坑的角色。
上了谈判桌还好办,大家都有动机做成交易,有时候没有FA,创业者和投资人也能自己谈妥。关键是没有上谈判桌之前,FA需要想办法让双方都不断往下进展,最后想一想已经跟进那么久了,沉默成本那么高了,还是妥协一点把交易办掉吧。
四、以下为一些关于本题目其他回答的思考
假说一 要求妹子,能够让人打交道的时候舒服
我自己觉得这是最不重要的,因为投资是理性行为不是消费行为,赚钱是最重要的。心灵抚慰大可以去「保利俱乐部」放松。但是投资人多半是有一些知识分子气质的,打交道的时候还是要专业、尊敬、言简意赅,才是王道。
(上一个时代不少机构拼命投案子,投资经理有很大的决策权但并不按合伙人的方式思考问题,造成某些FA这种方法大行其道)
假说二 FA可以让融不出去的案子融出去 or 可以大幅提高估值
也许有FA能做到,但是就我工作经验,投资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一伙人。美元基金总觉得土豪人傻钱多,土豪总觉得美元基金容易被概念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都是误解误解误解。
领导说「如果FA可以决定项目估值,那么投资人干啥投创业者,直接投这个FA不就得了,价值都是他创造的。」
我对我工作的界限就是,金融服务,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服务者,勤靡余劳为交易提高效率,如此罢了。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FA”
广义上来,FA可以包含的范围,包含了所有投行-证券公司,无论是大摩高盛,还是中信、中金,都是FA
但一般来说,国内所称的FA,一般不是指这类大公司,而是从事早期和成长期投资业务的小型财务顾问,且一般都是针对从事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领域
——————————————–
怎么看待FA?
我觉得FA是投资机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以后会越来越重要
FA本质上起到了分走一部分VC工作量的作用,使得VC团队人员工作效率更高。
1. 主要是渠道的工作,以及初期过滤的工作。如果说VC过去要从渠道建设、初期筛选、最终判断、投行管理等全程工作的话,那么FA的存在可以在前面两个节点上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渠道工作和初期筛选本身是比较流程化的事情,VC高工资资深人士去做非常不经济。反过来,VC因为人员成本高,往往很难承受大规模的团队,渠道能力总是不够。但FA可以,FA可以用体系化的标准流程,配合低工资的小朋友,来完成项目渠道获取、初期筛选的工作,并具有规模经济性。这样一来,VC的资深人士,更多可以从事最终判断和投行管理这样价值更高的工作,这是非常合理的。当前华兴、以太这样的机构,都有一百人以上的规模,扫渠道能力很强。而小饭桌这样的机构通过线下活动也能获取大量早期项目,这是这种趋势的演化现实。
2.主要是和创始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个事情里面,如果VC直接和创始人接触,往往过于生硬,尤其是在谈判中,一旦遇到摩擦,比较难调和。而FA的存在,就像润滑剂,可以有很多空间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功能,其实和其他行业中介的存在,作用是一样的。比较有意思的是,投资机构的人,和项目创始人,往往都是男的,而FA里面却是往往女生很多,某些FA机构里面还有很多美女。男人面对美女,往往是没法发火的,这样就比让两个男人直接pk要好太多了。
——————————————
什么样的FA更收欢迎?
当然是让我们投资机构收益好,工作顺,心情好的
1. 收益好。当然是,最早地推荐别人还没找到的好项目,这个永远是第一位的。写BP,编故事之类的,都是扯淡,完全不需要,只要把项目信息告诉我就行了
2. 工作顺。那就是在约会、谈判、dd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最不靠谱的fa,有时候会约会放鸽子之类的,这肯定感受不好
3. 心情好。主要看颜值,VC男的工作很累很苦逼的对不对,看到颜值高的FA姑娘当然心情好:-)
我就职于一家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的投资并购部和旗下基金,做过2年多的早期投资和1年左右的中后期投资并购项目,说说我和FA打交道的感受吧。
泰合资本:中后期消费金融相关领域与泰合打过几次交道。他们主要做中后期大额度项目的独家FA,对项目的业务、财务、融资、行业情况了解都比较深入,研究有一定深度;对项目应该是挑选过的,普遍质量很高。
华兴资本:中后期做的不错,财务模型也很清晰,业务也了解的很清楚;研究的深度不一定比泰合深,但也够用;项目质量不错;
以太资本:做早期投资时打过不少交道,有一些有价值的项目,但随着人员扩张,这个概率低很多了。没有感受到过研究能力和行业理解,最近有些专栏似乎在改善;之前有个帮助投资人cold call找人功能,自己开发的线上约见系统,都有助于提高效率;
小饭桌:切入点很好,现在成立了凡卓资本,阶段是在后移。在我关注的领域里面,农分期是个不错的案子。小饭桌能作为农分期的B轮独家FA顺利完成,我觉得比我原以为的厉害。创始人crystal、小饭桌最初的班主任星橦人都很nice。(我和星橦同年同月同日生哈哈)
方创:就是介绍项目给投资人认识。。。中后期也是这样。。。大概方创的模式比较看中数量?
青桐资本:各阶段都有涉猎;打交道的消费金融领域,项目质量还可以。
36kr:基本没感受到过FA业务的存在感,虽然微信加了好几个36Kr的FA.
补充下二三四五(002195.SZ)的情况:2014年A股上市,主营业务是消费金融(现金贷等)和原有网址导航业务。市值大概200亿左右,旗下有一只50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基金,主要针对消费金融领域的投资并购业务。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VC/PE到底需要什么样的FA,而回答前一个假设,则需要明确好的FA需要具有什么的能力。
其实和 @黄席盛的答案有类似之处,可能会划分如下几项:
1、Sourcing项目和判断的能力
2、运营项目的能力以及专业
3、Deal-making的能力
这里面重点谈第一点和第三点。
第一点,关于Sourcing项目和判断的能力——一个好的FA应该知道如何获取项目,并且能够对项目的质量形成自己判断,用我司CEO周子敬的话说,就是对项目应该有自己的“品位”。往更深一层说,一个好的FA还要知道行业趋势和变化是什么样的、了解行业的本质,这才能跟创业者和投资人有能力进行优质对话,同时建立创投两端的“信任感”。有了信任,才有后续的交易。同时还要知道哪些基金喜欢看什么领域,具体偏好是什么,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推送项目,以达到更好的信息匹配。
换句话说,一个好的FA可以成为VC和PE聚合水准之上项目的管道——或者说成为创投市场中足够好项目的供给渠道。
第二点,包括解答问题、梳理商业模式、做材料等等因素,大体上就是挖掘和扩大项目的优点而隐藏项目的缺点,在投资人有疑问的时候能够很好解答的能力。
重点再说说第三点,Deal-making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要刻意用Deal-making这个英文单词,很简单,因为FA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是撮合和中介服务。既然是中介——就有买和卖,既然在创投市场就有创业和投资人,既然有服务,就有相对满意和不满意之处。因为交易双方对融资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FA就要解决问题,帮助交易达成。
举个例子,某创业公司A,从Pre-A到A轮了,天使轮进入的最早的老股东VC甲想退出一部分股份,而VC乙则想进入,由于A公司发展良好,估值变高变贵了,老股东甲可能希望退出时多要钱,但VC乙不乐意,觉得贵了,而创业公司A希望尽快打款,赶快close这一轮融资,这样就成了僵局。所以FA需要说服老股东和新股东,同时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让VC和创业者都尽可能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种复杂局面恰恰是最体现一个FA Dealmaking能力的考验。
再比如,VC对创业公司的股权结构设计、财务模型、股权交易中法律条款的适应性有疑问,在无法很好解答疑问情况下,就不投资了。一个好的FA应该要解决交易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一个好的FA,或者说受VC/PE欢迎的FA,一定足够了解创业公司的所处的市场和赛道,也了解创业公司本身,同时还要能够精准匹配投资人的需求,让投资人看到创业公司的价值,而专业的的财务方面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及撮合能力来协助解决交易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这么看,成为一个专业、靠谱的FA还是挺不容易哒?这种好的FA才对投资人有真正的“价值”。
嗯,最后的最后,卖个萌,如果融资方面有问题,找以太吧~
上面的诸多答案已经很好,来说个略有争议性的。VC/PE是把FA当成业务的帮手、自己人际网络的延伸和业务网络的杠杆,但随着行业的发展,VC/PE越来越尊重和依赖FA。要说这个结论,不得不谈历史和讲故事。
2000年左右-2010年左右,FA兴起
21世纪初,投资行业在中国出现到逐步兴起,那时基金行业的进入门槛极高(无论是求职者进入还是GP融资),围绕这个大产业,逐渐出现生态系统以及为其服务的各种机构,包括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等等。他们出现专门为基金服务的部门甚至是公司,其中的表现优秀者也在日后获得非常好的身位。而FA是全新的业态,因为无论在资本还是资质上组建成本都很低,所以迅速在中国遍地开花。华兴、易凯、汉能和汉理,号称中国当时的“四大”。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起点高且创始团队背景好。创始人基本都为海外名校毕业(服务行业摆脱不了卖脸卖皮的特质)、基本都曾在顶级投行供职过、基本和当时的基金从业人员有各种人际交集等等。
当时基金从业人员处在金字塔的顶端,“有钱任性”很好地描述了这个状态。无论是创业企业,还是包括FA在内的服务机构,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此时大部分基金对于华兴抛出的“新型投行”的战略目标并不以为然,或多或少觉得这是一个比FA更高端的名头而已,很少有人相信它真能贴上“投行”这个烫金的标签。
虽然基金也依赖FA找项目和扩展人脉,但是大家都清楚“戏子无义、婊子无情”,这就是一桩买卖,没有一个FA会为了交情,把一桩业务拱手给基金独家垄断或者帮着基金大力压低价格。当时,四大FA在了解公司业务和与投资人沟通方面,确实较之同行出色一截,所以四大介绍过来的业务颇受重视。
不过,四大介绍过来的项目最后成交价偏贵,在业界也是有口碑的。这里面的突出代表是华兴,较之其他机构,它更多站在创业企业这边为其争取利益和索要高价(当然价格高,华兴获得的分成也高,这属于私利)。这看似微妙的定位差异,为华兴后来的迅速崛起或多或少埋下了伏笔。好多基金对于华兴,可谓是又爱又恨。
2010年左右-2015年左右,华兴独大
2010年这个时间点不一定准确,但这一年前后发生了许多分水岭级别的里程碑。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世界已经在底层准备好了。第一款iPhone发布于2007年;而在2009年9月份,谷歌发布了搭载Android 1.6正式版的HTC 手机Hero(G3),这基本是第一步可商用的Android手机;而在2010年10月份,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电子市场上获得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Android系统的应用增长非常迅速。
第二个是电商的崛起已经显现苗头。2009年1月,在李国庆眼中还是小孩的刘强东,带领着京东度过了公司历史最大的一次难关——完成B轮融资,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先生的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2010年12月8日,当当作为中国电商的先锋通过十年时间终于熬成正果,在美国完成上市。电商无论在退出模式上还是在用户接受程度上,充分证明了自己。
第三个是境内退出渠道的出现以及人民币基金的崛起。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它宣告了境内已经出现甚至比海外更加丰厚的退出渠道,而且直接激发了人民币基金的风起涌云。
前两个是关于供给侧的趋势,而第三个是关于需求侧的趋势。然而当其他FA亦或彷徨亦或折腾亦或小打小闹的时候,华兴完美得抓住了这三个趋势,真的是成为了一只在三个风口上飞行的猪。案例实在太多,大家自行补课(中文 > 华兴交易),从29页往前翻,包括:京东、大众点评、美团、赶集、当当、兰亭集势、聚美优品、爱奇艺、豌豆荚、易到用车、PPS等等。几乎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电商、O2O以及视频等多个未来主流方向的领头公司。
随后的2014年-2015年,之前一度沉寂多年的兼并收购市场,突然出现井喷。更令人惊讶的是,华兴更是参与其中基本所有的大项目:滴滴收购快的、58收购安居客、58收购赶集、蘑菇街收购美丽说、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等等。
回顾华兴所有参与的项目,会发现一个特点让其傲然于FA行业:回头客特别多,许多公司一旦聘用华兴参与A或B轮,就会让华兴一直辅助公司走到D轮、E轮甚至兼并收购的小攻或小受以及IPO(华兴在2012年获得香港的证券业牌照,参与了京东、聚美、途牛及的乐居等的联席承销商)。借用某位机器学习大牛的概念,华兴的生意就是Life-long supporting,全程服务。这里面的典型是京东,其实在A轮和B轮的FA都不是华兴,但是一旦华兴在C轮协助了京东,就一直参与到后面的D轮、E轮直到IPO成功。
还没等众多基金回过味儿来,按融资额计算,华兴在FA参与的交易中已经占到了50%以上的份额(注:这个是粗略估计),如果只算当期最热公司的话,华兴所“把持”的比例更高。在2015年《彭博市场》评选出了全球最具金融影响力的50人,中国当选的共5人,其中就包括华兴资本的掌门人包凡,其他四人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这次当选充分证明了华兴资本对于中国私募市场的影响力。
(这里部分回答题主问题:手里握有各种优质公司以及能和创始人建立深厚关系的FA,非常受基金欢迎,准确说是又爱又恨。)
客大欺店还是店大欺客取决于微妙的供需平衡关系,是永远的市场规律。华兴独大,自然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基金和FA之间的定位。特别是考虑到华兴偏重创业公司的定位以及创业公司对华兴的长期倚重,各基金更是不得不敬华兴几分。当然华兴的运作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也是在那里摆着,不用质疑,比如:华兴协助京东搞定DST的投资,非常说明问题。这有点类似于高盛在华尔街的地位,虽然高盛是大乙方,但是考虑到其市场地位及手中的优质客户,各个甲方也是要给面子的。
大家一定会问这段时间,其他FA在干吗?其实他们也在快速发展,不是他们不给力,而是华兴太给力,在这个超速发展的行业中华兴是超超速发展,其他FA自然被华兴甩开好几个身位。
FA(主要是华兴)地位的上升以及获得基金的更多尊重和依赖,从招聘的角度也可以部分说明。在上一个时代,FA的从业人员最佳的职业道路就是跳槽到基金,然而这并不容易。然而在这个时代,这个跳龙门越来越容易。甚至有些新成立的基金,基本会定点招聘优质FA的从业人员。这个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整个大势在向创业企业倾斜,能满处跑挖出公司并搞得定创始人的从业人员,越加受基金欢迎。
2015年左右-现在,互联网新模式
老大华兴资本在尝试多元化,从天使投资到早期投资,到成长期和中晚期投资,再到兼并收购和IPO承销,可谓是遍地开花。特别是在兼并收购这块儿,基本实现了垄断。其他FA在随着行业增长的同时,继续保持高端服务业的小作坊特色,顶多是搞个早期投资的兼职业务(其实FA+早期投资模式的鼻祖是清科)。
然而创新不会寂寞。首先,华兴更加走向投资的前端和服务更早期的企业(甚至是天使轮开始):华兴Alpha,专注于为早期企业提供更贴身的服务,甚至是自己花钱聘请技术高手,准备随时出手为初创企业解决技术坑和技术人才招聘难题。这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模式或者互联网化的FA:这些增值服务是免费不赚钱的(不知道能不能算雷军所说的“爆款”),类似于互联网公司的获取流量;等公司养肥了,再在巨额融资或者兼并收购时赚大钱。
中国人的一大特点或者优势是:能迅速将一个高端行业或者产品,迅速平民化和工业流水线化。九鼎就成功将门槛高高的基金行业彻底拉下马,通过低工资+人海战术+流水线作业,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到2014年轮到了FA行业。一批华兴资本的年轻人离开后创立新型的FA服务企业,比如以太资本。他们将投融资服务庖丁解牛搬得拆解成若干个环节,试图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负责。同时,利用App或公众号等移动工具,与投资人保持高频度互动,推送项目和完成面谈约见等等。与之相呼应,36Kr内部孵化的FA团队, 也在尝试类似的打法,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
不管这些新模式最后能有多大的颠覆,他们都带有很浓烈的互联网特色:专注于用户的LTV(Life Time Value),无论是基金还是创业企业。华兴Alpha是利用超值的前期服务获得流量,将创业公司牢牢绑定,然后在后期通过大单变现。以太是通过将FA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彻底流水线化,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连接投资人,试图长期绑定投资人。36Kr的FA服务,更是将传统的FA服务,与36Kr有特色的品牌宣传和众筹能力绑定在一起。
这些模式一旦成功,部分会重塑基金和FA之间的关系:交流更加高频、服务更标准化,简单说就是因为技术,基金获得体验更好但成本更低的服务,而更加依赖于FA。类似的例子是马车升级福特流水线制造的汽车,一旦从前者转为后者,用户就告别了高端定制的马车或者汽车,转而投向价格更便宜但体验更好的工业化汽车,但是却更加依赖于福特这样的主机厂,包括他们的整个体系:配件、轮胎、维修养护等等。
如果真正新模式重塑FA整个行业,各个FA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某几个人之间个人魅力的比拼,而是开始系统级和平台级的比拼。
————————————————————
更多文章关注我的专栏: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作为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中早期的FA,非软文。
由于这个市场上太多FA都谈不上qualified,首先说一下我理解的FA行业从业人员的几点基本素质要求:
1.既懂行业,又懂资本市场
懂行业是pitch一个项目的基本要求,说到底一个项目为什么会选择你来帮他们融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比他们还要深刻,不仅懂得这个行业中投资人的需求,还懂这个行业中创业者的诉求。如果遇到这样的FA,创业者应该觉得庆幸,毕竟这样的FA在现在的市场是不多的,不过这样的FA通常也很少接特别早期的项目,毕竟早期的项目主要是卖信息差,而拥有此项素质的FA通常是卖服务来获得高溢价。当然最高等级的FA当属包老大那样,卖的是信用,人往那儿一站说你俩合了吧,一个行业就垄断了。
2.专业,专业,专业
1)掌握基本的hard skill:写个BP,做个model,看个TS,算清楚cap table。不要求像banker一样对数字敏感精准,但起码你不能差的太远,基本的财务知识还是要懂的。毕竟创业者花这么多钱买你这点服务,总要体现一些术业有专攻的地方。写BP基本上是A+/B轮以后才能买到的服务,天使和A轮主要是帮你修改,提出意见,梳理逻辑。但行业内其实真正能把这点做好的FA也不是很多了。我见过太多同行连cap table都不知道是啥,更别提算清楚了。互联网正在逐步解构与重组FA产业链,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安排路演的禁忌与顺序:帮创业者排会这件事看上去很简单,但还是需要比较细心的,其实这也是在专业角度上比较凸显人文关怀的地方(比如有人情味的FA应该尽量让外地来的创业者一天就在一个区域活动,别每天都是上午中关村下午华贸的,帝都之堵真的很影响情绪~)。首先你得知道推给哪些机构,最基本的禁忌是投了竞品的机构不能推(除了某些买赛道的机构),所以这又说到对该领域信息掌握度的问题了。还有通过FA对各个机构的了解,应该安排一些最适合本阶段的投资机构,因为创业者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
3)对全流程节奏的把控:很多人说FA只是介绍几个投资人拉拉微信群所以门槛较低,其实优秀的FA远远不止介绍个投资人这么简单。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融资全流程节奏的把控,什么时候密集路演,收到几个ts后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抬高价格等等,这些都是凭借经验和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为每个创业者量身定制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FA的核心价值。
3.有情商,沟通技能好
这也是为什么FA这行业中妹子比较多的原因(比如某FA公司就是以多美女著称),毕竟妹子的亲和力更好,投资人们一般都会对妹子比较客气,一般推项目给投资人也不会遭白眼或拒绝。颜值高并不是核心竞争力,不过情商高或许可以算是。在协调多方共同投资一个项目时,满足多方利益的确需要一定的情商(都不能得罪,大家的需求还得尽量多满足),这也是最考验一个FA沟通能力的时刻。对于早期的创业者来说,FA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心理按摩师的角色,所以有一个颜值高的妹子在孤独的创业路上不断鼓励与安抚你总不是件坏事。FA毕竟是一种左右逢源的工作,知冷暖又懂需求的妹子会不仅会很多问题大事化小,还能让双方很舒服的完成交易。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再来说说qualified FA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1. 投资人是FA的衣食父母:
对于所有FA来讲,投资人才是长久的重要客户。也就是俗话说的“流水的案子,不变的投资人”,所以对于FA来讲,做每个项目都是首先要保证和满足投资人的基本诉求,然后再根据创业者的诉求做一些统筹与协调。现在及以后的市场目测还是会以买方市场为主,除了个别一些风口浪尖的hot deals,创业者可能需要在条款或者估值上做一些妥协。毕竟投资人和创业者要相处很久,所以很多“恶人”的角色只好由FA来充当,FA应该尽量控制创业者预期,推动项目向前推进。
→此项较多对应FA第3点技能
2. FA可以成为投资人的filter
FA行业面对的是一个双边市场,所以供给侧改革对于这个行业同样适用,目前的很多精品FA公司,早期都是靠几个优质供给起家的。我经常会跟别人讲:“我们抢的不是deal,而是投资人的时间。”这就要求一个FA足够了解行业并进行深挖,这样才能在投资人那里earn credits,推荐的项目才会被越来越重视,当你的credit到达一定的阈值,就可以跟投资人建立良好的互信,这种互信的关系将成为一个FA最好的护城河。所以顶级的FA是可以引领市场投资方向的,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投资人转行做FA,很多靠的是这点优势。
→此项较多对应FA第1点技能
3.FA可以部分解放投资人的生产力:
不仅仅是deal sourcing,FA还可以帮投资人快速搜集到市场上一些重要信息。毕竟FA做的就是有信息差异的市场(在可见的几年内应该信息差还会存在),所以信息汇集量是比较多的,特别某些可以深挖行业的FA,是行业动态和业内信息的汇聚地。所以很多不喜欢social的投资人可以通过FA持续获得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流。
同时,FA也可以帮投资人分担很多脏活累活,毕竟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信息的判断而不是收集,所有部分收集信息的工作可以交给FA来做。除此之外,公司内部上会时需要准备的一些材料FA也可以辅助完成(节省投资人很多时间呢),比如B轮以后整理数据做model是最基本的,早期可以帮投资人扫扫赛道了解竞品。
→此项较多对应FA第2点技能
另外,unqualified就是每天所做的工作无非是流水线上的一环,凭借他们认识一些投资人或者有基于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工具/系统,安排一下会议之类,拉个微信群之类的,那些人其实难以深入项目做深度服务,无法帮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复盘和提升,其实已经失去了FA这种手艺人的精髓。这个行业离钱太近,修炼内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创业者在选择FA的时候,也需要擦亮眼睛。
不过就融资效率来讲,早期项目还是可以借助FA平台的,毕竟可以批量见一堆投资人。创业嘛,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成本。
p.s.我们还在招人!!欢迎私信勾搭~
被楼上某美女炸出来答一下。背景:做过PE,在干VC,都不是很精。常年混迹各大FA微信群,一线投资人著名网友。
简单说,偏PE的好deal一般都掌握在FA手里,无论是某能某凯还是某兴…原因很简单,买卖双方都不具备close deal的能力,同时大家对交易的认知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时候很需要一个类FA的角色做buffer。多的不说大家自己看某兴这两年做了多少大deal就好了。
VC阶段的FA则更像是导师,因为现在的市场创业者们见了太多3分钟忽悠投资人拿到上千万融资的故事了。所以以为资本市场就是听故事靠忽悠,拿着几页BP蹲咖啡馆就可以拿到融资、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而目前为止还没结束的资本寒冬我想也让这部分头脑发热的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资本的另一面。对于真正把投资而不是走秀当职业的投资人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义务去普及这些知识。那么这时候,像那些已经在创业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对于投融资领域都了解极深的优秀创业服务机构转型做FA,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于什么样的FA机构受投资人欢迎,可能见仁见智。有人喜欢项目多话少的,有人喜欢常年和妹子线上线下时不时聚个会顺便发展个小女朋友的,个人谈得上喜欢的机构还真不多。不过还是欣赏对行业专业&专注,有价值输出的机构。因为好的行业研究和洞见一定是一个FA机构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立足之本。而单从对行业的认知层面来看,个人意见,好的FA见过的细分领域项目绝对大过任何一个一流机构的分析师。所以,能够很系统地梳理出产业链谱图以及各模式的优劣势所在。这也是投资人关心的,除了单独的案子,投资人还能从机构当中获取哪些相对的增值服务。这点是其他机构没办法,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做的。同样是一个FA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太和某桌不定期出的自媒体报告内容都还不错,内容甚至不输给大机构的行业深度研究。更何况像 @星橦老师说的:
毕竟,投资狗也需要妹子按摩的。所以想要了解一个行业,我认为其实真正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同有行业研究深度的FAer进行沟通。
不过我比较反感上来就一通BD,问了投资领域和阶段,或者最近投的哪个案子的详细数据,聊了一些行业观点之后就没有下文,只进不出的FA。这类人要么自己还没有形成行业认知,另一方面纯粹是为了做竞争对手的数据搜集。这样的人和机构其实长期合作下去也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对于投资人和机构自身的价值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
谢邀 @Joe De
直接答题主的问题了哦
1. PE挺喜欢FA的,FA提供的项目来源是很重要的案源组成部分。当然现在各种各样的FA越来越多了,难免鱼龙混杂,但是从PE从业人员的角度,对任何类型的FA都是喜闻乐见的。而且,有些FA可能干的事情很多样性(杂),但其实人家很有两把刷子,这个行业里真牛逼但又不显山露水的人是很多的,所以永存敬畏之心是很必要的。毕竟投资还是个people business嘛
2. 如果要说受欢迎呢,那当然是越专业的越好。越专业的,意味着他们懂行业(会筛选案子,保证质量),也懂投资人(知道PE VC都关心点啥,提前准备,帮我们减轻工作量——很关键23333),而且专业么什么都有套路,大家都按规矩来,不会出幺蛾子。但总体来说,我个人对FA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大家处得好,有项目的时候想得着我们,就很感激了。
丢个文章,跑~
年轻人到底应该去VC还是FA呢? – 知乎专栏
基本同意班主任意见@星橦,FA这生意,大了说是高盛,小了说是单个人。不要做拉皮条的生意,要做企业背后的军师。业界看不起FA的原因是竟然有做三陪和交际花转行的,每天在朋友圈分销滴滴,巨人游戏这类大案子的份额,有什么意思………我就是FA出身,现在BUYSIDE做收购,我对券商,华兴这样的机构一直都非常尊重,当交易撕逼之后能解决问题的一定是专业财务顾问,不是律师会计师。
不靠谱FA特征
1. 专业技能趋向于零
2. 对卖方没有核心影响力,无法将投资人的反馈意见翻译成卖方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
3. 只有项目信息没有实质性关系,这一点最可怕,往往交易到关键时刻因为对企业没有控制力和足够的关系导致失败。
基于这三点,就算你运气好做成了交易,也拿不到什么钱。一流的FA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领路人,在没有CFO加持的企业,FA要能起到CFO和战略发展副总裁的作用。企业家有可能只是个技术狂魔,或者营销达人,FA要沉浸到企业里面,帮管理层从资本意识,到商业模式,发展战略,财务预测,退出策略安排进行辅导,最后才是销售股票。可惜很多FA只知道销售股票,其他一概欠奉。
说你不靠谱,对比一下是不是真不靠谱?呵呵哒
Q 什么样的 FA 更受 VC/PE 的欢迎?
A 帮着赚钱的
答案完。
—
开玩笑,答案我做个简单的拆分:
一、找到好项目
我一般认为两种FA可以找到好项目:
第一种是有能力圈的FA,长期专精行业,撒下时间之网必然有所收获。
第二种是有品牌的FA,和上轮投资机构关系好,因此能直接拿到好项目。一般后期的好项目都在FA手上。
但这只是第一步,好项目要推到匹配投资人手上,这要求FA有足够的投资人Coverage和对机构的深入了解。这要求机构化作战的信息共享,小型的FA机构很难做得好。
就金融领域来说,近期不少投资案例的投资方都不是典型的财务投资人,投资项目并不完全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这个时候只有覆盖足够渠道下沉,对投资机构的投资动机有深入洞察,才能帮这些投资人找到好项目。
二、帮助解答问题做材料
一个项目见一批投资人,基本提出问题就那么几个,这就要求一开始材料做好,问题准备好,访谈清单准备好。专业人和专业人打交道,解决效率。
后期,一些机构需要准备一些特有材料,FA也应当随叫随到,经可能把材料工作做细致。
三、交割时谈判和解决交易结构
交易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最终成交价一定比卖方预期低,比买方预期高。中间的Gap就需要有人来填,FA就是这么一个两边跪舔填坑的角色。
上了谈判桌还好办,大家都有动机做成交易,有时候没有FA,创业者和投资人也能自己谈妥。关键是没有上谈判桌之前,FA需要想办法让双方都不断往下进展,最后想一想已经跟进那么久了,沉默成本那么高了,还是妥协一点把交易办掉吧。
四、以下为一些关于本题目其他回答的思考
假说一 要求妹子,能够让人打交道的时候舒服
我自己觉得这是最不重要的,因为投资是理性行为不是消费行为,赚钱是最重要的。心灵抚慰大可以去「保利俱乐部」放松。但是投资人多半是有一些知识分子气质的,打交道的时候还是要专业、尊敬、言简意赅,才是王道。
(上一个时代不少机构拼命投案子,投资经理有很大的决策权但并不按合伙人的方式思考问题,造成某些FA这种方法大行其道)
假说二 FA可以让融不出去的案子融出去 or 可以大幅提高估值
也许有FA能做到,但是就我工作经验,投资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一伙人。美元基金总觉得土豪人傻钱多,土豪总觉得美元基金容易被概念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都是误解误解误解。
领导说「如果FA可以决定项目估值,那么投资人干啥投创业者,直接投这个FA不就得了,价值都是他创造的。」
我对我工作的界限就是,金融服务,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服务者,勤靡余劳为交易提高效率,如此罢了。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FA”
广义上来,FA可以包含的范围,包含了所有投行-证券公司,无论是大摩高盛,还是中信、中金,都是FA
但一般来说,国内所称的FA,一般不是指这类大公司,而是从事早期和成长期投资业务的小型财务顾问,且一般都是针对从事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领域
——————————————–
怎么看待FA?
我觉得FA是投资机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以后会越来越重要
FA本质上起到了分走一部分VC工作量的作用,使得VC团队人员工作效率更高。
1. 主要是渠道的工作,以及初期过滤的工作。如果说VC过去要从渠道建设、初期筛选、最终判断、投行管理等全程工作的话,那么FA的存在可以在前面两个节点上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渠道工作和初期筛选本身是比较流程化的事情,VC高工资资深人士去做非常不经济。反过来,VC因为人员成本高,往往很难承受大规模的团队,渠道能力总是不够。但FA可以,FA可以用体系化的标准流程,配合低工资的小朋友,来完成项目渠道获取、初期筛选的工作,并具有规模经济性。这样一来,VC的资深人士,更多可以从事最终判断和投行管理这样价值更高的工作,这是非常合理的。当前华兴、以太这样的机构,都有一百人以上的规模,扫渠道能力很强。而小饭桌这样的机构通过线下活动也能获取大量早期项目,这是这种趋势的演化现实。
2.主要是和创始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个事情里面,如果VC直接和创始人接触,往往过于生硬,尤其是在谈判中,一旦遇到摩擦,比较难调和。而FA的存在,就像润滑剂,可以有很多空间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功能,其实和其他行业中介的存在,作用是一样的。比较有意思的是,投资机构的人,和项目创始人,往往都是男的,而FA里面却是往往女生很多,某些FA机构里面还有很多美女。男人面对美女,往往是没法发火的,这样就比让两个男人直接pk要好太多了。
——————————————
什么样的FA更收欢迎?
当然是让我们投资机构收益好,工作顺,心情好的
1. 收益好。当然是,最早地推荐别人还没找到的好项目,这个永远是第一位的。写BP,编故事之类的,都是扯淡,完全不需要,只要把项目信息告诉我就行了
2. 工作顺。那就是在约会、谈判、dd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最不靠谱的fa,有时候会约会放鸽子之类的,这肯定感受不好
3. 心情好。主要看颜值,VC男的工作很累很苦逼的对不对,看到颜值高的FA姑娘当然心情好:-)
我就职于一家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的投资并购部和旗下基金,做过2年多的早期投资和1年左右的中后期投资并购项目,说说我和FA打交道的感受吧。
泰合资本:中后期消费金融相关领域与泰合打过几次交道。他们主要做中后期大额度项目的独家FA,对项目的业务、财务、融资、行业情况了解都比较深入,研究有一定深度;对项目应该是挑选过的,普遍质量很高。
华兴资本:中后期做的不错,财务模型也很清晰,业务也了解的很清楚;研究的深度不一定比泰合深,但也够用;项目质量不错;
以太资本:做早期投资时打过不少交道,有一些有价值的项目,但随着人员扩张,这个概率低很多了。没有感受到过研究能力和行业理解,最近有些专栏似乎在改善;之前有个帮助投资人cold call找人功能,自己开发的线上约见系统,都有助于提高效率;
小饭桌:切入点很好,现在成立了凡卓资本,阶段是在后移。在我关注的领域里面,农分期是个不错的案子。小饭桌能作为农分期的B轮独家FA顺利完成,我觉得比我原以为的厉害。创始人crystal、小饭桌最初的班主任星橦人都很nice。(我和星橦同年同月同日生哈哈)
方创:就是介绍项目给投资人认识。。。中后期也是这样。。。大概方创的模式比较看中数量?
青桐资本:各阶段都有涉猎;打交道的消费金融领域,项目质量还可以。
36kr:基本没感受到过FA业务的存在感,虽然微信加了好几个36Kr的FA.
补充下二三四五(002195.SZ)的情况:2014年A股上市,主营业务是消费金融(现金贷等)和原有网址导航业务。市值大概200亿左右,旗下有一只50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基金,主要针对消费金融领域的投资并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