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投资的比重在风险投资中越来越大通常意味着什么?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理由
举报 取消

The State of the Startup Fundraising Market in 2016

2017年6月25日 7 条回复 1266 次浏览

发起人:Joe De 管理新人

回复 ( 7 )

  1. 芨芨草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简单来说,风险投资在早期投资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比。当然早期项目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

    本题来讲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种用数据“赌博”的投资。

  2. 柚西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早期投资的比重在风险投资中越来越大通常意味着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讲一个故事好了,讲完之后相信你们也知道答案了。

    2009年,亚马逊宣布收购美国最大的在线零售鞋类网站Zappos,亚马逊的支付方式为8.07亿美元的亚马逊普通股,外加4000万美元的现金和限制股,共计8.47亿美元。这无异于给国内略显萎靡的互联网行业,尤其是B2C打了一针鸡血,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和关注互联网投资的VC们,意识欢呼雀跃,好像明天我也能踩到这样的狗屎运。

    Zappos创立于1999年,位于美国内达华汉德森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在线销售网站。公司CEO谢家华的背景也可圈可点,他在1996年初放弃了Oracle的程序员工作,以2万美元的本钱在一套2居室的公寓开始创业做LinkExchange。1997年,他获得红杉资本的300万美元,1998年微软宣布以2.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LinkExchange。此后,24岁的谢家华成为一名天使投资,并在1999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创业者——尼克·斯威姆,斯威姆开了一个卖鞋的网店ShoeSite,谢家华觉得创意很棒,就投资了50万美元,并把网站的名改为Zappos。6个月之后,谢家华也进入公司跟斯威姆一起经营,并在2000年正式成为该公司的CEO。谢家华后来陆续一个人身份和通过自己控制的床头青蛙公司向Zappos追加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并引入红杉资本440万美元的投资,ZAppo的成功出售,企创业者和投资ZAppos的VC们都借此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ZAppos被收购的事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大肆宣传谢家华的成功创业史和投资眼光,还有几个人记得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叫做尼克·斯威姆的人呢,Zappos的前身是ShoeSite,而ShoeSite的创造者是第一个员工,是斯威姆,可怜的人啊,好比他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养了三个月后家里来了个厉害的保姆,保姆觉得这个孩子的名字太土,改掉!后来在保姆的精心护理下,这孩子出息了,结果大家都把这保姆当做了孩子的父母,不知道他真正的父母是谁。

    最值得注意的是,Zappos的融资经过很多轮,加上天使轮就是7轮融资,7轮融资啊!也就是天使轮+A.B.C.D.E.F轮。最后斯威姆这个倒霉蛋受众剩余的股份已经是个位数了,虽然它的天使轮融资只是50万美元而已,但是后续的早期几轮融资数额巨大,所以回过头来回答【早期投资的比重在风险投资中越来越大通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创始人最终不一定能掌握公司,付出那么多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

    所以创业者心中要有谱,想要寻求VC的融资,那就做好每轮稀释掉20%-30%股份的心里准备,就算你一开始拿着100%的股份,两三轮下来股份已经被稀释到50%以下了。早期接受的融资数额越大,也许意味着离你出局的日子不远了,融资数额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来定,手轮融资可以稍微拿多点,因为对风投来说,你只出让一点点股份,他们是没什么兴趣的,尤其是顶级VC,而已你拿到的第一笔融资的使用起码要熬到顺利拿到第二轮融资之前吧,因为很多创业公司在没撑到第二轮就已经死了,要给自己留后路。但是也别狮子大开口,毕竟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VC心里是有数,对于估值也会有专业的团队去评估。所以我认为早期投资占得比重越大,对创业者来说不是好事,如果能坚挺到有了盈利模式之后去谈融资的话,创业的成功几率会更大。

  3. jackbillow
    理由
    举报 取消

    前期风险大的同时收益也高,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投入也少。

    目前行业趋势和方向基本上比较透明,通过低成本投入更多的项目来提高后期的高收益出现的可能性,同时结识更多的未来之星(创业者)为后续投资埋下种子,为何不前移哪。

  4. 随时ok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题主的问题落脚点在 好不好。

    那就首先看看早期投资都有哪几种形式: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形式基本都是股权投资。

    楼上有人说到股权稀释,这确实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在早期投资。数据看,个人投资平均1-5万美元,配套个人资源,要你10%以上甚至20%股权,投资速度快,如果在你急需一笔资金让企业运作起来,是不二选择。但大多数无法进行下一轮跟投或长期战略支持,要谨慎,考虑值不值得。种子轮和预种子轮VC/VC机构,支票跨度大,25万—100万美金都有可能,同样要股权体量大,但好处是更关注数据和长期战略,甚至会帮助初创企业过渡到AB轮。尽调周期长,关系更需要创业者花力气培养。投资最重要一点就是趋利。

    图上反映的是早期投资占比,9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创业浪潮正猛,全民下海,94-95年,私营企业猛增81.7%,96年持续增长25.2%,这都是市场经济改革出现的反映。97年后曲线明显回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三年国企脱困”攻坚战开始,国企职工分流下岗没带来创业潮,因为当时就业政策侧重企业内部化解和社保制度。2002年之后,国家把就业纳入各级政府重要的考核指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且出台配套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税费减免。这就是2005年左右曲线回升原因。

    这几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早期投资甚至配套了孵化器。政策红利太大,不敢直视。

    早期投资对投资者是一场不稳的赌博,对创业者也是一场圈钱和被圈钱的考量。

    早期投资占比大说明钱好拿了,但泡沫也更大了。

    有工夫考虑好与不好,不如拿笔钱再说,不是吗。

  5. 王策
    理由
    举报 取消

    越来越多偏向早期,意味着风险偏好的加强,一般来说是投资过热的体现。具体来讲就是,由于竞争激烈,中后期的回报倍数不足以吸引资本的大幅进入了,投资阶段被迫前移。

  6. Joann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我觉得说明下面几个问题

    1 钱多了,当然最近是冷了,但是因为钱多了,大家更愿意把资产投入到风险大收益大的项目中个,早期项目九死一生,投资人看得一定不是成功比例,而是那几个百万倍回报的千古奇谈

    2 早期进入门槛低,早年的VC机构,那个分析师级别的都一定是TopTier的教育背景,闪着光的金融宠儿,现在投资经理某些机构搞些90后,我看来荒谬,自己还没活明白呢。

    3 随着人民对自由意识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不谈被动主动),越来越多人对一成不变的办公室生活不屑一顾,说明有梦想的人多了(一部分是被忽悠的),怎么也是好事。

  7. 周倜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数据说明不了啥,民间的早起股权投资数据根本无从统计,宏观上分析其实意义也不大,非要说意味着什么,我只能说这也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一种表现,资本运作占比更多,反过来就是实业逐渐不景气。早期股权投资在中国也刚刚起步,但是跑的很快。总的来说,是好事,尤其对初创的团队和项目,可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资。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