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对国家、行业、人民有什么影响?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楼主金融盲,请大家指点迷津,谢谢。新闻:1月份中国新增贷款2.51万亿元 2018年1月30日 10 条回复 1515 次浏览 中国经济,人民币,经济学,贷款,金融
回复 ( 10 )
谢邀。
插个段子,今天一群小伙伴就今天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煞有介事地讨论了一下,发现最后大家观点都完全一样(完全没意思,碰撞不出火花),不到一个小时就悻悻散了。
一般来说,由于拿到了新的贷款额度,年初一月份是放贷高峰,但是今年的数据仍然是反季节性地高。不爱拆数据,凑合拆一下吧。
看一下这个图,由于2015年1月数据相对正常,那么就与2015年1月数据比较。
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4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
短端: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约3000亿元,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多增1600万元。
中长端:居民部门同比多增约1500亿元,企业部门同比多增约4500亿元。
——————分割线————————-
一项一项来解释:
一、票据融资。据普遍地解释,票据融资异常增加,应该与12月到1月爆出的多起票据舞弊事件有关,由于亏空了票据,需要新开票据来补上。
二、房贷。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这个科目主要是房贷。不难理解,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一二线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交易量上升,带动居民按揭买房的多了,带动中长期贷款增加。此外,可以注意到去年楼市火爆的12月居民户贷款环比减少,可能是银行额度不够了,集中到2016年初发放。
三、企业中长期贷款。比较异常的是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长期投资。就2015年全年和草根调研的情况来看,企业部门贷款意愿是很低的,也就是再投资意愿很低。
是不是大家都在讨论的由于汇率波动,企业部门加大人民币贷款融资力度,用以偿还外汇贷款呢?
只能解释一部分。社会融资规模分项下,新增外币贷款为-1727亿元,这也很难解释企业中长期贷款4500亿元的增长。
多出来的中长期贷款是怎么回事呢?目前草根调研和业内比较认可地解释是包括房地产企业贷款增加,基建项目配套贷款(PPP、专项债等)。
因此,综合来看,一月份的数据,除了一些可以理解的波动之外,如票据融资补缺、人民币贷款置换外币贷款,似乎又回到了走老路的情形上——房地产+基建。
现在需要观察的是,央行和政府对这件事的态度(是鼓励还是打压),我认为鼓励的可能性更大,最近央行和政府发言人鼓励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没有政府的鼓励,这么差的经济形势下,贷款是起不来的。
以上。不妄议朝政,不作点评。
很简单。
2016年:
一月金融系统外汇占款少了2.3万亿,三个月总共走了3.2万亿。
一月金融系统信贷增加2.5万亿,三个月共增加3.8万亿。
2015年:
一月金融系统外汇占款仅少增1083亿。
一月金融系统信贷增加2万亿。
说实话,这个信贷量虽然多,但由于外汇占款的大量减少,这点信贷中和下来,这点信贷量就不算多了。
我真正觉得奇怪的是,金融系统股权和其他投资三个月总共增加了4.36万亿,但却没有造个大新闻出来。
但往往就是如此,真正重要的数据,人们往往忽略。
谢邀。目前很多人都在解读一月份贷款去向的问题。现在暂时有两个认同度相对比较高的解释,我们觉得比较接近现实:第一个是中国公司用内债代替外债,即借人民币贷款来提前归还美元债务,这样可以减轻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债务负担加重。
第二个是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恶化,利用银行贷款救急。
第一个解释是利好,第二个是利空。我个人现在的看法是两个因素都有,综合起来利空面更大些。
也许还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我们正在进一步收集更多数据。
谢邀。
在下只是看太阳星座什么的金融白痴,什么都不懂,不过刚才正好看了一条新闻:
【快讯】- 中国2016年1月末外汇占款人民币24.21万亿元。
应该是外债转内债的成分不会小,但是不同意楼上说的是利好,因为现在国内利率高,而国外低,这几天人民币汇率也转而走高,现在舍低而求高,现象很反常,所以说不是很好。
至于对国家,行业,人民的影响,这个现象是没有影响的,这个现象是某种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而领导对这个结果的反应是不可预测的,虽然有人说做什么反应可能导致的结果最坏,领导就会怎么选择,但是在下不敢妄论,姑且就当没有什么影响吧。
放水呗,参考当年四万亿,不过还要看接下来的数据……
补充一点。个人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对冲了外流的资金,否则资金面将更紧张。
这个东方证券王剑分析师的文章说得很清楚了。
央妈的心思:1月发生了什么
2016-2-17 10:26| 发布者: brucelhb| 查看: 38| 评论: 0
摘要: 本文作者为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要点:(1)信贷井喷而M2平稳,说明信贷派生M2刚好弥补了外占流失的M2;(2)广义信贷投放了约3.06万亿元的M2,并有其结构特征。今日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当月信贷投放2 …
本文作者为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
要点:
(1)信贷井喷而M2平稳,说明信贷派生M2刚好弥补了外占流失的M2;
(2)广义信贷投放了约3.06万亿元的M2,并有其结构特征。
今日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当月信贷投放2.51万亿元,令人乍舌。
此前,网路上出现传言,央行对银行们在1月上半月就投放高达1.7万亿元的贷款表示不满,提醒银行们回去好好反思。当时我们曾以为,银行们会回去好好反思,控制信贷投放。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下半月又猛烈投放了8000亿元,从而使全月信贷达到2.51万亿元的天量。央妈为何没有干预?
愚钝如我,未必能准确揣摩央妈心思,但仍然可以提示一些痕迹。
(一)信贷井喷而M2平稳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告别M2崇拜》中,我们预计2016年M2增量达到13%。而今日公布的M2增速比我们的预期高出一个点,达到14%,但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平稳的,未严重失控。
1月末M2余额为141.63万亿元,当月新增2.4万亿元。
延续我们长期使用的分析方法,M2的来源大致有三项:
(1)外占投放(或收缩)M2;
(2)信贷投放派生M2;
(3)非信贷渠道投放派生M2。
后两项统称广义信贷。
外汇占款变动是一个相对外生的变量。央行会结合外汇占款变动情况,主动调节“广义信贷”数据,从而保持M2平稳。
我们再观察1月数据。当月,央行外汇储备下降994.69亿美元,那么大致会回收6600亿元左右的M2。
信贷投放2.51万亿元,基本上全部形成M2。
因此,可以倒算出来,其他非信贷渠道(债券、非标等)投放了M2约5500亿元。
简言之:央妈为实现M2的平稳增长,在外占下降导致收缩M2的情况下,适度加大了广义信贷的投放。
这样一想,我们觉得2.5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也就不那么离谱了。甚至有可能,是央妈观察到外占流失的情况后,态度生变,允许银行们多放贷款,从而保持了M2平稳。
(二)投放结构是关键
虽然为了保持M2平稳,2.5万亿元的信投放是合理的(整个广义信贷则是3.06万亿元),但不是这样就没事了。信贷投放结构也很关键,因为不同的信贷结构意味着不同的群体拿到钱,代表了社会融资融资是否得到良好满足。
从信贷结构上看,结构如下:
(1)个人短期:1292亿元(量大,但不算离谱);
(2)个人长期:4783亿元(去年年底房子成交量大,带动按揭);
(3)企业短期:4522亿元;
(4)企业长期:10600亿元;
(5)企业票据:3719亿元(票据风险事件曝光导致票据贴现利率高企后,有些银行可能会大做贴现赚钱);
(6)非银金融:-406亿元(很小,忽略)。
比较超预期的就是企业短期、长期贷款,可能的原因包括:
(1)季节效应:银行年初集中放款,为了更多盈利。今年的银行,一是担心继续降息,二是盈利压力比往年更大,所以更加愿意年初冲贷。但该因素解释不了这么大的增长;
(2)变换币种:美元升值,企业们偿还美元贷款,换以人民币贷款;
(3)政府投资:国家各种项目陆续开工,带动信贷增长(反映为较高的M1);
(4)非标回表:信贷额度考核弱化,非标回表(但该因素会导致非标少增或下降)。
我们认为政府投资可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信贷投放可能会有一定的持续性。这意味着拿到贷款的多是政府平台、大型国企等。而票据贴现增加,也意味着一部分中小企业拿到了钱。
另外,广义信贷中还有5500亿元的非信贷投放。结合当月的社融数字来看,新增委托贷款2175亿元、新增信托贷款552亿元、新增企业债券4547亿元。三者合计7200多亿元,不是全部会派生M2(只有银行自有资金购买或间接购买债券,才会派生M2),只能派生一部分,因此派生M2的量会小于7200亿元。因此5500亿元的量,虽没法准确但无显著异常。
因此,广义信贷派生M2为3.06万亿元,并形成了上述融资结构。
发挥投资在新常态经济转型时的关键作用
一 投资方向:在 三大主要领域进行投资:
1 促进大众消费和就业的 基础医疗、教育、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平台等
2 新技术 创新相关企业,机构
3 改善经济和投资环境的环保等领域。
二、投资方式:
一方面以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为主题,进行中长期低风险的ppp等方式的投资;
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多层级的金融融资体系,在商业银行的参与下,为不同风险等级的项目创造融资环境。
三、严控 钢铁 煤炭 等过剩产能行业的投资,加速产业整合,进行供给侧改革(与以往不同)
自己瞎想的,一个是外汇跑了那么多,总得把这坑填回去吧,而且央行拿着这些换成美金跑路的人民币不能干看着吧。第二么,联想到去年是把股市的杠杆给去了,然后各种限制加上去,现在钱放下去至少可以大部分留给实业,而不是企业老板借钱炒股了。。第三个么,更加个人瞎想的了,看来这届确实不靠房地产,不靠股票,打算扎扎实实的实业救国了。。
会不会外汇逃跑太多,很多人民币堆积在银行,对外说没多少,实际上这个天量信贷暴露了?而且美元外债的替换,是否是贬值前的准备?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