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打赏制能在中国发展起来吗?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看到很多店在用大拇哥给服务员打赏,这种制度能发展起来吗 2017年12月21日 2 条回复 983 次浏览 内容,服务员,电子商务,餐饮,餐饮管理
回复 ( 2 )
我觉得答主齐小妹已经答得很好了
我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吧,可行的其实是可行的。但是我觉得只有在不管有没有打赏服务员都能很好的服务于顾客的情况下,打赏才是有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餐厅服务员胸前都戴上了“二维码”,这就是打赏卡。只要你觉得服务员很用心,就可以拿出手机扫一扫,给他“打赏”,有的餐厅是3元,也有的是4块。
最早,在很久以前餐厅,服务员每个月能获得1000——2000元不等的“赏钱”,也因此得到了海底捞和西贝等餐饮巨头的青睐。
在六朝古都南京,专做南京菜的南京食朝汇也率先开启了打赏模式,并且是南京第一家全面推广打赏制的餐厅,采用的是南京泰泽提供的“大拇哥”微赞赏系统,可以打赏、点赞、评论。
优势:给予优秀服务员“物质精神双重认可”
广州的禄鼎记餐厅也推出了打赏制度,每次金额为4元。这个数字背后,有很多想法和理念。
创始人华明(禄叔)说,4元对于服务员来说,算不上多,但是客人每次拿出手机去扫描他胸口的牌子,对于服务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认可——每个人都需要认可,有人去认可,就会直接提高积极性,营造好的氛围。
“认可”能把平淡的事物变成优质。打赏制度可以自然地分辨天生具备服务基因的人。如果光说钱,这对于服务员的推动是很有限的,这次就是要促进食客对优秀服务员的“物质精神双重认可”。
在他眼里,网络时代把很多事情都打破了。4块钱,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什么东西,但是是认可的一种载体。而网络让现钞打赏的模式被电子钞票超越,“4块钱放在现在不好意思掏出来,现在彼此看不到钱,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细节:打赏给个人好还是给团队好?
打赏应当归于个人,还是归于团队,餐饮业一直存有争议。
广州市天河区某高端日料店经营者说,他们很早就就实行打赏,实际上就是给小费。金额随客人的意,很多客人乐意给出50或100元的小费。“每个月的小费多则5000元,少则1000元,一年里积攒下来也有好几万的小费。”
而他们要求员工都将小费交到前台,集中起来一个季度分发一次,平分给所有员工。
禄叔则反对这种做法。“打赏是为了激励服务员,如果你收到的小费要上缴并与其他人一起分,那么,如何区分和体现服务的‘好’与一般呢?”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姚学正持同样观点,他认为打赏归入到个人比较好。“在国外,通常这些打赏最终都是归个人所有,顾客对于他即时服务的奖励使得他们马上就能受到鼓舞。但是现在在中国,没有小费文化。但是按照服务业发展趋势,这种打赏制度在国内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