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穆迪确认中国政府债券Aa3评级 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理由
举报 取消

周三(3月2日),穆迪确认中国政府债券AA3评级,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至负面。

  穆迪表示,调整评级展望反映出中国财政指标正在并将继续趋弱,同时政府债务上升;还反映出资本外流导致储备持续下降,凸显政策、外汇和增长方面的风险。

  穆迪称,中国财政与外汇储备缓冲规模依然庞大,当局有时间实施一些改革并逐步解决失衡问题。中国实施改革、并解决经济失衡方面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估计2015年底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从2012年的32.5%显著上升至40.6%。

2017年10月11日 10 条回复 1618 次浏览

回复 ( 10 )

  1. 经济日记本
    理由
    举报 取消

    Moody已经把关于对此次主权债务评级的负面展望(长期而非短期)定调为负面的理由列出来了,比如你提及到的政府财政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经济改革回撤、资本管控的可能、政府信誉受损等等方面。这说明中国确实有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存在的,过去的一年里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报道都是极度悲观的,我们自己也注意到在波动的股票市场、库存堆积的房地产市场、钢铁煤炭纸张光伏太阳能等过剩产业出现的问题,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Moody还是相对客观地在分析中国经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他们分析员的分析要点在这个链接后面,仔细读一下:志愿者公益圆梦的随记直到1991年(刚好印度经济自由化开启,也接近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确立珠海等特区吸收外资),中国人均GDP是小于同期印度的水平,而两者间的最大差距出现在1981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93.3美元,印度为271.9美元,印度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41倍。从印度经济自由化的1991到2014年,如果按照指数级增长方式计算,中国在这24年中人均GDP平均增长了13.9%,而印度只增长了7%;如果按照简单算是平均方式计算,中国在这24年中人均GDP平均增长了14.8%,而印度只增长了7.6%。印度在这24年中,共出现了5年的人均GDP负增长记录,印度只在2007年出现了28%的最高增长率,而中国却在1995、2007、2008总共三次出现了高大28%的增长率,24年中中国总共只有6年人均GDP增长率低于同期的印度。

    印度和中国在1960年GDP分别为376亿和591亿美元,中国首先达到1000亿GDP关口是在1972年,而印度是在2年后的1974年。中国在1982年GDP达到了2000亿美元,在1988年达到了3000亿美元,在1992年达到了4000亿美元,并最终在1998年达到了历史性的1万亿美元,并于2005年成功将GDP翻一番达到了2万亿美元,最让世界瞩目的2014年中国达到了10万亿美元的水平。印度在1997年GDP达到4000亿美元,在2007年达到1万亿,并在2014年达到了他们关键性的2万亿美元水平,所以中国确实在经济发展方面要比印度领先至少10年,尽管印度制药、IT、外包、金融服务等行业比中国要发展很多。

    从1991-1995年中国的经济引擎火力全开,以加速前进的态势把印度给甩在后方了;在1996-1999年和2000-2003年,中国因为国内不利的经济形势而跑的慢了些,印度在此期间加速追赶中国;在2004-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的经济又开始腾飞了,印度再一次被甩在后方了;但从2011-2014年,中国就未能甩开印度很多,中国加速领跑印度的势头缓慢下来了,而印度却在动荡中加速前赴。

    关于另外一问题,附上一个链接,仔细看一下全球性的财政赤字、债务、政府债券收益率方面的状况:志愿者公益圆梦的随记

    从2000年01月至2015年12月总计187个月的月度广义货币供给环比增长量序列中,(人民银行统计数据缺省导致5个无效月份数据)仅仅只有19个月份的环比阅读广义货币供给量呈现负增长,而有“9成”的月份呈现的是环比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在2015年12月份期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量已经达到139多万亿,而新近统计出来的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多万亿,这表明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M2/GDP=207)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日本(251)居于第二。

    中国自从90年代因为市场价格改革和失控的建设投资所导致的2位数通货膨胀外,之后在物价层面并没有出现让社会恐慌的恶性物价上涨现象;可现在我们来自银行的信贷而导致的社会融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经济总量所需要的那部分(美国的M2/GDP=87(2010年数据)),这些多出来的大量货币并没有进入CPI篮子里,于是乎过剩的钞票就由政府通过政策转移到了“房地产”和“股市”。在当前股市相当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政府又打算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政策,让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脱离寒冬而进入春天,因为货币太多了不是在普通商品价格里吸收,就必须要有其他的出口来吸收这些票子。而现在中国6.9%的GDP增长率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了困难,那中央银行就一定会采取价格和数量杠杆来向市场投放信贷,而已经达到全世界最高货币投放量的中国却又需要再不断膨胀这个M2池子,其后果就是当中国经济稍微有所好转之后就会有极强的通货膨胀预期,而房地产市场却又是对抗货币对内贬值的主要资产形式,所以中国一线地区房地产必定会把泡沫越滚越大但政府又会百倍确保它不能破裂。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很能够说清问题,在2001年的时候货币供应呈现负增长,因为那是处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而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为袭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几乎全部为正增长率,且增长的程度是远远高于均值的,出现了中国式的“非理性繁荣”。当中国经济出现困难时期的13年,中国就采取了放松信贷的政策,而有通货膨胀的势头出现时,就又开始了收紧信贷的过程。当前中国极力推行股票市场的改革,想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来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目的是为了化解银行内部过多的间接信贷而危及中国金融系统。

  2. 棒棒哒老狐狸
    理由
    举报 取消

    你们呢,不要听风就是雨,哈哈哈。

    两会期间部长答记者问环节,有跑得快的记者问了楼尚书这题。

    楼尚书当时特别不屑地提了一句,即使希腊在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段里,穆迪对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也高于中国。后面的话因为我没忍住笑,并没在意。

    位及二品,还是执掌户部这等衙门的大员,明显带有情绪地说这些话,细想还是很有味道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视频,看下整个记者会,干货还是很多的。

    说句题外话,天朝的主权债若真糟到了需要考虑违约风险的地步,违约显然已经不是个事了。

    财政系统的老前辈说,财政财政,归根结底是个偏正短语嘛!

  3. 魔王
    理由
    举报 取消

    信美国评级机构的投资人,已经在08年跳楼死光了。所以这种对中国抹黑式的评级对中国毫无影响。

  4. 魔王马甲3号
    理由
    举报 取消

    事实上,2008年之后,标普穆迪之类的机构信誉已经和废纸一样了,电影《大空头》里面有体现。真正搞投资的大财团,尤其是投资数额巨大,关系到多少人饭碗甚至生命的投资项目,这些人是不会真的看标普穆迪下菜碟的,因为这样做的财团早就倒闭了。现在信标普的主要人群都是一些没有经验的菜鸟投资手,这些人掌握的资金不多,被吓唬一番恐慌性的逃掉后,对中国影响也是蚍蜉撼树

  5. yyy www
    理由
    举报 取消

    弊国的债务炸弹,已经到了全地球联合也救不了的地步。。。。。

    而小小的希腊不过是德国花点小钱就能摆平的事

  6. Morgan
    理由
    举报 取消

    要问大家对中国经济怎么看?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都会有些忧心忡忡,毕竟经济增速下降、政府债务高企、房地产库存问题、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等… 其实这种“忧心忡忡”就是表现了我们自己对中国经济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这次标普和穆迪对中国的主权债务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没有真正下调),应该算是对当前中国经济状况的正常反应吧?我觉得是还是客观的。而不要因为这是美国公司,有陷入了各种“阴谋论”。

    至于某部长的“不care”论调,如果真的不相信这些机构的评级结果,我觉得应该是:调高不care,调低也不care!而不是当初调高时乐呵接受,调低时怒目相向。

    下面的图大家自己看吧:

  7. 曹哲
    理由
    举报 取消

    2009年,标普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某些人说欧盟药丸哈哈哈。

    2011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某些人说美国药丸哈哈哈。

    2015年,标普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某些人说日本药丸哈哈哈。

    2016年,穆迪和标普仅仅是把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某些人又说了,谁信标普谁傻B。

    你开心就好:)

  8. 袍哥大叔
    理由
    举报 取消

    建议让我们的大公国际下调一下穆迪的评级

  9. 风之号角
    理由
    举报 取消

    建议密切关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客观中立的新闻媒体,它们将解答读者的疑问。

  10. VilLain RJ
    理由
    举报 取消

    前两个星期参加了moody主持的就下调对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的电话会议。

    其实主要意思就是:1.下调展望并不代表短期内一定会下调评级,如果状况改善会重新把负面调为稳定,反之则可能下调评级;2.下调展望原因为(1)人民币贬值压力大,资本持续外流,外汇储备在2016年1月已经降到3.2万亿美元,较2014年6月峰值减少了7620亿美元(2)财政指标走弱,杠杆率持续上升。某些行业产能过剩,负债率及杠杆率过高,由于供给侧改革,未来政府扶持意愿及力度会偏向某些对经济发展重要性强的行业,而慢慢减少对某些重要性弱的行业的支持。

    再提一下,Moody用到的是BCA分析方法,针对企业评级,其主要由三点决定:(1)不寻求政府支持的条件下,实体偿债能力的评估,主要就是财务数据了(2)提供支持的政府的财政实力(3)政府支持的意愿

    个人认为此次评级并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大影响,事实上也得到了验证。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