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外互联网以及零售巨头在中国发展不成功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何处?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互联网以及零售行业来看,太多国际巨头在中国要么失败,要么不温不火,按照他们的市场分析能力,技术,资本,管理专业程度来说应该是一流的,那为何会导致这样的现状呢?按理说,中国市场这么大,空间之大足以让他们施展了,是不是可以说大市场≠好市场?是不是可以反证 出因为中国市场极其复杂,导致除了国外企业包括中国企业很难出现优秀的成功的?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有没有相似之处? 2017年5月28日 4 条回复 930 次浏览 VC,互联网,国外,行业,零售,风险投资
回复 ( 4 )
在翻uber和滴滴的话题时候看到这个问题,这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复杂不在于话题太大,而在于原因太多。有人说文化、本地化,不否认肯定多少有点这样的原因。企业的市场策略有问题?当然也会有这样的原因。中国的企业得到老百姓更多支持?也许会有点。资本在背后的支持力度问题?当然本地的资本肯定有天然的优势……等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失败。于是乎会发现,似乎找不到一个主要的导致失败的因素。事实上寻找一个原因这个算是我们认知的缺陷,就是总是认为一定是因为某一个具体的理由导致这个结果。而现实不是,任何一个战略的失败,都不是某一次或某一点的失误就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而且在多个点的失误后累计的势能导致整体趋势的下滑。
如果非要说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是在大局观上的问题,这是在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上的,那就是:这些国外企业坚持中国市场的战略决心远低于本土企业。
因为这些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放眼的不是单一的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于是在中国市场遭遇硬骨头从市场到文化到政治的全面战争时,他们不会有长期作战的战略准备和柔性的战术措施。战略就是将资源集中到一个方向去攻克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和本土企业背水一战不一样,他们要计算整体经济利益,当在中国市场消耗的资源远超出他们对市场盈利前景的预估的时候,放弃自然是当下最好最经济的选择。
而正是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导致了他们在文化、市场、政治、资本等等领域的迟疑和准备不足,而企业的战略就体现了企业的精神,这自然也会在他们的本土运营团队在士气、考虑思路等等这样看不见的因素上造成影响。这和两军对垒一样,背水一战者多有胜,哀兵必胜。
当然,我依然认为这只是一个可能的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而不是全部。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就体现在,总不是单一因导致了一个结果。
那个拿佳能相机拍反日游行的家伙一定不是国内消费者。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水土不服。
不够接地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