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我个人是在香港从事保险和境外资产配置的工作的,所以只能从我个人现在香港的从业经历来谈起了。
其实,我当初告知自己的父母和朋友我要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时,他们都是反对的(我的父母都在内地居住和生活,我只是高考考到了香港,然后毕业留港工作)。因为在国内大众的眼里,从事这种工作你不是明摆着骗人吗?你一个名校毕业生,干什么不好非要去做这个工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了解到国内和香港这边对于个人理财规划的观念差别竟是如此之大。在香港,尽管近几年内地人纷纷跑到香港购买保险和进行境外资产配置,并且早起来香港做这些事情的都是国内的中高净资产人群,但是,据2014年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最终香港这一行业的营业额还是有80%是由香港本地居民和企业贡献的,内地居民所贡献的额度不超过20%。从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出,内地居民在这一方面的观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香港,即使是读中学的学生也会明白和接受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的概念,甚至很多同学在中学阶段就有了炒股,理财的经验,所以为什么香港媒体不时报道说香港又出了一个还在读小学或中学的百万千万股神等等。这只是一个例子证明香港人的理财意识是多么普遍,并不是为了让你也去炒股,那位走远的同学你给我回来听我继续讲啊喂~。~
单就香港个人理财规划而言,这边的居民还是有很强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概念的,他们会涉足非常多种类的理财领域, 进行尝试。其中最为普遍的当然还是保险,其次如果资金宽裕就会进一步设立养老基金或者教育基金还是家庭基金(大多数富豪家庭会选择直接建立家族基金而非小的家庭基金),在其次就会选择投资房产或股票,总之是按照个人的资金宽裕程度来进行不同等级风险的投资。而且,股票作为风险最高的投资,一般家庭会在安排好前两项(加保险和基金)之后才开始涉足股票领域。这样的话,即使出现损失也并不会降低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准。
对于企业而言,这边的保障体系就更是发达,可以说香港的保险额度大部分也是这些企业所贡献的。各行各业当然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很多企业在建立之初,就会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为企业设置最为符合他们需求的保险组合,有覆盖到员工的员工福利险,也有覆盖到公司业务的公司险等等,盈利状况乐观的公司都会选择设立公司基金,也有一些公司会选择进行股票投资,当然到最后做的越来越大收购掉某些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还是蛮普遍的。(这一章节我写完才知道略微有些偏题了,还是不删了大家看看了解一下吧)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香港个人和企业理财现状的一个最基本的介绍,当然由于情况很多,所以我先不一下子讲完;过百赞了我回来继续更新,讲解更多有关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吧,否则我写了这么多没人看也是挺瞎的~
如果你希望和我直接联系,也可以加我微信。
以上。
自己凑脸上来答一个。
先破一个题,国外的个人理财规划应该也算是在曲折中前进吧,因为即使在2010年左右的时间,澳大利亚的大型银行的理财规划部门(financial planning arm)也发生了很严重的问题,现在也处于补偿客户的时期。
就澳大利亚的理财规划而言,一般是为客户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退休规划(Retirement Planning),最优化澳大利亚养老基金(Superannuation Optimisation),资产保护(Assets Protection),投资建议(Advice on Investment Strategy)和遗产规划(Estate Planning)等。而且这些服务一般都是长期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客户达成投资和财务目标,而不是为了短期赚钱。
具体而言,理财规划师会根据客户的目标,比如退休后想要达到怎样的生活水平或者要为子女的上学费用累计多少用度等等进行规划,期间还要考虑的就是如果一方发生意外等等,要用怎样的保险策略才能帮助他们吸收这些风险等等。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澳大利亚的理财规划师(Financial Planner)分成两类,一类是在银行里面的就银行相关的产品给客户建议的,另外一类是独立的财富管理公司,他们就可能为客户提供相对更多的产品建议,而且限制没那么多。
就与国内比较而言,似乎国内没有独立的理财规划师事务所,银行里的理财规划师也只是要客户买产品(我不确定)而已。另外国内的投资人好像不太重视退休和遗产规划这两块,但是这在澳大利亚属于非常普遍的理财规划服务。
以保险为例,国外人的一般都是购买美元保单,美元保单,公司的投资是面向全球的,分红会比较高;而国内的人民币保单的收益较低,因为局限于国内投资,分红较低。
所以,现在很多国内人士赴港购买美元储蓄保单,安全、收益稳定。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3 )
我个人是在香港从事保险和境外资产配置的工作的,所以只能从我个人现在香港的从业经历来谈起了。
其实,我当初告知自己的父母和朋友我要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时,他们都是反对的(我的父母都在内地居住和生活,我只是高考考到了香港,然后毕业留港工作)。因为在国内大众的眼里,从事这种工作你不是明摆着骗人吗?你一个名校毕业生,干什么不好非要去做这个工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了解到国内和香港这边对于个人理财规划的观念差别竟是如此之大。在香港,尽管近几年内地人纷纷跑到香港购买保险和进行境外资产配置,并且早起来香港做这些事情的都是国内的中高净资产人群,但是,据2014年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最终香港这一行业的营业额还是有80%是由香港本地居民和企业贡献的,内地居民所贡献的额度不超过20%。从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出,内地居民在这一方面的观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香港,即使是读中学的学生也会明白和接受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的概念,甚至很多同学在中学阶段就有了炒股,理财的经验,所以为什么香港媒体不时报道说香港又出了一个还在读小学或中学的百万千万股神等等。这只是一个例子证明香港人的理财意识是多么普遍,并不是为了让你也去炒股,那位走远的同学你给我回来听我继续讲啊喂~。~
单就香港个人理财规划而言,这边的居民还是有很强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概念的,他们会涉足非常多种类的理财领域, 进行尝试。其中最为普遍的当然还是保险,其次如果资金宽裕就会进一步设立养老基金或者教育基金还是家庭基金(大多数富豪家庭会选择直接建立家族基金而非小的家庭基金),在其次就会选择投资房产或股票,总之是按照个人的资金宽裕程度来进行不同等级风险的投资。而且,股票作为风险最高的投资,一般家庭会在安排好前两项(加保险和基金)之后才开始涉足股票领域。这样的话,即使出现损失也并不会降低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准。
对于企业而言,这边的保障体系就更是发达,可以说香港的保险额度大部分也是这些企业所贡献的。各行各业当然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很多企业在建立之初,就会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为企业设置最为符合他们需求的保险组合,有覆盖到员工的员工福利险,也有覆盖到公司业务的公司险等等,盈利状况乐观的公司都会选择设立公司基金,也有一些公司会选择进行股票投资,当然到最后做的越来越大收购掉某些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还是蛮普遍的。(这一章节我写完才知道略微有些偏题了,还是不删了大家看看了解一下吧)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香港个人和企业理财现状的一个最基本的介绍,当然由于情况很多,所以我先不一下子讲完;过百赞了我回来继续更新,讲解更多有关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吧,否则我写了这么多没人看也是挺瞎的~
如果你希望和我直接联系,也可以加我微信。
以上。
自己凑脸上来答一个。
先破一个题,国外的个人理财规划应该也算是在曲折中前进吧,因为即使在2010年左右的时间,澳大利亚的大型银行的理财规划部门(financial planning arm)也发生了很严重的问题,现在也处于补偿客户的时期。
就澳大利亚的理财规划而言,一般是为客户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退休规划(Retirement Planning),最优化澳大利亚养老基金(Superannuation Optimisation),资产保护(Assets Protection),投资建议(Advice on Investment Strategy)和遗产规划(Estate Planning)等。而且这些服务一般都是长期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客户达成投资和财务目标,而不是为了短期赚钱。
具体而言,理财规划师会根据客户的目标,比如退休后想要达到怎样的生活水平或者要为子女的上学费用累计多少用度等等进行规划,期间还要考虑的就是如果一方发生意外等等,要用怎样的保险策略才能帮助他们吸收这些风险等等。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澳大利亚的理财规划师(Financial Planner)分成两类,一类是在银行里面的就银行相关的产品给客户建议的,另外一类是独立的财富管理公司,他们就可能为客户提供相对更多的产品建议,而且限制没那么多。
就与国内比较而言,似乎国内没有独立的理财规划师事务所,银行里的理财规划师也只是要客户买产品(我不确定)而已。另外国内的投资人好像不太重视退休和遗产规划这两块,但是这在澳大利亚属于非常普遍的理财规划服务。
以保险为例,国外人的一般都是购买美元保单,美元保单,公司的投资是面向全球的,分红会比较高;而国内的人民币保单的收益较低,因为局限于国内投资,分红较低。
所以,现在很多国内人士赴港购买美元储蓄保单,安全、收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