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贤臣,远小人”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何意义?
现在企业管理比较看中的或者说谈的比较多的往往是以下这些:1、制度的完善。常讲的是好的人在不好的制度中也会变坏,坏的人在好的制度中也会变乖。2、流程再造(BPM),组织架构再造。3、标准化(ISO)、信息化(ERP PLM OA)、数据化(BI)。但即使如此,在企业中看到的仍然是小人得到重用,制度再好,系统再好,业务还是被毁(并非否定制度、流程、系统的重要性)。然诸葛亮在总结先汉的成功、后汉的失败时,提到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而没有归因到典章制度上,教育教化上,军事建设上。叶剑英晚年在谈文革时,提到“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要亲贤臣、远小人。毛晚年时连周恩来想见他也很难,能不犯错误吗?”。当然由于人的认识有局限,会将小人当贤臣、贤臣当小人。请大家谈谈“亲贤臣,远小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回复 ( 2 )
谢邀。
“亲贤臣,远小人”人人都知道是正确的,但很难做到。难做到的情况有两种:第一,高层本身就是小人,臭味相投;第二,高层被蒙蔽,分不清贤臣和小人。制度和系统再先进,也要靠人去执行,所以真要避免“人治”的缺点,只能用人的时候,不将就,注意“德才兼备”,尤其是高层岗位,“德”比“才”更重要,高层有德,才能自上而下形成相对好的风气,另外管理层需注意不要偏听偏信,提高识人技能。
“亲贤臣,远小人 ” 这是句正确的废话。传统中国儒家文化中很多这样正确的废话,一点意义没有。
什么是贤臣?什么又是小人?如何确定贤臣,又如何甄别小人,如何防止贤臣变成小人,如何把小人变成贤臣?最后还不是变成党同伐异的内斗!一句话——人治是祸根。
崇祯上台,亲贤臣远小人,把魏忠贤杀了,拉来一堆东林党,“众正盈朝”,棒棒哒!然后17年把大明弄到灭亡。
现代企业制度以契约为基准,制定规则,以规章管理企业,尽量减少人治独裁,有自我纠正的措施,这已经是巨大进步。如果制度本身有问题,何来“亲贤臣远小人”。
建设公司治理制度本身比口号式有效。
推荐阅读 刘军宁的《天堂茶话》他说忠臣和奸臣一样可恨,细想起来,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