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们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的?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刚刚起步阶段,每天就是各种琐事缠身,忙到深夜,无暇休息,也越来越感觉时间分配正在成为自己的天花板,所以希望请教一下成功人士的经验。不一定是自己,身边的也可以。 2017年4月15日 10 条回复 1921 次浏览 创业,工作,成功,时间,生活,管理
回复 ( 10 )
我仔细观察过成功人士。
其实分配原则很简单:
碎片时间做碎片化的事情。
比如:在路上,就打几个电话。等人的时候,就顺便回个邮件。
整段时间就做重要的需要思考的事情。
比如: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开会讨论策略。
做这件事的时候,决不想另一件事。不给事和事相互干扰的机会。
看上去很忙,但处理效率很高。
善于增加自己的专属时间。
比如:早起得特别早,晚睡得特别晚。
我还见过有人是这样的:
下班回家先睡一觉,再在十点钟起来,折腾到两三点再睡。
调整常规时间。
比如:早上起来后简单吃一点,工作,到十点半才正式吃早饭,吃得很饱。然后,中午两三点钟人比较没精神的时候,再吃顿美美的午饭,又精神饱满了。
我们有时候是反的。
把整段时间用来做碎片化的事,比如:刷个知乎什么的。
在碎片化的时间却做重要的事,比如:坐在地铁里,也在写PPT。
多谢这位优秀的90后邀请回答(有关注你们的公众号),鄙人尚未成功。
但是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安排
每周一到四,晚上7点到10点,分三个时间段,分别学习金融专业英语(4级未过的学渣)、CFA等级一、python爬虫编程(这个从6月份才开始的),坚持时间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效果:部分订阅的英文财经新闻,原先一篇要花一个小时一边看翻译一边读的,现在缩短到半个小时(没办法英语依旧很渣),CFA教材中文版看完,开始啃英文版(英语渣真的是需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这样啃的)。python会使用scrapy爬简单的静态网页,然后发现爬来的数据清洗是一个体力+技术活,数据量还不算多,可能要另外安排深入学习Excel。
本月开始的每天早上上班前45分钟,起床刷微博,微博内容均为国内外经济局势、财经类、创业类新闻,中午休息花半小时看看股票、虚拟货币走势及新闻,晚上睡前半个小时继续刷刷微博看美帝那边的股票情况和今天融资的公司有哪些。已坚持18天,效果是每天吃饭都有吹牛逼的料⁽⁽Σ(੭ˊꇴˋ)੭要上天……
每周六周日,一个月抽一个周末去陌生城市,已去过周边的绍兴、嘉兴、杭州、湖州、南京、无锡、镇江,下个月目标扬州。效果,吃了很多当地的小吃,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粗人,文化修养不够。
暂时就这样安排并努力让自己雷打不动地坚持,至于坚持多几年会有什么效果,who knows ,I don’t care ~╮(╯▽╰)╭
(⊙v⊙)突然那么多赞,受宠若惊。
成功人士再利用时间上的几个特质:
1、效率高。效率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同等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自己的整段时间和碎片的时间。整段时间的定义,个人认为必须一个小时以上,在这段时间里不能够被打扰。少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是碎片时间。整段时间用于思考何处理重要并且需要时间的事情,比如写方案,做ppt,做战略规划,看书等。每天能够拿出1到2个整段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每个周就能处理10到15件重要的事情,效率就会比较高。对于碎片时间的合理助理也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点。并不是说成功人士不刷微博不刷微信,而是他们会利用合理的时间来刷微博微信。比如说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地铁,时间比较短,而且受到外界干扰,可能无法去做别的事情,发微信,打电话就是非常好的处理碎片时间的方式。
2、制造更多的时间。最典型的的就是睡得比别人晚,起的比别人早。要做到这两点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所以很多人选择健身来保持强健的体魄,减少睡眠。其实在健身时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时间,尤其是在健身房里健身,不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的时候,用来思考一下某些方案该怎么做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
3、利用一些特定的手段来进行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比如喝茶,看书,做瑜伽,冥想等。冥想是一个提高效率的非常好的习惯。通过冥想可以让精神高度集中。极大地提高思考效率和质量。有些人经常会利用睡觉前的时间进行冥想。有时候在似睡非睡之间会想清楚很多问题,而且不会忘记。
4、尽量保证做每件事情都对自己有提高帮助,不做无效的重复。即使是吃饭、开车这样的日复一日重复的事情,也要想方设法找出来新的意义和价值。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和状态。
如果你能做到合理的规划时间,并且执行力很强的话就没问题。
不知道你琐事是什么,所以不好给计划。
我觉得有两点很关键
第一,就比如我吧,一般都是提前一天计划好第二天的事情,脑子里过一遍流程,模拟一次,尽可能地想到突发事件。并且考虑处理方法。
第二,一个时间段同时做几件事。一直喜欢这样。脑子强大一点的可以分开处理。没难度。且效率很高。
举个例子,早上起床之后,上厕所,打开手机,看邮箱和微信文字留言什么的。洗脸刷牙,听取语音留言。同时脑子对今天的安排粗略的想一下。我个人是十分钟内搞定的。
打开电视听财经的新闻的同时,准备早餐,榨杯果汁,倒杯清水。再准备主食。十分钟之内也可以搞定早餐。不需要太复杂。吃早餐的时候听电视新闻,看秘书准备好的材料或者文件。
吃早餐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差不多到时间了司机就到了。坐车,去公司。在车上如果有工作就处理工作,没工作就闭目养神,把精神状态调理好。
到公司,让秘书汇报情况,看看有没有提前一天没有安排到的。比如有饭局,有聚会等。
公司有工作就工作,没工作就跟朋友约着打打高尔夫什么的。因为很多生意都是互相介绍的。备不住有意外收获呢。
最主要的是两件甚至三件事情同时做。把时间最大化利用。比如我可以一边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一边开会听各部门汇报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看得进去。也听的仔细。
这个技能挺强大的。有点类似于左脑右脑同时工作。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从简单的事入手,慢慢的加大难度。
非成功人士,但作为CEO,作为连续创业多年,并且依旧在创业路上的人,怒答一记。
正常工作时间在此不表,工作之外的时间安排视情况而定,不过也是比较固定的作息。
早上5点45分左右就会起床,冥想10分钟,然后打开电脑看邮件回邮件,刷刷昨天收到的项目,记录重要事项以便公司20分钟晨会使用,接下来看早间新闻,当地的国内的国外的,关注下各地的政策动态。
6点30送小孩上学,路上继续听电台广播,路上带早餐回来,与卖早餐的大叔大妈吹吹牛哔,吃完早餐整理装束
7点30分左右到公司,这个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巡视下办公室是否有异常,然后回办公桌,开始安排今天的行程、谁要过来以及要去见谁。
8点员工陆续到齐,开晨会上班。其实充分利用好早上的时间,可以省很多事情,一天之计在于晨,并且早上记忆力最好。
中午有3个选择:跟一些当地企业家或者众创联盟成员吃饭了解下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跟员工吃饭了解下最近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自己来个黄焖鸡米饭一边吃一边看看午间国内外的科技类新闻。
下午5点下班,一般我也会准时离开座位,跟员工打打台球,打打乒乓球,6点前都是运动时间,我认为很有必要,增进下跟员工之间的沟通,了解下工作困难,以及对公司的想法,有时候这样的沟通会有些好的方案。
下午6点回到办桌,到7点30前都是各种电话,请求一些资源或者别人向我请求资源,整理沟通下来的一些问题,发送邮件给相关人员,回家吃饭陪小孩。
9点30之后自己的时间,一般都会看书,我喜欢哲学类、人物传记类的书,例如《百年孤独》《胡雪岩》,尤其喜欢张五常老爷子的《经济学解释》和《新卖桔者言》,老爷子很多作品都拜读过。偶尔兴起也会自作诗词,写写毛笔字。
这是不出差的时候一天的时间利用,出差的时候随身携带一个kindle,在路途中看书,早中晚看新闻不看书。
周末一般花一天陪陪孩子,剩下的一天在约茶中度过,不过最近周末都要出差,作为CEO我要走出去,见更多牛逼的人,吸引更多的资源,而作为丈夫、父亲、儿子一定会安排时间陪伴家人,跟员工沟通,员工和家人一样很重要,我的时间都是不计回报地花在他们身上。
以上。
眼睛能看见的 实现范围内的 算是个成功者的。都忙的焦头烂额。
我又不是成功人士 只是长得帅而已
这个题只能等孩子回答了
给大家介绍一个成功人士,顺便很合题的是,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功的利用了时间。
1、柳比歇夫其人其事
人生有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明确目标;二是合理利用时间。明确目标,人生才有了意义和意思;合理利用时间,才能最大可能的实现目标和享受人生。
这两点,都有一个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这个人就是柳比歇夫。
下面是柳比歇夫的简历: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他不顾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来反对和批评当时属于苏联生物遗传学主流的李森科主义。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
柳比歇夫在年轻时,已经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善于统计,通过计算得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比常人或现在的自己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开始找寻方法。
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他是逐步完善他的时间统计法的。开始,他只是充分利用事情间的空余时间做统计,后来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他不断完善自己的时间统计法。
他通过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考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
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之路。
最终,他形成了一套集时间记录,总结,计划于一体的系统化工作方法。这个方法包括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对于精力,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精力旺盛和低迷的不同状态去安排计划,安排事情。
对于时间,他计算出一天可以用于工作的纯时间,用于去完成达到自己的目标。
时间统计法成为了他生活的框架。他在回答自己朋友的质疑时,回答:我习惯了这种方法,没有它,我什么也干不了。
通过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收获很多:
柳比歇夫一生无数的成就。
获得了大量的时间。确切的说是大量的时间去做达到目标的事。首先是很强的时间观念,让他不浪费时间到无意义的事上,再是做的计划,使柳比歇夫尽可能的不偏离自己的计划轨道。
身体虽不好,但长寿,一生基本健康。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身体规律去工作,投入和产出达到了一定的平衡。他睡眠时间很长,有十个小时;他累了就去休息。这些对身体的投入,保证了他产出时需要的精力。
证明,如果把才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
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变化,看书的数量,各种类的比重,时间的具体流向。
对自己的做事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为做计划时提供很好的参考。比如通过统计总结出自己看一本书需要3个小时,那么在计划时,就将预算中拿出3小时归这本书。
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总结的几条规则: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休息
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着看
睡的多,一天十小时左右
累人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是按他自己生活和身体的特点拟定的。他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一切服从于生物学,凡是无助于此的,一概置之不理。
柳比歇夫对待时间的态度
柳比歇夫热爱时间,珍惜时间,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不但尊重 和热爱现在,而且尊重和热爱过去。他强烈感受到时间与时间之间的联系。
他为自己订出了一些道德上的禁令,规定了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制。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时间,什么地方无权滥用。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和满足虚荣心上。
2、目标与计划、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柳比歇夫介绍完毕。下面谈体会:
当一个人有意识的把控自己时间的时候,他就不经意间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如果我们用柳比歇夫的做法,保持强烈的时间意识,在精力充沛的前提下,将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具体的有意思的事情充满,始终朝着自己的大目标前进,这不是最好的人生吗?
比如,每天背一定的单词,写一定的文章,做一个有计划的大事的小细节,最终不就是又有过程的乐趣,又有结果的奖励吗?
人的感觉系统,需要游戏式的即时反馈奖励,我们要善用这个规律。
首先,我们有个目标体系。将我们想要做成的事情,制定几个目标。
针对几个目标,形成一个计划,然后分段完成。
这时候,要注意如何拆解。一种拆法,是按量来拆。比如一天背五十个单词,写一篇文章。如果量不好拆,就用时间来拆,比如每天用半小时阅读,半小时散步。
完成这些分目标,人的感觉系统就会得到奖励,人就很容易坚持下去,形成习惯,最终完成让自己也惊叹的成果。
而人生唯一能做的,不就是过程快乐,结果成功吗?
夫复何求?
3、根据需求,跟随内心,找到目标、制定计划
人的目标都是相似的:安全、健康、金钱、社会支持、感情联系、价值实现等。
这几大目标,有些可以具体明确的制定一个实现表。
安全,重中之重,时时警惕,再加点运气。
健康,包括身心健康。满足基本生理心理需求,具体就是睡好觉、吃好饭、保持正面情绪。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听从感觉系统的建议,做让自己感觉好的事,追随自己的身心冲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开心了就停下不开心的事找开心的事。
社会支持和感情联系。需要我们维持正常的社会联系,维持健康的人际圈。
价值实现。主要是提升认知和打造事业。一方面是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总结经验,提升智慧;另一方面是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就感和社会认可。
以假想的小明为例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小明的事业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职业的发展;二是投资实现资产增益;三是持续写作。
目标明确,计划也就好做了。
1、保证每天十小时左右睡眠;
2、基本吃好,每天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3、运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运动时间,包括力量和耐力,主要是肌肉与跑步;
4、学英语,每天保证一到两小时的学英语时间。
5、写文章,每天写一篇自己想写的文章,一到两小时;
6、主业工作时间,八到十小时,中间可穿插学习运动;
7、学习理财知识,投资理财基金等每天占用半小时;
8、阅读每天占用一小时。
9、聊天交际每天占用一小时。
10、娱乐爱好一周占用五小时。
11、杂事每天占用一小时。
这样算来,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这个计划还需要跟据实际来细化,并且要设法挤时间,比如缩小通勤时间,压缩娱乐时间等。具体的取舍,在实践中操作。
人活着,有一个维持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时间。越是经济基础差,闲暇越少,可用于发展的时间就越少。比如北京很多人每天上下班就需要花费四个小时,即使利用这段时间阅读学习,对精力的损耗也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我们会听到有些人说:光是活着,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呢。
但不管条件如何,在维持生存的时间之外,一定要保证核心目标的时间投入,才可能在长远的时间轴上改善你的生存境遇。
上面的计划中,没有核心目标。但就像乔布斯所说的,只要你坚持去找,你总会发现自己一生的事业。我们可能不像柳比歇夫那样很早就明确自己一生的追求,但只要你坚持去寻找实践,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这样具体的计划,我们都来制定一个认真执行如何?
试试看。
懒惰的分割线。。。。。。。。。。。。。。
觉得不错,就点赞加关注吧!
作者文君,不求闻达,只愿表达,以一己之微声,略尽绵薄。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公众号:飞翔的思辩沙龙。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加入我们的沙龙哦!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不算成功人士,但是也创业十几年。公司以产品为主,基本国内只有一家竞争对手或者没有竞争对手。
三个合伙人,我做产品开发,一个负责卖和维护客户,一个负责情报收集。
基本互不干涉。公司运营交给员工,每月只看报表。
感觉比较轻松。除了专业书籍,只看这几本书,一遍一遍的看。
韩非子,博弈论,西方哲学史,史记,逻辑学导论,最近准备找一本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