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在找钱的过程中都会有怎样的体验?

理由
举报 取消

大家好,本人女,原来是一枚野生媒体人,后来做媒体电商(基于微信的)卖定制女装,做了一年半了,成绩还不错,旱涝保守。现在想扩充团队,但找投资找了几家都没下文了。所以想问下知乎的大牛们(尤其是今年刚创业拿到钱的),你们找钱的时候都有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有没有什么找钱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的啊。

2017年4月28日 10 条回复 1136 次浏览

回复 ( 10 )

  1. 怦然心动的家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来讲一个和找钱有关的故事吧。

    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姓赵,开始称呼他赵总,没多久就喊老赵了。

    赵姓是百家姓的第一个,后面就是钱姓。小时候老赵家穷,爸妈经常鼓励他:

    我们姓赵嘛,后面就有钱了,你长大之后就会赚很多很多钱。

    果然,老赵大学毕业之后到上海闯荡,没过几年,自己开的公司就被美帝收购,成为了让人艳羡的大富翁。

    有句话说中年男人的三大幸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老赵占了后两样。

    有钱之后,老赵开始做投资,做互联网项目的天使轮。

    老赵眼光一般,但投资的个别项目在创投圈也算小有名气。所以我决定创业的时候,第一个就找到了老赵。

    朋友归朋友,商业归商业。虽然老赵是老赵,但该写的PPT还是要写,该阐述的商业模式还是要阐述,该推演的逻辑还是要推演。个中曲折,我觉得找过钱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吧。

    我们的商业计划讨论到第三轮的时候,老赵明显有些不耐烦了,他清走所有的投资经理和我们团队的小伙伴。然后说,兄弟,这次就不讨论项目的事了,咱们俩先去喝酒吧……一般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的意思,你懂的。

    看着几位小伙伴一脸失落,我倒没有特别的感觉,反倒有种心里石头落地的安定。毕竟是找钱这样的事,一步到位的可能性太小了。于是带着不可言说的心情,我跟着老赵一起,驱车去了栖山路的大排档,叫了二斤龙虾,胡天海地的开始瞎喝。

    酒至半酣,老赵剥着手里的龙虾壳子,头也不抬地说,兄弟啊,我决定投你了。

    妈的,老赵说得又反转又突然又轻描淡写,让我一下子有点懵。我甚至怀疑是自己犯癔症幻想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但我还是懂点套路的。

    我立马站起身来,甩掉了吃龙虾的手套,握住老赵油腻腻的手,开始感谢老赵对我能力的肯定和人格的信任,感谢老赵看好我看好这个项目,感谢当年收购老赵公司的美国人等等等等……

    老赵摆了一摆手,呵呵地说,兄弟啊,其实你最开始跟我说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决定投了。而且原因你都不一定信。

    这时候我只能谄媚地问老赵,赵哥,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呗。

    老赵说,很简单,我就是喜欢你们项目的名字。

    我擦,老赵你这是逗我呢啊。虽说有钱任性,但就算王思聪也不可能有这么任性啊。你还不如直接说喜欢我算了。

    对了,忘记交待了。我们APP的名字叫【家的要素】,比较文艺,取自于无印良品的一本书,书名就叫《家的要素》。

    然后,
    老赵很认真的看着我,问:

    兄弟,你知道家里边最重要的要素是啥不?

    我把功能分区、光线、家具、家饰、搭配挨个罗列了一遍,老赵摇摇头说,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素是女人,是女人你知道不?没有女人,家就不能叫做家。

    我擦,老赵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我这个APP的高度给拔高了,而且好像又蛮有道理的。于是我说,是是是是,对对对对,我之前光想家居,没有往品牌内涵这方面想。

    老赵说,这和品牌内涵没啥关系,这是事实。

    接下来,话题就到了老赵已故的老婆那里。

    老赵是西北人,大学就读于西北某古城最好的高校。

    大一开学时,老赵和老婆相识,然后慢慢相恋。

    那个年代的校园恋情相对还比较保守,第一次滚床单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大四了。

    老赵说,第一次是在冬天,老婆的生日。虽然北方城市集中供暖,但老赵学校旁的小旅馆却都没有暖气。不仅没有暖气,而且也没有保温墙。因为学校要拆迁,旁边做生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学校招待所倒是一个暖和的地方,可消费起来有些压力。

    寒冬腊月,一间没暖气的小破旅馆,一床被子,一件军大衣,一个热水壶,一块蛋糕,二十一根蜡烛。蜡烛吹灭之后两具青春的肉体就滚到了一起。

    (青春的肉体,这是老赵的原话)

    老赵说,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晚,寒风呼啸,旅馆冰冷,他们真的是靠爱情取暖。虽然青春的肉体比较抗寒,但老赵当时暗暗许下了个愿望:

    以后一定要给老婆买个好房子,房子里面要有一个很大的壁炉,冬天的晚上,两个人可以围着壁炉取暖。

    老赵的老婆是北京妞,不贫嘴,但是一根筋。一根筋的意思是,非老赵不嫁,谁都拦不住。

    那个年代,嫁给外地人的北京大妞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像老赵这样的穷光蛋了。

    老赵说,其实谈不上嫁不嫁,基本算是私奔。反正丈母娘不同意,老婆就撺掇老赵收拾行李奔赴了上海。

    在上海的第一个窝是巴掌大的一间民房,床在最里面,卫生间靠着窗。夏天若是有风吹,厕所的味就倒灌进来,条件非常差。差归差,老婆却把窝捯饬地很精致,所有来蹭饭的同学和同事都说,这个小窝有家的味道。

    后来,他们就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房自己的家。有房之后,老赵和老婆底气很足地回北京,问丈母娘把老婆的户口要到了手,大宴宾朋,办证结婚,这次是正大光明的结。

    老赵决定创业的时候,找钱远不如现在容易。好在老婆强烈支持老赵创业,还建议他把家里的房子卖掉。

    (同学们,小马哥揣着50万没买房的梗大家讲了又讲。但是,假如小马哥当时没有钱只有房的话,他会把房卖了折现,再去办腾讯吗?这个真不好说。因为有房就有了安全感,尤其对女人而言,有了房就有了对这个城市的归属,就有了一个可以靠岸的港湾)

    老赵当然不会同意了,毕竟是当年在小破旅馆许下的愿望,虽然没有太辛苦就实现了,但省吃俭用好几年,过程也并不容易。

    但最后房还是卖了。有段时间,老赵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最后实在没办法,就还是卖掉了。

    老赵说,他们后来又租了个小房子,但是比最早的那个窝要好很多很多。而且在老婆的打理下,小房子感觉比之前卖掉的还要温馨。

    房子卖掉没多久,老赵的老婆就得了骨癌。在这之前,毫无征兆。

    后来,老赵就又买了房子,再后来,老赵又有了很多房子。

    老赵跟我说,没有女人,哪个房子都没有家的感觉。

    老赵跟我说,其实,那个冬天他在旅馆许下的愿望根本就没有实现,老婆去世的时候,他们还是在租房子住。

    老赵跟我说,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当时宁愿创业失败,也不会卖房子,这样老婆在临终前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老赵跟我说,其实有时候什么都无所谓,哪怕就是睡在大街上,只要有老婆在,老婆就会把整条街都变成他们的家。

    老赵越说越乱,颠三倒四的跟我重复很多话。

    我忍不住打断老赵,问他:

    嫂子是不是特别漂亮啊?

    老赵悠悠地吸了口烟,说,你这不废话嘛。

    这就是我要讲的一个找钱的故事。

    哦,对了,最后老赵没有投我们的APP。

    ……………………………………………………

    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评论。这几天一直在默默地看评论,发现什么样的观点都有,特别有意思。趁着今天有时间,就一一回复下大家把。

    首先呢,这个答案没有任何的讽刺和影射,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仅此而已。

    @薛定谔 的评论中,提到我讽刺现在钱不好找,熊哥我感谢你的解读,真没有这些东西,虽然现在确实是资本寒冬,但这个寒冬犯不着我去拐弯抹角讽刺。

    从 @童昇 开始,好几位小伙伴都提到了赵家人,这个我也要说下,真没有讽刺和影射赵家人,大家不要过多解读,就仅仅是一个真实故事的分享而已。

    然后呢,关于老赵。老赵就是姓赵,活生生的老赵。

    答案发布之前,我还给老赵看过,征求了他的意见。我和老赵有一个共同的的朋友,之前他在下面的评论泄露过老赵的信息,后来在我的央求之下,把评论删除了,再次感谢下他。

    关于大家提到的软文问题。我得承认,答案确实有“软文”的部分。但是,这个软是为了把故事说得更清楚,而且大大方方,没有遮掩,所有人都能看到,并且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熊哥特别感谢@于谦 的评论。话说,你真的是于谦老师么?

    另外,如果你之前就有关注熊哥,会发现熊哥在家居类的回答也有推荐过《家的要素》这本书。然后熊哥万年不变的签名上就是家的要素微信号。

    再然后,想对所有被感动了的人说声感谢。感谢你们和当时的我一样,被这个故事感动到。尤其是 一位叫小李的评论,熊哥看到之后心里暖暖的。

    最后就是最多人问的,老赵最终为啥没有投。

    其实,从意向确定到签订投资协议和打款,这之间还是有很长一个过程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会是变数。

    当时除了老赵之外,还有其他几家天使在和我们聊,基本到后来都非常有意向(就跟@Mil Max说的一样,只要把事情想清楚了,无论是不是资本寒冬,找钱这件事真不难)。

    老赵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建议我接受那个最有实力的天使,这样更有利于我们项目的发展。所以,后来,是老赵以外的天使投了我们。

    具体我们APP获得天使轮的报道,很多家创投媒体都有报道,你一搜索就能搜出来。

    我还是贴个链接在这儿吧:

    分享美好家的模样,“家的要素”获三百万天使融资_36氪

    哦,对了,那顿小龙虾,最后是我买的单。因为老赵当时喝大了嘛。

  2. 袁karlno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了一下回答里貌似自己有找钱经历的不多,我曾经为了团队的生存,奔波北上广深,希望可以找到一个认同自己的投资人,然而经历了诸多经历,才发现有些现实让人可笑。

    从14年底认识那个投资人C,到上个月彻底决定不再跟他有任何往来,算算这两年的时间里,经历的事物,只能让我体会到一种感受,就是心力交瘁。

    其实草根类型的初创团队,能找到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见到的诸多初创融资案例,很多是为了宣传需要,财务需要,利益交换,或纯粹熟人间的财务支持。把这些案例当做普遍情况,觉得自信满满肯定可以找到投资,并把这种自信当成创业坚持下去的一种理由,回想起来是让人可笑的。很简单一个道理,当你为了创业,竟然都没办法从熟人那里借个几万十几万的时候,凭什么让一个原来跟你素不相识的人,仅仅因为你的激情,白给你几百万几千万?

    说实话,没有去找投资之前,我还是一个脑子很清白的人,明白自己团队的价值(并不很值钱),产品的价值(并不值钱),也并未将融到几百万当成既定目标。只不过在团队因为资金不足面临解散,投资人已经有了初步投资意向的前提下,坚持认为团队散了就一文不值,投资人投多少对我们都是赚的想法。在这种想法之下,一步步的降低自己的底限,最后浪费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我跟C说,我们需要四百万啊,为什么这个数巴拉巴拉,这个钱将来用来干什么巴拉巴拉。我飞过去跟他解释,他飞过来听我解释,就这么来来回回,两三个月就过去了。最后C说,我决定投160w,不过不单独投你们,还要投另外一家公司,这样两家公司弄成一个控股母公司,到时候一起做A轮。说实话,我才不在乎什么A轮,160就160吧,比团队散了好。

    然后我们跟投资人一起飞另外一个城市CS,找到另外那家公司,那家公司也说可以啊,于是就开始谈怎么合作,你占我多少股啊,我占你多少股啊,母公司怎么成立啊,名字啊,商标啊,网站域名啊,成立之后什么部门啊,谁董事长啊,谁管财务啊,业务怎么做啊,两家子公司怎么配合啊。说实话,我才不管什么名称商标网站公司章程呢,我只关心那个160w怎么才能投到我们头上。C开腔啦,这个160w,放到母公司做启动资金,你们两个子公司,需要钱的时候,打借条,从母公司借。我靠,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合着我们出让自己股份,得到的只是一个能借钱的权利?我和合伙人果断拒绝。

    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后,C说,那这样吧,母公司开工后要做一个APP,就由你们(指我们公司)来做吧(价格40w)。然后你们借的款(40w左右),可以不设定偿还期限。我和合伙人一想吧,公司团队散了就散了,但是这样搞,起码还可以搞到几十万的资金,于是就同意了。就这么一来一回的谈判啊,又一个月过去了,期间几乎每晚都睡不着,都在跟合伙人讨论如何跟投资人博弈。

    然后就是签合同啊,实施方案,转股份啊,然后就开始做母公司的APP,等着母公司打款,结果APP开工一两个月了,款还没到,后来到了20w,剩下20w又到不了了,投资人承诺的款也没到,理由是另外那家合作的公司钱用太快。。。,最后,我们的20w用完了,母公司也没有钱可以借,合作直接中止了。而这个时候,离我第一次见C,快有十个月了,要问这十个月,我们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是如何撑过来的,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没有啊,我们的股份还在别人手里呢,投资人算是违约了,合同的甲方也违约了,那股份得转回来吧,于是就是各种谈判啊,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最后好歹谈妥了,却只做了口头承诺,别说协议,连个备忘录都不愿意签。结果呢,到了今年,股份还在对方手里。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最后另外那家公司也受不了投资人了,闹崩了,投资人又跟我说,你们别急着把股份转回去,等那家公司把借的款还回来,我再单独投你们。好吧,随便吧,反正我们公司的股份又不值钱。上个月找了个机会,说有其他公司要跟我们合作,让C把股份按之前承诺的退回来,要么就承诺一个投资款到账的日期。最后C不干了,开始耍赖了。算了,懒得跟他争吵什么,浪费时间,随便他了。

    你们以为C赚了吗,他拿着一个不值钱的公司的股份,一文不值,投下去的钱(20w)连个水花都没有,两个合作公司,跟他闹掰,这件事,他绝对是亏了。你以为我们赚了吗,为了20w,干了成本远超20w的活,还让自己没日没夜的脑袋疼,一年期间像老了十岁似的。这个事情,是双输的。

    可能能耐心看完上面我的经历的朋友,觉得我只是碰到了一个不靠谱的投资人而已。其实吧,回首过去,我觉得我们只是毫无谈判的筹码而已,如果有谈判的筹码,比如公司每年业绩几千万,我还用得着这么磨磨唧唧的跟一个不靠谱的人没日没夜的谈判博弈?

    我敲出上面的文字,每敲一个字,我都觉得很累很累,它们又一次把我拉到那个无比黑暗的时期。如果说真有什么经验,我觉得那就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不要做梦,很多浅显的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只是我们不信而已。

    创业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你能让别人相信你可以赚到钱,人家就可以把钱投给你,但是你要做到能让别人相信你能赚到钱,你得真的先赚到钱再说,既然你可以真的可以赚到钱,那你还要别人的钱干什么?自己去借点不是更省事?不要把自己的风险,转嫁给你梦想中的投资人,这样的投资人,是不存在的,这不是靠谱不靠谱的问题。以上。

  3. Kelin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融资,拿到钱的喜悦大多相同,而拿不到钱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

    关于do’s,由于都是后验的,规律无外乎市场、行业、企业(又可分为团队、模式、数据)都处于不错的态势。

    而关于don’ts,以下是一些小tips:细节是魔鬼

    1.切勿群发bp

    如果把融资比作谈恋爱的话,群发bp的行为就仿佛是往你所知道的所有广大男青年的邮箱里群发情书,并且even worse,很多发信人把所有收信人的邮箱地址一股脑儿全写上,既有VC也有FA,既有bp邮箱又有par的个人邮箱。群发bp充满了一种desperate的气息,投资人也因此对项目有一种质量欠佳的第一印象;此外扫一眼邮件地址就能发现创始人投递bp没有针对性,完全不管机构的投资领域、阶段,更别提精准推送到基金里看该领域的同事了,这样搏概率的往往confirm了投资人对于创始人“不太靠谱”的印象。

    良心建议:请增强对基金的基本了解,一封一封发bp,记得加合适的称谓,不要用“尊敬的投资人”和“亲们”;一定要群发,请使用Bcc功能。

    2.切勿拉群路演

    如果说群发bp还可以一笑了之的话,拉群路演的威力无法小觑。见过有创业者煞费苦心加了一堆投资人,然后拉了一个大群,半天后丢出一个bp,然后开始一场漫长的项目介绍,even worse:满屏都是50几秒的语音;也见过有创业者把所有能够接触到的VC和FA机构都拉入一个群,然后在群里跟老投资人汇报了魔都之行的“顺利进展”。

    此外还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don’ts

    – 比如发完bp之后半晌没有反应(看bp就不太有兴趣)穷追不舍、每天孜孜不倦用感叹号开启注定没有回应的对话

    – 比如bp有30MB却一定要通过微信发(这里推荐可以压缩巨大的PDF文件)让流量和微信内存经历双重磨难

    – 比如不在微信上吼一声就直接一个电话过来追问反馈且电话里自我介绍让人完全想不起来是谁

    – 比如两周前还在发bp两周后投递简历且面试职位是投资经理

    – 比如不适合创业的创业者周围也有一些不适合创业的创业者们且一一拉群要求面基

    – 比如加微信的留言从来都是写“我是xxx”而且xxx是微信名或一看就是艺名

    终极建议:如果你想融资且这些都是你不小心会踩的坑,还是找靠谱FA吧……

  4. Richard
    理由
    举报 取消

    只有锦上添花,哪儿来雪中送炭。

  5. 初一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这里讲得是我真实的创业找钱的过程,还记得那是在2012年的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已经结婚了。记得那天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左右了,我很冷静得与爸妈坐在客厅里交谈这件事。

    我慢慢对爸妈说:我要去创业,我要去安徽开快递公司,和另外两个合作伙伴。

    爸爸紧皱着眉头,抽了口烟说:想清楚了吗?

    我自信满满的鼓起勇气说:想清楚了。

    妈妈忧心忡忡地插了一句:去那么远创业太辛苦了吧,女儿还这么小,老婆和爸妈不在身边,你….

    我很没耐心地说:你们直说支不支持我,相不相信我。

    爸爸把抽完的烟蒂往烟灰缸里一扔,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口冷气说:你已经是大人了,你要对你做的任何一件事去负责任,你老婆那里自己去解释,我和你妈支持你,说吧,要多少钱。

    我坚毅地看着我爸妈已经略显烦恼的脸庞说:5万。

    父母双双点头,老妈叫我把银行卡号抄给她,明天就给我打过去,之后他们回房睡觉去了。

    接着我推开我房间的门,发现我的妻子还没入睡,玩着iPad,我正准备去洗手间刷牙洗脸,

    她蹦了一句话出来:有多少把握能成功。

    我说:你都听见了。

    她放下手机迷茫地看着我说:我支持你,去创业吧,家里的事你放心吧。钱如果不够问我拿吧。女儿今年新年的红包我还存着呢。

    我那一瞬间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涌上心头,家庭、理解、盲目、责任、成功、失败各种因素在脑海中一瞬即逝,可是我强忍着眼眶的泪水点点头。

    第二天,我爸妈给了我5万,老婆给了我2万,带着我工资积蓄3万,一共10万。奔赴安徽开始了我的创业,我是个亲力亲为的人,很多包括开车送货,客服,维修等我都在尝试与参与,在创业中我因为自己的对投资项目盲目和错误认识,以及对社会和人的没有充分认知情况下,持续“出血”断断续续问爸妈又多次要钱,一共合计20万。并且问同学朋友私人借了一共5万这里说明一下初创快递公司非常艰难的,特别是大区,没有业务、没有人员、没有工具。是靠纯服务输出的,看不见产品的,每天庞大的运营成本(包括油费、人工费、水电费、房租)是很高的,需要有很大的业务支持的,一旦没有足够的进港出港件的话,很容易破产的。

    后果大家可能可想而知,在2014年3月份左右我“遍体鳞伤”的回来了,一共前前后后我投入35万,全部血本无归。还留下公司与私人债务合计10万左右,到如今2016年我自己还在打工还债。

    这里我通过我的反面教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想说明两个问题:1.白手创业者找来的钱最好是自己的钱,千万不要去投资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不但会危害自己,还会殃及家庭。2.对于项目而言,你的钱不管是哪里找来的,都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应急准备,对于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准备好资金,并且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旦出现一些不好迹象或者非理智的行为都要及时退出,不要被成功学的书或者心灵鸡汤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6. 王冉
    理由
    举报 取消

    把事情想清楚了真的不太难

  7. Chuckie Ch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以前认识的几个老板本身功底很扎实,有一手拿手活。一起带着我走过来过,我只有一点感触:

    钱不是万能的,只要你足够优秀(作为创业者,或者整个团队),只要你的产品足够优秀(已经能驾驭市场某部分),不会缺钱。

    如果因为钱的问题就受阻挠,创业只会东不成西不就。

    创业者,一般来说需要付出比缺钱还要难还要多的代价。

    大家走过的路你可以走一遍,但是创业成功的经验,永远都不可复制让自己真正成功,哪怕是筹钱筹人才。

    最后,教过我的老板筹到钱的一个很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拿真实数据说话!

  8.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问题即将流行

    答一波绝对不亏

    做投机的,比如外汇期货的,常常有人拉资金,宣传自己技术如何高明,月收益10%以上什么的。

    不要多想,这种人肯定是骗子。

    原因有二。

    其一,有如此技术的人,靠着复利,七年之内资产过亿一点问题没有,何必求人融资?

    其二,有如此技术的人,别人都来求他,比如上海滩徐翔替黑道操盘,轮得上我?

    姑娘,你是做商业的,和期货现货多么相似啊,你要扩大经营,需要钱,投资者肯定觉得你生意做的一般,不然,你和不用自己赚来的钱自己扩大经营呢?

    什么?你想快一点做大?

    那说明你赚的钱不够快啊,跟不上你自己的需求啊!

    当今要融到一笔钱,千万不要说是自己是要做生意或者要扩大规模,一定要说自己商窦初开,对商业一窍不通,希望老板带着我闯市场。

    “老板呀,我们对市场真的一点都不懂,但是我们技术绝对值得信赖,我们研发人员都是从德日回来的,销售人员在瑞士工作八年,设计师常驻巴黎米兰,我们的服装亲肤柔美,面料一级棒。”

    我们的广告设计出奇制胜。

    “重量轻浮,自然亲肤,艳如情妇”。

    我们对市场充分调查,权威总结,当前落后的中华大区市场存在率为零,仅青海省就有两千万潜在客户,越发达地区需求量越大,中国潜在客户保有量在十位数,市场前景广阔。

    可惜,我一家点都开不起来,费用都用在前期投入上了。

    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生意就要开始了,就差一个懂市场,善于管理,能投资的企业资本家啦!

    另外,网络卖衣服,我有一个奇招,留言过了50楼,我告诉大家。

  9. 海龙奇谈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年拿钱不容易。据说很多风投7月份已经放假了!

    多去各种投资峰会、论坛、路演什么的看看,碰碰运气。

    也可以去京东众筹试试。

  10. 大咸凉湿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想说的是,可能各位不大爱听:

    1,找钱,不客气的说,是创业中最最最最最容易的环节~几万块自己就能掏了,十几万几十万找朋友借钱也能搞得了,几百万抵押贷款也就出来了。真价值上千万上亿的项目,投资人追着你屁股给你钱你信不信?

    最关键的点是,你的项目能盈利!你自己要坚信能盈利,然后把如何盈利这点告诉别人,让别人相信你能盈利!

    如果说你认为把你家房子抵押出去风险太大不一定能挣得回来,那么投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so~

    好项目不愁钱。

    2,题主说你已经在稳定盈利了,这点很优秀,已经击败99%的创业者了。不过还需要减去你的机会成本,看看是否还能是盈利的。一个有经济利润的企业才是有价值的企业。

    3,考虑一下你是否真的需要用到资本这种核武器,也就是说你的行业是否符合二八法则,以及资本进入能不能帮助你成为那20%。很多传统行业是不符合二八法则的,很多行业中资本也不能有效帮助你成为那20%。比如餐饮业,基本上属于一个半技术半自然垄断的行业,各家口味不同,人们喜好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垄断效应。这样的行业并不存在业内第一碾压后面所有,也不存在少数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收益也不是随规模增大的J形增长。所以这种行业资本用处也不大,遍地开花也不能有效增加经济利润率,也不太可能形成垄断市场。

    题主说的定制女装,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个性化产业,第一很难规模化,第二规模化不一定能增加收益,第三即使规模化也很难对市场产生冲击。所以投资人一般不会投这种产业的。

    投资人也是投机者,他们想要的是一本万利,要不然他们不如去开几个餐馆来钱稳定实在。

    4,如果你已经有经济利润了(即使是几千块也算数),那么真不如你把你的利润投入到你的买卖中慢慢扩大。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在后悔当时搞了融资而不是贷款!!!看似转嫁了风险,其实是变卖了长期(一辈子甚至几代子孙啊)收益(股权啊亲),更有被投资方架空摘桃子的也屡见不鲜。

    有这么好的基础有什么想不开的要去融资?

    5,我认为只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搞情怀式融资的:一个是你的目标是彻底颠覆整个行业的;另一个是在一个空白领域跑马圈地拼速度的。

    而定制女装我觉得不属于这两种的任何一种。

    我不太了解你所谓的定制究竟是怎么个定制法,可以理解成网络裁缝店吗?手工的还是机器的?只是定制图样还是包括定制样式?一件衣服需要多少人工?工期大约多久?

    如果你能做到工业4.0这种概念级别(买家出电子稿直接传输到机器中全自动上料加工生产包装,耗时数小时以内)的话,可以算是后一种跑马圈地拼速度的产业。

    不能的话就只能算个小作坊,资本进入百害而无一利。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