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团队?
大学毕业后
包括我在内一共三个合伙人,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两个。一个我,另一个是我大学同学,隔壁寝室的z,去掉的那一个是我的一个学长,直系f。
创业原因过程不在这里讲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创业刚开始,资金,各种手续,资质等等全是我一个人承担。后来一些,流动资金不够用,说高端一点,资金链断掉了。于是我又找父母拿了不少钱,z也找家里拿了钱。学长f承诺说自己拿出来N钱,一直没有兑现,只拿出五分之一。后期公司出了问题,对我们这个小公司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事情,f把他拿出来的钱拿走了并且找了份工作。后来我和z经过努力把问题解决,结果f又要回来,我要怎么办?
回复 ( 10 )
谢谢邀请。
事到如今,我的建议是:F要回来,你可以考虑。
因为“好的合伙人”与“好兄弟”不是一个概念,商场,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
原谅以后,先学会分辨,然后再去信任。
分辨不扯了(你自己走走心去思考),关于信任给一点参考意见。
我说的“信任”,是“商场的信任”。不是“你们之间能不能好的沟通”。也不是“旧日的兄弟情还在不在”。
说到“商场的信任”,你可以理解为“契约关系”或者“好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双赢和契约。讲的是规则,讲的是彼此尊重,讲的是责任还有权力。如果你,Z,F,有能力完成这一些,以前发生过什么,都不重要。事实上,有F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情,你们可以相互制约。这个不展开说了。
记住,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盲目信任或者盲目不信任。都是很情绪化的表现。任何事情,和Z好好商量。毕竟Z也是当事人。
言而总之,真的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那个段子怎么说的?合作失败的人,常拆伙,因为彼此责难。合作成功的人,也常拆伙,因为各自居功。直到拆伙之后,发现势单力薄,再回头合作,那关系才变得比较稳固。
同时,F必须满足以下五点,
缺一不可,缺一不可,缺一不可:
1:你们还能不能互相信任。
(我说的是互相,你们当初散伙,散得莫名其妙,现在再次结合,我希望这个结合,不要结合得莫名其妙。)
2:F的能力和你们的能力是不是互补。
(如果F能做的事情你们也能做,且,能力还在他之上。你懂的。你图不了他的德,也图不了他的才,那你图啥?)
3:F回来后必须全职。
(话说,联合创始人兼职创业是什么鬼?)
4:F必须出钱。
(我说的是现金,不是把他以前的贡献估个值,也不是把他以后的付出估个值。事实上,这条是保护F的,为什么?等你们以后发展壮大,投资人愿意投资的时候,F投入的现金。一般就按其实际金额估算价值。)
5:可以看得出,F是一个不怎么懂规矩的人,我不清楚你们的历史关系,但联合创业的这件事情上,到底你们谁才是创始人?或者,谁能“争取”到老大的位置?如果是你,你确定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能驾驭好你们这创始人班子吗?F服你吗?
如果,F达不到这些要求,“请他做员工”这种想法,我都是不建议的。
在这同时,我能给的其它的建议是:
一:题主一定要尽可能多付出(特别是钱和独家资源,这个时候就不要那么小气了),是的,不管是资金还是工作量还是各种资源,你要付出到极致。为什么?――你要争取到“创始人的身份”。
二:你们团队太乱了,先定一些规矩吧。至于什么规矩,你作为当事人最清楚。我能给的只是建议。
比如“翻脸法则”对于你们现在就很重要:
(建议看看《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翻脸前的规则”)
其它还有很多要说的,想想还是算了。
最后,为什么邀请我的人,从来不关注我?
我自然无所谓这种事情,但我介意的是,私信骂我的人――P都不懂还强答――我的答案确实和很多关注人数很多的大人物不一样。
(虽然,很多时候,我回答的都是“一个人关注”的问题,也都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手机码字。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图啥?但,肯定不是为了赞粉和什么存在感。私信骂我找存在感的人,你认为你的“火眼金睛”科学吗?)
嗯,今天出来,坐的不是自家的车,一点都不稳,手机码字,已经被颠到吐。
很抱歉的说声批评你的话! 先从你阐述问题上来看一个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再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考.
首先.从你阐述问题上来看. 只是一大堆的模糊概念. 说明就是你出更多力.出了最多钱.遇到一个不适合做合伙人的学长.
既然是问这类问题的. 我相信知乎上大神级别的高手甚多,法律的,VC的,专家…………. 但就问题本身来说. 不管一个多么小的公司.股东出资比例有吧? 这么重要的一个数据居然在问题中没有?
其二. 既然那个学长已经抽走自己原来注入的资金,并且已经找到工作. 貌似你和你的合伙人难倒只是觉得开公司是玩过家家,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吗. 起码这类抽资金且离开公司这么大的事. 就没有去协商谈谈. 如果谈好了,我想也不会那个学长再来说这个事.
通过以上. 觉得你们几个应该是技术创业,但你缺乏严谨. 这个或许就是导致问题的发生的直接原因吧.
请抱歉. 希望这个判断是错的,如果确实是不严谨的工作习惯,还请以后加以改正.
再说说: 既然问题已经出来了. 那就得解决.
答案已经楼上几位说的很清楚,其实你也很清楚怎么做. 只是求一个跟自己认同的观点.难倒不是吗?
常言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将帅不狠难震三军.
看f是否还有价值,如果没有直接弃之。
有价值看是什么价值,如果是可以替代的,直接弃之。
如果是无法替代而且对公司非常重要,基本上你的生死就由不得你了。
拒绝加入!
F的想法已经很明显了,不愿意承担风险,但想要公司可能带来的权益,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以后有困难的时候,F再次逃避的几率很大。
另外,F不在你们同样解决了困难,说明F并不是不可替代。作为合伙人,不能承担风险。作为员工,应该也是管不住的。所以在你的团队里F是没有合适的位置的。
还有,也不用去责怪F,他只是不适合创业而已。
我认为创业成功时小概率事件,创业的风险很大,人们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典型,过来人应该都明白,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没有独到的眼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包括创业的时机、选择的方向、团队的组建、营销的手法、融资的节奏等,只有所有环节都‘对’了,创业才具备成功的可能。
失败不一定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创业者和后来者能从创业失败案例中总结教训、获得启发,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王石看到褚时健时讲了一句话:“人的高下,不是失败和成功,而是看失败以后的反弹力。”不要害怕失败。人不是生来就成功的,人是为着成功、胜利来面对失败的。从这个角度看,我门需要对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一些总结和分析。
通过调查、访谈及研究100多家失败的创业公司案例以及自己切身的经历,总结了20条创业失败的原因。其实创业最关键和核心的真的不在于资金,而在于很多我们都忽略的方面上。
创业失败原因1: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
创业公司存在的意义或者成功的一大前提是是否能解决用户真实存在的痛点和需求,但确实不少创业公司掉入到了伪需求陷阱。其实判断这个需求是否真的存在的方法有很多,第一个方法就是对比一下你想要做的产品和没有这个产品的时候对大家的影响有多大,比如减肥午餐,在没有减肥午餐的时候大家每天也是吃的开开心心的,减肥午餐只是对白领对了一种选择,而不是说你的产品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必须选择这个套餐的动力。但是对于ERP企业管理软件就不一样了,他确实能够实实在在带来办公和管理上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他的出现解决了企业管理的痛点。
创业失败原因2:最后没钱继续往里投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关键,没有钱就相当于这个公司没有弹药和补给,没法打仗。创业一开始的种子资金团队自己会出一部分,但是如果想做大,这点钱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创业公司一开始拿不到钱会死,拿了一部分钱后没拿到下一轮也会死,拿了投资却不能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地用,也会让自己很快缺钱而死,很多项目都会至少给自己的项目预留1年以上的资金,用于寻找下一轮。这里面一定要区别核心创始团队和员工,当公司财务出现危机的时候,员工不会和老板一样去思考问题。
创业失败原因3:核心管理团队出问题;
其实这个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创业团队的组建上本来就很不容易,有一个“415”原则,创业团队的最初的人,不要超过四个,最好是三个。因为超过四个以后一定会形成帮派。“1”是指必须1股独大,一个人说了算。四个人平均分布话语权,公司就像一个汽车的四个引擎,分别朝4个方向走,车还能走动吗?这个大一定是超过50%,另外三个人不超过50%。“5”代表的是凝聚力,团队彼此之间谁都离不开谁,离开了以后,自己的价值都会减少。比如五个人在一起,是一个成熟效应,是5乘5而不是5加5。
创业团队不光要团结,还需要有足够的动力、专业技能和共同的愿景,每一个地方出现了短板都会成为项目的短板。
创业失败原因4:被竞争对手赶超干掉;
有很多人说,要用99%的时间研究自己,1%的时间来研究竞争对手,但是其实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战场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语,商场如战场,同样也适用。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体验、专业性能以及相应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细节,都可能导致创业公司输给竞争对手。举个例子,滴滴程维通过阻止百度投资大黄蜂给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才有了目前的格局,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原因,但是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点。跑赢所有的竞争对手,才是第一,第一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否则只有失败或者被收购、整合的命运。
创业失败原因5:成本控制不住,不赚钱!
这个其实在我几个创业项目中都出现了,创业公司希望把产品和服务都做的非常好,给用户最后的体验和感受,但往往这些服务都是需要很高的成本来支撑的,比如我们之前给每一个陪练师傅提供一套定制的箱子、工服、有一天培训和服务的流程,但是真正发现其实成本确实较高,并且师傅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还有时间顾及这些么。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为外卖的小龙虾设计了圆形的包装盒子,并且还有4件套(围嘴儿、牙签、手套、湿巾)等等,但是成本同时也上去了,所以前期做的很多推广活动基本上是在赔钱。当一个创业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都非常好的时候,尽管他有极强市场需求,但是一定要控制成本,不然回报率太低,不赚钱的创业我认为就是耍流氓。
创业失败原因6:产品品质控制跟不上;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已开始就不把产品和服务品质当回事,结果必定是用户不把它当回事。我和好几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聊天,得出了几个结论:产品线上线,产品不行运营顶,或者是我们业务发展太快了,品质控制跟不上节奏等等。其实做产品一定先维护好自己的种子客户,也就是最初使用你产品的那些人,他们会给你最直接的产品感受。另外,目前产品层出不穷,你的产品质量不行,我相信用户第一次买了绝对不会有第二次,他身边的人估计也不会成为付费用户,所以一定要跟上产品品控。
创业失败原因7:一直找不到商业模式;
这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在我看来没有商业模式,也就是没有盈利模式,如果一个项目大家都觉得不错,但是一直找不到盈利点,这个确实不是一般人敢玩的。创业光有很好的创意还远远不够,创业者应该从开始就设想和规划相应的商业模式。即使现在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尽快找到,不然这个公司一定会失败。
创业失败原因8:专注产品,市场营销短板;
因为这个原因失败的项目,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的产品过于自信了,或者说是团队中就缺少市场营销的人才,用户的需求分析、用户人群定位、针对目标用户群进行精准、科学营销,都是创业者必须学习的一项课程。针对这块,我们之前也是也犯过一些错误,目前的用户群体的定位可大可小,陪练产品如何才能精准的找到目标用户,并能让他们快速的购买,我们一开始把他定义为可以销售的产品,最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用户主动型产品,只有通过引导和教育才能让他在合适的时间点购买。所以营销的侧重点一定是教育和品牌。
创业失败原因9:用户需求没有聚焦;
针对一款产品,用户的需求其实有很多,并且有显性的需求和隐性的需求,有刚性的需求也有非刚性需求,随着团队大了,公司病也出来了,创业过程中的分心和纷争也多了起来,基本上很难像一开始创业那会在聚焦用户的需求。随着无法聚焦真正的用户需求,使用产品的用户就会一点点流失。当产品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时候,他背后的团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创业失败原因10:产品推出时机不对;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诺基亚,层级的手机巨头,因为没有赶上市场环境的潮流,最后被遗弃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对于每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每一个新发布的产品都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过早或太迟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服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创业公司本来资金和资源都不多的情况下,对市场误判的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导致公司陷入僵局,最后失败。比如在5年前推视频直播肯定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因为当时宽带、流量各个方面都不允许这个产品的普及,但是现在在线直播应用都已经风生水起了,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创业失败原因11:做企业不聚焦;
产品其实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东西,如果最后做出来的产品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或着杜撰出来的,不断改变创业愿景的构想,今天想做团购、明天想做外卖,后天想做互联网金融。我相信虽然这个企业的业务多处散花了,但是却是失去了他们最核心的业务,对于大公司还能试一试,对于小的创业公司想都不要想,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山望了那山高,基本上不会成功。
创业失败原因12:内部出现问题;
创业团队起哄、内讧或者是出走,创始团队和投资人闹成僵局基本上这个公司没有很大的操盘手助推,基本上算是废了。核心团队一定要团结,就如上面提到的“415”原则一样,一开始找核心成员一定是兴趣相投、志向一致,并且有统一的愿景。对于投资人来说,这块的关系的维护、投资的种种问题,都是一个创始人需要解决的必修课。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会认为这是创始人的问题,同样也是这个创业公司的致命伤。
创业失败原因13:业务重心不明确;
如果创业公司在某一个节点上的重心,没有自信审视安排又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创业公司会被带到阴沟里。我想起了自己之前创业的一个例子,当公司需要盈利的时候,错误的将陪练定义为可以快速销售的套餐,而之前没有将陪练当成销售产品来卖过,一开始在安排上需要先明白这个产品的属性,并且需要用什么方式来销售,数据支撑很重要,没有数据其实就没有最真实的用户反馈。
创业失败原因14:见利忘义,理想激情没了;
当创业者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赚钱的时候,这个公司基本上存活不了。当创业者将一开始解决用户的需求改为只是利润的时候,而不考虑产品或者服务的初衷,就会失去创业必须的激情和动力。其实身边的例子很多,一开始想做好一件伟大的事,最后变成了一个销售公司,除了业绩压力外,不会再思考用户的感受,最后基本上公司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创业失败原因15:天时、地利、人和缺失;
创业如果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除了天时之外,创业公司还需要的就是地利,一些创业地点方便于聚集通道人才,有助于迸发出新的创意,还能捕获早期精准细分的用户。其实很多创业团队为了省钱,将公司放在偏远地区,最后发现想招一个合适的人都招不到。不管是美国的硅谷还是中国的中关村,最后能成为创业的聚集地确实有存在的原因,聚才才能聚财!
创业失败原因16:投资人都不感兴趣;
谈到这个问题,感触很深,很多创业者的想法确实都很天马行空,觉得自己的产品一定有多好多好,就是没有人投钱给他们。其实现在只要是好的项目拿钱一般不会太难。创业公司缺乏融资渠道,没有投资人感兴趣,表明这个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或者商业模式在投资人眼里根本行不通,不管是哪一条,这个项目确实缺少成功的条件,投资人应该会比创业者更懂这个项目未来的前景,不然不会现在给你投钱,来换取未来的投资价值回报。
创业失败原因17:绕不过去的法律困扰;
其实每个公司在成长到一个大公司过程中,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各种法律纠纷和官司需要处理,尤其是科技公司,更是如此。我见过一个官司把一个几百人的公司拖垮的例子,也见过因为法律问题导致公司最后只能转行的例子。突如其来的法律问题,会让创业公司陷入各种困境,导致商业模式突变甚至终结。滴滴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倒逼国家政策上进行改革,但是有多少死在了政策没放开的问题上。
创业失败原因18:不善于运用人脉;
人脉就是钱脉,不管是谁认识的人都会成为你所需要的人脉。有一个5级法则,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最多5个人你就能和这个人建立联系。投资人的人脉、创业者的人脉,都是创业时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没有学会利用人脉的能力,这个企业会出现很大的短板,如果用好了,可以让创业事半功倍。
创业失败原因19:拼命工作后遗症;
加班加点的干活、废寝忘食的干活,最后创业者常常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果不能调节好,到某一时刻就会进入倦怠期。这个我深有体会,去年9月份开始,我基本上吃住都在公司,每天休息时间也特别少,同时确实没有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觉进入到一个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状态,最后我离开的时候,身体和身心状态都不是特别好,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重新进行调整。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这种问题是特别可怕的,对于核心团队、员工都是一种透支,迟早会出问题。
创业失败原因20:不愿意面对失误;
一些创业者个性倔强,让他们主动承认失误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导致公司、员工和用户都会失望。这个问题需要分角色来看待,对于核心团队来说,这种个性不适合主导全局的重任,对于员工来说,这种员工不适合创业团队。创业团队最怕的就是心不齐,人数本来就不多,最后还让其他人不爽,这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创始人一定要保持初创公司的心态、企业文化等等。
这20个创业失败原因算是根据已经有的前人创业者的总结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出来的,我只想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切人体会重新梳理下。其实创业这个事情,就和我上篇文章《用拼命三郎精神换来的创业心得》所说的一样,它不是“创”的事,也不是“业”的事,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不要看到每天融资项目的新闻,而应该看到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心血。一篇PR稿,确实只是真实现场的冰山一角,创业背后的总结才是最容自己深思和感悟的!(来自知乎}100个网络赚钱项目只需98元!
洋得意点评:
失败率再高都不断有人进入,当然也不断有人退出,有的退出的时候还是倾家荡产。谁让人性总是这么贱贱的呢!想想万一成功了呢?而且给人的诱惑也特别大,想想一辈子碌碌无为做个普通人能挣多少钱………后面不敢想了…………….查看更多..100个网络赚钱项目只需98元!
你们三人合伙创业 犹豫资金链断裂 急需资金注入 F抽身并将其原资金抽走 然后呢你们两位渡过难关 F又想进来 这还不足以说明F是想图利益但是却又不想承担风险的
这说明他只有做为打工者的觉悟 却想获投资者的利益
他这样做对创业团队的影响不大么 连创始人都要走了
假如 当你们这次创业下次资金又不够了怎么办 他又看到风险了 又要抽身了
如果F很有才能 可以做员工 但不可回来做投资人 因为他没有做好一条船上的人的准备
如果才能一般那就另寻他人
以上
来自于一个俗人的回答
我觉得还是要看得失,F的贡献值和贡献点,如果不可或缺,用制度来规范,初创公司用人情来凝聚不是长久之计~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从理性的角度,考虑F回来公司的收益和可能面临的风险,然后做出判断。尽可能全面,比如说F对其他员工的心态影响,前面何静的答案你可以详细参考。
从感性的角度,我实在不是想和这样的人尿一壶。
说个故事吧:魏仲,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仲是不会背叛我的。
谁知魏仲也跟着张邈跑了,气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仲!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了你!但是当魏仲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仲是个人才啊!我用的是你的才,又不是你的德。
于是,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
故事虽然如此,还是看f的态度和“才”。其次建立比较好的规章制度。
给一个人的权力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
能力和忠诚度。
能力和忠诚度。
能力和忠诚度。
创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