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在外贸交易中脱颖而出?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想入门LED外贸行业,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和客户沟通能够让自己从同行中脱颖而出,让客户认可自己? 2017年4月27日 1 条回复 768 次浏览 客户,对外贸易,技巧,沟通,谈判
回复 ( 1 )
看到一篇文章或许可以帮助你。
很多的业务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少分析客户分析询盘。询盘有很多都一句话的询盘,例如Send me price list 或者send me catalog。很多的业务员收到这样的询盘之后,二话不说就发了目录或者报价单过去。
也有很多人反映说结果回复率都很低!
其实,我去做企业内训的时候,问业务员很简单的问题,像这样询盘,你了解买家吗?99%的业务都说不了解。既然不了解,为什么你就发报价和目录呢?
假如买家是不专业的买家,或者说对于你的产品他是新入门买家,本来对你的企业所在的行业或者产品了解程度就低,你突然回复了厚厚的目录或者十几款甚至几十款产品报价,你认为客户能懂吗?
本来客户想从你身上得到解答,结果你给他制造了十几二十种问题出来,你觉得客户应该怎么回复你呢?
很简单的例子,也很直接的说明了,不分析就回复邮件是很草率的,回复率当然也低!
邮件分析
邮件内容的分析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客户的分析和询盘内容的分析。
询盘分析
我们企业是做环球市场,那么我就拿环球市场的后台为实际例子做分享。
从内容上分析询盘,大家可以看看我在环球市场后台收到的询盘。
初看询盘内容还是比较详细的。这里说一说另外一个业务员通病:询盘内容多就是优质询盘,询盘内容少就不优质!
我们来看看询盘内容吧!
首先,称呼。
这里客户称呼我Einky,而不是Sir,Friend等很泛的称呼,首先说明客户对于我,对于我们企业是有一定了解的,也说明了这不是群发的邮件。
那么,既然客户仔细的关注我们,相反,我们也该仔细分析客户。
其次,wholesaler distribution 分销商。
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类型做价格定位。分销商,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所以,报价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随便报价!
第三,Melbourne,墨尔本。
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做市场定位。对于我们做商照来说,澳洲对驱动有一定的认证要求:SAA。所以,在报价或者提供产品信息给客户的时候就要注意是过SAA认证的产品信息,而不是普通的产品报价。
所以,如果像前面情况,没有分析,就给客户报价,那么产品配置或者价格就是公司常规的信息,并不符合客户的需求。
另外,澳洲市场也是灯饰照明行业一个相对优质的地区,被开发程度不是特别高,也是不错的一个商业市场选择!
第四,TC-PY8,具体型号。
客户在邮件中提到具体的型号,这个很明显客户对于我们的产品做了一定的研究,已经初步确定我们企业的TC-PY18型号的产品是比较适合他们的市场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重点放在这个型号的产品上面。分析客户的市场,看看客户选择的型号是否真的适用,如果不适用,我们应该提出并推荐更好的选择给客户。
这个邮件的重点也就在于此!
最后,专业问题。
客户提出了三个专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有专业的回答,才能打动客户。
第一个问题
What’s the quantity require in order to
have custom logo printed on the product?
关于OEM logo激光打标或者丝印起定量问题。侧面也说明客户对于我所在的地区也是比较熟悉的,了解到我们这边对于这方面都有特定的MOQ。
第二个问题
can I have your product and price rang?
关于价格区间,澳洲的客户,我们可以给价格区间,根据不同的订单数量给不同的价格,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用急着回复价格区间,先了解客户的订单数量需求再做详细回复。
第三个问题
Lead time required to delivery to
Melbourne
重点说说这个问题。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会直接回答具体多少天,比如说是30天,很多业务员就回答:30 days 或者35days
其实关于交货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记得去年二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印度客户来工厂,准备下一个小柜的面板灯散件。
因为五月份印度要实施BIS认证,所以,很多印度客户开始准备进口散件自己在印度当地进行组装。
……
客户分析
客户分析可以分析客户所在的市场,客户实力,采购能力和产品进行客户详细分析,在此处不详细展开,后续会有相应的课程分享。
那为什么要做客户背景分析呢?
……
——————————
补充一下外贸技能第二弹
上一期已经为大家分享了三个询盘回复策略或者叫做谈判策略中的第一个策略『擒贼先擒王』,本期呢继续为大家分享另外两个回复策略:『破釜沉舟』和『打草惊蛇』策略。
破釜沉舟
这是一个刚刚发生在六月份光亚展的真实故事。
今年六月份光亚展期间,我在一个朋友的摊位上辅助他们参展和营销,展会第二天早上,来了两位迪拜的客户,一老一少,父子。客户看了面板灯跟询问了详细的问题之后,带走了目录和样品,留下了名片和中国号码就离开了。
在这个过程我没有详细的参与沟通。
当天下午,朋友的业务员,女生,收到了客户的邮件和whatsapp信息:
客户邀请她带上样品和资料,于当天晚上9点到他的酒店房间详谈。
收到邮件之后,Rachel说不去。
Rachel呢,还没毕业我们就输送她到朋友企业去上班,并进行了一定的基础业务培训,上班三个多月,参加了香港展和光亚展,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她第一反应就是不去客户酒店。
我说客户有订单也不去吗?
她坚决说不去。
后来我们还是去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客户。
来自迪拜,小部分做当地市场,大部分做周边国家,是一个小批发商,有自己的品牌,在摊位沟通的时候他说自己在当地很知名,是大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客户有一点尊大。
性格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初步判定,外向,乐于沟通,有点性子急。
为什么要分析性格呢?后面我们再分享一下客户分析的例子。
客户目的性也比较强,要12W面板灯圆形白光,在摊位的时候也就这个瓦数交流比较多。当时报价12.6人民币。
以上是对客户的初步分析和判断,不管是商务谈判还是回复邮件,客户分析都是必要的。
那么故事继续。
当天晚上,我们一行六人,去了客户酒店,白云宾馆24楼02房。
我很清晰的记得,当小妹走进去的时候,客户还是满面笑容的,但是,当他看到后面陆续走进去多五个人的时候,客户的脸瞬间黑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已经来了,所以他还是挺客气的招呼我们,只是能感觉到他心里的不愉快。
我们六个人坐满了客户两个床位。
那么,其他没有多说,客户直接询问12W的样品以及相关资料。
客户看了样品和参数资料之后,说价格太高,他的目标价格是9.6人民币,还给我们看了其他摊位的人给的报价单,的确是9.6人民币。
中山真是一个无底限的地方,无限的恶性竞争,最后我觉得只会自己搞砸自己的生意。
对于9.6的价格,我明确告诉客户做不了,不过要是能给我具体订单数量,可能可以在12.6基础上给一些折扣。
但是客户就是说订单数量很大,就是不说多大。
听到客户说9.6人民币,业务员Rachel就询问客户,有相关样品在吗?
客户说没有,但是跟我们带来的样品是一样的。
于是,Rachel开始用螺丝刀拧开面板灯后盖,边跟客户解释12.6和9.6面板灯的区别。
但是,客户一口咬定,东西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all the led panel light are the same, same same .
由于一开始,我们一行六人,让客户已经心里不愉快了,所以,为了缓和气氛,我开了个玩笑:
问客户,我和旁边的朋友,我们一样吗?(朋友为男性)
听完问题,客户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
于是我笑着说:我们一样,都是,man,但是又不一样,因为我的朋友长的高又帅,跟你们一样都是big boss。
听完我这么说,客户就笑了。这时候气氛开始回暖,有利于谈判。所以,我用了一个策略『破釜沉舟』。
所以,紧接着我就跟客户说:你拿的报价9.6太贵了,我们可以提供比这个价格低的多。
客户有点好奇,因为起初我们说9.6太低做不了,现在说太高。
所以客户询问,什么价格?质量如何?
我拿着我们的样品面板灯跟客户讲,跟这个一样品质,5.8人民币!
客户带着怀疑的眼光说:确定一样品质?
我坚定的说:panel lights are the same, same same.
旁边的朋友听了我报的价格,也很怀疑的偷偷问我,这个价格能做吗?万一客户下单呢?
之所以敢报这个价格,原因有三点:
第一、展会的时候我去展馆走了一遍,也问了一些同行,的确有无底限的报价说18W5.8人民币。既然18W都能做5.8人民币。12W为什么不能5.8?
第二、客户在迪拜生存了十几年,他说自己知名品牌,那么他不可能做这么烂的产品,如果做这么烂,早就生存不下去了。
第三、看到客户听到价格之后,满脸疑惑,证明『破釜沉舟』策略已经起作用了。
听完我的报价和说品质跟我带来的样品一样,客户犹豫了一下之后,就问我:前面的报价12.6人民币,还有没有降价的空间。
到这里,十分明了,『破釜沉舟』策略起作用了。
于是,我们询问客户具体的订单数量,有了数量我们也好做价格调整。
客户很详细的写了一个列表,总共23000多套小面板灯,60%是12W。
根据客户的数量我们进行了商议之后,最终给了客户11.3人民币。
采用了『破釜沉舟』策略,让客户把注意力从9.6或者更低转移回原来的报价,不用一直停留在解释材料不一样价格不一样的层面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个策略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
第一:有足够的底气
第二:对市场产品行情有一定的了解
打草惊蛇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一个朋友,在广州开工厂,做面板灯和投光灯为主。有两个葡萄牙客户跟他们有几次的订单合作,这两个葡萄牙客户在同一个城市,为竞争对手,我们暂且编号为葡萄牙A和葡萄牙B。
葡萄牙A呢给我朋友公司的业务员邮件说有一个准备下心订单,但是呢,之前的价格有一点高,问是否能降一点价格。
业务员回复客户:请给详细的订单数量列表以便商议是否可以降价。
这个精明的葡萄牙A客户就给业务员发了一个详细订单Excel表格,如下:
浅绿色部分就是填价格的单元格,填完价格右边的乱码单元格就会自动生成相对应的数字。
起初看这个表格没什么特别,但是仔细看发现了一个地方有问题:
有一部分单元格被隐藏了,于是手贱贱的把他们拉开了:
拉开之后,看到了另外两个供应商的报价,的确比我朋友工厂给客户的价格稍微低那么3%-5%。(后来才知道上了客户的当)
于根据数量进行核算,因为起初给这个客户的报价比工厂常规的报价确实高了5个点,又看到订单数量还是可以的,又有另外两个竞争对手,所以呢,最后的操作方式是所有的项目都给客户降价3%,跟其他两个供应商的报价基本持平,最后,还把表格隐藏的单元格复原之后,假装没看见的发邮件给了客户。
最终订单确认,在收到定金的那天晚上,客户发邮件来说,其实,隐藏的两个供应商都是假的,客户自己编的,只是想测试一下看看是否真的有降价空间,但是他就不明说,只是说价格高一点,然后再用了这样一个『打草惊蛇』的小策略,然后我们就上当了。
在又心痛又难过的时候又庆幸我们学到了一个策略『打草惊蛇』。
故事还没完。
前面提到有另外一个葡萄牙B客户,在葡萄牙A客户下单半个月后,也邮件联系业务员说准备新订单,问是否有新的价格。在拿到客户订单数量之后,在前一个客户的惊讶教训上,我们反过来利用了葡萄牙客户A所教我们的策略。
我们先分析一下客户:
根据以上的客户分析,业务员做了一个PI,PI上的价格呢是在给葡萄牙A客户的报价基础上提高了5%的价格,抬头呢也是葡萄牙A客户的抬头,但是呢,故意发给了葡萄牙B,在邮件发送十分钟后,业务员就打电话给葡萄牙B客户说,刚才的PI发错了,让他忽略,会重新做一个正确的PI给客户。
巧妙的利用了A客户教的策略『打草惊蛇』,因为AB客户在同一个城市,互为竞争对手,那么我们相信,当B客户看到我们给A客户的价格比他拿到的价格高5%个点的时候,他肯定会沾沾自喜。
于是,在发送正确PI的邮件里,我们详细的说明了很难降价,而且给客户的价格已经是很有竞争力的了。
利用这个策略之后,客户成功被俘虏,同意了原来的价格并确认了订单。
请允许我贴上文章作者和来源——
文/行家说特约观察员Einky
来源:行家说APP
另(原文要求注明的图文):注:本文首发行家说APP,更多文章请进入APP阅读。另,经作者要求,如需转载,请完整转载全文(包括此条声明的所有图文)谢绝未经许可的其它形式转载,不懂就问hangjia19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Einky-行家说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