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为什么我不做VC了》这篇文章?

理由
举报 取消

之前在创投圈工作的缘故,所以认识很多创投圈的人。今天朋友圈被一篇《我为什么不做VC了》的文章刷屏。想问问VC或者FA对这篇文章持什么观点?文章链接:为什么我不做 VC 了?_36氪

2017年4月11日 10 条回复 1312 次浏览

发起人:郭光宇 初入职场

懒癌晚期

回复 ( 10 )

  1. 庄明浩(rosicky311)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曲凯老师和我说他准备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就和他说无论怎么写,都一定会有还在VC圈内的从业者表达强烈的反对情绪。

    后来文章出来了,果然…其实世间的很多事情哪有那么多的理由;回到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做VC”,落我自己身上,原因就是做得不好,仅此而已。

  2. 曲凯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

    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很多现在圈内的应届生,刚毕业一两年的人之类的,现在并不是一个做VC最好的时机。

    表面上背后的论据是:

    1)现在市场不好,人多,有潜力的好项目少
    2)VC不是一个能让年轻人脚踏实地锻炼和成长的行业

    但,其实整个文章背后的观点是:

    人应该利用时代和选择,去最大化自身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所以,这篇文章其实是非常个人的,讲的真的是“我”为什么不做VC了。因为很多行业其实都有类似的问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追求。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像我一样。

    而且做VC也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密集的接触新知识,比如拓展很多人脉(虽然能留下多少、或关系多深最终还是看个人),比如锻炼自己的商业逻辑等等。

    行业有波峰就有波谷,我仍然觉得VC是一件特别有魅力的事情,也仍然坚定的看好一级市场投资的未来。

    最后想说,还是 @庄明浩(rosicky311)老师聪慧,我还是太naive。。。

    ——–

    • 更多回答请看 曲凯
    • 更多文章请到 创投方法论-知乎专栏
    • 更多互动关注公众号 42章经
  3. 李江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到这篇文章,写了一个长篇文。作为创投圈老人,有认可,也有不认可,抽出点时间。以我的视角为主轴线,说下身边离开VC的我们到底去了哪里?

    我和龙真都算是第一批在创投圈打滚的第一批年轻人,来回摸索将近8年,到现在基本上跨越了整个早期创投圈,请原谅我不能仅仅把“在基金干过”这种人称为创投圈的年轻人。这个行业里面其实有很多年轻人都是浅尝辄止,追求短期利益。作为创投圈的老人,我想,有必要去算一个历史账,便于在这个行业的奋斗的年轻人和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有一个清楚的历史借鉴。

    1、风险投资在基本上算是98年、99年之后进入的国内,很多是美元基金。(国内互联网初期)

    2、2000年(新浪)—–2005年(百度)第一波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多早期投资人来源于这里,简单说)

    3、08年-12年是创投圈的酝酿期(房地产下滑,国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新浪微博,社交媒体,科技媒体,创投媒体)

    之所以把上面拉出三个维度线的原因,是希望大家从历史上能找到关键线索,从而能对创投这个行业有更多维度的考虑。创投行业崛起其实有一些历史元素,也有很多市场元素,最后我们再去看VC的规则,我也会把和我同期的年轻人一一罗列下,给大家一个清楚的历史借鉴,也许大家能更加清晰的了解离开了VC的年轻人都去了哪里?

    创投圈能崛起的原因很多,我以唠叨的方式简述:

    1、互联网红利期,投资周期短,回报高。(大家可以自己查下,早期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3-5年上市)

    2、很多互联网公司高层开始出来自己做投资,比如九合创投的 王啸(原百度),也比如 乐博资本的 杨宁(原空中网)

    3、政策大力的支持,拿出大笔的资金低成本的提供给各个基金(很多基金背后都有政府的配资)

    4、业内的关键点,微博上当时最活跃的KOL拉起了大旗,李开复创办了创新工场,徐小平开始做天使,薛蛮子以公益路径宣传天使投资,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去了车库咖啡,雷军要做小米,YY上市(背后雷军天使),聚美优品上市,凡客,陌陌……(如果在创投圈的老骨,多少都对这些有点印象,这些都是事实背后的一些缩影)

    我相信聪明的人自然能看明白。估计看完前两段,估计大家能大概琢磨出一个轨迹。创投圈简单来说就是 【政策支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红利期+一批赚过互联网的钱的人开始本土VC+后来的参与者】

    曾经受邀去外地给朋友分享一些创投圈的趣闻,我为了大家更加方便理解真实 的创投,而用了【一些人情怀】【一群人的狂欢】【群雄割据】三句话来讲述业内的一些人和事。事情发生了,需要人,一些人又推动了历史。

    先简述一下推动业内的【一些人的情怀】:

    1、雷军:

    我有两部手机,小米和苹果,我从来不是什么粉,只不过不爱错过历史产品,又怕错过轻微差异。雷军是那种很务实的人,最早的一批创投圈大佬之一。雷军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大KOL的能量不能错过,以前经常活跃于北京大小创投活动。现在少了,专职卖手机。

    2、徐小平:

    徐老师算是推动天使投资这件事情,动力最足的人。60岁依然精力充沛,曾见过晚上十点因参加某大赛而在后台休息的徐老师,说实话,有些佩服的,徐老师不是市场上很多后来的GP,他是很多基金的LP。也许这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感觉。

    聚美优品上市,一战成名。

    3、薛蛮子:

    不得不说这个神秘的老顽童,因为某某事件虽然声望收到巨大影响,但是天使投资这个事情的推动,最大的功劳如果让我给,我还是给他。当时薛蛮子在微博以打拐名义行天使,把一个小圈子的事情,搞成了一个大圈子的事情。宣传自己,其实更宣传了天使投资这个事情。如果大家现在百度天使投资,估计大量的背后插着白色翅膀的还是这位“老顽童”。

    4、李开复:

    开复老师创办创新工场,曾经是科技界一件大新闻,各种报道从创新工场的装修,到开复老师的各种言论,作为一个大KOL,宣布做某件新事物,其实最早也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来嘲弄。但是事实证明,创新工场已经挤入一线基金的阵营内。永远被讨论如何赚钱的【知乎】,红极一时的【豌豆荚】,如果让我评价创新工场,我只会说,耐得住寂寞。这个行业,耐得住寂寞的人,其实不多。

    因为篇幅有限,行业内有很多大佬推动着,我都简称为这叫做【一些人的情怀】,有时间再详细写写。

    【一些人的情怀】推动了【一群人的狂欢】导致了【群雄割据】,这块我就简说吧,里面存在的人太多,我很难一一罗列。简单说几个代表性人物,用人来说明事。

    【一群人的狂欢】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去研究创投圈从业的人群,基本上都不是专业金融出身,这个跟这个行业崛起的时间段有关系,这个行业最早一波做真正做天使的,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出身。另外就是2010年之后的一段基本都是围绕着产品投资。所以很多机构招的投资经理都是从百度、搜狐等产品经理出来的人。

    这里面出了不少现在的大佬。

    比如 旦恩创投 凌代鸿,原来是胖子,现在是瘦的帅死的王利杰,老大哥 泰山资本的 陈亮,这里面人很多,万嘉资本创始人张巍,创业工厂的麦刚,个人投资能力超牛的 王刚等等数不清的牛人加入创投行业,并取得一席之地。

    这群人是推动着这个行业发展的“起义军”,他们是现在滴滴、36氪、拉手、黄太吉、西少爷这些项目的人背后的推手。历史值得尊敬,他们同样是。

    【群雄割据】

    人人PE已过,大趋势是资本前移,大家其实都希望短频快,低风险高收益。但是总得有人干活不是。其实金融简单来说就是借鸡生蛋,钱本身是不会干活的。最终都是市场反馈决定收益。所以行业不好,谁也逃脱不了影响。

    资本前移不是因为PE们希望如此,是因为没有成年鸡了。能立马下蛋的鸡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企业成长需要时间,哪能撑得住这么多人这么短时间内的连续收割?所以拿资金量来衡量能量的哥们,我只能呵呵呵。

    12年的时候,跟李丰(前IDG合伙人,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在鸟巢附近一个饭店吃饭,他是从创业转到资本的,在饭桌上,我曾直言一个问题:”你未来会创业吗?“,我清楚的记得他说:”肯定创业,投资没创业过瘾“。

    也许是说着无意听者有心,李丰的话让我内心震动很大,我之前也曾创业几年,后因市场天花板放弃重新选择和学习。当时李丰的一句”肯定要创业“。我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判断。

    1、主流资本市场的合伙人将会大量离职,这个行业太依赖于顶级合伙人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完成募投管退。

    2、个人天使将会抱团发展,开始机构化,专业化,流程化,媒体化。

    3、主流机构将会大规模转移到早期创投阵营,大资本希望布局整个投资链条。

    4、 新晋互联网企业将会成立投资部门,专注早中期投资,加速生态建设。

    果不其然,这个时间并没有太久。

    一直以个人天使宣传的【一群人】开始成立基金,真格、洪泰,顺为,创新工场也开始对外摆脱自己是一个孵化器的定位,专注投资。

    本土风投合伙人开始大规模离职创立新基金(时间不分先后)

    原IDG合伙人李丰成立峰瑞资本

    原红杉VP曹毅成立源码资本(Source Code Capital)

    原DCM的VP胡博予和原GGV的VP胡磊成立蓝湖资本(Blue Lake Capital)

    原IDG合伙人张震、高翔成立高榕资本(Banyan Capital)

    原IDG合伙人毛丞宇成立云启创投(Yunqi Partners)

    原戈壁合伙人童玮亮成立梧桐树资本

    原德讯投资邓海韬成立志成资本

    原来IDG投资经理郑兰成立博派擎天

    原同威投资经理贾柯成立创享资本

    老牌基金也开始早期化,大公司也开始早期投资化,顺为、阿里、腾讯产业投资、百度投资等等。

    创投行业随着总理来创业大街,大众创业创新的口号,大量的彻底进入了【群雄征战】时代。

    创投行业的大量人其实并不是年轻人,现在的大佬也不是天生就是大佬,那是日日夜夜奔波攒下来的阅历。很多刚入行的朋友,待两天就跑了。一方面闲工资低,一方面也嫌累,找不到方向。其实我总结下来,都是因为心态太高,期望值太高。

    太远的其实不说了,我就说下跟我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些朋友的现状吧,基本上也是代表着VC行业的年轻人(5年左右)去哪了也许能说明点问题。

    整体来说主要分为:创业、自立门户、去大公司这三条路

    先说几个自立门户的吧

    乐游资本 段斌 (原起源资本)

    上周见到段总,其实很感叹,北京曾有北车库,东必帮之说,他曾是必帮的创始人,为人谦和。成立了一个新基金,乐游资本,投资二次元项目,前前后后投资了三十多个项目。基本覆盖了二次元文化娱乐领域。上周喝茶,不得了,关注二次元,连人都变得年轻。

    光源资本 崔婧(原360投资)

    她是原来360投资部的,早期最活跃的一份子。如果大家看她的朋友圈,绝对看不出她是个投资人。基本上是深夜放毒的那种,每天放美食。你可以理解为自建小厨房。她就爱干两个事情,安利她看好的美食和自己投资的项目(刷屏级),创立光源资本,投资了PAPI酱,闪送等一系列热门项目。

    名川资本 李东东(原联想之星)

    他是原来黑马的投资总监,创投圈人脉王,后来在联想之星负责早期投资,典型的极客和逻辑狂,跟他聊天的人估计都会有点压力,你很难看到他逻辑不清楚的时候。事情总会分个一二三,宏观研究能力超强。现在跟某投资基金大佬做一只新基金。

    这个圈内的好友不少,都算是我们那波进场的,时间上稍有前后,空中飞人 北极光裘然,经纬人称翠爷的辣妈,等等,大多数还留在投资公司里面超过5年以上。去年开始创业,我曾问裘然:“你为啥没去创业啊?“

    他说,我性格不合适,爱做成人之美的事情。

    也不是所有的VC行业的人在一直留在VC的,甚至于说大多数是离开的,这中间有比较知名也去企业的

    吴旦 英雄互娱总裁 (前真格基金副总裁)

    吴旦最近很火,算是我们创投圈年轻人去向最典型的。吴旦今年应该是29岁,基本等同于开挂人生。创投圈很多都是小圈子小圈子,大家聚集的目的其实都是学习和交流项目。吴旦属于真格很早期的人。能力强,投资了不少好项目。现英雄互娱总裁。

    庄明浩 熊猫TV副总裁(前经纬创投)

    知乎大V,在知乎上创造了不少高质量内容,用他的话,就是各种控。不少人引用他的各种话。他离职经纬加盟熊猫也有不少人争议。但是基本上庄算是创投圈的一大代表。

    冯大刚 36氪媒体总裁(前经纬创投)

    冯大刚在创投圈5年,以前做了10年媒体,前段36氪新闻比较多,内容改变也比较大。这个就不多说。大家可以看到不少。

    其实创投圈的年轻人离职去大公司的不少,有些公司知名度不高,就不一一罗列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考虑,其实没有那么多行业内幕,或者说创投行业不好什么的。都是机缘,努力了,被认可了,有个更多选择机会而已。

    最后说创业的

    小牛电动 李一男(金沙江创投)

    李一男一创业,就自带光环。小牛电动车基本上沿袭了小米的风潮,业内不小轰动,小牛背后的明势资本的黄明明等投资人

    等人支持力度很高。

    潜力股 李刚强(前九鼎/艺龙投资)

    刚强胸是我们创投圈的一大帅哥,很早认识,最早搞了一个青年投资家俱乐部的公益组织,我们一帮朋友偶尔聚聚。现在做了一个帮大公司卖老股的互联网平台,做的不错,获得了梅花和几家机构的联合投资。

    小红唇 姜志熹(前蓝驰创投)

    创业一年办,融资三轮的公司,Pre-A轮投资方是蓝驰创投和双湖资本,A轮获得光速资本和LG家族基金的投资,B轮获得的是纪源资本(GGV)的投资。投资人去创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对于风口有提前预判能力,坏处是容易放大风险,放弃机遇。姜兄是见过,但确实交流不多。

    VC行业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多,因为VC的这种结构,大基金也才几十人,大多数市场上的基金,都不超过10个人。而大多数基金都是13后入的行,那时候的环境非常热。甚至于只要在圈内组织过活动的人,都会被拉去做投资经理。从这一点上来说,曲凯说的也没错,很多后来者大多数都是销售属性的帮合伙人找项目,缺了专业能力的锻炼。

    相较于投资人去创业,创业成功的人来投资的是最多的,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清流资本等。

    VC本身是一个服务行业,工匠活。需要的不仅仅是聪明,更多的是耐心和好奇心。曾有大佬用四重境界描述投资

    第一重境界 看山是山

    第二重境界 看山不是山

    第三重境界 看山还是山

    第四重境界 点石成山

    也许对于在VC行业从业的年轻人来说,把VC当做一个阅历可能更好。有人离开VC去创业,有人创业成功做VC。

    至于为啥离开VC,我觉得没那么神秘,一句话足以概括,钱少事多离家远。

    说的再直白点,人向“钱”看。

    —————————————————————————————————————

    最后说下我和龙真

    我是先创业后在一家机构做投资和龙真相识很久,他是一个睿智的人。我曾说;“北京最好的地方,在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把酒言欢。”龙真是原来《创业家》的战略副总裁。早期投资圈骨灰级玩家。

    有一天

    他说:“咱们创业吧,做一个投资决策参考平台,后来的非专业投资人太多了。”

    我说:“这事NB”

    于是有了现在的变革家,如果算,我们算是创业那波的。创业了才明白之前的努力有多么重要,我们的天使基本没有花费什么时间。1年多,就写项目投资报告,获得了十几万投资人的认可(20%机构,80%是个人天使)。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投资基金。不能算成功,但是至少一拨人在一起干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其他后更吧。

    因为不是回复原贴,所以说的又长又啰嗦。VC只是一个职业而已,离开不离开,都有自己的考虑。

    赚了钱,没离开的必要。赚不到钱,也没有待着的必要。时间能说明一切。

  4. xuqing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将这篇文章引用在我的专栏惟适之安 – 知乎专栏中登出,并加了下面的话:

    xuqing:一位VC从业者的反思。这几年,大量VC从业者冒出,现在又有了新的选择。

    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美好预期是否从一开始就是海市蜃楼?

    VC,究竟是social能力,还是判断能力重要?

    入职VC,是买彩票赌运气,还是作为可敬的职业?

    再多说几句,我不认同现在很多人开始说VC不是好工作,就如同当年他们趋之如鹜地投入VC行业。

    venture capital如果不是好工作,那什么是好工作?一个天天讲创新中国的土地,你说VC不是好工作,除非你不是好VC公司,不是好VC员工。

    为什么很多VC被和尚念歪了经?

    1.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国家提倡双创,大量热钱脱实就虚进入金融,14年开始的股市泡沫,几种因素促成了大量VC出现,但很快股市泡沫崩盘,资本寒冬到来,很多VC热捧的企业(极端的象春雨医生老大暴亡)迟迟无法实现盈利模式。冰火两重天在短短两年时间体现。

    2.很多VC投资机构不重视专业人才素质,用一种赌博的心态做VC。某些大佬亲自上台,大唱你们是互联网土著,不去培养人才专业,而是把员工速成为投资项目“皮条客”。希望通过快速的所谓“资本运作”包装,不断作大估值,最后资本市场获利。

    3.很多VC利用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包装项目,有的甚至亲自参与造假。有的不具备尽职调查能力,投资项目后,发现投资项目进展不如意后,不善于解决问题,热衷于包装转让找接盘侠。

    4.很多VC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可以在中国复制上世纪末互联网奇迹,但忽视了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半导体等主导的技术革命,之后才会诞生比尔·盖茨、乔布斯。而中国尽管这么多年高速发展,技术革命根本谈不上,大量是抄袭技术,后发优势。妄谈“独角兽”,可笑至极。

    VC和各行各业一样,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不合格机构,机会主义者应该离开,VC界不应该只是大量浮夸喧哗。

    对于年轻人,尤其是有担当的年轻人,VC仍是很好的选择。

  5. Stanley希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说我的想法:一个年轻人如果认为自己的聪明和优秀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不要到这个行业来。

    今年是我做VC的第三年,做股权投资的第六个年头,也算经历了一个经济周期、项目井喷,回头看来也有些观点:

    为啥“很聪明”的人不要干VC?因为这一行的固有缺陷你绕不过去,至少凭借努力是绕不过去

    缺陷1:

    VC只是金融行业非常小的一部分

    引用 @熊飞经纬创投的回答,如果你是那种“胸怀天下”,或者看了两部电视剧几本网络商战小说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仰视的人,别来。

    风险投资其实是金融领域的屌丝行业。

    从资产规模看,外汇、债券和银行市场是最大的,大概在同个量级。他们是二级市场的10倍,二级市场的PE的10倍,PE资产是VC资产的十倍。

    美国VC管理资产的变化:

    1980 21亿美元

    1990 34亿美元

    1999 1060亿美元

    2005 200亿美元

    目前大概是1000多亿美元

    而美国金融市场是个70万亿规模。即VC资产大概是金融市场的千分之一。。。。

    体量决定能量。所以你可以没听过红杉的Moritz,KPCB的John Doerr,但你可能知道黑石和贝恩的鲁宾斯坦和罗姆尼,你应该知道二级市场的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你应该知道索罗斯、保尔森他们。而且影响力的排序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哪个VC的同学从政,他们是金融界的小人物。

    缺陷2:

    VC行业漫长的反馈机制会让你迷失自我

    四门功课所谓“募投管退”,每一项单拿出来都是以年为单位操作,完整跟一个要数年,完整跟一支基金需要的时间更是漫长。别人我不知道,至少我做任何事情,反馈越快越有动力,最好是7分赢3分输,这样我才能激情迸发,废寝忘食。

    回到本行业,交易频率很低,行为反馈很慢;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出现局部问题,要么怀疑自己,总觉得要做点什么改变现状,患得患失;要么认为是别人在挑战和迫害自己的自尊,反正验证对错要数年,陷入无聊的意气之争。很快工作的重心就从专注业务变成了争夺是非,内心力量不强者,别来。

    缺陷3:

    VC机构的组织缺陷无法根治

    以基金为主要资本实体的VC,有两个基本矛盾

    一是不断增长的团队需求,和固定的基金管理费之间的矛盾。人员需求年年在涨,carry遥遥无期,为了应付GP支出,能想到的办法基本就是募集新基金一条路,扩大资本管理规模,降低边际成本;不管是为了撑场面还是日常业务的骤增,团队扩容不可避免,人员支出又进一步扩大。恶性循环,基金老大融资能力强则尚能维持表象,能力欠缺则只能每天鸡毛蒜皮、人浮于事,“高富帅”行业的光环瞬间破灭。

    二是VC机构内部各层级之间,责权利分配永远无法做到平衡的矛盾。

    说人话:VC领域能做大的,基本都是权责利分配比较平衡的;即使做大,也依然无法摆脱作坊习气,所以在整个金融行业中才是毛毛雨;更多的则像是德云社,郭德纲和曹云金的恩怨,永远上演。

    其实所谓股权投资,有点像说相声,从投资经理到总监再到VP,一直到顶点的创始合伙人,每天做的事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实际操作上,一个VC机构的运行又不得不强烈依靠各种“大佬”的名声、投资风格、募资能力,这就导致组织内的权力无限向顶层集中。如果机构内部无法构建有效的权力制衡,大概率的可能就是“听得见炮声的人永远无权做出决策”、“大佬”滥用权力使团队风险剧增,收益的分配在权力失衡的情况下更是无从做到公平;最后沦为上面已经把Deal谈妥,你这个小虾米负责走流程就好;劳动附加值极低,自我实现欲望极强的人,别来,至少别从底层来。

    —————————————————————

    回到文章, @曲凯 自己阐述的观点是:

    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很多现在圈内的应届生,刚毕业一两年的人之类的,现在并不是一个做VC最好的时机。

    1)现在市场不好,人多,有潜力的好项目少

    2)VC不是一个能让年轻人脚踏实地锻炼和成长的行业

    首先,市场低谷时期,才适合年轻人,才有机会挖掘到洼地;市场火爆,首先不需要你,其次那也不是你的真本事,这是最基本的投资逻辑。

    其次,VC行业给年轻人带来的,有一个高起点的视野,还有润滑资本往特定方向流动的能力。这都是其他行业所鲜能实现的。

    尽管观点不能苟同,但结论相差无几。

    如果一个年轻人想在现在这个时点进入VC行业,并且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有这么几个要素:

    1. 赌对“大佬”

    2. 赌对行业周期

    3. 赌对细分领域

    4. 赌对项目,并且坚持到退出

    我相信命运,我也相信自己;VC的付出与概率、风险与收益,至少目前是并不对等的;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6. IDG资本
    理由
    举报 取消

    引用我司某90后投资人的回答。虽然不是评价这篇文章,也算对“年轻人究竟适不适合做VC”给出了答案:

    我以为,VC这个行业,在讨论中有两点没有太受关注的地方。

    其一为忍受煎熬的耐性,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周期的反复和信誉(Trust)的建立。

    其二为人格的养成。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养成“弘毅”的人格。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朱子《四书集注》上说:“弘为宽广,毅为强忍。” 强忍是个体应对周期和时间的态度,宽广是人格上的诉求,也就是朱子讲的“天光云影”。在精神上没有什么造就的话,人很容易就落为浮萍的。

    先谈市场的周期,这本就是极常见的事情。《福布斯》杂志 2011年有一篇题为“The Comeback Kid”的关于风险投资家Jim Breyer先生的报道,很教我感动。

    故事从Jim在2004年去他的母校哈佛募集为他的新基金的时候讲起。当其时也,互联网泡沫刚破裂不久,Jim Breyer所在的Accel风投基金和其他顶级VC一样损失惨重,不得不将要募集的新基金的规模缩减了一半。那是市场整体看衰风险投资这个资产类别的时候,而且也觉得风险投资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和收益提成根本和最终所回报给基金投资者的收益不匹配。在那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哈佛拒绝投资。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年Jim正在办与前妻的离婚案。

    然而就在之后的2005年,在创投圈纷纷议论说Accel廉颇老矣的时候,Jim在当时比较高的A轮估值下,重仓进了Facebook,一个由哈佛辍学生创办的公司。这笔投资到退出的时候翻了2000多倍,也给Accel那一只基金创造了25倍的回报。Jim又回到了巅峰,而哈佛则错过了分享她校友所创造的巨大价值的机会。

    另外提一句,Jim Breyer先生和他的家人也是IDG资本数十年的挚友、合作伙伴。现已被万达收购的传奇影业的董事会上,代表IDG资本作为董事的就是Jim。之前,Jim是Marvel(漫威)的董事,就是他一手把Marvel卖给了迪士尼,所以大家才有机会看到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如今,Jim还任哈佛大学校董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本来就是市场循环反复的规律,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作为个体的人难以选择最佳的时点进入市场,只能从回顾中庆幸或惋惜;那么个体唯一所能做的的,大概就是坚持下去,待时守机。更何况和前辈们经历的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和08年危机比起来,现在这点“趋冷”算什么呢?反过来讲,市场聒噪的时候,还能冷眼看穿,“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不也是“毅”的定力么?

    再谈“Trust”的建立。

    对于大部分从业者而言,这个Trust包含以下几点:

    1)公司内部对你的认可。

    2)业内同行对你的认可。

    3)创业企业对你的认可。

    风险投资就和所有资产管理行业一样,只有过往长期的业绩才能让市场认可你,才会有投资者把钱委托给你去配置。受托的责任(fiduciary duty)是极难得的荣誉,自然是建立在你过往的一言一行所反映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上,以证明一个人独立的精神。

    这是一个简单的投资者的记分牌,每个观点和判断都不会徒然。当然这个记分牌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但这也是谁也逃不过去的过程。这里就是胡适之先生常谈到的“功不唐捐”的精神,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信誉,以求得受托更大的责任。到头来,也是个为者常成的事情。

    我所谓的“人格铸成”,是说勉力养成恢弘的人格,也就是开篇说的“宽广”。这一点,自然要从古今中外的圣贤豪杰那里去寻指引。

    胡适之先生在给吴健雄女士的信上说:“第一流人物,都是极渊博的人,能取精而用宏,由博而返约,故能有大成功。”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庄子《逍遥游》“提神太虚而俯之”的精神。毕竟第一流的创业者,必是第一流人物。物以类聚,这些一流人物自然不会接纳太不入流的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风险投资家(首先是一个金融服务业人员)能够服务的创业者,必是其内心人格的映射(reflection)。这点琴瑟和鸣的道理,和一切自由组合的人类关系并无二致,同爱情和友情都一样。

    对于我个人而言,重读史学著述大有裨益。自史家论文中发展一些现实的假设,再在对投资工作中所碰到的评估对象的考据调研中,验证和修正假设的内容。一级市场可以允许和研究对象更直观的互动,在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反馈方面很有优势,并可以藉此体会历史的偶然性或长期合理性。

    这些可以满足我智识上的好奇,也能赋予我自己的工作一些形而上的价值。即便是一厢情愿的精神胜利法,也总可以做静夜的自娱,增加一点生的趣味。

    我自己最快活的,莫过于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把一个问题的本质弄清楚,然后再做点什么去论证自己的假设,假设成立的话我就很开心。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投资是适合我做一生的知行合一的工作。

  7. 老编辑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来提炼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和经纬的庄明浩都发现基金的合伙人太他妈年轻了。然后庄老师说了一句,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我说了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然后我们俩决定创业,一个写文章搞个大新闻,一个去跟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闷声发大财。

    你们说我总结得吼不吼?

    我这个评论发表在曲凯文章的评论区里,被顶在第二位。看来是说得没太大问题。

    说实话,我刚看到曲老师这篇文章就知道要引起很多VC行业的反弹。毕竟,VC行业人来人往见怪不怪,但是很忌讳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就是李丰、曹毅这样的大佬离开原来的基金,也不会公开说一句前东家的不是,更何况向整个VC行业开地图炮。

    你说VC行业不适合年轻人,以后我怎么跟投行、券商、MBB抢清北复交的优秀应届生,我们怎么让年轻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给我玩命source deal?

    我在朋友圈和群聊里看到了四个“创而优则投”的VC合伙人表达了这种“你也配姓赵”的强烈情绪。另外一个知乎VC行业大V,庄明浩上面的答案说,“落我自己身上,原因就是做得不好,仅此而已。”我觉得也是对这种情绪的一个回应。

    曲凯也知道自己把庄明浩带到沟里了,要不然答案里怎么说自己naive呢?

    但是你问我曲老师说的对不对,曲老师说的对。现在的VC行业对年轻人来说机会窗口已经过去了。别的我不清楚,知名媒体人转型VC的四大天王,经纬王华东,前创新工场张亮、博派郑兰、险峰李黎,四位大par没有一个不是2012年之前转型投资人的,并且都是在移动互联网这波里面异军突起,跻身一线的。

    不说大的说小的,科技博客里面的小记者,在2014年以及之前,打一圈O2O、智能硬件、Fintech的项目,广结人脉,做点研究,去基金做个经理,让大佬提一手也是常有的事。但是过了2015年的春节就急转直下了。如今还抱着这种想法,口出狂言说什么薪水太低,基金没什么名气,分析师太屌丝我不做的,统统都傻逼了。

    这两年真正借着VC大爆发挣到钱的,在北京付了首付的年轻人,不是创业者,不是投资人,还真的就是FA。“一年参与closed上百个deal的人,一个项目融资分上几万十几万,财务就自由了”。当然这是个段子,但是closed两位数deal在北京房价低潮期付了首付的,还真有一批人。

    小饭桌的当家花旦星橦妹妹写文章说,

    “如果你能跟着牛逼大佬,VC胜,如果不能,一线FA大于二三线VC。作为FA你还能通过项目和大佬产生点联系,比如一起开会,一起沟通融资方案”。

    说的太好了,如今能和基金大佬们谈笑风生的年轻人,就是这样颜值又高,身段又软,说话又甜的FA。

    但是如今你眼红这些FA长袖善舞,也想追上风口去分一杯羹。不好意思,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早期项目不好融,A股牛熊易位,过去两年VC手里的高龄独角兽又无法脱手,市值管理导向的MA也少了。拆VIE、做搬运工的活也火过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证监会一纸红头文件也打住了。

    大河无水小河干,如今像天女散花一样新成立的FA机构,还有各路想借FA变现的自媒体,我暂时想不到哪里来的金主。

    更重要的是,该上位的年轻人也已经上位了。VC行业里的年轻人,在VC至少还算是甲方,现在去FA给自己曾经的乙方打下手,还是很有心理门槛的。

    好像也就这么一年多时间,资本泡沫支撑的财务自由神话破灭了。

    现在无论做FA还是VC,都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打怪练级,漫漫长夜,月冷如冰。

    曲凯要进入的,我们已经在的内容行业,马上也会是这样。不用今年春节,我相信我就能看到一篇《我为什么不做微信公众号了》或者《内容创业就是个坑》,再次刷屏,来个10万+。

    到时候你怕不怕?反正老编辑是不怕,我身经百战,哪次资本寒冬我没写过?

    加个故事,要不然不像老编辑写的。

    话说曲凯同学和BAI的当红炸子鸡汪天凡同学,都和36氪有一段缘分,曲凯曾经来36氪上了一个星期的班,汪天凡曾经给刘成城写过邮件,自告奋勇要在英国帮36氪办开放日。

    后来两个人都进入VC行业,三年过去了,汪天凡升了副总裁,也是未来合伙人的考察对象,曲凯同学离开VC做了42章经,成了投资界新晋大V。

    两人的区别,一定是性格决定的。这时候庄明浩的话又可以拿来被心疼一遍,

    “一级市场的投资最后都是看“命”的,缘由就是投资人自己的性格,做久了之后你其实特别能了解自己,当(性格)越来越明朗的时候,要么就是你离成功很近了,要么也就是该离开这个行业了”。

    走是很容易的。但是走了以后呢?

    鲁迅先生说,娜拉走了以后,要么回来,要么堕落。

    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走很容易,回来很难。

    VC行业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来多少年轻人都觉得VC行业需要颠覆,甚至有人身体力行创业来革这些传统VC的命。但是结果是VC岿然不动,这些准备颠覆自己前老板的人呢,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再也回不来了。

    曲凯写了这篇文章,大佬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再想回去VC,除非天下有变。

    天下哪儿那么容易有变。

    别的不说,我说改革开放块40年了,多少人前赴后继,三年一波,五年一届,都觉得有生之年能给我党松松土。于是想在海外吃着火锅唱着歌,搞一搞民运,博得斗士美名,以待天下有变,就回来摘挑子。

    结果呢?

    写到这里,倒有点黑曲凯的意思。不行,我们老道消息和42章经是互联网行业的TFboys,肯定要利出一孔。

    只能怪曲凯你没提前让我看稿子。你要是让我提前看稿子,我一定让你把标题改成《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人先学会做事再来VC》。

    然后在里面加上一句唾面自干,说是自己不行,先出去历练历练,再回来报效老板云云。大佬们肯定会纷纷点赞,说这个年轻人有前途。还会转发到群里,对着今年新招来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说,

    “我早说过42章经是投资界第一大号,你们多看看,好好学习。”

    曲凯,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

    本文作者老编辑,即将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道消息(laodaoxx),同时见于 你离开VC以后呢? – 老道消息 – 知乎专栏

  8. Caliclara
    理由
    举报 取消

    VC行业大洗牌,也是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的必然趋势。

    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选择职业,喜欢有光环的title的,来证明他们一贯的优秀。明明知道也许开一家烧烤店要比做vc赚的多,但大部分优秀的年轻人不会去尝试。所以前几年市场火爆的时候,一大波人涌入学金融出来做vc,听起来很酷。但是,这些为光环而来的人,是不是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募投管退,大部分VC投资经理只做了投。

    因为中国一级市场发展的阶段,到现在做完募投管退的少之又少。市场上很多人民币基金,其实并不按照成体系产业化的流程,只是几个有媒体影响力的KOL当GP,找了几个发了横财的地产和能源老板LP,再雇一帮海龟富二代毕业生当投资经理,企图一次性压到独角兽,学着美国市场的趋势照猫画虎,想在海外或者三板挂个牌,卖给散户接盘侠。

    实际上,管和退,远远比募和投重要,也是体现一个VC实力的地方。一个没有产业经验的脚不沾地的毕业生,能做什么?

    2.VC到底算不算金融?

    在理论上讲,当然算。VC的一端是资本运作,而另一段是创业。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企业股权,所以投资组合中的企业的成功失败,非常大的影响着VC的收益。如果不谈企业,只谈金融,那VC就是风险大周期长的赌博,是赌场里不会有人玩的项目。用金融人士的思维,似高屋建瓴,海市蜃楼,恐怕经不起VC这种投法的时间周期的考验。

    3.离开的人,你当初为什么来?

    每一个行业都有跟风的现象,金融行业尤甚。很多人看到二级市场好的时候去做二级;定增火了去做定增,新三板炒得火热的时候做新三板,上市公司+PE出来又去玩并购。

    看到别人吃肉的时候,你再冲过去,通常汤也喝不上了。

    我做股权投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真心爱这一行。我能够眼看着别人在高频量化里面套利,在FA里面close deal成就感满满,在定增和并购里面轻松赚钱。不羡慕是假的,但我不动摇。拿着VC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底薪,在这个行业继续耕耘。

    也许有人觉得我过于理想化,创业者出身,到VC已经是没有那么理想化的事情了。我喜欢企业,也喜欢金融。我也认知到这场人生的赌局最后可能房子都没有一套。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上岸了,离开的人不要心有戚戚焉。

    就像,我当初选择不创业了一样。

  9. 孙志超
    理由
    举报 取消

    为什么我当初的文章没有人提出“如何评价”,还是写得太隐晦了……

  10. 纪子潇
    理由
    举报 取消

    套用 @江南愤青 的畅销书《风吹江南》的一句话,曲老师这篇文章是劝每一个准从业者:

    “要对大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做高成功率的事情,避免做低成功率的事情。”

    至于什么“上证站稳3100点预示市场回暖”、坚持“做股不做债”的情怀、“n年后拿到carry走上人生巅峰”,都是菜鸟的一厢情愿。

    曲老师的第二个论点是 Mind the gap between you and “神仙打架”。入门级掮客的一个特点是谈笑间各种大佬八卦,我见过谁,和谁换过电话微信… 这是个通病,念此私自愧。具体到我自己,我是一个小兵,我想做一个好兵;至于多年后能不能做成一个老兵,主要看运气,或者叫历史的进程。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