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为什么选择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车企涉足分享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闻背景:大众汽车将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

  该合资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智能网约车平台。海兹曼称,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在合资公司中,大众汽车扮演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主机厂和车辆提供者的角色,双方要实现移动出行服务全方位的合作。

  与滴滴的合作只是大众汽车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的一个方面。同一天,大众还宣布将与北京首汽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方向为汽车分时租赁。除外部合作外,大众汽车还将与其合资伙伴一起分别成立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公司。

本题已收录分享经济浪潮圆桌 »,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7年4月21日 4 条回复 1320 次浏览

发起人:Joe De 管理新人

回复 ( 4 )

  1. ding daniel
    理由
    举报 取消

    无非是找个理由造电动车满足政策要求而已,分时租赁这个虎皮大家都在扯,只是大众和滴滴比较有名而已。

    宝马竞争国内分时租赁市场 宝马与本土EVCARD合作抗击奔驰

    合规

    不同里程的电动车会获得不同的积分,企业生产或进口满足基于传统汽车产量/进口量为基础要求的电动车,或从其他有富裕积分的企业购买,直到满足额度要求。

    举例:

    A企业一年生产100量传统内燃机汽车,那么该企业在2018年需要生产2辆纯电动里程》250km的电动车来产生至少8个积分满足目标。

    B企业一年生产100量传统内燃机汽车,同时生产4辆里程》250电动车,那么B企业就在2018年有16个积分,除了用来满足自己的8个积分,还有额外的8个积分用来销售。

    C企业一年生产100量传统内燃机汽车没有电动车,也想合规,就需要从其他有余额的企业手里买8个积分,譬如B企业,价格由双方来决定(政府或出台一个天花板价格,在加州是5000USD,以避免某些企业恶意不出售积分导致其他企业停产)。

    不合规处罚

    若不符合政策要求,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在公告,准入等方面加以限制,部分高油耗车型将被停产,综上所述处罚是很严厉的。

    车企为了合规都在干嘛

    不只是大众,很多企业早就盯上这个事了,哪有那么多消费者要买你家的电动车。感兴趣的可以查查那些分时租赁的企业,有几个没有车企背景的。

    市场情况

    私人市场

    私人市场够大,但是电动汽车还没被私人市场接受.

    截止2016年前三季度,纯电动汽车私人领域销售,56%在北京,由于其他限牌城市纯电动需要和插电混动一起竞争没有多少私人消费者会考虑电动车的(特斯拉另说),而北京又限号,每年只有6万辆的名额,盘子太小。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5年底,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才125,以控制总量为名的北京也不过259德国672,美国各州有不同,但全国平均比德国高一些。

    也就是说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中国3个家庭共享1辆车,很多家庭都还在考虑买第一辆车,而美国一个家里面,已经有一个皮卡,一个卡罗拉了。有不少人说,现在电动车满足大多数城市需求,废话,难道买车就为城市需求的??试问,有多少人买车以后,和朋友开过长途自驾开车回老家这些事,哪怕在北京,想去趟河北,电动车满足的了吗?更不要提北方天气寒冷导致的里程下降,开个空调都心惊胆战。

    出租市场和政府采购

    市场小,不稳定,主要在关系,譬如山西今年买了比亚迪8000辆E6,前提是比亚迪要在山西投资建厂。

    出租车一个单班要跑300公里左右,两个班至少500km,哪个电动车可以满足?冬天夏天开不开空调?E6跟某些厂商那些200公里的车相比简直是良心了,你让那些标着200多公里的车上高速跑跑试试?高度段疯狂掉电是现在某些电动车的死穴,这些车连NEDC测试都跑不了电动smart都可以),就标着200公里上路了。

    涉及公车招标采购更是跟当地企业相关(参照之前深圳大巴比亚迪一家独揽,其他企业陪跑,虽然后来被停,但这就是现在的情况一波三折?深圳公交2719辆采购单落定比亚迪_中国商用汽车网),而且盘子就那么大,你能指望政府天天买车吗?

    分时租赁以及租赁

    以北京为例,每年对新增租赁的牌照已经定在2000,而且必须为纯电动汽车

    其他城市呢?分时租赁就成为了车企们看中的地方,找个公司合作或者索性自己成立一个公司把生产电动车卖给这个公司,产量就上去了企业也完成了新能源积分的目标,地方也完成了既定的新能源推广计划的目标,至于分时租赁本身是不是赚钱。谁会去管?假如一个车成本是5w,标售价16w,央补地补8w,售价8w,只要车以正常的模式卖给另一个公司,就赚了8w补贴。(欢迎懂的人来补充细节,本人不是做生产方面的,只是举个例子,价格参考给山东的低速电动车换个电池的价格)

    诚然,我也觉得未来要向移动出行服务商的方向转变,但这并不是当下做新能源分时租赁的主要目的,汽车共享早就有了,美国有zipcar,欧洲有car2go,哪个还非得纯电动了?何况纯电动的里程根本满足不了现阶段的运营需求。可见的未来还会有很多车企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我只希望有些企业能真的像特斯拉看齐,做点良心的电动车,而不是借着政策的东风来骗补。

    欢迎拍砖和讨论,最近天天为了这个政策加班到晚上。

  2. 殷悦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不完全同意匿名高票观点类似“骗补”的理论。我是说类似,真正骗补比这个恶劣得多,这两年案例众多,罚也罚了。大众的做法本身没什么错,与滴滴合作和任何对公销售的通道实际上都是同质的。我也不认为拿补贴出售积分是它的初衷。

    但是成立JV是解决新能源销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赞同。

    我另外的观点是这是车企进入aftermarket的方法,而aftermarket是很多车企未来五年战略的重心所在。特别是大型车企。

    1. 现在不是通过合资公司获得NEV补贴最好的时间

    这个月末2017年NEV的补贴新政就要出来了,现在市场上比较多且靠谱的猜测是2017年开始补贴政策退坡收紧20%,2018年20%,2019和2020年40%。这个不是由于NEV和碳排量双积分政策出台才确定的,这是在推广NEV产业的时候就定下的国家战略。如果大众只是想捞一把补贴,最好的时点是2015年,国家冲50万辆整体推广收官的年份。很讨巧的做法,不论是从完成任务还是拿补贴上面来讲。为了补贴现在成立JV是不是有点迟了?

    我也不认同迟赚总比不赚好于是车企就开始要合资,毕竟这种规模企业的公司级战略不是拍完脑袋和大腿,今天积分政策出来第二天就去做的。

    2.和滴滴成立JV是完成政策的方法

    这个高票答案里也讲了,很直接的逻辑。卖车,得积分,换钱。但这个渠道和任何对公销售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3.aftermarket才是车企真正看中的

    以客户为中心讲了太多年了,做到的没几家,制造业转型是最慢了的。McKinsey13年给中国汽车市场做过整体的2020分析,出了份report,里面有一段重点讲了中国的aftermarket

    The aftersales market in China becomes more important

    China is already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obile market, with 19 million vehicles sold in

    2012. But new car sales growth is slowing, from 18 percent a year between 2006 and

    2012 to a projected 6 percent a year between 2012 and 2020. That is still a lot of cars,

    but an even more promising, and less obvious, opportunity is the aftersales market,

    including spare parts, service, used car sales, and financing, which serves a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brand building and sales funnel management. Aftersales automotive

    parts revenues on its own could grow from approximately EUR 20 billion in 2012

    by 20 percent a year and reach nearly EUR 100 billion by 2020. A strong aftersales

    network could also enable OEMs to build brand loyalty. To capture this opportunity,

    OEMs need to enhance their dealer capabilities, as today the dealership is mainly

    focused on new car sales.

    当然早期讲aftermarket车企的重心都是在汽车维修、汽车美容这种4s店承接的内容。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战略各家咨询公司洗脑了这么多年之后,制造业也渐渐把目光放到包括汽车租赁、汽车金融这种交互更活泼、客户粘性更大的形式上去了。和滴滴合资,只不过是战略的一环。

    4.另外我的疑惑是,目前仅有的两个答案(匿名和河马丝)是互斥的:如果大众真是重资产投入,用NEV车辆作为投资方式进行合资,目前高票的一部分逻辑即左手卖给右手,既有了销售收入,又算入股投资,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是重资产投资,而只是销售战略合作。

  3. 河马丝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次合作和分享经济毛关系都没有。如果硬要说有关系,也就是未来通过滴滴所谓的分享经济形成的大量用户为这家合资公司来进行导流。而从目前来看,我并不看好这次合作所产生的真正意义(注意是真正意义)。

    当然合作本身能够满足上面的匿名仁兄所说的大众要避免被政府惩罚,需要找到一个电动车的消费出口;同时也满足滴滴在较低投入的情况下,对专车领域B2C这一重资产模式的尝试,且对现有模式影响最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具体来看我自己看到这条信息后的疑问,和自我分析。

    一、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重资产的合作方式?

    大众:苏伟铭透露,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滴滴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有消息称双方将打造一个高端智能网约车平台,大众将在该项目投入大量新能源汽车。

    (原文链接:专访|苏伟铭:与滴滴和首汽的合作只是大众移动出行的“热身”-搜狐

    滴滴:程维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移动出行市场。滴滴致力于用大数据将各种交通工具通过智能调配无缝连接,建设更流动更有活力的城市。

    (原文链接:大众牵手滴滴出行 建立战略合作框架

    这明显是一次重资产的合作方式,大众提供新能源汽车,滴滴提供大数据和流量。

    二、为什么说合资公司会采用B2C模式来运营?

    我们先来看滴滴的困境。滴滴目前划分为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试驾、租车、公交等业务,整体形成一套出行模式的闭环。但随着各地推出的“网约车管理办法”。严重挤压了占滴滴交易份额较大的快车的生存空间。滴滴面临着严重的选择困境,必须要朝向更高端的出行方向来发展。目前能够看到的选择就是出租车模块和专车模块。相对而言,出租车模块由于本身存在大量区域性垄断,滴滴所能够分享的收益蛋糕极其有限。而专车领域虽然随着规模扩大会形成利润丰厚的局面,但滴滴的专车C2C模式先天性在服务质量和专业性上与神州专车仍然有差距。如何在不影响现有专车模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收益是滴滴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三、合资公司为什么要采用新能源汽车?

    有别于滴滴现有专车主体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情况,合适的推出纯电动B2C模式的专车业务,短时间对于现有专车业务影响较小,同时也是一种可能存在较大机会的尝试何乐而不为呢。

    四、滴滴为何选择与大众进行合作?

    相对来说,大众在国内对于新能源车的布局和规模生产是严重滞后的状态(别说大众UP,不适合高端出行领域)。

    但现有电动车生产厂商都形成了相对的政策区域格局,与滴滴布局于全国的策略有天然的差异。且与这类车厂进行合作可能会分食他们现有利益,也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例如:

    北汽已与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合作将电动车投放于北京;

    比亚迪干脆自己在深圳、西安等多个地方自己组建出租车公司来运营;

    其他电动车厂商或多或少均有这种情况。既然滴滴没得选择,就选择一个大的传统车厂来进行合作吧。

    五、合资公司会在多久时间正是运营?

    由于之前已经说了,大众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布局滞后。且无论我百度多少回,从获取的有效信息来看,大众大规模量产纯电动车的时间很难在17年底前完成,对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这样慢节奏的合作方式是否真正拥有意义呢?我本人持怀疑态度。另外在合作上还强调将为合资公司推出专供的车型,这是否又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呢?所以个人感觉新的合资公司能在17年底规模运营就已经不错了。当然如果首批运营他们使用大众UP,或者使用帕萨特插电混动,就当我没有说。

    总之按照现阶段的情况上来看,我并不看好大众和滴滴进行的合作。至于真实情况将会如何,还有待他们进一步披露的合作消息了。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造车的不去认认真真造车,什么思路?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