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6.11.28 亚马逊员工跳楼事件?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新消息:求助!亚马逊跳楼受害人被强制送精神病院。亚马逊一员工跳楼自杀 曾写信给贝索斯要求调动被拒已有专题:知乎专栏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预测后事发展如何?

2017年4月20日 10 条回复 1691 次浏览

发起人:长青道长 初入职场

软狗,信仰值爆棚;好美酒美食;有节操,没下限;蛤丝,爱长者0.0,更爱闷声大发财。

回复 ( 10 )

  1.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 已删除全部经历 =====

    我的感受 (再次申明,只是我个人所在的组的经历):

    1. 某些organization印度人过多,中国人被极度排挤,几乎全部出走,整个org都成了印度人的天下。

    2. Hierarchy严重,官僚化严重。具体的表现是很多人极度爱拍马屁、站队、迎合经理。对于经理不喜欢的人,会迎合经理,说他的各种坏话,博取经理的信任。(我知道这是职场的生存法则,但在一个互联网公司里,这表现得有些过分了)

    3. 会议过多,并且大部分是无效的,只是为了给上级show-off.

    4. 缺乏互联网精神,不喜欢分享,不喜欢帮助同事。

    5. 这两年流水线招了太多SDE1,这个不多说,招骂。

    6. Leadership Principle简直扯淡,凭什么写peer review和个人review得按那个写。

  2. 张骁懿
    理由
    举报 取消

    @Terence:

    我在这群里,关精神病院是真,不过华州法律要求有自杀倾向/自杀未遂的人必须进精神科观察。

    西雅图IT圈:正确对待”亚马逊跳楼事件”:请拿出你的理性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Update @ 1480720339960:

    PIP 的全称是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不知道又好奇的同学请自行 Google。

    Update @ 1480553426683:

    回复 @sqy12 和 @微敛 的评论,确实是看部门和组的,我也见过过得比较开心的人,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很少。我觉得可以这么想,一个新员工在 Amazon 碰到 jerk/asshole 的概率比在 Facebook 和 Google 有数量级上的领先。而且网上那么多老外和中国人一致骂 Amazon 的,可见大家讨厌它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并不是空穴来风。现在除非朋友没有其他 offer,否则我是从来不推荐去 Amazon 的。

    以下是原回答:

    利益相关:前 Amazon 员工,现 FG 之一员工。

    说实话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一点都不惊讶。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 Amazon 的企业文化,你就明白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惊讶了。

    Amazon 有一个 leadership principles 的列表 (Amazon’s global career site),估计面试过的人都看过,准备 behaviour questions 的时候都想过回答的时候怎么往这些 principles 上面靠。以我的体会,这些东西在进入公司之后有两点作用,第一是吵架的时候用,很多次跟同事讨论东西,他们争论不过,就把这个拿出来狡辩,以本人的英语水平,一般到这个时候我都吵输了,只能恨得牙痒痒,然后晚上回家想想我当时怎么不这么回他呢!第二点是写 peer review 的时候,要把一个人干了什么事跟这些东西联系起来,非常蛋疼,比如我干了什么什么事情,说明我 care about customers 啊 blahblah,其实心里想的是,谁 tm 在乎这个?

    有同学可能感觉奇怪,为什么会跟同事吵架呢,这就是我在 Amazon 和现在公司感受到的一个很大不同。Amazon 的员工似乎都想证明我比你聪明,而且官僚化 (也就是级别说话) 相对来说很严重,所以导致你不管干什么,总有人挑刺,而且多数时候批评比表扬多得多,你可以想象这脑残的企业文化把很多人变成 jerk,尽管很多人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例子是隔壁组的 intern (在 Youtube,Facebook 都实习过),过了半个多月,在公司哭了。。。因为没有人帮忙,没人问问题之类的,就感觉相当冷漠。而现在的公司虽然公认员工水平要比 Amazon 高不少,但是绝没有这种情况,大家都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即使 Director 级别的人都非常平易近人,高级别的同事在聊天工具上的 response time 也很短,问问题基本秒回。

    说到 response time,Amazon 有一个特色就是会议繁多杂乱,有很多工程师根本不用参加的会议,我以前最多的时候可能一周有 30% 左右在开会,这导致工作时间碎片化,很难找到一长段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同时也导致了很多 Senior/Principle 工程师 (他们肯定比我的会议多多了) 根本没有时间回邮件或者IM,所以一封邮件等几天都很正常。对比现在,一周开会时间只有 1个多小时,问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复,简直不要太幸福。

    最后还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 Amazon 的股票四年分别给 5%, 15%, 40%, 40%。我第一年拿了5股。。。
      • Amazon 除了 promotion 基本不涨薪,涨可能也就 1% 这样,打发叫花子呢?
      • Amazon 非常喜欢 PIP 人,喜欢追究员工犯的错误 (比如 P2 之类)
      • Amazon 没有 cafe,没有免费的零食和饮料,只有袋装茶和 (劣质) 咖啡,以前办公室没牛奶,很多人闹了一回,后来加上了
      • Amazon 的 oncall,是个人都深恶痛绝,oncall 的时候周末基本什么事都不能干,凌晨被搞起来很正常,到黑五圣诞附近 (对,就是现在这个时候,Amazon 的同学们 are you ok?) 经常是几天晚上都被搞起来

      以前看到有人说 Amazon 把员工当 resources (资源),而 FG 把员工当 assets (资产),深以为然。

      最后我想跟这位同学说,你在 Amazon 待得不开心并不是你的错,人生很长,请珍惜自己。

    • 夜寐太行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禁想到亚马逊成为硅谷最高压的大企业,与阿里巴巴的竞争有没有关系(求老员工科普亚马逊是什么时候“变坏”的)。

      一直以来码农都有个错觉,IT是新行业不适用旧理论,劳资关系很和谐,企业都很注重人文关怀BALABALA,然而事实终究是无情的。

      企业给你宽松的环境,是因为在市场的青睐下他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压力,员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其实是资本市场垫付的。

      一旦独角兽光环褪去成为老黄牛,哪怕仅仅是有了变成牛的趋势,该来的就会来。

    • 图灵Don
      理由
      举报 取消

      实际上,现在的公司越来越大,不说中石油这种50多万、工商银行40多万员工的巨型公司,科技公司员工人数也越来越多:百度5万多人,阿里巴巴3万多人,腾讯近3万人,京东7万多人,苹果近10万人,亚马逊20多万人……

      之前我说过,在这样一个人口规模下,各种不端行为都有:

      代理商曝光:谷歌中国员工受贿收轿车、55%股权_TechWeb

      微软陷入行贿风波

      腾讯反腐再出重拳 多名在线视频人员贪污被查

      京东首次实名公布10起内部反腐案件 多人被刑拘__中国青年网

      华为反腐:百余员工涉腐败 部分人主动索贿

      当然,跳楼、自杀、猝死的也很多:

      华为员工跳楼自杀真相调查_新华网四川频道::四川新闻

      华为海思42岁高管王劲猝死:是基带、处理器业务骨干

      百度员工猝死引发讨论:疯狂加班透支年轻生命 ――中新网

      曝腾讯一团队Leader猝死,同事呼吁公司少加班 – 过劳死,腾讯 – IT之家

      前阿里员工被逼“自杀” 阿里还有人性吗?

      首先,人口基数大了,必定是什么行为都有。盗窃的、走私的、洗钱的、跳楼的、车祸死亡的、强奸的、故意杀人的、拐卖妇女儿童的、聚众斗殴的、组织淫秽表演的,人多了,都会有。

      然后,科技行业变化非常快,公司为保持竞争力鼓励加班已经成为公司文化。你在知乎随便问问,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程序员,不都是如此吗?员工基数大,加班文化蔓延,有几个压力大导致跳楼、猝死的,不算很离谱。

      而亚马逊这个跳楼的经理,按新闻报道是被pip。亚马逊绩效评估,最低10%的员工都可能被pip,pip就意味着被开除。

      乍一看,这就是KPI害死人呀。其实亚马逊20多万员工,按概率算,有几个跳楼自杀也正常。而且,不是每个人考核垫底都会走极端,因为绩效考核而自杀,这是公司文化和个人性格的综合作用。

      当然,最近中国最高法院明确,因为绩效考核、末位淘汰而解除劳动合同,这是违法的。

    • 梁浩旸
      理由
      举报 取消

      声明:amzn 加拿大前 SDE。离职属于个人职业发展原因。

      ======================================================

      补充修改于2016-12-02

      评论说答非所问,我看的确没有答道点子上,所以补充这一段

      不知道题主说的行为的后果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我就这么说吧:

      1)从受害人角度

      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受害人所以我很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解答这个问题。身体受到的伤害,我当然希望他能身体健康。我其实对这位同学的心里由于工作压力大而造成的情况十分感同身受。虽然我的感受并不是由亚马逊的经历造成,但是在我经历里面,我学会了说心里面如果有很强烈的负面情绪使得自己想要伤害自己或者别人的,那最好还是去专业机构或者报警求助。有些事情,自己一个人或者周围亲戚朋友是无能为力的。例如焦虑症抑郁症这些就等于是精神世界的感冒发烧,去看医生是很正常的,切忌讳疾忌医。对他以后的发展,我也衷心祝愿他能找到自己职业上的幸福感。

      2)从哪个manager的角度

      我不是当事人所以也很难说什么。我只能说某个可能性,就是从公司管理的角度,这个人可能呆不长了。一方面,他现在手下的人在这件事情之后也会压力很大,因为即使是被迫,他们毕竟可能也是给了负面的评价,外人对她们可能会有很多看法。这种情况下他们转组甚至离职也不是不可能。另一方面这个经理自己本身捅了这么大个篓子,让上级认为他没有领导能力。那么他自己在下面和上面的双重压力之下,可能也会要离职,或者起码take a vacation一类的暂时离开风波吧。

      3)从我身边的amzn的角度

      今年初,我们 amzn 多伦多换上来了一个 director(我 manager 的 manager 的 manager),她常驻美国跟部门主力在一起,但是每个月也会过来多伦多呆一会儿。这位 director 上台第一次来多伦多开会,就公布了几个大的方针。老实说我现在只记得一个了,那就是让各位 manager 以及 senior manager 调研一下 remote work 的可能性。由于多伦多交通的局限性,很多人每天可能要1个小时左右交通才能来上班,而出入城区的通勤交通只在上下班高峰期开放,所以很多人上下班必须根据通勤火车的时间表来走。这其实因为带小孩啊去干点私人的事情啊之类的很多时候会很不方便。原来我们在家工作虽然也没有限制,但是毕竟没有政策上的落实而取决于每个 manager 的做法。现在这位 director 公布了这个政策,所以就会心里比较有底,而且 manager 安排工作的时候也会更加考虑到大家远程工作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体现了这个 director 会考虑比较多在可能的范围内让员工工作更自由舒适一点的风格。这个 director 上台是因为部门架构重组而不是因为原来 director 做的不好。新的这位是从外面招进来的而不是内部晋升。在 NYT 的报道出来之后,我会感觉这个架构变动,以及会招这个风格的 director, 并不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事件。但是 NYT 出来的时候, jeff 在可能对外会比较强硬,但是背后对内可能也会有做工作来推动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事件之后我觉得 amzn 可能会有更好的变化。我个人以我感觉来说, PIP 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动。

      ======================================================

      我从这几个点来说说我个人的体验吧。

      1)关于强制送精神病院

      首先在加拿大来说,除非急诊,否则一般医疗系统是通过社区医院的初步诊断,根据需要进一步分流到正式到正式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任何一个社区医生怀疑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倾向,无论是否确诊精神病,法律都要求这个社区医生负责把病人送到精神科。一般要么是让人自己呆在社区医院里乖乖等着救护车来接你,要么是你如果离开了社区医院,医生就必须报警让警察来强制送你去精神病急诊(是的,精神病也有急诊)。这样的做法,一个是保护你,第二个是保护别人,因为你拿着小刀,可能要捅自己,也可能要捅别人。没有人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这里面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特例。别的有评论也说美国也是这样。

      因此不存在说亚马逊不让你走要强制送你去精神病院这一个说法。这是法律对医生的要求。老实说,你精神压力大到都要去跳楼了,难道就不应该去接受治疗吗???

      2)关于 amzn 文化

      amzn 这么大一个公司,一个 SDE 能接触到的一般就是自己 team 以及相关的几个其他 team。一个人就看着自己周围几十最多上百个人的状态就断定一个超过 268,900 个雇员的公司怎么怎么样的,我有充分理由对其分析能力保持质疑。

      至于我个人,可能比较幸运,也可能是团队比较新,因此 manager 和团队,以及 senior manager(我 manager 的 manager)手下的 team,整体氛围都比较宽松。并不存在很多 politics,也不存在每天要卡上下班时间的事情。work from home 和个人工作时间调整,在能够跟整个 team 有效合作的前提下,都是自由决定的。事实上,由于家庭原因当我需要在两个城市往返上下班的时候,我的 manager 曾主动 involve senior manager,来看我长期 remote work 的可能性。在我与温哥华团队的不在同一个大部门的朋友聊天,他们也反映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

      当然,我们的工作量很大。这个毋庸置疑。我们虽然上下班时间自由,但是为了完成进度,加班的情况也有过。晚上9,10点下班也是有的,大概半个月会有1次。其他时候一般6,7点。这个频率在我其他同事也是比较正常。当然,我们一般是9,10点到办公室。

      另外是很多人提到的 amazon 的 leadership principles,在我们团队总体是一个比较良好的反应。有的回答说这些 principles 鼓励撕逼,以我经验却并不是。这可能我们团队比较新并且还在增长,新的机会比较多,所以还不需要撕逼。就好像说如果一个国家总体比较稳定,那就只好打内战了。如果说国家有往外扩展的机会,那么就可以对外扩张,不需要内战。我说具体良好的反应体现在:

      1)manager 比较鼓励学习不同的东西以及人员的流动;

      2)teammates,尤其是带新人的 mentors,比较愿意教新人东西,因为第一个,新人做的好,对他们自己的principle的增长有利;第二个新人上手快就可以更快分担工作。

      3) 关于 oncall

      每个 team oncall schedule 都不一样。我们是一共大概8个人,从星期二开始算每人一个星期。oncall 期间不安排这个人的 capacity,而是让他集中在 oncall 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遗留的,不需要专门安排任务,但是又需要有人做的的小事上面。有的 team 是每人 oncall 1个星期,然后 shadow 下一个星期。一般这个情况是根据每个 team oncall needs 来做,并没有固定格式。

      oncall 期间像我说的主要就是处理 oncall 问题。如果是半夜2,3点出了什么很大的 bug,那当然要当场起来排除。如果是并不很大的问题,可以半夜先 acknowledge,第二天上班再来细看。看起来2,3点起床修 bug 很痛苦,我也承认,因为 amzn 工作的原因,我可以说4点的多伦多我也见过好几次了。但是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团队的东西是全球性的,因此我们2,3点就是别的地方的正常时间。以 amzn 的流量,一分钟真的都是百万上下。我们不想我们自己写的 codes 每分钟 cost 公司一百万,也不想平时2,3点起床,所以我们平时很注意代码质量,但是如果真的万一发生了,那也只能自己的 bug 自己含着泪也要修完啊。

      4) 关于 PIP

      其实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那么惊讶。北美很多 IT 公司都有类似的流程,保证员工自己本身有机会和引导前进。在很多时候,要开除员工之前,必须先要保证这个员工已经不能通过这个流程来提升自我达到要求了。

      不过,这个事情往往最后流于形式。而一个 manager 要让一个员工走到这一步,往往意味着他已经开始走开除程序了。而一个员工如果走到了这一步,往往已经要开始考虑后路。哪怕这个 manager 真的很好心想要通过这个来使员工进步,但是身为员工,一旦出现了这种不安全感,他愿意为公司继续工作的意愿也会极大减少。在我个人看到过的有走过类似流程的同行里面,全部都在这个流程结束之前就已经跳槽了。

      但是这个事情如我所说,并不是 amzn 特有的。

      5)关于 culture fits 以及跳楼的 alternative

      我们公司位于一个高层建筑,因此跳楼真的能死的。相对来说这位同学真的很幸运。幸好我没有试过跳楼。

      但是其实事情不会有那么糟糕的呀。

      大不了就辞职呗。不是吗,如果不喜欢这个公司,why suffer? and why suicide? 我们并不是无路可走呀。如果连 amzn 的 offer 都接过了,我们应该还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市场行情有点自信的。在公司的的内部转组程序都试过了而不能改善现状的情况下,不在这儿做就去别的地方呗,跳槽在现今并不是一个值得惊讶的事情啊。

      我不太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一边在说为 amzn 工作多么痛苦 oncall 多么变态,但是却没有勇气做出改变。因为这样,你的痛苦就成了你自己的选择。当然有人会说出来去了别的公司也未必更好。既然行业现状如此,为什么就偏偏要对 amzn 这么敌视呢?

      culture fits 这个东西是这样子的。如果你不喜欢同组的人给你的 codes 做 code review,你就不 fit;如果你不喜欢看到4点的多伦多,你就不 fit;如果你不喜欢没有免费饮料喝的,你就不 fit。所有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意,其实就是 culture 不 fit。而这很正常,没有对没有错,只是看你个人是不是喜欢而已。

      现在好多毕业生没有好好了解公司以及团队的文化,光冲着钱和公司名字就去了,然后就开始suffer。我觉得,从IT毕业生来说,在北美,其实工作机会还是不少,没有必要因为怕找不到工作而rush一个工作。好好了解自己喜不喜欢为这样的公司和团队工作,然后才做一个最好的选择。万一假如发现掉进了坑,没关系,在坑被水填满让你窒息之前跳出来就好啦。

      5) 关于 NYT 的报道

      我看到 NYT 的报道的时候,amzn 还没有 approach 我。我问了一下我温哥华 amzn 的朋友,他好像挺不高兴 NYT 的报道的,因为他觉得并不是真的。当然他也认为可能要看组。

      后来面试的时候,我从 culture 的方面跟 manager 了解了一下,然后根据我跟他的互动啊之类的东西,觉得可能并不像 NYT 报道的那么差,所以觉得可以试一下。我觉得虽然在我身上并没有发生不好的事情, 但是 NYT 的报道仍然可能有对的一面,尤其是仓库物流那一边的员工,而不是开发部门这边。 通过这次事件的确看到开发部门里面那些不好的东西。

      我说这么多,其实无非是想告诉大家,amzn 很大,千万不要以偏概全,因为我们在里面都是很努力的,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形象被破坏。但是 amzn 很大,所以真的可能会有负面的东西,那么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在考虑去 amzn 上班,那么你要好好去了解你们部门的氛围,还有好好了解 oncall 的情况。如果你已经是在 amzn 里面上班的,而你觉得你不开心。那么就尝试走 HR 的程序去换组吧。假如程序都走过还是不能让你满意,那就换公司吧。我相信, amzn 的经验会对换工作有极大帮助的。如果要我回顾 amzn 的这段经历,我会说,这并不容易,但是我成长了很多。我对这段经验,还有里面的 manager 以及组里的同事都充满感激。

      至于里面两位当事人,我为那位员工受到的伤害感到痛心和遗憾。至于那个 manager,估计不但手下其他人不再愿意跟他做,他以后也基本很难在 amzn 混下去了。不过这也算是他咎由自取了。

    • 地山
      理由
      举报 取消

      主要是钱没给够,给够了多大压力都是dream company。Google把奖金砍掉一半,从新从二开始雇人,三四五每一级升迁机会减少一半,免费食物取消,绩效rank一下,就是amazon。

    •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自从 NYT 报道以来,看到了很多和我见到不一样的 Amazon。除了臭名昭著的低福利(所谓 frugality)、vesting schedule 等等以外,很多特点都是 org/team specific 的。VPs、directors 的特点会潜移默化、长年累月地影响 org,manager 的喜好很容易决定一个 team。

      所以原则上,一般用脚投票比较正常,现在 internal transfer 没见卡人的(同一个 org 不一定,因为垃圾 manager 可以告状,呵呵),每年跳槽的人也很多。去年我在的 team 换来个喜欢 micro-managing 的经理,陆陆续续一年之后他管的十几号人只有两个人没跑路。后来上级虽然没有开除他(他还是有能力的),但是不让他管工程师了。新招的 manager 大概一脸黑人问号,现在那个组全是新人,各种不懂,项目进度可以不用想了。

      显然出事的那位同学不仅遇到了垃圾经理,还遇到了垃圾中的战斗机,开 PIP 想方设法阻止他换组。我觉得很难揣测他的状况,为什么做出了大多数人不会做的选择。建议有相同困境的同学,主动寻求帮助,用脚投票,此处不留爷/姐,自有留爷/姐处。我看到的华人圈并没有普遍认为的喜欢勾心斗角,多少让人觉得对未来更乐观。

      当然整个 Amazon 的环境,以及核心价值观,是 Jeff B 和他的小伙伴们确定的。希望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反思改进。5 Whys – Wikipedia 在 Amazon 被广泛应用,似乎也可以用在这里嘛,呵呵。进步还是有的,比方说去年 “Learn and Be Curious” (终于)被放在了 Leadership Principals 里,在我看这是一个 IT 公司最好的福利。

      ==============

      顺带来点私货,望讨论。

      非常非常多的人吐槽 Amazon 的 oncall,我反而觉得这是个好制度。“自己写的代码,哭着也要support”这样的概念。SDE 做测试和运维,在有良好的 tooling 和 infra 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也可以增加工程师的经验。另外,特别是对于 L5 以上的 SDE 来说,帮 team 救火,通过 re-design、automation 降低系统出问题的频率,是晋升的加分项目。

      (有两种情况不适用(火太大了救不过来),一是 legacy software 茫茫多的组,产品盘根错杂,没个三五年改不出来;二是用户问题特别多,难以分流的组。遇到这样的组,还请三思。)

    •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网上的文章及各种微信账号抢着揭露北美富士康血汗大亚麻的种种恶行,各种匿名投稿“我有个朋友在亚麻XXXX”“我XX年前在亚麻XXXX”,然而身为血汗工厂员工,在几个500人大群讨论这事,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外面说的真特么扯,所以。。。我们这几个大群的小伙伴应该是活在新闻联播里?

      PS:群里前日有个非码农新人装X说搞到那封信看了,觉得真心内涵,大家也就呵呵一下当个笑话听,今日看到某微信公众账独家号揭秘北美富士康内幕并爆料“内部人士表示这封信’真心内涵’”。。。此处应有微博摊手表情

    •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主要针对这个“不能转组”的事情说一点,因为牵扯到很多只有Amazon manager才能知道的内容所以匿名处理。

      我看到有小伙伴提到“只要熬半年就能转组的”、“不需要跳楼这么极端”,这还是太傻太天真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一个manager真心想黑一个手下的话,即使你待满了半年,找好了转组的去处对方都同意了,manager也有一万种办法让你没办法转组。简单明面上的做法就是给你PIP或者很差的review,review不到meet all申请转组是要找Director或者VP特批的,对方manager不一定愿意帮你。阴一点的可以在内部另外一个仅manager可见的review系统里面说你坏话,你可能拿着还行的review被人卖了都不知道。更狠一点的我见过一个中国人同事,对面组manager来要人,这边直接出动Director和对面的Director谈,说“我觉得他不能qualify这个新position”,硬是拦下来了,最后不得已这个同事跳槽去湖对岸微软了…

      当然说到这里,这位同学无论如何轻生都是不对的,湖对岸微软可是无怨无悔的接盘侠啊…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