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Do things what you believe
创业8个月,亏损100多万的干货总结,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创业路上的5大坑+1个总结。
1、战略定位的偏差
当时太过于关注品牌打造,以及形象店的打造,不仅高估了第二轮融资的速度,而且完全忽视了创业第一年需要的是存活下来,现金流入不敷出,做什么准备都是瞎准备。
Note:没有好的产品,没有用户,什么战略规划都是空谈。创业第一步要解决的是要么有极致口碑产品,复购率高达50%以上;要么有土豪干爹,有的是钱砸市场,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刚需产品。如果没有好产品,砸了也就砸了,不能咋地。
2、品牌理解的偏差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总想着要打造品牌,那是因为无知导致的失败。后来才慢慢理解了,何谓品牌,真正的品牌要么靠极致产品,通过口碑和时间累积,要么靠资本市场砸市场,比如:
老干妈,2个字“好吃”,靠产品口碑取胜,通过时间的累积家喻户晓。
Uber,靠资本市场的钱,2个字“有钱”,靠砸市场取胜,同时产品也是刚需,衣食住行当中的“行”。
所以后来才慢慢理解,做好一个品牌,要么靠极致产品,要么靠资本市场。
而第一次做NewBe边都没沾到,第一融资的钱不够多,第二没有做出极致产品。
不过现在,终于有了初曦极致护肤品,2个字“好用”,90%以上复购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带着信念去把它做好,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这款这么好的护肤品 ,其它的就交给时间来慢慢证明了。
Note:打造品牌?要么你有极致产品,复购率至少50%以上,而且产品刚需,消费频率高。要么你有超级土豪老爹撑场让你无限砸市场,前提是你的产品还是要足够好,否则砸了也就砸了,不能咋滴。
3、现金流规划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最大化利用现金流,把钱花在刀刃上。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自己不仅没有最大化利用现金流,还导致现金流的迅速流失,因为当时太着急的开发了App,网站,还有2个工作室,导致入不敷出。
Note:没钱别装B,先专注于一个点,把极致产品打造出来了再说。
4、极致产品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要做出极致产品,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比如:我想要做出让自己都心动的产品,然而自己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和精力人员投入却完全不够,怎么可能做出极致产品呢?
Note:想要打造极致产品,要么你有土豪老爹的钱投资,要么你得有资源对接帮助你实现。木有极致产品的运营注定会死的很惨。
5、人才招聘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要找有经验高效的人,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比如:我找的人办事效率低,但归根结底有几个原因,一是自己没有舍得在人才上投资更多的钱,二是自己缺乏经验,不会用人。
Note:董事长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深刻,用师则王,用徒则亡。
最后来1总结:多么痛的5大偏差领悟啊…
The 18 Mistakes That Kill Startups
Y Combinator 的创始人Paul Graham曾经就关于导致创业公司夭折的可能的情况列过一份清单
1.任何不赚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有很多创业者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概念,作为融资的噱头,不惜把自己一些很赚钱的项目砍掉,虽然融到了大笔的钱,却失去了自身的造血能力,终究难逃因烧钱而死。
创业根本的目的是让项目盈利,而不是制造数据让创业者虚胖。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总讲数据,就是因为他没有利润,那就只能用数据来表示他很成功。真正好的创业者应该是把市场做好、利润做好,毕竟不赚钱的商业模式都难以持久。
2.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在如今这个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遍地开花的时代,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不是每一个创业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孵化器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按照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孵化器、事业企业型孵化器和企业型孵化器。虽然很多创业孵化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关注方向,但随着数量不断增多,孵化器模式也逐渐趋同,创业者也成为孵化器激烈竞争的对象,有媒体调侃道:孵化器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
3.创业要找到不作恶的“善钱”
有一些投资人就着“资本寒冬”玩起洗钱的黑金游戏。当然也有个别投资人和“聪明”的创始人合谋起来洗钱分赃。某些心怀叵测的投资人利用“资本寒冬”逼创业者签下种种苛刻的不平等条款,实际上花钱的话语权归投资人,他们来决定怎么花钱,把创始人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所以对于一个成熟清醒的创业者,你要清楚哪个投资人的钱对你有钱以外的附加价值,这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钱都是“不作恶的善钱”,要找适合自己的VC融资,争取得到除了钱以外的资源支持,而且这种资源必须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你需要的却强塞给你,可能成为累赘甚至反受其害。
4.与合伙人对撕,才是创业人最大的悲哀!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概率,挫折与失败几乎难以避免,而在低谷期只能依靠你的团队,只有相信你的团队永远是最可靠的。许多创业者所面临的两难抉择:是功成身退享受生活,还是和团队一起再去冒险实现使命?残酷的现实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为利益不顾道义与尊严,公开对撕。
不少创业者的朋友圈都曾经多次被合伙人间的对撕大战刷屏,某娱乐自媒体由于运营团队内部出现股权重大纠纷,导致公司走入解散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暂停更新。某政商自媒体两位男创始人在巨额融资即将成功的时刻,居然为了争夺股权利益毫无尊严地在办公室地板上挥拳相向打成一团。这样的团队即使融资成功,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会有长远的发展。
5.一个科学家去研究送快递,就是创业?
创业,做一些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解决用户痛点。创业者应该人尽其用,做一些对社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老弄一些如送水果的创业,从东边送到西边,一帮科学人才围绕怎么送快递去创业,从内心来说,我是反感这种创业的。
一个科学家去研究快递,这个方向就是错的,我不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在提高效率,但是过度的提高效率是无效的。
有的时候,我们创业是因为情怀、因为理想;有的时候,我们的创业项目本身就需要那么一点儿情怀。所以,我们要思考痛点跟什么结合才更值钱?
6.所谓找到了“痛点”,不过只是“自嗨”
什么叫痛点?我觉得可以持续的有价值的东西才叫痛点,而不是掐你一下胳膊让你疼了的地方,那叫疼点。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做的就是掐你胳膊的事情,让你疼了,就以为抓住用户痛点了。
现在很多创投圈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言必称“痛点”、“一招捅破天”等潮流名词,几乎每一个投资人在见创业者时,都会问一句话:“你目标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好像不问这句话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一样,其实很多人都对“痛点”一知半解。
与痛点相比,现在很多创业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悲的是,这些创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这也是人们的刚需。
7.一谈创业就想改变世界
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每天想着怎么去改变世界,而应该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满足小范围用户的真正需求,专注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试图解决一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对社会来说,少一个创业项目没有什么问题,而创业者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所以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不要把目标定得太宏伟,毕竟另一个叫“马克”的年轻人创立Facebook的初衷也不是想造福全人类。
8.成了创业者,已经不会“说人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数据、“互联网+”、O2O,这些时髦的名词风靡全社会,充斥创投圈。随便走进一个咖啡厅,总能听到这些关键词,创业项目里面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投资人开头。
网上流行的段子调侃说放高利贷的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的叫穿戴设备,看场子收保护费的叫平台战略,搅局的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的朋友叫天使投资,借给不靠谱的人叫风险投资。
创业者要懂得说“人话”,很多人弄出一堆模式,套用一堆术语,想单纯依靠这些打动投资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勤奋的投资人天天跟创业者打交道,自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容易分辨究竟是实干还是忽悠。
9.一路演,就想把自己项目说得十全十美
一个项目,有缺点是不怕的,怕的是你弄不清楚定位,怕的是你说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谁都知道你的项目会有问题,因为模式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调整。
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你为什么找投资人呢?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投资人也不会投你。投资人投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你有一个好的点能赚钱,看到你有九个点还没做到,有缺点,投资人才投你,投资人通过投你这一个点的钱,来赚取剩下九个点的钱。
如果你一上来十个点都做得很好了,那你也不需要投资人了。一是你项目估值也高了,二是投资人从你的项目看不到未来,没有提升空间了,为什么要投你。
10.创业者们,其实并没有风口!
“风口”是一种充满投机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家都想找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那是很危险的。所以当创业者问我下一个“风口”是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也许“风口”根本就不曾存在,猪不应该飞在天上,应该在地上快跑。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3 )
创业8个月,亏损100多万的干货总结,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创业路上的5大坑+1个总结。
1、战略定位的偏差
当时太过于关注品牌打造,以及形象店的打造,不仅高估了第二轮融资的速度,而且完全忽视了创业第一年需要的是存活下来,现金流入不敷出,做什么准备都是瞎准备。
Note:没有好的产品,没有用户,什么战略规划都是空谈。创业第一步要解决的是要么有极致口碑产品,复购率高达50%以上;要么有土豪干爹,有的是钱砸市场,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刚需产品。如果没有好产品,砸了也就砸了,不能咋地。
2、品牌理解的偏差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总想着要打造品牌,那是因为无知导致的失败。后来才慢慢理解了,何谓品牌,真正的品牌要么靠极致产品,通过口碑和时间累积,要么靠资本市场砸市场,比如:
老干妈,2个字“好吃”,靠产品口碑取胜,通过时间的累积家喻户晓。
Uber,靠资本市场的钱,2个字“有钱”,靠砸市场取胜,同时产品也是刚需,衣食住行当中的“行”。
所以后来才慢慢理解,做好一个品牌,要么靠极致产品,要么靠资本市场。
而第一次做NewBe边都没沾到,第一融资的钱不够多,第二没有做出极致产品。
不过现在,终于有了初曦极致护肤品,2个字“好用”,90%以上复购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带着信念去把它做好,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这款这么好的护肤品 ,其它的就交给时间来慢慢证明了。
Note:打造品牌?要么你有极致产品,复购率至少50%以上,而且产品刚需,消费频率高。要么你有超级土豪老爹撑场让你无限砸市场,前提是你的产品还是要足够好,否则砸了也就砸了,不能咋滴。
3、现金流规划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最大化利用现金流,把钱花在刀刃上。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自己不仅没有最大化利用现金流,还导致现金流的迅速流失,因为当时太着急的开发了App,网站,还有2个工作室,导致入不敷出。
Note:没钱别装B,先专注于一个点,把极致产品打造出来了再说。
4、极致产品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要做出极致产品,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比如:我想要做出让自己都心动的产品,然而自己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和精力人员投入却完全不够,怎么可能做出极致产品呢?
Note:想要打造极致产品,要么你有土豪老爹的钱投资,要么你得有资源对接帮助你实现。木有极致产品的运营注定会死的很惨。
5、人才招聘的偏差
当时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要找有经验高效的人,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比如:我找的人办事效率低,但归根结底有几个原因,一是自己没有舍得在人才上投资更多的钱,二是自己缺乏经验,不会用人。
Note:董事长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深刻,用师则王,用徒则亡。
最后来1总结:多么痛的5大偏差领悟啊…
The 18 Mistakes That Kill Startups
Y Combinator 的创始人Paul Graham曾经就关于导致创业公司夭折的可能的情况列过一份清单
1.任何不赚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有很多创业者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概念,作为融资的噱头,不惜把自己一些很赚钱的项目砍掉,虽然融到了大笔的钱,却失去了自身的造血能力,终究难逃因烧钱而死。
创业根本的目的是让项目盈利,而不是制造数据让创业者虚胖。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总讲数据,就是因为他没有利润,那就只能用数据来表示他很成功。真正好的创业者应该是把市场做好、利润做好,毕竟不赚钱的商业模式都难以持久。
2.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在如今这个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遍地开花的时代,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不是每一个创业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孵化器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按照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孵化器、事业企业型孵化器和企业型孵化器。虽然很多创业孵化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关注方向,但随着数量不断增多,孵化器模式也逐渐趋同,创业者也成为孵化器激烈竞争的对象,有媒体调侃道:孵化器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
3.创业要找到不作恶的“善钱”
有一些投资人就着“资本寒冬”玩起洗钱的黑金游戏。当然也有个别投资人和“聪明”的创始人合谋起来洗钱分赃。某些心怀叵测的投资人利用“资本寒冬”逼创业者签下种种苛刻的不平等条款,实际上花钱的话语权归投资人,他们来决定怎么花钱,把创始人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所以对于一个成熟清醒的创业者,你要清楚哪个投资人的钱对你有钱以外的附加价值,这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钱都是“不作恶的善钱”,要找适合自己的VC融资,争取得到除了钱以外的资源支持,而且这种资源必须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你需要的却强塞给你,可能成为累赘甚至反受其害。
4.与合伙人对撕,才是创业人最大的悲哀!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概率,挫折与失败几乎难以避免,而在低谷期只能依靠你的团队,只有相信你的团队永远是最可靠的。许多创业者所面临的两难抉择:是功成身退享受生活,还是和团队一起再去冒险实现使命?残酷的现实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为利益不顾道义与尊严,公开对撕。
不少创业者的朋友圈都曾经多次被合伙人间的对撕大战刷屏,某娱乐自媒体由于运营团队内部出现股权重大纠纷,导致公司走入解散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暂停更新。某政商自媒体两位男创始人在巨额融资即将成功的时刻,居然为了争夺股权利益毫无尊严地在办公室地板上挥拳相向打成一团。这样的团队即使融资成功,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会有长远的发展。
5.一个科学家去研究送快递,就是创业?
创业,做一些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解决用户痛点。创业者应该人尽其用,做一些对社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老弄一些如送水果的创业,从东边送到西边,一帮科学人才围绕怎么送快递去创业,从内心来说,我是反感这种创业的。
一个科学家去研究快递,这个方向就是错的,我不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在提高效率,但是过度的提高效率是无效的。
有的时候,我们创业是因为情怀、因为理想;有的时候,我们的创业项目本身就需要那么一点儿情怀。所以,我们要思考痛点跟什么结合才更值钱?
6.所谓找到了“痛点”,不过只是“自嗨”
什么叫痛点?我觉得可以持续的有价值的东西才叫痛点,而不是掐你一下胳膊让你疼了的地方,那叫疼点。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做的就是掐你胳膊的事情,让你疼了,就以为抓住用户痛点了。
现在很多创投圈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言必称“痛点”、“一招捅破天”等潮流名词,几乎每一个投资人在见创业者时,都会问一句话:“你目标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好像不问这句话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一样,其实很多人都对“痛点”一知半解。
与痛点相比,现在很多创业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悲的是,这些创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这也是人们的刚需。
7.一谈创业就想改变世界
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每天想着怎么去改变世界,而应该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满足小范围用户的真正需求,专注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试图解决一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对社会来说,少一个创业项目没有什么问题,而创业者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所以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不要把目标定得太宏伟,毕竟另一个叫“马克”的年轻人创立Facebook的初衷也不是想造福全人类。
8.成了创业者,已经不会“说人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数据、“互联网+”、O2O,这些时髦的名词风靡全社会,充斥创投圈。随便走进一个咖啡厅,总能听到这些关键词,创业项目里面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投资人开头。
网上流行的段子调侃说放高利贷的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的叫穿戴设备,看场子收保护费的叫平台战略,搅局的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的朋友叫天使投资,借给不靠谱的人叫风险投资。
创业者要懂得说“人话”,很多人弄出一堆模式,套用一堆术语,想单纯依靠这些打动投资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勤奋的投资人天天跟创业者打交道,自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容易分辨究竟是实干还是忽悠。
9.一路演,就想把自己项目说得十全十美
一个项目,有缺点是不怕的,怕的是你弄不清楚定位,怕的是你说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谁都知道你的项目会有问题,因为模式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调整。
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你为什么找投资人呢?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投资人也不会投你。投资人投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你有一个好的点能赚钱,看到你有九个点还没做到,有缺点,投资人才投你,投资人通过投你这一个点的钱,来赚取剩下九个点的钱。
如果你一上来十个点都做得很好了,那你也不需要投资人了。一是你项目估值也高了,二是投资人从你的项目看不到未来,没有提升空间了,为什么要投你。
10.创业者们,其实并没有风口!
“风口”是一种充满投机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家都想找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那是很危险的。所以当创业者问我下一个“风口”是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也许“风口”根本就不曾存在,猪不应该飞在天上,应该在地上快跑。